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凯氏定氮法与杜马斯燃烧法测定大豆粗蛋白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粕是现代畜禽养殖业基础日粮的主要蛋白来源。为比较目前最常用的粗蛋白含量检测技术的优劣,实验采自中国不同地区的162种大豆样品为实验材料,分别用凯氏定氮法和杜马斯燃烧法测定其粗蛋白含量,分析2种方法的差异,确定一种快速、安全的测定饲料原料粗蛋白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实验样品大豆粗蛋白均值在37%左右,最高可达49.04%(杜马斯燃烧法)。杜马斯燃烧法与凯氏定氮法在测定大部分大豆样品粗蛋白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变异系数(CV)<1%,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789;燃烧法的变异系数更小(CV<0.04%),测定结果更加稳定。因此,在本试验中所选定的样品范围内,作为测定饲料原料粗蛋白含量的方法,两种方法可以相互替代,其中杜马斯燃烧法的稳定性优于凯式定氮法;至于2种方法的准确性比较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评定热油炉火炼工艺生产的饲用猪油的质量与氧化稳定性,为其在饲料中的合理应用和贮存提供依据,也为正在拟写中的《饲料用油脂动物油脂》国家标准的制定提供有参考价值的基础数据。采集10个不同生产批次的新鲜饲用猪油样品,测定其主要质量指标、卫生指标、脂肪酸组成及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猪油的酸价、过氧化值、碘价、皂化值、不皂化物、水分及挥发物、不溶性杂质、丙二醛、加热减重的平均值分别为0.47 mg KOH/g、0.86 mmol/kg、59.40 g/100g、189.61 mg/g、0.28%、0.097%、0.030%、0.10 mg/kg、0.17%,其中变异系数最高的为丙二醛(45.45%),最低的为皂化值(1.54%);砷(As)0.1 mg/kg、铅(Pb)1.0 mg/kg,铜(Cu)含量在0.02~0.91 mg/kg,矿物油、苯并(a)芘(Bap)均未检出;饲用猪油的脂肪酸组成与相对含量比较稳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平均为62.71%;以过氧化值达到5 mmol/kg为判断标准,基于60℃条件下猪油过氧化值测定结果,预测6个批次猪油样品在20、30℃下的平均货架期分别为238、119 d。综上可知,本试验所采集的饲用猪油质量达到《食用猪油》和正在拟写的国标《饲料用油脂动物油脂》的要求,氧化稳定性较好,贮存期较长。  相似文献   

3.
杜马斯燃烧法与凯氏法测定饲料含氮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20种常见的饲料原料和2种化学标准物为试验材料,分别采用凯氏法和杜马斯燃烧法测定各饲料样本中的含氮量,并将其中11种样本分别送往3个实验室进行凯氏法和杜马斯燃烧法的测定,分析误差来源,以确立一种快速无污染的饲料含氮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两种测定方法呈显著线性相关(r=0.999 8,P<0.001),而且大部分蛋白质饲料和能量饲料的含氮量测定值间没有差异(P>0.05),变异系数(CV)<5%,但在测定羊草、小麦秸、玉米秸、稻草时,两种方法的测定值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CV<5%).在3个不同的实验室使用凯氏法测定时,7种样本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2种样本的CV大于5%;而使用燃烧法时,只有2种样本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所有样本的实验室间CV均小于5%.11种饲料样本在3个不同实验室间测定值的平均CV值表现为燃烧法明显小于(P<0.01)凯氏法.杜马斯燃烧法可以作为测定动物饲料和饲粮含氮量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2种氧弹热量计测定样品总能(GE)的差异及其对能量消化率的影响。采用两样本比较试验设计,考察2种氧弹热量计测定4个饲粮、3个饲料原料及4个粪样的GE与其变异系数的差异,以及测定饲粮、饲料原料和仿生消化未消化残渣GE后计算的酶水解物能值(EHGE)和能量消化率的差异。在GE日内与日间变异的测定中,在每天09:00—21:00,每3 h测定1次样品的GE值,共测定4次,累计测定4 d。在仿生消化法饲粮能量消化率的测定中,每个样品的仿生消化设10个重复,未消化残渣绝干后随机分成2组。2种氧弹热量计测定饲粮或饲料原料GE,每个样品重复测定2次,对每个未消化残渣重复样品的GE测定1次。结果表明:1)2种氧弹热量计测定饲粮、饲料原料的GE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粪样的GE差异不显著(P>0.05)。2)与氧弹热量计型号1相比,氧弹热量计型号2测定粪样GE的日内、日间及总变异系数相对较小。3)2种氧弹热量计测定样品及残渣的GE,由此计算的饲粮3、棉籽粕的EHGE在2种氧弹热量计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饲粮3及3个饲料原料的能量消化率在2种氧弹热量计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由此可见,2种型号氧弹热量计在测定饲粮及饲料原料的GE上存在差异,在测定粪便GE的重复性上差异较大。2种氧弹热量计间测定样品GE的差异引起了部分样品EHGE及能量消化率的差异,但这一差异程度远低于GE差异的程度。  相似文献   

