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正>1发酵豆粕豆粕是大豆经浸提脱油后的副产品,是畜禽最重要的植物性蛋白源,其粗蛋白含量高,可达到43%~48%;其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并有较平衡的氨基酸组成。但由于豆粕中存在大豆抗原蛋白、植酸、胃肠胀气因子等热稳定性因子,大豆凝集素、胰蛋白酶抑制因子,脲酶、脂肪氧化酶等热不稳定性抗营养因  相似文献   

2.
《饲料工业》2017,(20):34-38
试验研究高活性大豆异黄酮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发育、抗氧化功能和肝功能的影响。选择280头(21±2)日龄断奶仔猪(杜洛克×长白×大白),按体重一致性随机分为4组,每组7个重复,每重复10头。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以4%、8%和12%高活性大豆异黄酮发酵豆粕等蛋白替代去皮豆粕,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含8%高活性大豆异黄酮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能够提高断奶仔猪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P0.05),显著提升仔猪血清抑制羟自由基的能力(P0.05),以4%或8%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后,仔猪血清丙二醛有降低趋势,可显著降低血清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P0.05),有提高血清总蛋白的趋势。研究结果提示,在断奶仔猪尤其是断奶两周内仔猪日粮中以高活性大豆异黄酮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有较好的饲喂效果,替代量为8%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豆粕蛋白质利用率和动物生产性能,分析了不同来源的蛋白酶对豆粕中抗原蛋白(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的影响,将经过蛋白酶处理的豆粕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同等酶活的不同蛋白酶对豆粕中的抗原蛋白降解程度有较大差别。经过发酵条件的优化,最终选择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乳酸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混合发酵方式,最终使得发酵豆粕乳酸含量达到2.76%,酸溶蛋白含量14.76%,大豆球蛋白含量降低至25.3 mg/g。  相似文献   

4.
蛋白质是奶牛饲料中一个很重要的营养成分,在奶牛的精料配方中,根据不同的奶牛品种、不同的泌乳时期,豆粕含量在10%~50%不等,可见,豆粕占相当大的比重。我国国产大豆虽然总产量与进口量接近,但国  相似文献   

5.
固态发酵生产豆粕多肽饲料的温度分段调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温度分段控制对豆粕固态发酵生产豆粕多肽饲料的影响。选用普通饲料豆粕为原料,米曲霉作为发酵菌种,在对菌株生长性质和蛋白酶学性质研究的基础上,以豆粕蛋白水解度为测定指标,对影响菌株发酵豆粕制备大豆肽的温度因素进行了分段研究,并运用混料设计法对不同温度的不同时间段进行了优化预测及验证。结果表明:在用米曲霉固态发酵豆粕的过程中,通过温度分段控制,可以达到生产多肽饲料的目的(豆粕蛋白水解度10%以上),并得到了最优发酵条件:0~33.5 h、26℃;33.5~50 h、23℃;50~65 h、45℃,在此条件下,豆粕蛋白的水解度为19.5%。温度分段控制对固态发酵生产豆粕多肽饲料影响明显,可大幅度提高豆粕蛋白的水解度(比原有工艺提高了140%)。  相似文献   

6.
米曲霉发酵豆粕营养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米曲霉对豆粕进行发酵,对发酵后豆粕的常规营养组成,粗蛋白质的组成、蛋白质的营养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将分析结果校正至发酵前的底物含量,探讨微生物发酵对豆粕中各营养组分的改造程度。结果表明:经检测,与未发酵豆粕相比,发酵豆粕中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但其组成发生了改变,真蛋白质降低了19.19%(P<0.05),生成了2.02%的微生物蛋白,非蛋白氮水平增加了369.08%(P<0.05);发酵豆粕中大分子蛋白(>60 ku)和中分子蛋白(30~60 ku)被降解为小分子蛋白(<30 ku),有效消除了大豆抗原和抗营养因子。同时,发酵使豆粕中NDF、ADF和NFE的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16.77%(P<0.05)、12.57%(P<0.05)、22.25%(P<0.05),粗脂肪含量增加了179.25%;但豆粕发酵后底物重量、蛋白质和总能分别损失了5.14%、3.06%和3.86%。这表明米曲霉发酵过程中以损耗一部分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作为代价,使豆粕本身蛋白质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解,从而获得了一种饲用特性更高的蛋白饲料。  相似文献   

