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试验旨在探索饲粮不同赖氨酸水平下添加适宜的合成晶体氨基酸(L-赖氨酸、L-缬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及色氨酸)对冬春季洋二元杂种初产母猪哺乳期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100头长白X约克杂交初产母猪随机分成5个赖氨酸水平组(1.35%、1.25%、1.15%、1.05%、0.95%),但饲粮的净能均为9.68MJ,/kg,并且均在日粮中添加合成赖氨酸1.7kgl/t使其各组日粮的氨基酸比例一致(各组日粮中额外添加合成的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赖氨酸与蛋+胱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的比例均为100:60:75:85:19.5:65,饲粮均制粒为4.0颗粒),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饲养到35日龄断奶。研究结果表明使用赖氨酸1.35%水平组的仔猪断奶窝重和窝增重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蛋白质水平对母猪日采食量、背膘损失及断奶后发‘睛间隔影响不显著(P〉0.05)。由结果可知.冬春季低温环境下(平均温度为15℃),洋二元杂种初产母猪哺乳期饲粮添加合成L-赖氨酸1.7kg/t和适宜L-苏氨酸、L-缬氨酸、DL-蛋氨酸、L-色氨酸饲喂粗蛋白质为21.85%(赖氨酸1.35%)颗粒饲料时洋二元杂种经产母猪哺乳期生产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
蓝荣庚 《广东饲料》2011,20(1):19-21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蛋白质水平下添加合成氨基酸对季洋二元杂种哺乳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90头(长白×约克)杂交母猪随机分成3个蛋白质水平组:18.5%、17.5%、16.5%,饲粮的赖氨酸均为1%(可消化赖氨酸0.85%),消化能1339MI/kg,赖氨酸与蛋+胱氨酸、苏氨酸、缬氨酸的比例均为100:60:72:9...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讨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性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平均初始体重为(69.3±3.6)kg的杜×长×大去势公猪125头,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5个组分别为:高蛋白质饲粮组(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4%)、低蛋白质(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0%)-氨基酸平衡饲粮组以及3个低蛋白质(粗蛋白质水平约为10%)-氨基酸不平衡饲粮组(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的基础上分别将含硫氨基酸、苏氨酸和色氨酸与赖氨酸的比例降低10%)。所有饲粮的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水平均设置为0.71%,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中标准回肠可消化苏氨酸、标准回肠可消化含硫氨基酸和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与标准回肠可消化赖氨酸的比值分别为0.67、0.60和0.20。试验期为28 d。结果显示:与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组相比,高蛋白质饲粮组肥育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有下降趋势(P=0.05),低蛋白质-低色氨酸饲粮组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下降(P0.05),低蛋白质-低苏氨酸饲粮组和低蛋白质-低含硫氨基酸饲粮组肥育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差异(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平衡性对肥育猪的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不影响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分别降低10%标准回肠可消化含硫氨基酸、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和标准回肠可消化苏氨酸对肥育猪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无显著影响,但降低10%标准回肠可消化色氨酸显著降低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  相似文献   

4.
