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阐明低温环境对杜泊羊和萨福克羊生产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其影响机制,为内蒙古地区杜泊羊和萨福克羊引种改良、杂交利用提供数据参考。试验选取12月龄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杜泊羊和萨福克羊各20只(公母各半)进行研究,蒙古羊20只(公母各半)作为对照,测定3种羊的生理、血清生化指标及免疫性能并做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杜泊羊和萨福克羊体温、呼吸频率及心率全天均无显著差异(P>0.05);与蒙古羊相比,杜泊羊和萨福克羊全天心率较低(P<0.05),且杜泊羊上午的体温显著低于蒙古羊(P<0.05),全天的呼吸频率显著高于蒙古羊(P<0.05)。杜泊羊和萨福克羊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三碘甲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水平与蒙古羊无显著差异(P>0.05),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蒙古羊(P<0.05);萨福克羊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显著高于杜泊羊和蒙古羊(P<0.05)。与蒙古羊相比,杜泊羊和萨福克羊血清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及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杜泊羊血清中IL-2的浓度显著高于萨福克羊(P<0.05)。综上所述,在内蒙古冬季低温环境下,杜泊羊和萨福克羊全天心率显著低于蒙古羊,血清中ALT和AKP活性显著高于蒙古羊;杜泊羊血清中LDH活性显著低于萨福克羊,IL-2的含量显著高于萨福克羊。除AST活性超出正常范围,杜泊羊和萨福克羊其余血清生化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说明在内蒙古低温环境下,杜泊羊和萨福克羊可以维持正常的生理状态,并较好地适应内蒙古地区的环境气候。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喂水平对育成生长期雄性北极狐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机体能量沉积的影响。试验选取46只85日龄,平均体重为(3 198±281)g的健康雄性北极狐,其中6只北极狐作为试验初屠宰试验对照,另外40只北极狐随机分成4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分别为自由采食组(AL)(I组)、自由采食量的80%组(IR80)(II组)、自由采食量的60%组(IR60)(III组)和自由采食量的40%组(IR40)(IV组)。预试期7 d,试验期55 d,通过饲养试验、血清学试验、屠宰试验并结合化学分析方法来评定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机体能量沉积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1)IV组100日龄体重极显著低于I和II组(P<0.01),与III组差异不显著(P>0.05),IV组115日龄、130日龄、145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ADG)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1),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饲喂水平降低,平均干物质采食量(ADMI)呈极显著降低趋势(P<0.01),III组料重比(F/G)极显著低于I和II组(P<0.01),与IV组差异不显著(P>0.05)。2)IV组血清葡萄糖(GLU)显著高于III组(P<0.05),与I和II组差异不显著(P>0.05);IV组血清胆固醇(CHO)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极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1),I、II和III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IV组血清总蛋白(TP)和白蛋白(ALB)显著高于I和III组(P<0.05),与II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血清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球蛋白(GLOB)、免疫球蛋白A(IgA)、M(IgM)和G(IgG)、补体3(C3)和补体4(C4)、胰岛素(INS)均无显著影响(P>0.05)。3)随饲喂水平减少,毛皮脂肪沉积及其产热显著降低,I和II组显著高于III和IV组(P<0.05),II组毛皮增重和沉积总能量显著高于IV组(P<0.05),与I和III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IV组胴体增重极显著低于其他3组,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毛皮蛋白沉积及其产热、胴体脂肪沉积及其产热、蛋白沉积及其产热和胴体沉积总能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采取适当限饲(IR60)降低了育成生长期北极狐血清中糖脂类指标含量,保证了机体正常的生长和健康状态,提高了饲料转化效率,进而增加了养殖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精料维生素A(VA)添加水平对生茸期马鹿日粮营养物质消化、血液生化指标及鹿茸产量的影响,以阿尔泰马鹿为研究对象,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5~7岁龄公鹿18头,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试验Ⅰ、Ⅱ和Ⅲ组,每组6头。试验Ⅰ、Ⅱ、Ⅲ组分别饲喂VA添加水平为12 800、18 800和24 800 IU/kg的精料,粗饲料由苜蓿干草和麦秸组成,自由采食。预试期15 d,正试期66 d。