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探讨肠道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ERIC)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用于副猪嗜血杆菌基因分型的可行性,对分离自广西地区不同猪场的22株副猪嗜血杆菌进行ERIC-PCR指纹图谱分型研究.结果发现,22株分离株显示出12种指纹图谱,可以区分无法进行血清分型的菌株.表明ERIC-PCR可适用于对副猪嗜血杆菌进行分子流行病学调...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应用PCR方法及PCR-RFLP技术对aroA基因在副猪嗜血杆菌病原检测及基因分型中的作用进行探讨。以针对aroA基因的PCR引物成功检测出18株来自广西各地区猪场的副猪嗜血杆菌,敏感性检测结果表明,该PCR方法可检测的最低菌数为102个。对该18株副猪嗜血杆菌进行aroA基因的序列测定,并进行aroA基因的酶切位点分析,筛选出Hind Ⅲ和FokⅠ两种限制性内切酶,利用PCR-RFLP技术对1株血清5型参考菌株与本研究中18株广西菌株aroA基因的完整编码序列进行Hind Ⅲ和FokⅠ限制酶谱分析,结果显示可分为与毒力相关的3种谱型。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PCR方法及PCR-RFLP技术对副猪嗜血杆菌进行检测分析有助于更好地研究副猪嗜血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及aroA基因的功能。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猪引起的副猪嗜血杆菌病在全世界普遍发生,对养猪业危害严重,再加上治疗副猪嗜血杆菌病需要大量抗菌药物,所带来的费用及急性感染导致仔猪死亡给养猪产业带来巨大损失,使国内外学者围绕副猪嗜血杆菌的检测技术及耐药性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研究人员通过对不同分型方法的不断探索,试图找到准确性、重复性、快速性、便行性最好的分型技术,以便更好的对副猪嗜血杆菌病进行防控。论文对副猪嗜血杆菌的检测、血清分型、基因分型、耐药性调查及耐药机制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相关研究和有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副猪嗜血杆菌可引起猪格拉塞病和其它许多疾病,对与该茵有关的疾病进行诊断通常依赖于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细菌分离,但由于有无毒菌株(nonvirulent strain)的存在及其在健康仔猪上呼吸道上的早期定殖,使得对该菌的诊断变得较为复杂.而且,在同一猪场甚至是同一只猪体内可能存在多种不同的菌株,因此确定可导致临床发病的特定菌株显得尤为重要.最近,科研人员开发了一些针对副猪嗜血杆菌的基因分型方法,目的是确定该茵的基因型与其毒力强度之间的关系.由于缺乏副猪嗜血杆菌完整基因组序列及其致病因子(virulence factor)的知识,因此将副猪嗜血杆菌的基因型与其毒力联系起来极富挑战性.  相似文献   

