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养猪》2017,(1)
试验分析了大约克、长白、皮特兰及杜洛克母猪7 508窝次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大约克、长白、杜洛克及皮特兰母猪群之间的健仔数、死胎数、产活仔数、死仔数、总产仔数、寄入仔猪数、寄出仔猪数、初生窝重、21日龄断奶公仔数、21日龄断奶母仔数、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21日龄断奶窝重和哺乳成活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其中,大约克母猪群的健仔数、产活仔数、总产仔数、21日龄断奶公仔数、21日龄断奶母仔数、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和21日龄断奶窝重最高,长白猪除分娩胎次和妊娠天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大约克、死仔数和总产仔数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大约克外,其他指标与大约克没有显著差异;杜洛克和皮特兰繁殖性能显著低于大约克和长白猪;杜洛克繁殖性能显著低于皮特兰。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大约克与长白猪的健仔数、产活仔数、总产仔数、21日龄断奶总仔猪数没有显著差异,但都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皮特兰、杜洛克,皮特兰的总产仔数和21日龄断奶仔猪数显著或极显著高于杜洛克。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母猪品种和体况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对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和长大、大长母猪的繁殖期体况变化和窝产仔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对母猪体况和繁殖性能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母猪品种显著影响其繁殖性能,长白和大约克母猪的总产仔数、21日龄仔猪数、出生窝重、21日龄窝重均显著高于杜洛克母猪,其中总产仔数、21日龄仔猪数分别多0.96头和1.98头(P0.05),出生窝重、21日龄窝重增加7.19%和25.37%(P0.05),而与长大和大长二元母猪间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繁殖期背膘厚均显著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长白和大约克母猪配种、孕30d、分娩和21日龄仔猪断奶背膘厚均显著高于杜洛克母猪,提高6.63%~12.31%(P0.05),但与长大和大长二元母猪4个节点背膘厚差异不显著(P0.05)。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期背膘厚与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出生窝重、21日龄窝重等繁殖性状均呈极显著相关(P0.01)。由此可见,母猪品种与其繁殖期体况变化显著影响繁殖性能,提示在种猪繁殖性能方面应对这些因素加以优化和改善。  相似文献   

3.
母猪背膘厚是母猪体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与母猪的繁殖性能密切相关。本研究所用数据来源于扬翔公司2017年5月—2018年6月份期间的扬翔1号猪配套系,母本为纯种美系长白、美系大白、丹系长白和丹系大白的背膘测定和繁殖记录。利用超声波对母猪妊娠107 d背膘厚及断奶背膘厚进行测定,分析其对产活仔数、断奶至再配间隔及7 d内发情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丹系长白、丹系大白在107 d时背膘厚度为14.0~16.0mm母猪产活仔数高,其中丹系长白的初生窝重最重;美系长白、美系大白在107d背膘厚度17.0~19.0mm时母猪产活仔数高,初生窝重最重。丹系长白、丹系大白同样在断奶时背膘厚度维持在为11.0~16.0mm之间时,断奶至再配间隔天数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且断奶7d内的发情率也明显高于其他组;断奶背膘厚度美系大白维持在14~16mm,美系长白维持在17~19mm之间时,断奶至再配间隔天数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且断奶7 d内的发情率也明显高于其他组。该研究说明母猪膘情管理在品系和品种间有差异,应针对不同品系或者品种合理进行膘情管理和饲喂管理,促使遗传潜力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畜牧与兽医》2016,(5):53-55
为了研究青海八眉猪及其二元母猪的繁殖性能,在青海互助八眉猪场,选择年龄2岁、3胎次的经产八眉母猪及其二元母猪,测定了繁殖性能各项指标。结果表明:产仔数八眉×八眉组极显著高于长白×(杜洛克×八眉)组(P0.01),显著高于长白×(大约克×八眉)组、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八眉组(P0.05),杜洛克×八眉组显著高于长白×(杜洛克×八眉)组(P0.05);产活仔数八眉×八眉组极显著高于长白×八眉组和长白×(杜洛克×八眉)组(P0.01),显著高于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大约克×八眉)组(P0.05),杜洛克×八眉组显著高于长白×八眉组和长白×(杜洛克×八眉)组(P0.05);初生窝重长白×(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大约克×八眉)组显著高于八眉×八眉组(P0.05)。21日龄窝重和断奶窝重长白×(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大约克×八眉)组极显著高于八眉×八眉组(P0.01),显著高于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八眉组(P0.05),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八眉组显著高于八眉×八眉组(P0.05);断奶仔猪数八眉×八眉组极显著高于长白×八眉组和长白×(杜洛克×八眉)组(P0.01),显著高于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大约克×八眉)组(P0.05);断奶育成率长白×(杜洛克×八眉)组和长白×(大约克×八眉)组最高,但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养猪》2016,(1)
