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牛猝死症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1996年10月至1997年5月,在陕西合阳,麟游,洛南、汉鸡,凤县疑似牛猝死症疫区采集到14份猝死的牛病料。经厌氧增减和细菌学检查,在12份病料中分离到21株疑似魏氏梭菌。  相似文献   

2.
2012年8月份,陕西某牛场发生牛魏氏梭菌病,从病死牛肝脏、脾脏分离得到1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牛魏氏梭菌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各年龄牛均易感染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是牛的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俗称“牛猝死症”。  相似文献   

3.
牲畜“猝死症”的病原诊断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研究对从四川19个县市送检的178份牛、猪、羊“猝死症”病料进行了细菌学、病毒学、毒物学检验,对发病区域土壤与饲料含硒量也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细菌感染是四川牛、猪、羊“猝死症”的主要病因。在分离的病原菌中:魏氏梭菌占57.9%;溶血酸菌占10%;溶组织梭菌占10%;巴氏杆菌占32%。病毒学检验结果为阴性。对送检的胃内容物及抗凝全血进行氢氰酸、氟乙酰胺、DDT及六六六检测后,仅1份胃内容物的氟乙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8月份,陕西某牛场发生牛魏氏梭菌病,从病死牛肝脏、脾脏分离得到1株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牛魏氏梭菌病是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各年龄牛均易感染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是牛的肠毒血症和坏死性肠炎,俗称"牛猝死症"。该病常继发大肠埃希菌、沙门菌、链球菌等细菌感染。牛大肠埃希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引起的一种各年龄牛均易感染的急性传染病[1]。该病主要侵害10日龄以内的新生犊牛,特别是1~3日龄的幼  相似文献   

5.
魏氏梭菌病是牛、羊、鹿等草食动物的胃肠道急性传染病,其菌为厌氧菌,特点是在消化道中迅速增殖并产生大量毒素,病原分别为腐败梭菌、魏氏梭菌A、B、C和E型,造成牛、羊、鹿快疫、肠毒血症、猝狙和黑疫病的发生。临床上很难将几种病区别开,因其病畜感染后突然死亡,很难有机会救治,自1998年至今,应用“牛四防”(牛梭状芽孢杆菌疫苗:含灭活的气肿疽梭菌,产气荚膜梭菌A、B、C、D四种血清型的类毒素,以及腐败梭菌类毒素),在奶牛生产中进行定期预防和协同治疗消化道疾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牛猝死症是对牛突然发病,病程很短,死亡率高和无明显前驱症状的一类病的统称。引起牛猝死症有药物中毒、代谢病、寄生虫病、病原菌和病毒感染等,以致病病原导致的牛猝死症危害最为严重。 一、病原 猝死牛体组织中存在多种致病病原,有A型魏氏梭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绿脓杆菌、费氏柠檬酸杆菌、变形杆菌,有些病料还分离出腐  相似文献   

7.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动物防疫监督总站化验室先后对阿勒泰、塔城、昌吉、巴州、博州等地州的部分县(市)先后送检的25份牛羊"猝死症"病料进行了细菌学检查,流行病学调查.从25份病料中分离出巴氏杆菌、魏氏梭菌和1例化学品中毒的病历.  相似文献   

8.
牛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的以腹泻为特征的传染病.奶牛.水牛和黄牛都会发生。此病全年四季都可流行.秋、冬季多发.发病率不高.但死亡率高。该病病原体魏氏梭菌可以在土壤中生长.常随污染的饲料、饮水等进入牛肠道.在牛机体抵抗力降低,外界不良诱因影响下,魏氏梭菌在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目前采用的治疗方法是:一般遵循强心补液、  相似文献   

9.
牛羊猪“猝死症”防治技术研究:病原诊断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经过1995-1996年两年的调查研究,现已明确了本病的主要病原;除山东省外,河南、江苏、吉林、四川、青海、甘肃等省均从产现死家畜的病料中分离出了魏氏梭菌;山东从病死山羊的病料中很规律地分离出肺炎克雷伯氏菌和凝结芽胞杆菌;青海、海南、四川等省除分离到魏氏梭菌外,还从部分“猝死症”死亡牦牛、水牛和黄牛病料中分离出淀血梭菌(Cl.haemolydticum);江苏、四川、河南和甘肃等省还从病死家畜病料  相似文献   

10.
进入夏秋雨季,是牛肉毒梭菌(又名腊肠杆菌)中毒病的多发期。因为夏秋雨季高温、高湿,特别是在洪涝灾害后,各种谷物饲料、动植物高蛋白质饲料、发酵的青贮饲料以及采收过多的青草、青菜等,都不易保存,饲料在受潮、受热,尤其被水泡过的饲料、尸骨肉等,更容易变质、发霉和腐烂。其腐烂的饲料中都含有肉毒梭菌,如牛等动物采食了被死鼠死畜禽骨肉等污染的腐烂草料和饮水,含有的肉毒梭菌数量更多,在其中繁殖而产生带有代谢产物毒素的致病率更高.更容易引起一种人、畜、家禽共患的急性食物中毒性毒血症,也叫肉毒梭菌病或肉毒中毒症。这种病在家畜中以牛、羊、马最易发,猪次之,再次为家禽。  相似文献   