7.
王诚刚  郭芸  赵雯 《饲料研究》2023,(3):102-105
试验旨在研究乳酸菌发酵豆粕工艺参数优化及其对豆粕营养成分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发酵时间、发酵温度、乳酸菌粉接种量、液料比对发酵豆粕中粗蛋白含量的影响,优化发酵工艺参数,比较最优工艺条件下发酵前后豆粕中各营养成分的差异。结果显示,影响发酵豆粕中粗蛋白含量的因素排序为发酵时间>乳酸菌粉接种量>发酵温度>液料比,最优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2℃、乳酸菌粉接种量1.5%、发酵时间72 h和液料比0.8 L/kg。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发酵后豆粕中粗蛋白含量达49.64%。与发酵前相比,发酵豆粕中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发酵前(P<0.05),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降解率达97.32%(P<0.05)。研究表明,利用乳酸菌对豆粕进行固态发酵可进一步有效改善豆粕营养价值,提高豆粕利用率。  相似文献   

8.
利用凝结芽孢杆菌对豆粕进行48 h固态发酵,比较豆粕发酵前后主要营养成分和氨基酸变化。结果表明,豆粕经凝结芽孢杆菌固态发酵,其粗蛋白、粗纤维和粗灰分分别增加3.15%、1.24%和1.46%,而粗脂肪减少了0.23%;发酵豆粕的氨基酸总量增加,其中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和赖氨酸显著增加(P0.05),缬氨酸、异亮氨酸和亮氨酸略有增加,而丝氨酸、甘氨酸、组氨酸、苏安酸、脯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显著降低(P0.05),精氨酸、甲硫氨酸和半胱氨酸略有降低(P0.05)。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利用概略养分分析法测定半细毛羊6种蛋白质饲料原料[豆粕、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棉籽粕、膨化大豆、玉米蛋白粉和菜籽粕]的营养成分含量,并通过消化代谢试验结合套算法实测饲料原料的可消化粗蛋白质(DCP)含量和有效能值。试验选取16只体重为(56.05±5.47) kg的云南半细毛羊,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平均分为4组,每组4只。试验共2期,共7个饲粮,包含1个基础饲粮和6个试验饲粮。第1期饲喂4种饲粮,第2期饲喂3种饲粮。试验期10 d,其中预试期5 d,正试期5 d。结果表明:1)玉米蛋白粉的粗蛋白质(CP)含量最高,为65.77%,棉籽粕和豆粕的CP含量为50%左右,膨化大豆和菜籽粕的CP含量为37%左右,DDGS的CP含量最低,为25.93%。菜籽粕和膨化大豆的粗纤维(CF)含量较高,为16%左右,DDGS和棉籽粕的CF含量为11%左右,豆粕和玉米蛋白粉的CF含量较低,均在6%以下。2)各种蛋白质饲料原料的DCP含量之间差异显著(P <0. 05),其中玉米蛋白粉的DCP含量最高,为581. 79 g/kg,其次是棉籽粕、豆粕、膨化大豆和菜籽粕,DDGS的DCP含量最低,为211.48 g/kg。膨化大豆的消化能(DE)和代谢能(M E)最高,分别为21.54和19.79 M J/kg,其次是玉米蛋白粉、豆粕、棉籽粕和菜籽粕,DDGS的DE和ME最低,分别为14.62和12.45 MJ/kg。棉籽粕、菜籽粕和DDGS的有效能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从营养成分含量上看,玉米蛋白粉品质最好,其次是豆粕、棉籽粕、膨化大豆、菜籽粕和DDGS。从DCP品质来说,玉米蛋白粉的品质最优,依次高于棉籽粕、豆粕、膨化大豆、菜籽粕和DDGS。从有效能值来说,膨化大豆最优,依次高于玉米蛋白粉、豆粕、棉籽粕、菜籽粕和DDGS。  相似文献   

10.
豆粕是豆油加工副产品,是畜禽养殖业中一类重要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由于豆粕中存在一定量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植酸、大豆凝集素、脲酶、脂肪氧化酶、大豆抗原蛋白、低聚糖、致甲状腺肿素等多种抗营养因子,动物长期食用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利用率下降以及动物生长停止等一系列中毒症状,进而影响豆粕在动物生产中的有效应用.  相似文献   

