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奶牛产气荚膜梭菌肠毒血症是由产气荚膜梭菌(魏氏梭菌)在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奶牛的毒血症,多见于犊牛,成年奶牛发生此病少见。2006年黑龙江省农垦857农场发生成年奶牛产气荚膜梭菌(D型)肠毒血症,东北农业大学专家专门为  相似文献   

2.
<正>产气荚膜梭菌,根据产毒素能力分为A、B、C、D和E 5个血清型。一般认为C型菌株是导致2周龄内仔猪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的主要病原,而A型菌株则与哺乳及育肥猪肠道疾病有关[1]。因此,猪产气荚膜梭菌病主要由A型、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各种年龄阶段的猪发生一种急性、致死性肠道传染病。产气荚膜梭菌除了引起1周龄仔猪发生的高度致死性、坏死  相似文献   

3.
奶牛产气荚膜梭菌肠毒血症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在肠道中大量繁殖产生毒素而引起的奶牛毒血症,多见于犊牛,成年奶牛少见。2006年857农场发生成年奶牛产气荚膜梭菌(D型)肠毒血症,后经治疗,病情得到控制,现将治疗和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D型产气荚膜梭菌常引起新生羔羊痢疾和山羊、牛等家畜的肠毒血症,致死性强,对畜牧业造成很大的危害.ε毒素是D型产气荚膜梭菌的主要致死性毒力因子和保护性抗原,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对该毒素的研究具有重要实际意义.论文主要对国内外关于D型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分子生物学结构与性质,ε毒素引起的家畜肠毒血症以及对其作用靶器官肾脏和脑组织破坏的致病机理进行了介绍,对国内外D型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预防措施进行了综述,为研究D型产气荚膜梭菌ε毒素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及预防治疗动物肠毒血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肠毒血症是绵羊的一种常见疾病。该病常伴随暴食或突然改变饲料时发生。以上因素能使某些微生物迅速生长和引起肠内毒素水平增高。人们认为 D 型产气荚膜梭菌是肠毒血症的主要致病菌(Bull 和Batty 1957)。然而,某些病例还涉及到其它梭菌:A,B,C,E 型产气荚膜梭菌和腐败梭菌(Sterne 和 Batty 1975)。本文报告19例自然发生肠毒血症病例的细菌学检查情况。被检动物来自法国西南部,包括4只  相似文献   

6.
羊源产气荚膜梭菌贵州分离株多重PCR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又名魏氏梭菌(Clostridium welchii),广泛分布于土壤、污水、饲料、食物、人畜粪便及肠道中,属典型的条件致病菌,能引起人类气性坏疽及多种动物的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产气荚膜梭菌具有较强的致病力,这是由于该菌能产生15种以上外毒素及侵袭性酶类,但不同分离株间所产生外毒素的水平不尽一致,根据其产生的4种主要致死.f生毒素(即α、β、ε和ι)的差异可将产气荚膜梭菌分为A~E5种血清型。  相似文献   

7.
α毒素(CPA)是产气荚膜梭菌最重要的毒素之一,而且也是A型产气荚膜梭菌最主要的毒力因子。Macfarlane首先发现α毒素的本质为酶,它具有细胞毒性、溶血活性、致死性、皮肤坏死性、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血管渗透性等特性。产气荚膜梭菌是引起各种动物坏死性肠炎、肠毒血症、人类的食物中毒和创伤性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之一,该菌分为A、B、C、D、E5型,其致病因子是菌体产生的外毒素。本文主要综述了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的基本特征、结构、功能、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消化道感染和呼吸道感染是舍饲肥育绵羊死亡的主要原因。由 D 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肠毒血症占消化系统病疾死亡的40%。体液免疫对于预防肠毒血症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增加 D 型梭菌毒素的体液免疫,可以增强绵羊对肠毒血症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分离体外培养的牛源D型产气荚膜梭菌参考株菌体抗原,甲醛灭活后加弗氏佐剂免疫家兔,获得兔抗牛源D型产气荚膜梭菌多抗,并对其进行纯化,用25 nm胶体金标记多抗制备金标探针,分别以兔抗牛源D型产气荚膜梭菌IgG和羊抗兔IgG作为硝酸纤维素膜上的检测线和质控线,组装胶体金试纸条,并对试纸条的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试纸条操作简单,肉眼于15 min内可判定结果,对D型产气荚膜梭菌抗原具有高度特异性;试纸条在4℃保存6个月,其特异性及灵敏度没有明显变化。本研究建立的牛D型产气荚膜梭菌肠毒血症免疫层析检测方法具有特异、敏感、稳定、操作简单快捷等特点,适合用于牛D型产气荚膜梭菌肠毒血症的现场检测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产气荚膜梭菌对中国养牛业的危害巨大,其流行型别和致病特点较以往也在发生变化,本文主要对牛产气荚膜梭菌病在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防制措施方面进行了综述。产气荚膜梭菌原称魏氏梭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也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常在菌之一,能产生多种外毒素,对人和动物致病,是引起各种动物坏死性肠炎、肠毒血症,人类食物中毒和创伤性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产气荚膜梭菌病主  相似文献   

11.
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该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传染病,各年龄段猪不分性别,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发病  相似文献   