结果表明:①试验Ⅰ组干物质(DM)、有机物(OM)、钙(Ca)、磷(P)的采食量极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1),且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采食量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Ⅲ组粗蛋白质、磷采食量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②试验Ⅰ组磷消化率显著高于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P<0.05),其余营养物质消化率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③精料VA添加水平对阿尔泰马鹿的蛋白质代谢和糖脂代谢没有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血液总蛋白(TP)、血糖(GLU)随着VA添加水平的升高有升高的趋势,而总胆固醇(TC)、尿素氮(UREA)等则有下降的趋势。④血液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随着VA水平的升高而降低,其中试验Ⅱ和Ⅲ组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⑤血液免疫球蛋白含量随着VA添加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其中试验Ⅲ组的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极显著高于试验Ⅰ和Ⅱ组(P<0.01)。⑥试验Ⅲ组的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随着VA添加水平升高呈极显著升高变化(P<0.01)。⑦试验Ⅱ和Ⅲ组血液生长激素(GH)含量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试验Ⅲ组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VA含量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血液雌二醇(E2)含量随着饲喂精料VA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0.01)。血液睾酮(T)和25-羟基维生素D3(25-OH-VD3)含量有随VA水平升高而升高的趋势(P>0.05)。⑧各组之间鹿茸产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试验Ⅰ组最高,试验Ⅲ组产茸量最低。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精料VA添加水平为12 800 IU/kg时阿尔泰马鹿有较高的采食量和鹿茸产量,精料VA添加水平为24 800 IU/kg时阿尔泰马鹿有较强的免疫和抗氧化功能。综合生产效益,推荐马鹿精料VA添加水平为12 800 IU/kg。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中草药集中催情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外源诱导对非繁殖季节内蒙古绒山羊产羔和血清指标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内蒙古绒山羊272只,分为中草药试验Ⅰ组(112只)、激素试验Ⅱ组(100只)和对照组(60只),试验Ⅰ组饲喂中草药,每次50 g/只,发情前7 d开始饲喂,每2 d饲喂1次,共3次;试验Ⅱ组海绵栓+PMSG 250 IU/只;对照组正常饲养。在试验结束后第2天早饲前各组选择5只羊颈静脉采血,测定并分析血清中生理生化指标及生殖激素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绒山羊的发情率、产羔率和双羔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组的产羔率和双羔率极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1),发情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绒山羊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素氮(URE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绒山羊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试验Ⅱ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血清促卵泡素(FSH)、雌二醇(E2)和促黄体素(L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孕酮(P4)、睾酮(T)在三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Ⅰ组生殖激素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激素和抗氧化酶的相关性分析显示,试验Ⅰ组绒山羊血清P4含量与GSH-Px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其相关系数为-0.594,试验Ⅱ组绒山羊血清LH含量与GSH-Px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其相关系数为0.757。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草药和激素处理均可极显著促进内蒙古绒山羊在非繁殖季节集中发情,并提高产羔率。激素处理可提高非繁殖季节内蒙古绒山羊对蛋白质的消化利用程度和抗氧化功能,中草药处理可提高血清SOD活性;分析认为GSH-Px与P4之间存在显著颉颃作用,GSH-Px与LH之间存在极显著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建立稳定高效的活体采卵-体外受精技术体系,提高体外胚胎生产效率,本研究先利用屠宰场采集的新鲜卵巢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通过胚胎发育潜力来筛选最佳的体外胚胎培养液;再进一步研究不同种公牛精液和供卵母牛对活体采卵-体外受精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CR1aa培养液和mCR1aa培养液卵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mCR1aa组的囊胚发育率显著提高(28.1% vs 20.6%,P<0.05);选取的3头荷斯坦种公牛精液的活体采卵-体外受精胚胎的卵裂率差异不显著(P>0.05),但1号种公牛精液体外受精后囊胚率(38.7%)显著高于2号和3号(23.8%&22.9%)(P<0.05);随机选择的3头活体采卵供体母牛(H1、H2、H3)获得的头均可用卵母细胞数无显著差异,但H1和H2供体母牛体外受精胚胎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显著高于H3供体牛(P<0.05),且H1供体牛体外受精囊胚率显著高于H2供体牛(P<0.05)。