《养猪》2019,(2)
为探讨青刈发酵墨西哥玉米粉对母猪生产性能及健康状况的影响,选择胎次为(4.12±1.00)、体重为(246.45±6.58)kg的健康长大二元杂种能繁母猪50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2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对照组按常规饲喂妊娠期和哺乳期基础饲粮,试验组妊娠期母猪和哺乳期母猪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和10%发酵墨西哥玉米粉的饲粮。结果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总产仔数提高了7.72%(P0.05);产活仔数提高了10.04%(P0.05);死胎数降低了26.67%(P0.05);初生仔猪窝重提高了8.65%(P0.05);断奶仔猪成活数提高了15.19%(P0.05);断奶仔猪窝重提高了29.24%,差异极显著(P0.01);母猪断奶后7 d发情头数提高了9.09%,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母猪均没有发生孕期哺乳期便秘,也没有泪斑发生,而对照组平均有(0.76±0.44)头孕期哺乳期母猪发生了便秘,平均有(0.60±0.50)头母猪发生了泪斑,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表明,通过在母猪饲粮中添加发酵的墨西哥玉米粉饲喂母猪,可提高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仔猪窝重、断奶仔猪成活数、断奶仔猪窝重,降低仔猪7日龄内腹泻率、死胎率和母猪便秘、泪斑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养猪》2021,(5)
为研究饲粮离子平衡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160头二元杂种母猪[长白×大白,平均体重(274.3±4.95) kg,平均胎次(3.6±0.68)],按体重和胎次相近原则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饲粮离子平衡(dEB)为160 mEq/kg的妊娠饲粮(配种当天至分娩)+饲粮离子平衡(dEB)为200 mEq/kg的哺乳饲粮(分娩至断奶),T1组饲喂饲粮离子平衡(dEB)为300 mEq/kg的妊娠饲粮(配种当天至分娩)+饲粮离子平衡(dEB)为200 mEq/kg的哺乳饲粮(分娩至断奶)。每组8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试验期140 d。结果表明:1)试验处理对初生窝重、平均初生重、母猪哺乳期平均采食量、哺乳仔猪平均日增重、断奶-发情间隔、背膘厚度和背膘损失无显著影响(P0.05);2)对照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数、断奶窝重、平均断奶重显著高于T1组(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与妊娠期饲粮离子平衡为300 mEq/kg比,饲粮离子平衡为160 mEq/kg显著提高了母猪总产仔数、产活仔数、断奶数、断奶窝重和平均断奶重。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理想氨基酸模型下,不同饲粮氨基酸水平对泌乳母猪生产性能、血液指标及乳汁中氨基酸浓度的影响.选用200头体况、分娩时间相近的长白×约克夏杂交母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设5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母猪,分别饲喂总赖氨酸水平为0.9%(试验组1)、1.0%(试验组2)、1.1%(试验组3)和1.2%(试验组4)的饲粮,并通过添加5种合成氨基酸保证4组饲粮中可消化赖氨酸:可消化缬氨酸:可消化苏氨酸:可消化含硫氨基酸:可消化色氨酸的值(100:85:66:60:19)一致.结果表明:试验组2仔猪断奶窝增重分别比试验组1和试验组4提高了4.48%和4.34%(P<0.01),仔猪平均日增重分别比试验组1和试验组4提高了5.46%和4.74%(P<0.01);试验组2背膘厚损失比试验组4多0.57 mm(P<0.05);试验组2血浆尿素氮浓度显著低于其他处理(P<0.05);试验组2血浆赖氨酸、苏氨酸、缬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瓜氨酸、谷氨酸、甘氨酸(P<0.01)和亮氨酸(P<0.05)浓度均极显著或显著低于试验组4,除赖氨酸和苏氨酸浓度与试验组1差异显著(P<0.05)外,以上其他氨基酸浓度与试验组1、试验组3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2血浆中总氨基酸浓度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或P<0.01),乳汁中赖氨酸浓度极显著低于试验组4(P<0.01),与试验组1、试验组3差异不显著(P>0.05),且缬氨酸(P<0.05)、异亮氨酸(P<0.05)、亮氨酸(P>0.05)、丙氨酸(P>0.05)、酪氨酸(P>0.05)和谷氨酸(P>0.05)浓度以试验组2最高.由此可知,理想氨基酸模型下,泌乳母猪赖氨酸摄入量为59 g/d(饲粮赖氨酸水平为1.0%)时,能够获得最高的氨基酸利用率和最好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7.
杜长大中猪饲粮适宜蛋白质及赖氨酸水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1×3因子设计,选取杜长大三元杂种中猪60头,阉公和母猪各半,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2个重复(阉公和母猪各一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同性别的猪饲养在一个栏内。按3种粗蛋白质水平(17.5%,16.1%,15.1%)、3种赖氨酸水平(0.92%,0.83%,0.75%)组合配制3种试验饲粮(能量水平一致,消化能均为13.5MJ/kg),分别饲喂3个处理组。试验结果表明,40~70kg的混养猪群,饲粮以粗蛋白质15.1%、总赖氨酸0.75%的水平为适宜。40~70kg杜长大阉公猪,饲粮以粗蛋白质15.1%、总赖氨酸0.75%的水平为适宜;同阶段青年母猪,饲粮以粗蛋白质17.5%、总赖氨酸0.92%的水平为适宜。  相似文献   

8.
