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双RNA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主要见于3-12周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V主要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和携带IgM的早期分化的B淋巴细胞,使鸡体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细胞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出现免疫抑制,导致其他疫苗接种后机体免疫应答功能低下或不发生免疫应答,因而常继发多种疫病,如鸡的大肠杆菌病、坏疽性皮炎、细菌性关节炎、禽传染性贫血、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禽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慢性呼吸道病等。  相似文献   

2.
在80年代鸡的常见传染病仅仅见有新城疫(ND)、马立克氏病(MD)、鸡痘(FP)、禽霍乱(FC)和鸡白痢(PD),而现代除上述疫病外还出现了传染性法氏囊病(IBD)、传染性支气管炎(IB)、鸡减蛋综合症(EDS-76)、传染性脑脊髓炎(AC)、病毒性关节炎(AVA)、鸡传染性鼻炎(IC)、鸡大肠肝菌病(AC)、鸡慢性呼吸道病(CRD)以及葡萄球菌病(SC),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也有了新的变化,发病日龄、季节、发病的禽种均与以前有较大的变化。分析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流行特点,掌握法氏囊病流行的新变化并采取相应的防制措施,对法氏囊病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是危害养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以法氏囊发炎、坏死、萎缩和法氏囊内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特征。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一般为5%~15%,能够  相似文献   

6.
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双RNA病毒科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主要见于3~12周龄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按触性传染病。IBDV主要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和携带IgM的早期分化的B淋巴细胞,使鸡体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细胞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出现免疫抑制,导致其他疫苗接种后机体免疫应答功能低下或不发生免疫应答,因而常继发多种疫病,如鸡的大肠杆菌病、坏疽性皮炎、细菌性关节炎、禽传染性贫血、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禽传染性支气管炎、鸡慢性呼吸道病等。IBD疫苗的使用,曾使本病一度得…  相似文献   

7.
一类疫病2种: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 二类动物疫病18种:鸡传染性喉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病、马立克氏病、产蛋下降综合征、禽白血病、禽痘、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浆膜炎、小鹅瘟、禽霍乱、鸡白痢、禽伤寒、鸡败血支原体感染、鸡球虫病、低致病性禽流感、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  相似文献   

8.
1 当前禽病发生的新特点 1.1 新发生的禽病种类增多 随着养禽业的不断发展,集约化饲养管理经验缺乏,防疫卫生技术跟不上等原因,致使新的禽病不断出现,诸如鸡传染性贫血、禽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产蛋下降综合征、鸡病毒性关节炎、禽流感、包涵体肝炎、雏鸭病毒性肝炎、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J型淋巴白血病、番鸭细小病毒病、鸭疫里氏杆菌病、肉鸡腹水综合征和隐孢子虫病等.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股RNA病毒引起一种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毒侵蚀的靶器官是法氏囊,破坏了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并造成严重的免疫抑制,可诱发多种疫苗(如:新城疫疫苗、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免疫应答的失败,同时增加了鸡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球虫等病原易感性,给养殖业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如:死亡率和淘汰率的增加、饲料的利用率降低、商品肉鸡的增重减少、多种疫苗的免疫失败、增加了饲养的成本。1病原学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属于双RNA病毒科,禽双RNA病毒属。IBDV病毒粒子为二十面立体对称的球…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属双RNA病毒科(Bimaviridae),禽双股RNA病毒属(Avibimavir),该病毒含有5种主要蛋白,即VPI~VP5。目前已知法氏囊病毒有2个血清型,即1型和2型,可用中和VP2的单克隆抗体将它们区分开。两型病毒的抗原相关性小于10%.因此相互交叉保护作用低。血清1型病毒为鸡源毒株,只对鸡致病。是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交叉中和试验和交叉保护试验表明。血清l型病毒还可进一步分为不同的亚型.各亚型之间的抗原相关性约为10%~70%,即有明显差异,因此是造成临床上免疫失败和病情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血清2型毒株为火鸡源毒株,一般对鸡和火鸡均无致病性。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变异性较强,易发生毒力和抗原变异.抗原变异主要发生在VP2上。但近几年各国流行的超强毒株其位置尚未确定。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临沂市某蛋鸡场于2005年3月3日购进海兰鸡5200只,鸡群按常规饲养,饲养方式为笼养,根据当地常发病情况进行了鸡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鸡痘、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征等的防疫,但未免疫禽霍乱疫苗。9月28日即209日龄时开始发病死亡,每天死鸡3~10只不等,最多死鸡每天达35只,产蛋率从93%下降到85%,软壳蛋、粗壳蛋增多,蛋壳色泽变淡,用盐酸环丙沙星饮水治疗,病情未得到控制,且不断加重。发病6d时间内死亡121只鸡,死亡率达2.33%。并且笼底层鸡死亡率比上层的鸡高。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等,确诊本病例为鸡住白细胞原虫病与禽霍乱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病毒性疾病。本病于1930年在美国北达科他州首先发现,首次由Schalk和Hawm(1931)报道为传染性支气管炎,1936年,Beach和Sehalm证明其病原为病毒。IBV主要侵害鸡的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使病鸡出现呼吸困难、哕音、咳嗽、打喷嚏、肾脏病变、有尿酸盐沉积、产蛋下降等症状。雏鸡感染后由于呼吸道或肾脏病变而引起死亡。鸡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鸡的死淘率增加,饲料转化率降低,增加养殖成本,给养鸡生产带来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养禽业的不断发展及商品贸易的增加,由于集约化饲养管理经验缺乏、防疫卫生技术落后等原因,新的禽病不断出现,如鸡传染性贫血、禽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产蛋下降综合征、鸡病毒性关节炎、禽流感、包涵体肝炎、雏鸭病毒性肝炎、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J型淋巴白血病、番鸭细小病毒病、鸭疫里氏杆菌病、肉鸡腹水综合征和隐孢子虫病等。  相似文献   