成都巨星农牧科技有限公司于2012年从加拿大引进了原种猪,经过3年多的适应性驯化后,对引进的原种猪及其子一代的后代繁殖和生长性能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不管是引进原种猪还是其后代在西南地区繁殖性能表现都很好,其中大白母猪窝产仔数都在13.2头以上,窝产活仔数在12.4头以上;长白母猪窝产仔数都在12.8头以上,窝产活仔数在12.1头以上。子一代大白母猪初产窝产仔数比引进种猪高1.1头,经产窝产仔数比引进种猪高1.0头;子一代长白母猪初产窝产仔数比引进种猪高1.3头,经产窝产仔数比引进种猪高1.2头。杜洛克母猪初产窝产仔数达9.5头,经产窝产仔数达10.0头。引进原种的后代达100 kg体重日龄大白猪为163.5 d,长白猪为162.1 d,杜洛克猪为157.9 d;子一代后代达100 kg体重日龄大白猪为168.9 d,长白猪为167.6 d。引进原种的后代达100 kg时活体背膘厚大白猪为13.7 mm,长白猪为13.5 mm,杜洛克猪为12.6 mm;子一代后代达100 kg时活体背膘厚大白猪为12.6 mm,长白猪为13.1 mm。说明引进新加系猪只已适应西南地区的环境条件和当地的饲养管理,保持了其产仔数高、生长速度快等优良特性。  相似文献   

6.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温带气候条件下874窝杜洛克和659窝大约克母猪的繁殖性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胎次、季节对杜洛克和大约克母猪的断奶再发情间隔、产仔数、21日龄窝重等繁殖性状影响显著(P<0.05);哺乳期对杜洛克和大约克母猪的断奶再发情间隔影响显著(P<0.05)。母猪1~7胎繁殖性状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哺乳期的延长母猪断奶再发情间隔先减少后增加,夏季高温高湿对母猪产生热应激,影响其生长性能的发挥。在生产中,加强对初产和六胎以上的母猪饲养管理,及时淘汰老龄母猪,在夏季做好母猪的防暑降温等工作,推荐采用21~28d断奶。  相似文献   

7.
不同杂交组合母猪的繁殖性能比较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观察分析了长白×撒坝、长白×大约克、长白×汉普夏、皮特兰×杜洛克4个二元杂交287头经产母猪共604胎的窝均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初生窝重、初生头重、断奶窝重、断奶头重及断奶时仔猪成活率等繁殖性能指标。结果表明,长撒杂交组合较长大、长汉、皮杜杂交组合在窝均产仔数、窝均产活仔数、抗病性能上有较大的优势,仔猪成活率差异不明显,而洋洋组合较洋本组合有较大的初生窝重及断奶窝重经济效益则以长撒杂交组合最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胎次对杜洛克、长白和大白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根据江苏省某国家级生猪核心育种场2009-2011年出生的繁殖母猪资料,分别选取128头杜洛克、681头长白和610头大白母猪共7280窝生产数据,统计分析不同胎次母猪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初生窝重及校正21日龄窝重。此外,依据胎次将母猪分为3个繁殖阶段(1~2胎、3~6胎及7~8胎)来探究品种差异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母猪繁殖性能有显著影响(P<0.05),母猪1~4胎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及初生窝重随胎次呈增加趋势,第4胎达到高峰,且显著高于其他胎次(P<0.05);3~6胎繁殖性能较好,7胎之后出现迅速下降趋势;除在第4胎略有下降外,其他胎次的校正21日龄窝重随胎次递增。品种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显著(P<0.05),长白和大白母猪的繁殖性能均极显著高于杜洛克母猪(P<0.01);长白母猪的产活仔数和校正21日龄窝重显著高于大白母猪(P<0.05),2个品种其他繁殖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杜洛克、长白和大白母猪的最佳繁殖胎次为3~6胎,长白猪的繁殖性能总体上优于大白猪,就本试验所在的育种场而言,长白猪可能更适合作为二元母猪生产中的母本。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长白与杜洛克母猪3 137窝次的繁殖性能,结果表明:长白猪的分娩胎次、妊娠天数、健仔数、死胎数、产活仔数、死仔数、总产仔数、寄入仔猪数、寄出仔猪数、21日龄断奶公仔数、21日龄断奶母仔数、21日龄断奶总仔数、21日龄断奶窝重分别比杜洛克高32.84%、0.32%、12.80%、72%、12.80%、63.16%、15.59%、83.33%、91.67%、7.66%、16.08%、11.82%和10.07%,差异极显著,出生窝重长白比杜洛克高16.46%,差异显著。哺乳成活率杜洛克比长白高0.91%,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0.
