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研究犬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炎病理模型,选择15只分娩10~12d的北京犬随机分成3组,经乳头导管对第3对乳腺分别注射1m L的生理盐水、1.0×105cfu/m L和1.0×106cfu/m L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观察乳腺组织的外形、组织切片的变化,并对乳汁中细菌分离计数。在攻毒前2h、攻毒后6h、12h、36h、48h分别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GOT)、白蛋白(SA)含量。结果显示,攻毒后36h,犬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乳腺出现不同程度的炎性症状,组织病理学显示血管、乳腺泡腔及间质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泡腔间隔增宽;从攻毒的乳腺中分离到相应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脱氢酶活性在攻毒后6~48h显著升高(P0.05),谷草转氨酶活性在攻毒6~36h后显著升高(P0.05),白蛋白在攻毒6~12h后显著升高(P0.05)。结果表明,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诱发犬试验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牛源空肠弯曲杆菌(C.jejuni)及其HSP43重组蛋白(rHSP43)的免疫原性,本研究采用常规方法分别制备白油、铝胶佐剂和不加佐剂的全菌体免疫原和rHSP43免疫原,分别以不同剂量经皮下接种途径免疫6周龄小鼠,应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两种免疫原免疫小鼠后抗体消长情况,并通过攻毒实验评价其保护效果。结果显示,其产生的抗体水平白油佐剂组要高于铝胶佐剂组,两者明显高于未加佐剂组(p0.05)。在全菌体免疫原组中,5×109cfu/mL组免疫保护率高于5×107cfu/mL组,前者与5×105cfu/mL组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在小鼠免疫后21d以1×1010剂量的C.jejuni攻菌,全菌体免疫原能够提供完全保护,而以白油佐剂乳化的rHSP43仅能提供75%的保护。本研究结果为C.jejuni的疫苗研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讨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对地方品种猪的致病特点。将HP-PRRSV经滴鼻感染4月龄健康莱芜黑猪,观察接毒后的表现,于接毒不同时期颈静脉采血,ELISA试剂盒(IDEXX)检测外周血血清抗体水平的动态变化,定期剖杀,采集相关的器官组织制备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不同组织的动态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病原在不同组织中的分布。结果表明,攻毒后第2天便出现一定的临床症状,但持续2d后症状就基本消失,感染猪未见死亡。攻毒后5d便可检测到抗体阳性(1/7),14d抗体达峰值。攻毒后3d便可见间质性肺炎,轻微的病毒性脑炎,实质器官颗粒变性;攻毒后7d出现典型的间质性肺炎、淋巴组织坏死、各段肠管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及实质器官出现空泡变性。在攻毒后2~4周内,肺一直表现典型的间质性肺炎,病毒性脑炎逐渐加重,肾上腺变性坏死,胰腺轻微的炎性细胞浸润,甲状腺轻微充血、出血,实质器官出现严重的空泡变性。PRRSV抗原阳性信号出现在淋巴组织(淋巴结、脾、扁桃体)、气管、心、肝、肺、肾、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甲状腺、肾上腺、颌下腺、子宫、大脑及小脑内;盲肠、结肠、直肠、膀胱、胰腺、输卵管及卵巢均未见到阳性信号。阳性信号主要位于感染细胞的胞质中,偶尔出现在核内。试验结果表明:HP-PRRSV人工感染4月龄莱芜黑猪具有广泛的组织嗜性,并导致广泛的组织损伤,但临床症状表现轻微,未见死亡现象,4月龄莱芜黑猪对HP-PRRSV感染具有较强的抵抗力。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HP-PRRSV对我国地方猪与外源品种猪的致病性差异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试验选用10日龄成华×大约克杂交猪36头,随机分成四组(1、2、3、4),每组9头.其中1、2组用猪肺炎支原体全菌抗原免疫后再分别用猪肺炎支原体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进行攻毒,3、4组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并与前两组同时分别用猪肺炎支原体和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进行攻毒.采用间接ELISA、组织切片等方法对猪血清中的抗体水平、肺脏的病理变化及生长性能进行测定.试验表明:用猪肺炎支原体全菌抗原接种猪后,在血清中能检测到较高的抗体水平(25).猪肺炎支原体攻毒后2周,免疫猪和对照猪血清中猪肺炎支原体抗体的滴度分别为23.8与22.4(P<0.05),且免疫猪的生长性能比对照猪好.在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攻毒组,攻毒2周和4周后免疫猪血清中的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抗体水平与对照猪相比分别提高了26.67%和30.00%(P>0.05),6周后免疫猪和对照猪血清中的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抗体分别为21.7和20.3(P<0.05),且在攻毒后4~6周,免疫猪的生长性能有了显著的改善.组织切片显示,无论是用猪肺炎支原体攻毒还是用猪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攻毒,免疫猪的肺脏病变程度都较对照猪轻.  相似文献   

5.