中国北京农业大学的研究表明,虽然粗蛋白质含量较低的生长肥育猪饲粮补加合成氨基酸可提供理想蛋白模式,并获得了预期饲喂结果,但按上述方法配制断奶仔猪饲粮,却存在实际问题,未能取得积极效果。断奶仔猪对照配合饲粮含粗蛋白质20%,主要几种氨基酸的含量为:赖氨酸1.25%,蛋氨酸+胱氨酸0.71%,苏氨酸0.85%,色氨酸0.27%。喂该饲粮的仔猪始重为8千克,在4周中的日均增重为294克。两个试验组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降至18%,其中,一组只补加赖氨酸,另一组补加多种氨基酸。在德国对此项研究发表的按语指出…  相似文献   

9.
加系哺乳母猪54头随机分成9组,分别饲喂以消化能、蛋能比、赖氨酸在粗蛋白质中的比例为试验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的9种饲粮,试验期从分娩当天开始到21日龄结束。以哺乳期失重和断奶至发情间隔为评价指标,求得哺乳母猪饲粮适宜营养水平为:DE14MJ/kg,CP17/5,Lys0.04%,(M C)AA0.59%。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28天的生长试验中,选择294头断奶后3天、初始体重15.2磅(6.9千克)保育仔猪(PIC TR4×1050)来评估从低蛋白质氨基酸强化饲粮中去掉特定合成氨基酸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在断奶后第3天时将仔猪分为6个处理。采用两阶段饲粮体系进行饲喂,第0~14天饲喂处理饲粮,而第14~28天饲喂一种普通饲粮。所有饲粮都是粉状形式。根据之前在15—25磅(即6.8—11.3千克)仔猪饲粮中以合成氨基酸替代鱼粉试验所得的数据制作配方。本试验的目的是测定低蛋白质氨基酸强化饲粮中是否有必要添加氨基酸。正对照组饲粮含有L-赖氨酸盐酸盐、DL-蛋氨酸、L-苏氨酸、L-异亮氨酸、L-色氨酸、L-缬氨酸、L-谷氨酰胺和L-甘氨酸。6个处理分别为:1)正对照组;2)正对照组除去L-异亮氨酸;3)正对照组除去色氨酸;4)正对照组除去缬氨酸;5)正对照组除去谷氨酰胺和甘氨酸;6)正对照组除去L-异亮氨酸、L-色氨酸、L-缬氨酸、L-谷氨酰胺和L-甘氨酸(负对照组)。每栏饲养7头仔猪,每个处理7栏。在第0、第7、第14、第21和第28天时对仔猪和料槽进行称重,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第0—14天,与负对照组和除去L-色氨酸或L-缬氨酸的饲粮相比,采食正对照组饲粮的仔猪有更高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P〈0.03),而饲喂不添加合成谷氨酰胺和甘氨酸饲粮的仔猪这两个生长指标居中。从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来看,采食不添加合成异亮氨酸饲粮的仔猪与采食正对照组饲粮的仔猪相近(P〈0.40);而与采食其他4组饲粮的仔猪相比,该处理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有所改善(P〈0.03)。不知什么原因, 当第14~28天饲喂普通饲粮时,与正对照组相比,前期除去合成异亮氨酸使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1)。而其他处理组的仔猪与正对照组仔猪相比有相近的平均日增重(P〉0.12)。第14~28天各处理组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无差异(P〉0.10)。与采食正对照组饲粮的仔猪相比,由于第0~14天的平均日增重有所降低,使整个试验期(第0~28天)负对照组和除去L-色氨酸或L-缬氨酸组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4)。与正对照组相比,所有处理组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都有所降低,但是只有负对照组被检测出存在显著差异(P〈0.04)。从仔猪全期数据来看,在料重比上无差异(P〉0.10)。综上所述,15~25磅(即6.8~11.3千克)仔猪低蛋白质氨基酸高强化饲粮中需要添加L-色氨酸和L-缬氨酸才能使其达到最大的生长性能。这表明色氨酸:赖氨酸和缬氨酸:赖氨酸需要量分别高于15%和57%。当从第1阶段饲粮中去掉L-谷氨酰胺和L-甘氨酸时仔猪生长性能在数量上有所降低,这表明低蛋白质氨基酸强化饲粮中需要非必需氮源或者对促进这些氨基酸中的某一种摆脱作为氮源的角色有益处。  相似文献   

11.
