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反刍动物甲烷生成机制及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甲烷是反刍动物瘤胃正常消化的产物,但其排放不仅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增加温室效应,并且造成饲料能量的损失。因此,减少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生成量对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和改善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综述了瘤胃中甲烷生成的机制及影响甲烷产生量的因素,详细介绍了控制瘤胃内甲烷产生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甲烷是反刍动物消化代谢的产物。但反刍动物胃肠道发酵排放甲烷不仅造成了能量的损失,而且也是导致环境温室效应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如何调控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气体的产生,从而减少其排放量,对提高饲料能量的利用效率和提高动物生产力以及改善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气体的产生机理、影响甲烷合成的影响因子以及调控减排技术研究进展等方面做一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3.
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气体的排放是一种能量损失,也加剧了全球温室效应。因此,减少瘤胃内甲烷的产生对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和改善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从甲烷产生的机制、测定方法、以及控制瘤胃内产生甲烷的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反刍动物体内甲烷的产生是瘤胃内发酵能量损失的主要原因 ,减少甲烷的产生对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和改善环境有重要意义。为调节和控制瘤胃内甲烷产量 ,需要对甲烷产生的代谢机制进行探讨。研究表明 ,甲烷菌与瘤胃纤毛虫关系密切 ,本文从甲烷菌和纤毛虫两者的关系入手对瘤胃甲烷的产生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甲烷不仅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效应气体,而且在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生成是饲粮能量损失的主要原因.因此,抑制甲烷的生成对提高反刍动物能量利用率和环境保护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反刍动物瘤胃中甲烷产生的生物学意义、生成机制和调控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甲烷是反刍动物瘤胃正常发酵的产物,但其排放不仅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增加温室效应,而且还造成2%~15%的饲料能量损失。因此,减少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生成量,对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和改善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添加化学合成的甲烷抑制剂和抗生素来讲,添加植物代谢产物和植物油等是一种更为安全、健康的营养调控方式。  相似文献   

7.
甲烷是反刍动物瘤胃正常发酵的产物,但其排放不仅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增加温室效应,而且还造成2%~15%的饲料能量损失。因此,减少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生成量,对提高饲料能量利用率和改善环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添加化学合成的甲烷抑制剂和抗生素来讲,添加植物代谢产物和植物油等是一种更为安全、健康的营养调控方式。  相似文献   

8.
甲烷作为反刍动物瘤胃正常消化的产物,其排放不仅对空气环境造成了污染,并且造成了能量的损失.本文综述了影响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气产生量的因素,并对控制瘤胃内甲烷气的产生量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甲烷是反刍动物瘤胃碳水化合物发酵的正常代谢产物,但排放的甲烷在造成了饲料能量损失的同时,还会导致温室效应,使气温升高。因此,减少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排放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反刍动物瘤胃甲烷产生的机制、影响甲烷产生的重要因素及甲烷测定方法,同时还概述了甲烷调控减排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影响瘤胃内甲烷气产量的因素及其控制措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甲烷作为反刍动物瘤胃正常消化的产物,其排放不仅对空气环境造成了污染,并且造成了能量的损失。本文综述了影响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气产生量的因素,并对控制瘤胃内甲烷气的产生量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1.
反刍动物瘤胃和粪便中产生的甲烷是造成大气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但是,粪便中甲烷排放持续期很长,排放数量难以检测,故受到研究者的忽视。作者介绍了反刍动物粪便中甲烷排放量的测定技术,探讨了其排放量的影响因素,指出有必要同时研究瘤胃和粪便中甲烷生成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反刍动物瘤胃甲烷排放减缓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反刍动物瘤胃是重要的甲烷排放源之一,因此反刍动物瘤胃甲烷减缓策略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综述了降低瘤胃甲烷排放量的各种营养调控技术,包括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添加油脂、日粮的加工调制及提高饲养管理水平等,并展望了未来的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13.
反刍动物瘤胃发酵所产生的甲烷通过嗳气经口排出体外,不仅会使饲料的利用率降低,也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减少反刍动物瘤胃甲烷的排放量对经济和环境双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主要对反刍动物的甲烷产生机制、甲烷排放量的影响因素以及甲烷抑制剂种类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文章综述了反刍动物甲烷的产生机制和瘤胃内主要的产甲烷菌种类,并阐明了不同的产甲烷菌的甲烷合成底物及甲烷合成途径。文章还阐明了反刍动物甲烷产量的测定方法以及减排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反刍动物瘤胃中产甲烷菌生成甲烷既造成能量的浪费又产生大量温室气体,因此减少瘤胃甲烷生成与排放是提升生产效率与维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瘤胃内的产甲烷菌通过共生、黏附和伴生模式,分别从原虫、细菌和真菌中摄取氢,保证氢营养型甲烷生成途径的顺利进行。抑杀原虫和产氢细菌、竞争性结合氢和阻断氢生成甲烷是基于氢调控抑制甲烷生成的途径。由于瘤胃微生物的冗余和互作,降甲烷的同时,瘤胃中饲料消化可能受到抑制,且单一的氢调控往往会诱发瘤胃的适应,瘤胃的降甲烷效果仅能短时间维持。为此,需从瘤胃微生物整体出发,通过多种氢调控机制的添加剂联用及间歇饲喂、幼龄反刍动物瘤胃早期调控、甲烷生成途径关键酶调控等的综合应用,实现更优的甲烷减排。  相似文献   