为了证实广东阳江某猪场存在猪伪狂犬病毒(PRV)强毒力野毒感染,试验采用病毒分离鉴定及仔猪攻毒试验的方法,对该猪场保育猪群病料中存在的病毒进行分离鉴定,以及用15日龄含有母源抗体(中和效价水平为1∶16)的仔猪进行毒株致病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从病料中成功分离出1株PRV野毒株GD-1406株;经滴鼻攻毒,试验Ⅰ组(病毒攻毒效价为1×106TCID50/m L)仔猪攻毒后第5天全部死亡,试验Ⅱ组(病毒攻毒效价为1×104TCID50/m L)仔猪攻毒后第4天死亡率达80%,第6天全部死亡;病理剖检显示,分离的PRV对试验组仔猪的多种组织器官造成肉眼可见的损伤,对照组正常。说明该猪场保育猪群中有PRV野毒强毒株存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 建立空肠弯曲菌液相芯片检测方法。[方法] 本研究将空肠弯曲菌HIP蛋白单克隆抗体与聚苯乙烯微球偶联,结合双抗体夹心技术建立空肠弯曲菌液相芯片检测方法,测定不同浓度的抗体与微球偶联率。通过L9(34)正交设计试验优化方法的反应条件,并进行灵敏度和特异性试验。[结果] 较优实验条件即多克隆抗体工作浓度为1:100、生物素标记的羊抗兔IgG工作浓度为1:500、SA-PE的工作浓度为10ug/mL、生物素标记的抗体与SA-PE反应时间为90min。该方法灵敏度可达103CFU/mL,与其他常见食源性致病菌无交叉反应。[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可快速检测食品中的空肠弯曲菌。  相似文献   

7.
为评价巴马小型猪对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的敏感性,本研究选择PRRSV抗体阴性的16头巴马小型猪和17头本地二元杂交猪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分为低剂量接毒组、高剂量接毒组、对照组1和对照组2,低剂量、高剂量接毒组肌肉注射接种PRRSV NVDC-JXA1强毒株,对照组1和接毒组混合饲养,对照组2分开饲养作为空白对照。接毒后每天测量体温,观察精神、食欲、死亡等情况,死亡动物剖检病变,攻毒后每隔7d采血用RT-PCR法检测病原,连续观察21d。结果绝大部分猪体温升高到41℃以上,且有3个以上温次,所有接种及混养动物都死亡,巴马小型猪死亡时间在8d~17d,二元杂交猪在7d~13d,死亡动物出现肺充血、出血、实变,扁桃体、淋巴结、肝脏、肾脏、皮下有出血等症状,病原RTPCR检测为阳性,说明攻毒动物死于HP-PRRS,表明巴马小型猪对PRRSV NVDC-JXA1强毒株非常敏感,可用于PRRS活疫苗的检验。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蟾酥注射液对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保护作用及其与免疫功能的关系,按体重给仔猪肌肉注射高(0.2 m L/kg),中(0.1 m L/kg),低(0.05 m L/kg)三种剂量的蟾酥注射液,每天1次,连用3 d;用穿心莲注射液(0.2 m L/kg)作为药物对照组。第4天用致病性大肠杆菌进行攻毒(肌肉注射3×109CFU/m L×4.0 m L),观察仔猪腹泻情况及测定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高、中剂量蟾酥注射液对人工感染猪致病性大肠杆菌具有保护作用,与穿心莲注射液对照组相似,但低剂量组效果稍差。不同剂量的蟾酥注射液在用药后对T淋巴细胞阳性率及猪CD4+细胞增殖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蟾酥注射液能增强猪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对猪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为了鉴别免疫猪群3ABC抗体阳性猪是免疫动物受到病毒感染引起的,还是疫苗中残留的非结构蛋白引起的,通过检测免疫动物体内的3ABC抗体和病毒感染情况,探讨3ABC抗体的出现与免疫剂量的关系。选取60日龄保育猪20头,分成A、B、C、D 4个组,分别注射猪口蹄疫O型灭活疫苗(OS/99株)1、2、4、6m L/头。每组猪分别在免疫前1 d以及免疫后3、7、14、30和60 d,采集血清和鼻咽拭子,使用口蹄疫3ABC间接ELISA检测试剂盒、口蹄疫多重RT-PCR检测试剂盒以及病毒分离试验,检测3ABC抗体和病毒感染情况,发现保育猪在低剂量(1 m L/头或2 m L/头)免疫后没有检测到非结构蛋白抗体,而高剂量(4 m L/头或6m L/头)免疫后出现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率升高,而且出现非结构蛋白抗体阳性的动物中没有检出病毒感染或病毒核酸。检测结果提示这些免疫猪群非结构蛋白抗体的形成与免疫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10.
2012—2013年我国部分地区猪伪狂犬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我国主要生猪养殖地区猪群中猪伪狂犬病毒感染情况。[方法]分别采用PCR和gE-ELISA检测方法,对2012-2013年采集/送检的1127份发病猪群组织样品、14801份猪血清样品进行了病原学、血清学检测。[结果]检出PRV野毒感染病原学样品98份,总体检出率8.69%,猪场的PCR检出率为22.49%;共检测14801份血清样品,野毒感染抗体阳性样品2388份,总体阳性率为16.13%,场的阳性率为44.02%。对检测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发现华东、华中等生猪主产区猪群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PRV野毒感染,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分析不同日龄猪群的野毒感染抗体检测数据,发现种猪的感染率较高,其次是哺乳仔猪、育肥猪。[结论]猪伪狂犬病在我国主要生猪养殖地区仍不同程度存在,提示应进一步提升猪伪狂犬病的免疫预防水平,定期进行病原学、血清学检测,做好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