5.
副猪嗜血杆菌是猪上呼吸道的一种常在条件性致病菌,以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主要特征,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及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副猪嗜血杆菌的分型方法得以快速发展,各分型技术成为研究其流行病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副猪嗜血杆菌的分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是猪的一种条件致病性病原菌。近年来世界各地副猪嗜血杆菌病的发生呈显著上升趋势,猪只感染后表现为多发性浆膜炎和关节炎,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用于副猪嗜血杆菌分型鉴定的方法亦越来越多。本文就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技术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兽医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副猪嗜血杆菌分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副猪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suis,HPs)引发一种以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及高死亡率为特征,严重危害仔猪和青年猪的传染病。由于该病在近几年发生频繁.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细菌分离鉴定、血清分型等基础工作基本完成,而毒性因子、保护性抗原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并不深入。自然界中的副猪嗜血杆菌具有很大的异质性,群体形态学、荚膜材料、全细胞和外膜蛋白等方面的特性有很大的变化。传统的血清学方法将副猪嗜血杆菌分为15个标准血清型,而20%左右的临床分离菌株不能用血清学方法分型。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蛋白质多态性分析技术、限制性酶切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和PCR技术等应用于副猪嗜血杆菌的分型鉴定,形成多种分型方法,为副猪嗜血杆菌的鉴定和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提供了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副猪嗜血杆菌是猪上呼吸道的一种常在条件性致病菌,以纤维素性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主要特征,随着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及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副猪嗜血杆菌的分型方法得以快速发展.各分型技术成为研究其流行病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副猪嗜血杆菌(Haenophilus parasuis,Hps)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病原体。目前,副猪嗜血杆菌地方分离株基因背景研究国内报道不多,试验针对临床分离的2株Hps进行16S rRNA基因片段的扩增、克隆、测序及同源性比较,以期在分子水平对副猪嗜血杆菌进行鉴定。1材料与方法1.1菌种和质粒副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5,(6):36-40
在对15种副猪嗜血杆菌血清型参考株鉴定获得15种不同ERIC-PCR指纹的基础上,对2012~2014年分离自江西地区41株副猪嗜血杆菌临床分离菌株进行指纹鉴定。结果表明,41株副猪嗜血杆菌产生20种不同的指纹图谱,相同血清型的菌株表现出不同的指纹图谱,无法进行血清分型的副猪嗜血杆菌应用该方法可得到充分区分。该方法证实副猪嗜血杆菌ERIC-PCR指纹图谱存在丰富的多样性,可适用于副猪嗜血杆菌的快速基因分型及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禽肉结肠弯曲杆菌的耐药表型和分子型,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技术分别对54株禽肉结肠弯曲杆菌进行耐药性及分子分型研究。耐药性试验结果得到单重耐药菌株有41株(75.9%),分别是对环丙沙星耐药有9株(16.7%)、对强力霉素耐药有23株(42.6%)和对红霉素耐药有9株(16.7%);多重耐药菌株有10株(18.5%),其中4株(7.4%)对环丙沙星和强力霉素耐药,1株(1.9%)对环丙沙星和红霉素耐药,4株(7.4%)对红霉素和强力霉素耐药,1株(1.9%)对环丙沙星、红霉素和强力霉素耐药;所有菌株对硫酸庆大霉素敏感。MLST得到了38个(含1个新的)等位基因(allele);26个(含8个新的)序列型(Sequence type,ST);2个已知序列型克隆系(ST clonal complexes),ST-828克隆系(45株,83.3%)和ST-1150克隆系(3株,5.6%),以及5个(6株,11.1%)没有序列型克隆系。耐药性与序列型和序列克隆系相关性比较,相关性不大。结果提示,禽肉结肠弯曲杆菌出现了对环丙沙星、红霉素和强力霉素的单重及多重耐药菌株;禽肉中结肠弯曲杆菌主要流行ST-828克隆系;耐药性与序列型及序列克隆系相关性差,揭示耐药菌株来源广泛。  相似文献   

12.
Microarrays (DNA-Chips) are miniaturized carriers on which many nucleic acid molecule probes such as oligonucleotides or PCR products are immobilized in a high density, and compactness. Homologue DNA hybridises with the immobilized complementary nucleic acid probes. This study gives after a short general introduction in the principle of DNA-microarrays an overview about published data on the field of typing of Salmonella by microarrays. An onset of a DNA-microarray developed by the National Reference Laboratory for Salmonella (NRL-Salm) will be introduced. By this new technique, it is possible to answer epidemiological questions as well as to find genes involved in certain biochemical processes, such as pathogenicity or resistance of salmonellae.  相似文献   