16.
利用大型动物开放式呼吸测热装置等设备,研究活性干酵母和纤维素酶对草原红牛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甲烷排放的影响。试验选用8月龄、体况相近的草原红牛公牛4头,采用4×4拉丁方试验设计分为4组: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 mg/kg活性干酵母,Ⅲ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90 mg/kg纤维素酶,Ⅳ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 mg/kg活性干酵母和190 mg/kg纤维素酶,试验分4期,每期37 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活性干酵母后,对瘤胃内丙酸浓度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影响显著(P<0.05),Ⅱ、Ⅳ组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丙酸浓度显著高于Ⅰ、Ⅲ组(P<0.05);活性干酵母显著抑制了草原红牛甲烷的产生(P<0.05),Ⅱ组甲烷排放量比Ⅰ组降低9.84%;纤维素酶对草原红牛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及甲烷排放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因此,日粮中添加活性干酵母能促进草原红牛瘤胃发酵,增加丙酸浓度,并显著降低甲烷排放,减少能量损失。  相似文献   

17.
减少瘤胃甲烷排放措施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以酒、面包和畜禽专用酿酒酵母产品为原材料,从中分离到三株酵母菌,将其制成冻干粉,通过体外产气试验,筛选出了一株抑制瘤胃甲烷排放效果最为显著的酵母菌株。然后以该酵母菌株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分光光度计比浊法测定该酵母菌株的生长曲线,确定菌体生长规律;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单因素试验考察该酵母菌株最适宜的生长条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酵母菌株均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抑制瘤胃体外甲烷排放效果最显著的1株酵母菌分离自面包中;该酿酒酵母菌株的对数生长期为8~24h,其最佳培养条件为:生长温度30℃,pH 5.5,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浓度4.0%。  相似文献   

18.
反刍动物甲烷排放量营养调控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研究甲烷产生的机理,阐述降低反刍动物瘤胃内甲烷的产量的调控方法,旨在为缓解温室效应、减少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的能量损失,找到一项重要的反刍动物绿色营养调控技术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反刍动物甲烷的排放既造成饲料能量的浪费,也会加剧全球变暖作用。在反刍动物瘤胃中,产甲烷菌主要利用二氧化碳转化产生甲烷。产甲烷菌转化二氧化碳的最后一步反应需要甲基辅酶M还原酶参与,3-硝基酯-1-丙醇(3-nitrooxypropanol,3-NOP)是一种甲基辅酶M类似物,能与辅酶B结合,从而减少甲基辅酶M与辅酶B结合生成甲烷,因此3-NOP能有效地降低瘤胃甲烷的产生。本文旨在阐明3-NOP抑制反刍动物瘤胃甲烷产生的机制以及对反刍动物生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