哺乳母猪的氨基酸营养正受到养猪学者的极大关注。目前已确定哺乳母猪每日赖氨酸的需要量,在玉米-大豆日粮中赖氨酸为第1限制性氨基酸。除赖氨酸外,其它各种重要氨基酸的需求,以及这些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比例,对哺乳母猪获得最大的泌乳量和最小机体组织损失是非常重要的。为了确定哺乳母猪日粮中氨基酸的水平,就要求饲养者记录哺乳母猪平均日采食量、仔猪断奶重以及哺乳天数。通常在猪日粮中补充盐酸L-赖氨酸以降低饲料成本和含氮物的排泄量。然而,猪日粮中加入盐酸L-赖氨酸改变了其它氨基酸与赖氨酸的比例。研究结果表明,缬氨酸、苏氨酸(羟…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不同蛋白质水平下添加合成氨基酸对夏季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及氮排泄的影响.选择120头长白×约克杂交母猪,随机分成3个蛋白质水平组(19.5%、18.5%和17.5%,均添加由赖氨酸、色氨酸、蛋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组成的合成氨基酸),每组4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饲养到仔猪断奶.结果表明:1)18.5%组仔猪断奶窝重和窝增重显著高于17.5%组(P<0.05),与19.5%组差异不显著(P>0.05).蛋白质水平对母猪日均采食量、背膘损失及断奶后发情间隔影响不显著(P>0.05);2)18.5%组血浆尿素氮水平显著低于17.5%组(P<0.05),与19.5%组差异不显著(P>0.05);18.5%组血浆部分氨基酸浓度显著低于17.5%组和19.5%组(P<0.05),乳中部分氨基酸浓度显著高于19.5%组和17.5%组(P<0.05);3)各组氮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蛋白质水平每降低1个百分点,粪氮排泄减少6.0%.由结果可知,夏季高温环境下(平均温度为29.5℃),哺乳母猪饲粮添加5种合成氨基酸,蛋白质水平为18.5%时哺乳母猪生产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理想氨基酸模型下,不同氨基酸水平对莱芜黑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游离氨基酸浓度的影响。选用24头体重为(17.70±2.19)kg的45日龄莱芜黑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饲喂总赖氨酸水平分别为0.8%、0.9%、1.0%和1.1%的饲粮,并通过添加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保证4个处理饲粮中赖氨酸∶蛋氨酸+胱氨酸∶苏氨酸∶色氨酸(100∶60∶65∶18)一致,预试期7 d,试验期35 d。结果表明:饲粮赖氨酸(Lys)水平对莱芜黑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饲料增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0.9%Lys处理的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血清总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0.9%Lys处理血清中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浓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0.9%Lys处理血清中非必需氨基酸浓度极显著高于0.8%Lys处理(P0.01)。综合各项指标,在理想氨基酸模型下,莱芜黑断奶仔猪饲粮中适宜的总赖氨酸添加水平为0.9%。  相似文献   

14.