12.
<正>骆驼肠毒血症是以神经系统机能紊乱和痉挛为特征一种急性毒血症。病原体为产气荚膜梭菌,对骆驼致病的主要有A、C、D 3型。本菌繁殖体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药可杀死。但芽孢抵抗力强,煮沸须经90 min方可杀死。2011年9月24日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奥依托格拉克乡依来克草场骆驼发病,经诊断为骆驼A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产气荚膜梭菌是革兰氏阳性厌氧菌,广泛存在于环境中,包括污染的水、食物和土壤中,当机体胃肠道菌群紊乱或受到气温骤降等应激反应时,产气荚膜梭菌可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人和动物气性坏疽、食物中毒、肠炎、肠毒血症等多种疾病,严重危害人和动物的健康,不仅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畜牧业的发展,而且对公共卫生安全造成威胁。产气荚膜梭菌分型比较复杂,特异性诊断是防治该病的重要环节,因此需要快捷、高效和准确的鉴定和分型。目前,关于产气荚膜梭菌的主要检测方法有微生物学检测法、免疫学检测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法。本文主要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检测法进行总结,为产气荚膜梭菌检测方法的研究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正猪魏氏梭菌病又称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其以发病急、病程短、腹胀为主要特征,虽然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极高,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日常消毒,定期预防保健,发病后及时诊断,并紧急对症施治,可大大降低发病死亡率。1病原与流行病学猪魏氏梭菌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传染病。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  相似文献   

15.
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属腐生性厌氧芽孢致病菌,是引起动物出血性、坏死性肠炎与肠毒血症以及人类食物中毒和创伤性、气性坏疽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主要引起动物猝死症和肠毒血症,其致病因子主要是菌体产生的外毒素,β1和β2毒素即为其两种重要的毒力因子。试验在将含β2-β1融合基因的BL21(DE3)(pXETB281)菌株进行优化表达的基础上进一步制备抗原,免疫ICR小白鼠,用C型产气荚膜梭菌强毒株C59—44攻毒,观察小鼠的免疫保护情况。同时,还设计了不同处理工艺基因工程菌株牛血清毒素中和试验,以判断免疫动物产生抗血清中和C型产气荚膜梭菌强毒株C59—44的能力,为进一步研制高效、安全的产气荚膜梭菌保护性抗原基因工程疫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魏氏梭菌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虽然发病率低,但是死亡率高。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杆菌,且可与巴氏杆菌和大肠杆菌等混合感染,使死亡率进一步提高。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春季等气候变化较大时该病的发病率较高,给畜牧生产造成极大损失。产气荚膜梭菌主要通过分泌外毒素、酶类对机体产生致病性。根据分泌的致死性毒素类型可将产气荚膜梭菌分为A、B、C、D、E 5种血清型,不同血清型的菌株可对机体产生不同的临床症状。笔者主要介绍了产气荚膜梭菌的血清型分型、危害及其防治措施,以期为魏氏梭菌病的防治工作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鹿的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perfringens)病主要表现为肠毒血症,致死率高。本研究旨在探究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鹿肠道的关键基因和途径。通过构建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鹿空肠结扎环模型,HE染色检测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后空肠的病理学变化,采用Illumina NovaSeq对C型产气荚膜梭菌感染鹿肠道进行转录组测序,并利用qPCR技术进一步验证部分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最后通过STRING网站预测多基因蛋白互作网络。结果显示:形态学分析显示,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后鹿肠道组织出现明显的坏死和出血。转录组分析显示,一共存在70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在感染组肠道中有276个上调的差异基因,有429个下调的差异基因。GO富集分析显示,DEGs主要富集在生物调节、对刺激的反应和免疫系统过程;KEGG富集分析显示,DEGs富集的通路主要是T细胞受体信号传导途径、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和造血细胞谱系等,造成肠道损伤和出血,促进鹿肠毒血症的进程。此外,qPCR结果证实了分析结果准确可信。DEG...  相似文献   

18.
产气荚膜梭菌肠毒血症是由产气荚膜梭菌所引起牛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发病急、病程短、肠炎、组织出血和水肿。1流行病学特点本菌是在1892年首次发现和分离的。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由于发病急,死亡率高,所以对养牛业威胁很大。本菌有A、B、C、D、E5个血清型,均能引起肠毒血症,E型在犊牛和绵羊偶有发现。本病在春、秋两季多发。由于突然转换蛋白质丰富的多汁青饲料,在有露水和多水低洼地带放牧,以及在长期湿度过大的环境中生存,蠕虫的侵袭和消化道张力减退,饲养密度过大等均可诱发本病。多为散发或呈地方流行。有时在一地持续…  相似文献   

19.
正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该病以发病急、病程短、腹胀为主要特征,虽发病率较低,但死亡率极高,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重要疾病。1流行病学猪魏氏梭菌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传染病。产气荚膜梭菌属革兰氏阳性菌,能产生芽胞,形成特殊荚膜的专性厌氧菌,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可见于土壤、污水、饲料、粪便及人畜胃肠道内,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该菌至少可产生15种以上毒素,能  相似文献   

20.
猪魏氏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猪魏氏梭菌病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又称为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被农业部列为多种动物共患的二类疫病。临诊上多以秋末冬初尤其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