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温带气候条件下874窝杜洛克和659窝大约克母猪的繁殖性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胎次、季节对杜洛克和大约克母猪的断奶再发情间隔、产仔数、21日龄窝重等繁殖,l生状影响显著(P<0.05);哺乳期对杜洛克和大约克母猪的断奶再发情间隔影响显著(P<0.05).母猪1~7胎繁殖性状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随着哺乳期的延长母猪断奶再发情间隔先减少后增加,夏季高温高湿对母猪产生热应激,影响其生长性能的发挥.在生产中,加强对初产和六胎以上的母猪饲养管理,及时淘汰老龄母猪,在夏季做好母猪的防暑降温等工作,推荐采用21~28d断奶.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山花黄芩提取物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将320头长白×大白二元杂交母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山花黄芩提取物,其中妊娠期添加150 g/t,哺乳期添加500 g/t,试验期为136 d(其中妊娠期115 d,哺乳期21 d),测定母猪繁殖性能指标(窝均产仔数、窝均健仔数、初生窝重、初生均重、窝均死胎数、窝均木乃伊数、窝均产无效仔数)、哺乳仔猪生长性能指标(窝均断奶仔猪数、窝均断奶成活率、21日龄断奶窝重、21日龄断奶仔猪均重、哺乳期窝均增重)、母猪采食量指标(母猪平均采食量、21日均采食量)、体况指标(母猪分娩背膘厚、母猪断奶背膘厚、背膘损失)、发情指标(断配间隔、断奶7 d发情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窝均健仔数显著增加(P<0.05),初生窝重极显著增加(P<0.01),窝均死胎数显著减少(P<0.05);窝均断奶仔猪数极显著增加(P<0.01);母猪平均采食量、21日均采食量、母猪断奶背膘厚均极显著增加(P<0.01),母猪背膘损失显著降低(P&l...  相似文献   

12.
《养猪》2020,(5)
为了解云南省种猪质量水平,对云南大约克、长白及杜洛克3个品种的不同品系种公猪进行了集中生长性能测定。结果发现,云南大约克、长白及杜洛克种公猪达100 kg日龄分别为(185.97±17.03) d、(183.03±3.94) d和(170.69±9.74) d;云南大约克、长白及杜洛克种公猪的100 kg活体背膘分别为(11.20±0.53) mm、(11.32±0.52) mm和(11.38±0.51) mm,均高于全国99家核心育种场大约克、长白和杜洛克公猪的[达100 kg日龄(164.79±15.13) d、(163.97±15.24) d和(162.52±15.37) d,100 kg活体背膘(10.55±1.91) mm、(10.72±2.00) mm和(10.42±2.06) mm]数据。云南省的种猪质量水平与国家核心育种场还有一定距离,而且不同品系均有各自特点。但在生产实际当中,因新美系耐粗饲、体型较大等因素,比较受养殖户的喜爱;丹系和加系,因其繁殖性能较好,正在逐渐被养殖户接受;台系猪引进时间短且数量有限,随着时间延长和数量增加,其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等优势进一步被大家了解,也会有一定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为优化母猪繁殖效率,探究妊娠期不同背膘厚对母猪繁殖性能和分娩产程的影响,本研究以广西某公司2 969头大白母猪和1 787头长白母猪为试验群体,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妊娠期3个阶段(妊娠30、80和107 d)背膘厚与分娩接产记录数据,分析背膘厚与分娩产程、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等性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大白母猪分娩产程时间显著短于长白母猪(P<0.05),大白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显著优于长白母猪(P<0.05)。在妊娠30 d时,背膘厚在18~20 mm组的大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最大;背膘厚在18~20 mm组的长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在妊娠80 d时,背膘厚≥20 mm组的大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最大、产程最短;背膘厚在16~18 mm组的长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较高、母猪产程较短。在妊娠107 d时,背膘厚在14~16 mm组的大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最大,但母猪产程与其他组差异不显著(P>0.05);背膘厚≥20 mm组的长白母猪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且初生窝重较大。妊娠期背膘厚减少1~2 mm的大白母猪,其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初生窝重较小,产程较长。而背膘厚减少>2 mm的长白母猪,其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最高,初生窝重较大,产程较短。上述试验结果说明,在母猪妊娠期间,合适的背膘厚可有效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母猪分娩期间的福利水平。养殖场可以根据营养配方和猪群品种建立背膘数据库,通过精准饲喂将母猪背膘厚调整至最佳范围,同时合理控制妊娠期背膘变化。  相似文献   

14.
