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冬春季是用青贮料喂畜禽季节,怎样用青贮料喂畜禽?怎样管理好青贮料?是畜禽养殖户关心的事。现将四川隆昌县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青贮料的合理饲喂。青贮饲料营养丰富,适口性好,易于消化。但是,由于青料在青贮过程中产生乳酸发酸,使饲料酸化,有酸香味兼有轻薄作用,在开始饲喂时,有个饲喂适应阶段,经过调教由少到多的饲喂。方法是:先喂青贮料,后喂其它饲料,或将青贮料拌入配合饲喂,采用少给勤添,逐步增加的方法,对酸性过大的青贮料用3%~5%鲜石灰水漂洗综合酸性,也可用  相似文献   

2.
3个燕麦品种不同收获期对青贮饲草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裸燕麦(Avena sativa)白燕2号和白燕8号、皮燕麦白燕7号,分别在抽穗期、灌浆期和乳熟期刈割,进行常规青贮并调制青干草,90d后测定燕麦青贮料与青干草的常规营养成分,分析燕麦青贮料的青贮品质。结果表明:燕麦青贮料的粗蛋白含量比青干草中粗蛋白含量高1%~2%。随着生育时期的延迟,燕麦青贮料中干物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抽穗期为17.74%FM,乳熟期为33.86%FM。粗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抽穗期为12.28%DM,乳熟期为9.49%DM。抽穗期燕麦青贮料的氨态氮/总氮为12.99%,青贮效果差。在3个燕麦品种中白燕8号青贮料的pH和挥发性脂肪酸较低。因此,燕麦青贮料的营养价值高于青干草,在干物质基础上,裸燕麦白燕2号和白燕8号在抽穗期制作青贮料营养成分较优,而青贮品质则是乳熟期白燕8号的青贮料最好。  相似文献   

3.
紫云英不同青贮法的喂猪效果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紫云英水渍贮、半干贮和混合贮等青贮方法,经30d贮存,不同贮存方法的紫云英青贮料含水量分别为86.19%,61.27%和68.81%,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01%、3.58%和2.17%,粗纤维含量为3.31%、18.54%和14.17%.用不同贮存方法的紫云英青贮料 混合精料(中猪配合料)饲喂体重35~40kg的杜长金三元杂种猪,经30d试验,水渍贮料 混合精料组,半干贮料 混合精料组和混合贮料 混合精料组猪的日增重分别为0.310kg、0.365kg和0.270kg,料重比分别为8.44:1,5.80:1和7.83:1.  相似文献   

4.
林敏 《饲料工业》1992,13(10):17-18
<正> 青贮是调制和贮藏青饲料的有效方法。为了提高青贮质量,在国外,占总量90%以上的青贮是采用添加青贮液的办法实现的。这种青贮液能降低青贮窑内 pH 值,抑制杂菌生长,增加乳酸和含糖量,有利于青贮料发酵。在我国则是90%以上采用自然青贮。它容易造成腐烂、霉变,即使保护得好,营养成分也要损失10%左右。至于不易青贮的牧草如象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光叶紫花苕和南苜蓿青贮效果,开展了不同青贮方式试验,通过青贮料的感官评定和品质测定,结果表明:混合青贮的效果比单独青贮好,并且提出了光叶紫花苕和南苜蓿的具体青贮方法。  相似文献   

6.
选用16头泌乳中期荷斯坦奶牛(其中4头带有瘤胃瘘管)研究苜蓿青贮料和燕麦青贮料刈割长度(短为6mm,长为19 mm)的不同效果。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处理采用2×2排列。试验期为21 d,其中包括14 d适应期和7 d采样期。奶牛全混合日粮组成为(DM基础):42%大麦为基础的能量补充料,10%蛋白质补充料,24%长或短的苜蓿青贮料和24%长或短的燕麦青贮料。瘤胃pH持续测定,瘤胃液相流通速率用带有瘤胃瘘管的牛进行测定。采食行为用录像方式进行测定,采食日粮类型通过连续称量8头牛食糟中日粮来确定。降低苜蓿青贮料和燕麦青贮料的长度降低了日粮几何长度,分别从14.2~10.9 mm和13.4~10.4 mm。降低苜蓿长度不影响奶牛采食量,但减少燕麦青贮长度增加了奶牛干物质采食量(19.4~21.2 kg/d)。降低苜蓿青贮和燕麦青贮对奶牛产奶性能、瘤胃发酵、采食行为、日粮类型和血液代谢产物均不产生影响。所有日粮的平均产奶量、乳脂肪和乳蛋白含量分别为36.1 kg/d、3.00%和3.16%。较低的乳脂率表明日粮易引起奶牛的亚急性瘤胃酸中毒。这一点同时被瘤胃pH证实,所有日粮瘤胃pH每天低于5.6超过122 min。尽管日粮中中性洗涤纤维含量足够多,但物料颗料大小及较长时间的咀嚼都会影响长物料的作用,因此也会发生瘤胃亚急性酸毒症。  相似文献   