选择初次配种的伊拉种母肉兔70只,随机分为7组,每组10只,饲粮使用玉米、豆粕、苜蓿草粉、花生草粉等配制,在其它条件与NRC推荐标准一致的情况下研究了赖氨酸(妊娠期设0.65%、0.75%和0.85%水平,哺乳期设0.78%、0.88%和0.98%水平),蛋+胱氨酸(设0.6%、0.7%和0.8%水平)和苏氨酸(设0.6%、0.7%和0.8%水平)对种肉兔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日粮赖氨酸水平对产仔数、育成数、育成率、初生重和断奶重影响不显著,但0.75%赖氨酸水平哺乳期仔兔日增重显著高于0.85%赖氨酸水平(P0.05),而与0.65%赖氨酸水平差异不显著;日粮蛋+胱氨酸和苏氨酸水平对产仔数、育成数、育成率、初生重、断奶重和仔兔日增重指标均没有显著影响。因此,种母兔三种氨基酸的适宜水平分别为赖氨酸妊娠期为0.65%,哺乳期为0.78%,蛋+胱和苏氨酸均为0.60%。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氨基酸平衡模式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氮利用率、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快大型黄羽肉鸡公雏252只,根据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7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对照组粗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均符合饲养标准需要量;低蛋白质组粗蛋白质含量降低3%,添加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异亮氨酸,使其必需氨基酸含量与对照组相同;其余5个组根据扣除法原理,依次按照饲养标准中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及异亮氨酸水平扣除20%,其余氨基酸含量保持不变,分别为低蛋白质-赖氨酸组、低蛋白质-蛋氨酸组、低蛋白质-色氨酸组、低蛋白质-苏氨酸组和低蛋白质-异亮氨酸组.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低蛋白质-赖氨酸组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2)低蛋白质-蛋氨酸组和低蛋白质-色氨酸组血浆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蛋白质-蛋氨酸组血浆白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低蛋白质组、低蛋白质-赖氨酸组、低蛋白质-苏氨酸组、低蛋白质-异亮氨酸组(P<0.05).低蛋白质-色氨酸组与低蛋白质-异亮氨酸组血浆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低蛋白质-赖氨酸组(P<0.05).3)所有组排泄物中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蛋白质-赖氨酸组、低蛋白质-苏氨酸组氮存留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所有组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存留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蛋白质-异亮氨酸组蛋氨酸、精氨酸存留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蛋白质组、低蛋白质-赖氨酸组、低蛋白质-色氨酸组、低蛋白质-异亮氨酸组和低蛋白质-苏氨酸组的苏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存留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以上结果得到,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低蛋白质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7.51%)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的适宜比例为100∶(44~ 55)∶72∶(18~23)∶(54~72).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饲粮添加苏氨酸对蛋鸡的产蛋性能、肠道粘蛋白2、肠道分泌型白蛋白A(sIgA)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240只产蛋率和体重相近、健康的28周龄来杭褐色蛋鸡,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试鸡分别饲喂对照基础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6%)、低蛋白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4%)以及在低蛋白饲粮基础上添加0.3%的L-苏氨酸,试验期为12周。通过化学分析测定对照组、低蛋白组和低蛋白添加L-苏氨酸组的饲粮中苏氨酸含量分别为0.49%、0.45%和0.69%。结果表明,低蛋白饲粮显著降低蛋鸡的产蛋率和日产蛋重,而在低蛋白饲粮中添加苏氨酸可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和日产蛋重(P0.05)。此外,饲粮添加苏氨酸还显著提高了蛋鸡回肠粘蛋白2、sIgA的转录水平和sIgA的含量(P0.05)。低蛋白饲粮降低蛋鸡肠道菌群的多样性(P0.05),而在低蛋白饲粮中添加苏氨酸可恢复蛋鸡肠道菌群多样性,并显著提高潜在有益菌群的丰度。总之,低蛋白饲粮补充苏氨酸可通过调控肠道粘蛋白和sIgA的表达以及微生物种群来影响蛋鸡肠道健康,从而影响蛋鸡产蛋性能。  相似文献   

17.