结果表明,mCR1aa培养液能显著提高体外受精囊胚发育率,适用于体外胚胎生产;种公牛精液和供体母牛个体差异会直接影响活体采卵-体外受精胚胎的生产效率,为奶牛活体采卵-体外受精生产技术体系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抗菌肽添加量对杂交鲟血清和组织免疫相关指标和抗损伤能力的影响。挑选体格健壮、大小一致的杂交鲟(俄罗斯鲟Acipenser gueldenstaedtii♀×史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 Brandt♂)200尾,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400、800和1 200 mg/kg的抗菌肽,在(16.0±1.0)℃水温条件下养殖30 d。结果表明,摄食添加抗菌肽的杂交鲟,其血清和组织中白蛋白(ALB)和总蛋白(TP)含量随抗菌肽质量浓度的增加先增后减,其中Ⅱ组杂交鲟血清和组织中ALB和T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中谷草转氨酶(GOT)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随抗菌肽质量浓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增加;Ⅰ组杂交鲟血清和组织中GOT活性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而Ⅲ组GOT和LDH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杂交鲟组织中总胆固醇(TCHO)含量随抗菌肽质量浓度的增加逐渐减少,Ⅲ组TCHO含量在组织中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溶菌酶(LZM)活性随抗菌肽质量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加,Ⅱ、Ⅲ组杂交鲟心脏、脾脏和小肠中LZM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因此,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抗菌肽可有效提高杂交鲟的部分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和抗损伤能力,抗菌肽添加剂量在400~800 mg/kg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含二十二碳六烯酸(C22∶6n-3,DHA)的微藻对柴达木福牛生长性能、体尺指标、屠宰性能和血清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用24头健康的24月龄柴达木福牛公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8头。试验Ⅰ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Ⅱ和Ⅲ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0和200 g/d的微藻粉。预试期10 d,正试期42 d。测定生长性能、体尺指标、屠宰性能相关指标以及血清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试验结果表明:①试验Ⅱ组平均日增重(ADG)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和Ⅲ组的料重比(A/G)显著降低(P<0.05),饲粮添加富含DHA微藻对福牛的体尺指标和屠宰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微藻可显著提高血清SOD活性和T-AOC (P<0.05),显著降低MDA含量(P<0.05);试验Ⅲ组的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添加100 g/d富含DHA微藻可显著提高柴达木福牛的饲料转化率和血清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松针粉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以期为松针粉在蛋鸡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选用120羽40周龄健康产蛋期京粉1号蛋鸡作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用3%松针粉替代基础饲粮中的小麦麸。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试验期间,每天按重复记录采食量、产蛋总数、总蛋重等,并以组为单位统计其平均日采食量、平均蛋重、日产蛋量、料蛋比等;在正试期第28和56天,分别从各重复中取2枚鸡蛋测定蛋壳强度、蛋壳厚度、蛋黄颜色、哈夫单位;在试验结束前1 d和结束当天,从各重复中抽取10枚鸡蛋于4℃贮藏,每次从各重复中取2枚鸡蛋,测定其贮藏后第15、20、60、105天的哈夫单位;在正试期第56天从各重复中选取试验蛋鸡1只,空腹12 h后经翅下静脉采血5 mL后分离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蛋白(TP)、白蛋白(ALB)、尿酸(UA)、尿素(Urea)、葡萄糖(GLU)含量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采用试剂盒法测定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结果显示:①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松针粉显著提高了蛋鸡产蛋率(P<0.05),显著降低了平均蛋重和料蛋比(P<0.05),但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产蛋量和合格蛋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试验第28天,试验组蛋黄颜色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第56天,两组间蛋黄颜色值差异不显著(P>0.05);其余时间点,饲粮中添加松针粉对鸡蛋的哈夫单位、蛋壳厚度和蛋壳强度均无显著影响(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松针粉对蛋鸡血清TC、TG、HDL-C、LDL-C、TP、ALB、球蛋白(GLB)、尿素、UA和GLU含量以及ALT、AST、ALP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显著提高了蛋鸡血清MDA含量和GSH-Px活性(P<0.05),但对GSH含量和SOD、CAT活性以及T-AOC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3%松针粉能够显著提高蛋鸡产蛋率,改善料蛋比和蛋黄颜色,显著提高蛋鸡血清MDA含量和GSH-Px活性,但未影响机体T-AOC。