11.
牛气肿疽梭菌病是一种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牛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报道了在粤东地区某村散养牛只发生的一例牛气肿疽梭菌病的诊治,通过观察临床症状及解剖病变,进行组织器官病理学切片、细菌分离、病毒PCR检测和毒理学检测,确诊为牛气肿疽梭菌病。  相似文献   

12.
2018年7月份,扬州大学动物医院接收到宿迁送检的1份羊驼病料,根据发病情况及剖检结果怀疑为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对其肠道、肝脏、肾脏病料进行厌氧菌分离培养,对分离菌进行了纯化、革兰染色、生化反应、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以及药敏实验。结果表明:分离菌为产气荚膜梭菌,该菌对环丙沙星、氟霉素、氨苄西林敏感。  相似文献   

13.
自1990年至2000年间,海南省部分市县某些村庄的耕牛零星发病,共死亡1 663头.海南省畜牧兽医管理站分别于1996年和1997年进行耕牛放养观察、尸体剖检、毒物检测、病毒和细菌分离等,结果在采集的23头病牛的样本中分离出致病力较强的A型、C型魏氏梭菌,从而证明牛“猝死”实为牛魏氏梭菌病.随后,我站与兰州兽医研究所联合研制牛魏氏梭菌多价苗,在6个疫点试用.经2年多的观察,疫点的牛魏氏梭菌病基本得到控制.但在部分疫点仍存在牛发病死亡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2014年12月份,扬州大学动物医院接收到某动物园送检的一份马鹿病料,根据发病情况及剖检变化怀疑为产气荚膜梭菌感染,对其肠道、肝脏、肾脏、脾脏病料进行厌氧分离培养,分离到了粗大杆菌,对分离菌进行了纯化、革兰氏染色、生化反应、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分离菌为产气荚膜梭菌。采取药敏纸片法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该菌对痢特灵、氯霉素、氟苯尼考敏感性较强。  相似文献   

15.
魏氏梭菌(Clostridium welchii),又称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是引起牛的猝死病的主要病原,对养牛业的危害极大。本文简要介绍了牛魏氏梭菌病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制。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从四川19个县市送检的178份牛、猪、羊“猝死症”病料进行了细菌学、病毒学、毒物学检验,对发病区域土壤与饲料含硒量也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细菌感染是四川牛、猪、羊“猝死症”的主要病因。在分离的病原菌中:魏氏梭菌占57.9%;溶血梭菌占10%;溶组织梭菌占10%;巴氏杆菌占32%。病毒学检验结果为阴性。对送检的胃内容物及抗凝全血进行氢氰酸、氟乙酰胺、DDT及六六六检测后,仅1份胃内容物的氟乙酰胺阳性,1份胃内容物氢氰酸阳性。发病区域的饲料及土壤中含硒量属正常范畴。用17种抗菌素药敏试验证实某些地区的菌株对抗菌药物有一定的敏感性,有的地区菌株对抗菌药物不敏感。用分离鉴定的当地菌株制备的灭活苗在疫区进行免疫试验,有效地控制了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猪魏氏梭菌病又叫猪梭菌性肠炎、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仔猪肠毒血症,俗称仔猪红痢。2005年5月平度市某猪场保育仔猪发病,经初步诊断为魏氏梭菌感染。笔者从小肠病料的内容物中分离出魏氏梭菌,并进行了提纯和生化试验鉴定。  相似文献   

18.
1 前言魏氏梭菌可引起牛、羊、鹿、马等家畜烈性传染病,死亡率高,造成经济损失严重。A型魏氏梭菌不但可引起家畜肠毒血症,还可以引起人食物中毒、气性坏疽等症。犬A型魏氏梭菌病国内未见报道。1988年黑龙江某军犬基地,长春某宾馆警犬及兽医大学研究所实验用犬,先后发生以出血性肠炎为主要症状的病症,采血便、心血、肝及脾等病料进行细菌分离,获得了3株魏氏梭菌,经鉴定为A型。用该菌试制氢氧化铝灭活苗,对40只小鼠做了免疫试验,15天后攻毒获100%保护。用猪血清试治病犬  相似文献   

19.
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梭菌,广泛存在于土壤、饲料、污水和粪便中。春末、秋初及气候突然变化时,牛魏氏梭菌病发病率明显升高。该病发病较快、死亡率高,严重威胁牛产业的稳定发展。因此,积极做好防控工作意义重大。基于此,本文概述了牛魏氏梭菌病的症状表现、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10年10月新疆某国家级种牛场一头4岁荷斯坦牛,出现腹痛、膨气死亡,从牛场送检的病料中,经实验室分离培养,鉴定出魏氏梭菌和奇异变形杆菌。本文主要介绍了魏氏梭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步骤,同时,作者根据实际工作经验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预防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