13.
14.
用单抗介导的交叉ELISA对IBV毒株的分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针对IBV 3种结构蛋白的一组单抗(C1、C2、C3、J1、J2、J3)和6个不同血清型的IBV标准株(Gray株、Connectic株、Holte株、T株、M41株、Arkavas株)进行交叉ELISA试验,显示了6种不同的反应模式;与同一Mass血清型内M41、H52、H120 3毒株进行交叉ELISA反应显示出相同的反应模式;通过地方分离株和标准株与6株单抗的ELISA反应模式比较可将来自河南、山东、江苏、广东、广西、西川等省22个地方株划分为7个不同的抗原群,其中M41抗原群占10株,其仍是我国当前主要的流行型。根据两株中和单抗C2、J1与22个地方株ELISA反应结果,可将地方株分为三大类群,即与J1反应的M41类群,与C2反应的Y类群和J1、C2均不反应的第三类群,C2和J1两株中和单抗可与85%以上毒株发生反应,可为IBV制苗毒株的选择(M41和Y)提供参考依据,此种分型方法较传统的分型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使用分别扩增整个S1整个S1糖蛋白基因(引物A)和S1糖蛋白基因N-端高变区I(引物B)的2对引物对3个IBV标准株M41、Connecticut、Arkansas及5个地方分离株(C60,D41A,D41B,A1121,A1171)进行RT-PCR扩增,用引物A时,有5个IBV毒株扩增到目的片段(1720bp);用引物B时,所有8个IBV毒株均得到与预丈夫大小相符的目的产物(228bp),对1720bp的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HaeⅢ进行酶切,结果得出3个不同的RFLP图谱,其中M41、Connecticut、D41B具有相同的HacⅢ酶切图谱,Arkansas和D41A则分别具有互不相同的图谱;对228bp的PCR产物进行DdeI、Rsa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根据它们的RFLP图谱,8个IBV毒株可分为5个基因型,综合2对引物的PCR产物的PCR产物的RFLP分析结果,8个IBV毒株可分为7个基因型,分型的结果与传统的血清学方法吻合,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快速、简单、特异灵敏等优点,为现场流行毒株的定型(基因型/血清型)及其S1基因变异的跟踪研究以及更有效防制传染性支气管炎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从动物毛中提取DNA研究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冬  孔瑾 《野生动物》1996,(2):24-26
利用蛋白酶K分解毛发蛋白,并使用酚和氧仿除去蛋白质杂质方法提取毛中DNA。结果测量获得的数据和曲线表明:动物脱落毛发以及从保存多年标本获得的毛发均可用来提取到具有一定纯度和数量的DNA,完全可以满足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所需。  相似文献   

17.
从奶牛、鸡、猪、羊、兔、黑熊、长臂猿、大熊猫、麝等19种动物的2512份病料中分得绿脓杆菌794株,属中国(CHN)1~12型的有498株,以Ⅰ、Ⅲ、Ⅴ、Ⅵ、Ⅷ、Ⅺ型居多;属国际抗原分型系统(IATS)的296株,为Ⅲ、、、、型。其中从大熊猫、长臂猿、麝、黑熊中分离的绿脓杆菌属IATSⅢ型。分离菌对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高度敏感,对托布拉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利福平、链霉素、土霉素等呈中度敏感,对红霉素、青霉素、先锋霉素、林可霉素等不敏感。用试制的兔源、羊源和猪源高免血清进行紧急预防或早期治疗,对绿脓杆菌感染动物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猕猴红细胞上类人ABO血型检定受抗原结构差异、抗原性弱和人源ABO抗血清中种属抗体等干扰,本研究的目的为建立医学实验动物模型而正确检定猕猴类人ABO血型。制备猕猴专用ABO抗血清,建立改良吸收放散技术。结果为单克隆ABO抗体不凝集全部猴红细胞,普通人源ABO抗血清因种属抗体而凝集所有红细胞。采用猴专用ABO抗血清及改良吸收放散技术,从30只猴中检测出3只A型,9只B型,3只AB型。猕猴红细胞上有类人ABO抗原,但很弱。单克隆及人源ABO抗血清都不能检测出,必须用专用ABO抗血清及改良吸收放散技术才能检测。  相似文献   

19.
Typing of Treponema hyodysenteriae by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alysi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analysis (REA) was used to type eight well-characterised strains of Treponema hyodysenteriae originating from the U.K., Canada and the U.S.A., and 16 isolates from cases of swine dysentery in Western Australia (W.A.). Several of the W.A. isolates were also serotyped by the method of Baum and Joens (1979), and the two typing techniques were compared. REA typing was more discriminatory than serotyping, being able to distinguish strains within serotypes. The new technique was neither more difficult nor more time-consuming to perform than serotyping. Within the 16 W.A. isolates, three different REA patterns were identified, with common patterns found on different farms. The eight overseas strains had seven different REA patterns, all of which could be distinguished from the patterns of the W.A. isolates.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