将162头经产母猪按品种、胎次随机分为3组,即试验(GW)组,试验(ZD)组和对照(DZ)组。3组在妊娠期和哺乳期日粮中采用不同的粗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组合,GW组为13.16%、0.58%和16.64%、0.84%;ZD组为14.52%、0.66%和15.45%、0.73%;DZ组为13.84%、0.62%和16.61%、0.83%,其他主要营养指标基本相同。结果表明,随着妊娠期日粮中粗蛋白质和赖氨酸的提高,仔猪初生重随之提高,但对产仔数无影响;随着哺乳期日粮中粗蛋白质和赖氨酸的提高,母猪哺乳期失重减少,但并不显著影响断奶至再配种的间隔时间和断奶窝仔数;仔猪哺乳期增重和断奶一星期内增重与初生重关系较大,DZ组日粮获得了最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的纤维与脂肪对母猪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两因素交叉设计,选用120头平均3~4胎的母猪作为试验动物,分为A、B、C、D 4组,每组30头,每头母猪为1个重复,分别饲喂添加麸皮+豆皮、麸皮+甜菜粕、麸皮+苜蓿颗粒、甜菜粕+苜蓿颗粒组合的妊娠前期饲粮,探讨不同纤维源对妊娠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妊娠第107天后将妊娠前期每组的母猪分别分为L1、L2、L3 3组,每组10头母猪,分别饲喂添加2.5%的四级豆油、深海鱼油及复合脂肪粉的饲粮,作为妊娠后期和哺乳期饲粮,探索不同脂肪源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和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纤维源妊娠前期饲粮对窝产总仔数、窝产活仔数、窝产健仔数、初生窝重和初生均重均无显著影响(P>0.05);除初生均重外,在数值上各指标均以8%麸皮+9%甜菜粕组合效果最佳,其次是8%麸皮+9%苜蓿草颗粒组合。2)不同纤维源妊娠前期饲粮对母猪初乳乳脂率、乳蛋白及乳糖含量和体细胞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8%麸皮+9%甜菜粕组合在乳脂率、乳蛋白含量上要优于其他组合;体细胞数在8%麸皮+9%甜菜粕组合上数值最低,说明母猪乳房健康状态较好。3)妊娠后期饲粮与哺乳期饲粮中分别添加2.5%的四级豆油、深海鱼油及复合脂肪粉对各组间哺乳母猪背膘损失和仔猪断奶均重均产生显著影响(P<0.05)。4)母猪妊娠前期饲粮与妊娠后期、哺乳期饲粮对母猪断奶后的发情间隔存在显著互作效应(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中母猪妊娠期饲粮添加8%麸皮+9%甜菜粕为最佳组合;妊娠后期饲粮与哺乳期饲粮中添加2.5%深海鱼油有利于提高仔猪的断奶均重,而添加2.5%复合脂肪粉相对具有较低的母猪背膘损失;母猪妊娠前期饲粮与妊娠后期、哺乳期饲粮共同影响着母猪断奶后的发情间隔,从而影响到母猪的繁殖周期。  相似文献   

19.
《养猪》2021,(1)
为研究母猪妊娠期饲喂不同粗纤维水平饲粮对哺乳期采食量及泌乳性能等的影响,试验选择90头月龄和体况相近的新法系长白×大约克杂种1胎母猪,配种后根据体况等随机分为3组,从妊娠第2天开始,分别饲喂含粗纤维4%、6%和8%的饲粮,分娩后每组选择20头膘情、体况、月龄相近的健康1胎母猪,仔猪24h组内调整均匀,保证每头母猪带11头仔猪,饲喂相同的哺乳饲粮。结果表明:1)随着妊娠期饲粮粗纤维水平的提高,母猪哺乳期日采食量均有提高趋势,其中8%粗纤维组母猪哺乳期日采食量显著高于4%粗纤维组(P0.05);2)随着妊娠期饲粮粗纤维水平的提高,哺乳仔猪21日龄断奶重、日增重均有提高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3)随着妊娠期饲粮粗纤维水平的提高,哺乳期仔猪死淘率有降低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提示,妊娠期用高粗纤维饲粮能促进胃肠发育,有利于提高母猪哺乳期日采食量,进而影响到产房仔猪的日增重和死淘率。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蛋白质氨基酸平衡饲粮对哺乳母猪生产性能及氮利用的影响。选择24头胎次、体重和体况相近的长白×大白哺乳母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头,每头母猪哺育12头仔猪。各组母猪分别饲喂粗蛋白质(CP)18%、17%、16%、14%的饲粮(后3种为低CP氨基酸平衡饲粮),哺乳期21d。结果表明:CP14%饲粮使母猪体重损失显著增加(P<0.05);CP14%饲粮组仔猪断奶窝重和窝增重分别较其他试验组显著下降(P<0.05);CP17%、CP16%饲粮可显著提高母猪CP和有机物的消化率(P<0.05),CP17%、CP16%、CP14%饲粮可显著提高母猪粗脂肪的消化率(P<0.05);CP16%、CP14%饲粮组总氮摄入量、吸收氮、总氮排出量均显著低于其他试验组(P<0.05),CP18%饲粮组血清尿素氮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组(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