因此,蛋鸡饲粮中用3%松针粉替代等比例的小麦麸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试验旨在探讨复合植物提取物对育肥期苏姜猪胴体性状、肌肉品质及血清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200头120日龄、体重55 kg的健康苏姜猪阉公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试验A、B、C、D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300、400 mg/kg植物提取物(由杜仲、女贞子、五味子按4:3:1混合提取,提取物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绿原酸、齐墩果酸和木脂素等)。试验预试期7 d,正试期45 d。试验结束后采血并屠宰,测定胴体性状、肌肉成分、肉品质、血清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免疫指标。[结果] B和C组平均背膘厚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对照组和A组(P<0.05)。各组间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等常规肌肉成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B组大理石纹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A和C组(P<0.05)。B和D组肉色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B组肌肉红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A组(P<0.05)。B组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D组血清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和D组血清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B组Ig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与A组(P<0.05)。其他指标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 在苏姜猪育肥期基础饲粮中添加200 mg/kg复合植物提取物有利于改善胴体性状、肌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可在苏姜猪的生产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探究生长抑素(SS)和皮质抑素(CST)双表达DNA疫苗免疫杂交水牛犊牛的促生长效果及疫苗本身的安全性。将鉴定正确的pVGS/2SS-2A-S/CST-asd质粒电转入减毒猪霍乱沙门氏菌C500构建SS和CST双表达活载体疫苗,喷鼻免疫杂交水牛犊牛后观察其对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的2~6月龄杂交水牛犊公牛24头,随机分为低(TL)、中(TM)、高(TH)剂量组和PBS对照组(NC),每组6头,初次免疫(简称初免)持续3 d,间隔2周后用相同剂量加免一次。结果显示,初免后2周便可产生抗SS和CST抗体,以TL组最佳,表现为更高的抗体水平和阳性率,7周时各试验组阳性率呈下降趋势;TL和TM组的平均日增重在初免后2和7周均高于对照组,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而抗体阳性组(P)的平均日增重在0~2周显著高于阴性组(N)(P<0.05)。相关激素的检测结果显示,在初免后2和7周,试验组生长激素(GH)和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以TL组表现最佳,除初免后7周GH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初免后2周抗体阳性组极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细胞因子检测结果显示,在初免后2周,试验组白细胞介素4(IL-4)含量高于对照组,且TL和TM组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尤以TL组最高,免疫后7周TL和TH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免疫后2周对照组免疫干扰因子γ(INF-γ)含量极显著高于试验组(P<0.01),免疫后7周对照组INF-γ含量显著低于TL和TH组(P<0.05);阳性组IL-4水平在免疫后2周、INF-γ水平在免疫后7周均显著高于阴性组(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对血清中血糖(GLU)、总蛋白(TP)、总胆固醇(CH)和尿素氮(BUN)水平进行测定发现,除免疫后2周总蛋白含量TL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外(P<0.05),其他指标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对免疫后的水样、土样和粪样进行目的基因扩增发现,在PCR灵敏度范围内均未检测到,证实了疫苗的安全性。