7.
何玮  冉启凡 《中国饲料》2022,1(3):129-132
为研究纤维素酶和乳酸菌单独添加、混合添加对“桂牧1号”杂交狼尾草青贮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改善效果,将杂交狼尾草经全株收割、粉碎后,分别添加纤维素酶(CEL)、乳酸菌(LD1、LD2)、乳酸菌+纤维素酶(CEL+LD1 ~ LD2),密封袋密封60 d后,测定饲料品质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纤维素酶组、LD2组青贮料pH含量和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 0.05),纤维素酶+乳酸菌(CEL+LD1 ~ LD2)组青贮料pH分别为4.54、4.50,比对照组高。纤维素酶组及纤维素酶+乳酸菌组氨态氮含量比对照组含量分别低18.44%、26.95%、16.31%。LD2组青贮料中无丙酸、丁酸产生。杂交狼尾草青贮时单独添加纤维素酶,青贮饲料粗蛋白质(CP)含量较对照组高6.08%(P < 0.05),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分别低于对照组2.93%、4.81%(P < 0.05),表明单独添加纤维素酶能够提高青贮品质。青贮料中添加乳酸菌益4-J1,可有效抑制丙酸、丁酸产生,对青贮品质有改善作用。 [关键词] 纤维素酶|乳酸菌|“桂牧1号”杂交狼尾草|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8.
<正>1添加缓冲剂所需要的条件1.1高比例玉米青贮饲粮玉米青贮料含有较高的水分(60%~70%)、易发酵碳水化合物(>30%)和较低的pH值(3.9~4.2)。对于达到奶牛最大采食量来说,青贮饲料的最适pH值应为5.6。玉米青贮料在制作过程中要求切得尽可能短以便压实,短的青贮颗粒由于本身的湿润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苹果渣饲料对奶山羊产奶量的影响,试验将体况相近的健康泌乳期关中奶山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包括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各组饲喂等量的干草和精料,对照组饲喂玉米青贮料,试验组分别采用3种不同的苹果渣青贮料替代50%的玉米青贮料。试验期间采集奶样、血样和饲料样,进行营养成分及相关指标的测定,分析不同的苹果渣青贮料对奶山羊产奶性能和羊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奶山羊的采食量和产奶量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随饲喂时间的推移而增加;饲喂苹果渣青贮料能够使羊奶乳脂率、干物质含量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苹果渣青贮料对奶山羊血液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P0.05)。说明用苹果渣青贮料替代50%的玉米青贮料饲喂奶山羊可以提高产奶量,降低饲料成本。  相似文献   