11.
酶联免疫法测定大豆11S抗原蛋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豆粕的蛋白质含量高达40%~55%,含有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为全价蛋白源.豆粕蛋白质的赖氨酸含量丰富,还含有较多的天门冬氨酸、谷氨酸,是单胃动物良好的日粮蛋白源.目前豆粕已是畜牧饲养业和水产养殖业最重要的配合饲料原料,占蛋白饲料的80%~90%.虽然豆粕中蛋白质含量丰富,但生豆粕中含有多种抗营养因子(antinutritional factors,ANF),主要包括大豆抗原蛋白(致敏因子)、胰蛋白酶抑制剂、植酸、大豆凝血素、脲酶、低聚糖、脂肪氧化酶及致甲状腺肿素等,这些抗营养因子阻碍营养成分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并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3个试验分别对豆粕、大豆浓缩蛋白和发酵豆粕氨基酸回肠消化率、代谢能及其在早期断奶仔猪中的应用进行评价。试验1采用4×4拉丁方设计,4头初始体重为(14.2±1.4)kg的阉割公猪,日粮中唯一的能量来源是玉米,另外3种日粮用25%的大豆加工产品替代日粮中的玉米,分别测定日粮中消化能和代谢能含量的差异。在试验2中,选择4头初始体重为(18.2±1.5)kg带有回肠瘘管的阉割公猪,分配到4×4拉丁方设计。3种日粮以玉米淀粉为基础,用大豆加工产品作为氨基酸唯一来源,同时对照组作为无氮日粮,用于测量内源性氨基酸的损失。在试验3中,选择21 d断奶、初始体重为(5.6±0.9)kg的仔猪192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组,分别饲喂3种大豆加工产品日粮。进行为期21 d的饲养试验。结果 :大豆浓缩蛋白和发酵豆粕中代谢能和消化能的含量显著高于玉米(P 0.05),豆粕消化能水平显著高于玉米(P 0.05)。大豆浓缩蛋白粗蛋白质消化率(89.25%)显著高于豆粕(84.3%)(P 0.05)。除了蛋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和脯氨酸外,大豆浓缩蛋白中大多数氨基酸的消化率均显著大于豆粕(P 0.05),大豆浓缩蛋白和发酵豆粕组断奶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效率显著高于豆粕组(P 0.05)。从1~7 d、8~14 d及1~21 d,大豆浓缩蛋白和发酵豆粕组断奶仔猪评分均高于豆粕组(P 0.05)。结论 :大豆浓缩蛋白的代谢能和氨基酸消化率高于豆粕,发酵豆粕和大豆浓缩蛋白中一些必需氨基酸的消化率高于豆粕,大豆浓缩蛋白和发酵豆粕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改善作用也优于豆粕。  相似文献   

13.
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豆粕中的蛋白质含量高,营养成分比较齐全且平衡,是单胃动物很好的日粮蛋白源。但是,豆粕中还存在胰蛋白酶抑制剂、大豆凝血素、大豆抗原蛋白(致敏因子)、脲酶、低聚糖、脂肪氧化酶、植酸及致甲状腺肿素等多种抗营养因子。它们  相似文献   

14.
豆粕和发酵豆粕替代鱼粉对卵形鲳鲹摄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初始平均体重为(112.21±0.73)g的卵形鲳鲹(Trachinotus ovatus Linnaeus)为研究对象,进行为期70d的摄食生长试验,研究不同添加水平的发酵豆粕和不发酵豆粕对卵形鲳鲹摄食生长的影响。试验共配制8种等氮等能的饲料,其中以全鱼粉饲料为对照组(饲料1);豆粕取代饲料主要以鱼粉和豆粕为蛋白源,其中,发酵豆粕分别替代17.6%、31.4%、45.1%和60.8%的鱼粉蛋白(饲料2~5),普通豆粕蛋白分别替代17.6%、31.4%和45.1%的鱼粉蛋白(饲料6~8)。结果表明,饲料中不同水平的豆粕替代量对卵形鲳鲹的成活率和摄食无显著影响(P0.05),但当豆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达到45.1%时,会显著降低卵形鲳鲹的特定生长率、饲料转化率和蛋白质效率(P0.05)。饲料中用发酵豆粕蛋白替代鱼粉蛋白达到60.8%时,也显著降低卵形鲳鲹的增重率、饲料利用率(P0.05)。但是与豆粕替代组相比,在45.1%的鱼粉蛋白替代水平下,发酵豆粕组的增重率和饲料利用率显著高于普通豆粕替代组(P0.05)。  相似文献   