《养猪》2016,(1)
研究对2013年8月从惠州市广丰农牧有限公司引进的60头丹系长白母猪进行扩群选育,并持续开展生长性能与繁殖性能测定。生长性能测定结果表明,丹系长白公猪达100 kg体重日龄为168.37 d,达100 kg体重背膘为11.20 mm,30~100 kg料重比为2.51;母猪达100 kg体重日龄为171.71 d,达100 kg体重背膘为12.23 mm,30~100 kg料重比为2.60。繁殖性能测定结果表明,丹系长白母猪受胎率为94.02%,配种分娩率为88.79%,窝产仔数14.27头,窝产活仔数12.23头,初生窝重17.71 kg,断奶窝重70.09 kg。屠宰和肉质测定结果表明,丹系长白猪屠宰率为72.57%,瘦肉率为61.44%,肉色3.75,大理石纹2.25,失水率为6.21%。试验结果可为丹系长白猪在华南地区的选育和饲养管理提供必要的基础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15.
靖远某猪场母猪繁殖性能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猪繁殖力是影响种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文章对靖远某猪场大白猪、长白猪、杜洛克猪的1 200窝产仔记录进行统计分析,对总产仔数、总活仔数、初生窝重、共3个繁殖性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分析胎次和品种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胎次对总产仔数、总活仔数、初生窝重的影响极显著(P0.01),而且3个品种的母猪均表现出第一胎产仔数低,2~6胎产仔数最高,7胎以后产仔数开始下降,11胎以上产仔数最低;品种对总活仔数、初生窝重的影响不显著(P0.05),对总产仔数影响极显著,其中大白母猪显著高于长白和杜洛克,杜洛克和长白差异不显著(P0.05)。研究结果为降低非传染性因素造成的种母猪产仔数低的问题以及种猪场对母猪繁殖力的选育提高提供了参考数据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养猪》2016,(2)
母猪背膘厚是母猪体况的一个重要指标,与母猪的繁殖性能密切相关。利用超声波对美系大白母猪第1胎妊娠105 d背膘厚及断奶背膘厚进行测定统计,分析其对断奶至再配间隔及产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大白母猪在妊娠105 d背膘厚18 mm时,窝产仔数和窝产活仔数都极显著低于妊娠105 d背膘厚10~14 mm时;显著低于105日龄背膘厚在14~18 mm;断奶背膘厚在15~17 mm之间时,断奶至再配间隔天数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妊娠105 d至断奶背膘变化为-4~0 mm之间的断奶至再配间隔明显低于其他2组,且断奶7 d内的发情率也明显高于其他2组。表明母猪背膘厚对其产仔性能和断奶发情率有显著影响,膘情适中的母猪繁殖性能最强。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不同品系杜洛克作为终端父本对其后代商品猪胴体性状的影响,选取214和108头分别由美系和加系杜洛克公猪配种、出生时间相近(±2 d)和体重相近(35±5 kg)的后代三元商品猪进行育肥饲养,结束饲养后开展屠宰试验,测定背膘厚度、眼肌厚度、瘦肉率和肋骨数。结果显示:加系杜洛克商品后代的背膘厚度、眼肌厚度显著(P<0.05)高于美系杜洛克后代商品猪;加系杜洛克后代商品猪的瘦肉率、肋骨数显著(P<0.05)低于美系杜洛克。同一品系不同性别间背膘厚度、眼肌厚度、瘦肉率均不显著(P>0.05),加系商品公猪肋骨数极显著低于母猪肋骨数(P<0.01)。结论:美系杜洛克后代商品猪的胴体性状优于加系杜洛克后代商品猪。  相似文献   

18.