10.
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甘蔗梢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在青贮甘蔗梢中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EM菌剂),旨在研究EM对甘蔗梢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对照组直接青贮,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添加0.2g/kg EM青贮。青贮90d后测定其pH值、乳酸含量、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氨态氮含量和含水量。结果表明:1)直接青贮或添加EM青贮,青贮饲料感官评定均属优质青贮料。2)EM组乳酸含量比对照组上升4.96%,pH值下降了5.97%,添加EM对青贮料有酸化作用。3)与对照组相比较,EM组青贮甘蔗梢的粗水分、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分别上升了7.00%(P<0.05)、13.69%、1.08%;粗蛋白质、粗纤维、Ca和P分别下降了9.00%、2.74%、2.41%和14.88%。4)添加EM后青贮甘蔗梢中葡萄糖、果糖、蔗糖的含量比对照组分别高22.83%、28.21%、11.24%,氨态氮含量比对照组下降了16.12%。综上所述,在青贮甘蔗梢过程中添加EM可以改善青贮甘蔗梢品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中药复方“LH”中绿原酸和连翘苷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以Zorbax Extend.C18柱(4.6mm×150him,5μm)为色谱柱,以乙腈-0.1%醋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44nm。结果:绿原酸、连翘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0125—0.625vg(r=0.9999),0.05—2.5μg(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40%和96.67%,RSD分别为1.35%、1.23%(n=6);结论:该法准确、快速、简便、重现性好,且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可用于中药复方“L”中绿原酸和连翘苷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
建立乳制品中安赛蜜、糖精钠、苯甲酸、山梨酸、脱氢乙酸、甲基香兰素和乙基香兰素同时检测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经沉淀剂沉淀蛋白过滤后使用C18反相色谱柱分离,以甲醇-乙酸铵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检测,检测波长230 nm下7种物质在35 min之内完全分离,在选定的条件下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0,线性范围1~100 mg/kg,回收率为80.0%~105.7%.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青贮饲料桑中的乳酸、乙酸和丙酸含量测定进行了研究。通过对色谱柱、流动相、流速及样品处理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了一种应用HPLC法同时测定青贮饲料桑中乳酸、乙酸和丙酸含量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乳酸、乙酸和丙酸在一定浓度下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加标回收率为98.35% ~ 104.24%,标准品中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01%~0.58%,表明该方法准确性较好。3种物质检出限为4.928 ~ 9.489 mg/L,适用于青贮饲料桑中有机酸的定量检测。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HPLC)|青贮饲料桑|乳酸|乙酸|丙酸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HPLC-ELSD)测定芪参口服液中黄芪甲苷含量的方法。采用YMC-Pack ODS-A色谱柱(5μm,150 mm×4.6 mm),以乙腈-水(35∶65)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柱温30℃,飘移管温度65℃,氮气压力30 psi。结果表明,黄芪甲苷对照品在0.60-6.0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88%(n=6),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0%。该方法灵敏、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芪参口服液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干酪素法测定栀子花树叶中鞣质含量。结果表明,栀子中鞣质含量在1.001 6-6.009 6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 5;样品平均加标回收率为96.04%,SD为0.012 6%,RSD为2.03%(n=6),此法准确度可靠,重现性好,可以作为植物鞣质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建立气相色谱法测定喉炎净散中龙脑含量的方法。色谱柱:DB-WAX 30 m×0.25 mm×0.25μm,柱温:140℃,进样口温度:160℃,检测器温度:180℃,柱流量:1 mL/min,以氮气为载气,以乙酸乙酯为溶剂,以水杨酸甲酯为内标。龙脑进样量在0.1999~3.998μg时峰面积比与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平均回收率为99.1%,RSD为0.7%。该方法快速、灵敏、准确,可作为喉炎净散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甘草颗粒中甘草酸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建立了测定甘草颗粒中甘草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法.以甲醇-0.2 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67∶33∶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50 nm.样品采取流动相超声提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显示,甘草酸在0.002~1.000 m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拥有良好线性,相关系数为0.99...  相似文献   

18.
选择中草药连翘、鸡血藤等配伍组成“连藤”合剂,建立“连藤”合剂的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的连翘苷和芒柄花素进行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含量进行测定,色谱条件为phenomenex luna C18(250 mm×215;4.60 mm,5μm)色谱柱,柱温25 ℃,乙腈-0.3%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和277 nm.结果表明,薄层鉴别的色谱分离良好,斑点清晰;连翘苷在进样量为25~10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6.40%(n=6);芒柄花素在进样量为12~12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 8),平均回收率为95.13%(n=6).该方法专属性强,且准确、快速、结果可靠,适用于“连藤”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建立巴氏杀菌乳中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的高相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经水稀释、调节pH值至4.6沉淀酪蛋白,过滤后采用Xbridge Protein BEH C4柱分析,经体积分数0.1%三氟乙酸-水溶液、体积分数0.09%三氟乙酸-乙腈溶液梯度洗脱、紫外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α-乳白蛋白在10~5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87;当牛乳中α-乳白蛋白加标量为200~1 032 mg/L,加标回收率为97.9%~104.0%、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0.00%~1.09%;β-乳球蛋白在20~900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96;当牛乳中β-乳球蛋白加标量为600~4 727 mg/L,加标回收率为96.1%~103.0%、RSD为0.00%~2.23%。该方法分离效果好、重复性好,适用于巴氏杀菌乳中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的准确定量。  相似文献   

20.
比较了HPLC光化学衍生化法、HPLC三氟乙酸衍生化法、LC-MS/MS法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的检测结果进行验证和比较,为AFB1实验室检测工作中适宜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HPLC光化学衍生化法和HPLC三氟乙酸衍生化法均有良好的线性范围和相关系数(R≥0.999 97),AFB1的回收率为88.4%~104.6%,精密度均小于5%;LC-MS/MS法相关系数R≥0.999 00,AFB1的回收率为85.3%~96.8%,精密度小于3%。提示对于饲料中AFB1的检测,HPLC光化学衍生化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但检测成本较高;HPLC三氟乙酸衍生化法检测成本低,但样品基质干扰大,操作较繁琐;LC-MS/MS法定性准确,但定量准确度稍差,检验成本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