15.
《饲料工业》2017,(14):62-64
豆粕是一种重要的饲料原料,但因其含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大豆抗原蛋白、寡糖等营养抑制因子,从而限制了豆粕的应用。通过微生物发酵技术可以缓解这一问题。细菌和真菌均可通过发酵降低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提高小肽含量,改善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发酵豆粕品质与添加的菌株种类密切相关,菌株种类不同,则发酵豆粕营养成分含量也有所差异。饲喂发酵豆粕可以提高单胃动物的日增重,改善生产性能,对提高蛋白利用率等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降低水产动物的饲料成本。发酵豆粕在未来的动物生产上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豆粕是配制家禽日粮最好的蛋白质原料之一,其品质变化最小。一般家禽日粮中含有10%~35%的豆粕,然而,不同来源的豆粕,其养分的数量(分析值)和质量(消化率)确实存在一些差异。大豆的品种、生长条件、贮存条件和加工方式的不同决定了豆粕品质的差异。美国的豆粕,常以亲缘很近的大豆品种为原料,由加工条件严格控制的工厂生产。也有些国家种植的大豆品种差异明显,加工厂规模小且管理差。无论哪一种情况,控制其品质都非常关键。大豆或豆粕必须经加热处理以破坏其中的抗营养因子,因此要想生产出营养价值高的豆粕产品,关键是加工过程中加热要适度。…  相似文献   

17.
豆粕是以大豆为原料,经浸出法提取大豆油后得到的副产品。豆粕作为优质植物性蛋白源,来源广泛,营养丰富。但是豆粕中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动物长期食用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消化不良,氨基酸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消化利用率下降以及生长停滞等一系列中毒症状。  相似文献   

18.
《饲料工业》2017,(15):21-26
发酵豆粕是断奶仔猪日粮中应用比较广泛的蛋白原料之一,然而其质量评估体系还不完善,关键指标的检测方法还有改进的空间。通过评估发酵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含量的降解程度,蛋白质量受热处理的影响程度,同时改善相关指标的检测方法,才能够真实有效的综合评估发酵豆粕的品质。我们建议发酵豆粕的质量控制指标如下:蛋白溶解度≥70%、酸溶蛋白(占蛋白比)≥20%、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10%、水苏糖+棉籽糖≤1%、赖氨酸/粗蛋白≥6.0%。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不同益生菌固态湿发酵对豆粕营养品质的影响,选择地衣芽孢杆菌(Bac-l)、凝结芽孢杆菌(Bac-c)、罗伊氏乳杆菌(Lac)、米曲霉(Asp)、酿酒酵母(Sac)、沼泽红假单胞菌(Pho) 6种益生菌,固态发酵48 h,以粗蛋白、酸溶蛋白、蛋白酶、抗营养因子等为指标,从发酵豆粕营养指标、酶活性、抗营养因子含量等方面进行评定。结果表明: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豆粕粗蛋白含量增加至31.55%(P<0.05);酿酒酵母和沼泽红假单胞菌发酵豆粕后酸溶蛋白含量提升至12.98%(P<0.05);罗伊氏乳杆菌能够有效降低pH(P<0.05),提高干物质回收率达到94%(P<0.05);发酵豆粕时,沼泽红假单胞菌的酸性蛋白酶活性最高,酿酒酵母的中性蛋白酶活性最高,地衣芽孢杆菌的碱性蛋白酶活性最高(P<0.05),酿酒酵母的植酸酶和纤维素酶活性最优;米曲霉分解大分子蛋白质的能力最强,对3种抗营养因子(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降解率也最高,分别达到64.71%、78.94%和98.07%(P<0.05)。说明益生菌发酵可以改善豆粕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20.
研究用发酵豆粕和膨化大豆提供蛋白营养源,建立无鱼粉仔猪高效饲粮配方。试验选择30日龄断奶三元杂交仔猪240头,按血缘、性别、体重相近的原则分为8组,每组3个重复。在含有等量膨化大豆的日粮中将发酵豆粕设4个梯度,即A1组5%、A2组10%、A3组15%、A4组20%;按等氮替代原则在含有等量发酵豆粕的日粮中,膨化大豆相应设4个梯度,即B1组6.94%、B2组13.88%、B3组20.83%、B4组27.77%,配制成8种仔猪日粮进行饲养试验。仔猪30日龄断奶后即开始试验,试验分前期和后期各2周,至58日龄时结束。结果表明:试验前期,随着发酵豆粕用量的增加,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有显著提高(P<0.05),料肉比得到改善(P>0.05),腹泻减少;随着膨化大豆用量的增加,日增重和日采食量有下降的趋势(P>0.05),并且膨化大豆用量过高时腹泻加重。试验后期,随着膨化大豆用量的增加,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肉比得到改善(P>0.05);随着发酵豆粕用量的增加,日增重呈上升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前期筛选出的无鱼粉饲料配方使仔猪日增重为326.03g,料肉比1.34;后期筛选的配方使仔猪日增重为558.77g,料肉比1.40,有生产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