对大白猪丹系、法系、美系3个品系初产母猪窝均总产仔数、校正达100 kg体重日龄和背膘厚及胴体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窝均总产仔数,丹系、法系、美系依次分别为(14.93±3.859)头、(12.36±3.139)头和(10.38±2.756)头,品系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2)校正达100 kg体重日龄,丹系、法系、美系公猪分别为(165.78±12.127)d、(160.93±10.115)d和(165.21±10.724)d,其中丹系与法系、美系与法系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母猪分别为(173.35±11.263)d、(169.03±11.968)d和(170.13±10.108)d,其中丹系与法系和丹系与美系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3)校正达100 kg体重背膘厚,公猪分别为(8.72±1.377)mm、(8.30±1.562)mm和(9.66±1.550)mm,品系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母猪分别为(9.39±1.507)mm、(8.68±1.486)mm和(9.98±1.978)mm,品系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4)胴体瘦肉率,丹系、法系、美系分别为(69.07±1.876)%、(72.28±2.778)%和(65.87±1.437)%,法系和美系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5)眼肌面积,丹系、法系、美系分别为(44.89±3.522)cm~2、(50.77±1.516)cm~2和(40.09±3.626)cm~2,其中丹系与法系之间差异显著(P0.05),法系与美系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9.
大约克、杜洛克及长白猪胴体性能及肉品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出生日期相近、生长发育良好、体重100 kg左右的大约克、杜洛克及长白猪各10头屠宰,测定其胴体性能、肉质性状及背最长肌氨基酸、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长白猪胴体直长比杜洛克高3.31%(P0.05),平均背膘厚大约克比长白低27.48%(P0.01),胴体瘦肉率以杜洛克猪最高(61.17%),分别比大约克和长白猪高3.49%(P0.05)、4.44%(P0.05)。杜洛克a值最高(15.30),分别比大约克和长白猪高12.58%(P0.01)、11.76%(P0.01);a24值杜洛克比长白高7.27%(P0.05);背最长肌剪切力以杜洛克最小(3.15 kg),分别比大约克及长白猪低25.36%(P0.05)、24.28%(P0.05);肌纤维直径以长白猪最细(70.30μm),比杜洛克低12.52%(P0.05);肌内脂肪含量以杜洛克猪最高(2.13%),分别比大约克和长白猪高65.12%(P0.01)、19.66%(P0.05),长白猪比大约克猪高37.98%(P0.05)。背最长肌17种氨基酸和4种脂肪酸含量品种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彭兴  赵云翔  李私丞  江威  朱琳  郑伟 《猪业科学》2019,36(9):108-109
扬翔华系杜洛克是以美系杜洛克和丹系杜洛克为育种素材,通过多个世代持续选育而成的一个瘦肉型猪专门化品系。该研究以扬翔华系杜洛克7个不同世代后备猪为对象,针对其生长性状的选育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扬翔华系杜洛克后备公、母猪从第5世代开始,后面3个世代生长速度均显著优于前面各世代(P 0.05),且第7世代后备公、母猪校正115 kg体重日龄分别达到了166.28 d和171.36 d,均显著快于0世代(P 0.05)。后备公、母猪在校正115 kg体重日龄方面的平均世代改良比例分别达到了1.76%和1.72%。在校正115 kg体重背膘厚方面,扬翔华系杜洛克后备公、母猪平均世代改良比例分别达到了1.77%和2.44%。扬翔华系杜洛克在校正115 kg体重日龄及校正115 kg体重背膘厚方面取得较大遗传改良。扬翔华系杜洛克公、母猪达115 kg体重日龄平均每个世代减少2.69 d和2.49 d,115 kg体重背膘厚平均每个世代降低0.15 mm和0.20 mm。文章主要总结了扬翔华系杜洛克猪专门化品系生长性状选育的阶段性成果,为后续研究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