14.
具体有:禽霍乱、禽伤寒、李氏杆菌病、鸡传染性滑膜炎、鸡传染性鼻炎、家禽链球菌病、家禽冠癣、家禽葡萄球菌病、鸡败血霉形体病、鸡白痢病、家禽伪结核病、家禽大肠杆菌肉芽病等。  相似文献   

15.
实践证明,在乡村单纯预防鸡新城疫,还不能满意解决“养鸡难”问题.1996年3月~12月,笔者在嘉鱼县高铁岭镇选择了历年来防疫较差的100个农户,对其所养鸡从雏鸡开始直到成年鸡,按照免疫程序,先后预防了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法氏囊和禽霍乱四种鸡传染性疫病,并配合服用有关药物,有效地降低了死亡率和提高了育成率.  相似文献   

16.
一、当前禽病发生与流行的特点 当前,我国禽病发生的主要特点如下: 1.疾病的种类增多,传染病的危害最大 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现今对我国养禽业构成威胁和造成危害的疾病达80多种,其中以传染病为最多,约占禽病总数的75%以上。 2.新发生的禽病种类增多 由于我国养禽生产迅猛发展,各地多渠道从国外大量引进种禽,国内禽品市场交流频繁,新的禽病也随之不断在我国出现。影响较大的有:鸡传染性贫血、禽流感、肾病变型和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病毒性关节炎,包涵体肝炎、产蛋减少综合症、雏鸭病毒性肝炎、番鸭细小病毒病、…  相似文献   

17.
芮艺  丁文卫 《中国家禽》2004,26(22):19-20
禽的减蛋症侯群是一组以产蛋下降和畸型蛋增多的疾病,它们往往是亚急性疾病,发生于成年蛋禽,只是产蛋减少而不是停止产蛋,一般不导致病禽的死亡.常见的禽减蛋症侯群包括鸡产蛋下降综合症、非高致病性禽流感、禽痘、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禽弯曲菌病、VA缺乏症6种病.其中病毒性传染病4种,细菌性传染病1种,维生素缺乏症1种.  相似文献   

18.
1鸡病现状及流行特点据统计,我国每年因各类禽病引起的死亡率高达15%~20%。按发生率排列依次为:鸡新城疫、大肠杆菌病、流感、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白痢、鸡痘、喉气管炎、马立克氏病等。需密切注意的疫病有: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传染性贫血、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叫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它主要破坏鸡法氏囊(中枢免疫器官)淋巴细胞,使鸡的免疫机能发生障碍,体液免疫受到抑制。突出特点是主要爆发于3~6周龄鸡群。该病的危害不仅是鸡只死亡,淘汰率增高,影响增重等直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免疫抑制病是一类危害养禽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疾病,本文着重探讨病毒性免疫抑制病(如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贫血、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症和禽白血病)的流行状况与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