5.
高星  刘洪生 《中国奶牛》2007,(12):42-44
本文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酸牛乳及含乳饮料中的苯甲酸、山梨酸。所用色谱柱为6ft×2mm的涂以5?GS 1%H3PO4固定液的60~80目ChromosorbW AW,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样品用醋酸锌、亚铁氰化钾为沉淀剂,滤液经乙醚提取后上机测定。本方法的检出限苯甲酸为9.5×10-10g,山梨酸为5.4×10-10g。精密度的变异系数苯甲酸为2.8%,山梨酸为3.4%。平均回收率苯甲酸为101.1%,山梨酸为101.8%。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饲用油脂皂化值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利用自动电位滴定法和国标法分别对随机采集于山东省各地的油脂厂及饲料厂的鱼油(8份)、鸭油(20份)和豆油(20份)进行油脂皂化值的测定。结果表明:饲用鱼油和鸭油用自动电位滴定法的测定结果显著高于国标法,相对偏差低于国标法;2种方法测定豆油皂化值的结果和相对偏差差异不显著;用国标法测定鱼油皂化值含量为184.72~192.18 mg/g,鸭油为177.67~201.44 mg/g,豆油为120.22~202.90 mg/g。  相似文献   

7.
选择我国6个小麦主产省区具有代表性的64个饲用小麦样品,测定其总磷和植酸磷含量,研究饲用小麦总磷和植酸磷含量变异度。结果发现:全国小麦主产区的小麦含磷量平均水平为0.37%,最小值为0.25%,最大值为0.48%,变异系数为4.89%~15.14%,四川省和河南省的变异系数最大;山东省饲用小麦总磷和植酸磷水平最高,平均水平分别为0.4%和0.3%;饲用小麦总磷和植酸磷之间存极显著正相关,植酸磷=0.766×总磷-0.019(r=0.841,P0.01)。  相似文献   

8.
饲粮样品粉碎粒度对ADF和NDF尼龙滤袋法测定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样品粉碎粒度对饲粮NDF和ADF测定值的影响,将肉羊全混合饲粮碾磨过2mm筛而1mm筛上物分别为80%(1组)、40%(2组),过1mm筛而0.5mm筛上物分别为80%(3组)、40%(4组)、0%(5组),共5种粒度,用自制200目和400目尼龙滤袋测定ADF和NDF的含量。结果表明:用200目尼龙滤袋测定的ADF的含量,1组显著高于3、4、5组,2、3组显著高于4、5组(P〈0.05);而用400目尼龙滤袋测定的结果,1、2、3组显著高于5组,2组显著高于4组(P〈0.05);用两种尼龙滤袋测定的ADF值,随饲粮样品粉碎粒径的变小而降低。用200尼龙滤袋测定的NDF含量,l组显著高于2、3、4、5组,2组显著低于3、4、5组(P〈0.05);用400目尼龙滤袋测定的结果中,1、3、4组显著高于2、5组;用两种尼龙滤袋测定的NDF值,除了2组外,有随饲粮样品粉碎粒径的变小而降低的趋势。饲粮样品的粉碎粒度对用尼龙滤袋法测定的ADF和NDF的结果存在明显影响,样品粒径越小,ADF和NDF的测定值就越低。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通过比较套算法与消化率计算法测定鸭饲粮脂肪代谢能值中内源性干扰、测试精度的差异,探讨测定脂肪代谢能值的适宜生物学方法.试验l是比较套算法和消化率计算法测定饲粮脂肪真代谢能值的差异.饲粮脂肪设4个处理,饲粮4为不添加油脂的基础饲粮,饲粮l、2、3分别为添加了玉米油、大豆油和猪油的试验饲粮.通过代谢试验测定饲粮l...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通过比较黄羽肉鸡在绝食和无氮饲粮条件下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及其变异的差别,为鸡饲料可利用氨基酸评定中内源性氨基酸的测定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选择18周龄健康、体重基本一致的黄羽肉鸡72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分4个批次重复测定绝食、强饲25 g无氮饲粮、强饲40 g无氮饲粮时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结果表明:绝食组、25 g无氮饲粮组、40 g无氮饲粮组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依次显著增加(P<0.05)。在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的变异上,绝食条件下,4个测定批次间17种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的总变异系数在9.74%~19.99%,其中批内变异系数在9.97%~16.88%,批间变异系数在2.58%~16.23%,4个测定批次间内源性苏氨酸、胱氨酸、丝氨酸、脯氨酸排泄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强饲25 g无氮饲粮条件下,4个测定批次间17种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的总变异系数在17.77%~31.33%,其中批内变异系数在14.99%~28.80%,批间变异系数在3.89%~17.04%,4个测试批次间内源性精氨酸、甘氨酸、脯氨酸排泄量差异显著(P<0.05)。强饲40 g无氮饲粮条件下,4个测定批次间17种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的总变异系数在16.23%~33.39%,其中批内变异系数在17.15%~33.82%,批间变异系数在4.19%~16.29%,4个测试批次间内源性异亮氨酸和苯丙氨酸排泄量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随强饲量的增加而增加,强饲25与40 g无氮饲粮条件下的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的变异系数非常接近,且都大于绝食条件下内源性氨基酸排泄量的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