由上述结果可知,疫苗免疫后能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使机体产生显著的免疫应答,以低剂量组效果最佳,且没有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以低水平复合有机微量元素(铁、铜、锰、锌和硒)来取代实际生产中较高水平无机形式微量元素对肉鸭血清生化指标、免疫指标和肝脏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期为肉鸭饲养中的有机微量元素减量使用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将450只1日龄的樱桃谷肉鸭(公母各半)随机分成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空白对照组(NC组)于基础饲粮中不额外添加微量元素,ITM组于基础饲粮中添加NRC(1994)推荐量的无机元素(铁、铜、锰、锌和硒添加量分别为40、10、50、60、0.2 mg/kg),1/2 ITM组和1/2 OTM组分别于基础饲粮中添加50%NRC推荐量无机微量元素和50%NRC推荐量有机微量元素,1/2(ITM+OTM)组于基础饲粮中添加50%NRC推荐量无机微量元素+50%NRC推荐量有机微量元素。试验期42天。于试验第21和42天,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只肉鸭,采集血液和肝脏,用于测定血清生化相关指标、血清中的总蛋白及免疫球蛋白水平和肝脏中的抗氧化指标。【结果】(1)与NC组相比,ITM组肉鸭21和42 d时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著提高(P<0.05),42...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月龄阉割对延边黄牛眼肌、西冷和上脑3个高档部位肌肉中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用50头健康且体重相近(150 kg±7.5 kg)的6月龄延边黄牛,随机分成5组,每组10头,试验组分别在6、8、10和12月龄阉割(记为YG6、YG8、YG10和YG12组),对照组不阉割(记为WYG),试验期为24个月,统一饲养,自由采食。30月龄屠宰,取眼肌、西冷、上脑3个部位肌肉样,测定其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①与WYG组相比,眼肌脂肪酸中YG8和YG12组豆蔻油酸含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YG6和YG10组均显著增加(P<0.05);YG6组油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YG6和YG10组棕榈酸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组总饱和脂肪酸含量均下降(P>0.05),YG6、YG10组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YG10组总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YG6、YG8和YG12组均显著增加(P<0.05)。②与WYG组相比,西冷脂肪酸中试验组豆蔻油酸、棕榈油酸和硬脂酸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棕榈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YG6组油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总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YG6和YG10组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③与WYG组相比,上脑脂肪酸中YG8组豆蔻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YG6和YG10组棕榈酸含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总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YG6组总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阉割可增加延边黄牛高档部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降低饱和脂肪酸含量,其中6月龄阉割组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最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断奶模式对犊牦牛生长发育、血清生化指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期探索科学的犊牦牛早期培育模式。【方法】 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的新生犊牦牛24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8头,公母各半。对照组(GF)犊牦牛出生后在天然牧场内随母放牧哺乳;早期断奶组(EW)犊牦牛随母放牧哺乳至15日龄时隔离母犊,逐渐过渡为饲喂代乳粉,提供开食料及天然牧草自由采食,至犊牦牛固体饲料采食量达到0.5 kg/d时停喂代乳粉,90日龄后停喂开食料转入天然牧场放牧饲养;早期断奶+益生菌组(EWP)断奶过程同EW组,并在代乳粉、开食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乳酸杆菌、芽孢杆菌、酵母菌,≥9.98×1011 CFU/g)。分别于犊牦牛30、60、90、150日龄时测定体重及体尺指标,于30、60、90日龄晨饲前采集犊牦牛颈静脉血,测定血清中生化指标、激素、免疫球蛋白水平及抗氧化能力指标。【结果】 30日龄时,EW、EWP组犊牦牛体重、体尺,血清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生长激素(GH)、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以及免疫球蛋白A (IgA)、免疫球蛋白G (IgG)水平均显著低于GF组(P<0.05),EW组皮质醇水平显著高于GF组(P<0.05);60~150日龄各组犊牦牛体重、体尺均无显著差异(P>0.05);60日龄时,EW、EWP组犊牦牛血清IGF-1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含量均显著高于GF组(P<0.05);90日龄时EW、EWP组犊牦牛血清GLU、尿素氮(BUN)、IGF-1、甲状腺素(T4)及IgA水平均显著高于GF组(P<0.05),且EWP组血清TG、GH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高于GF组(P<0.05)。【结论】 与随母放牧哺乳模式相比,两种早期断奶方式在断奶初期(30日龄)对犊牦牛均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但在断奶后补饲代乳粉与开食料有利于改善犊牦牛后期的生长发育、营养代谢、机体免疫与抗氧化能力,且补充益生菌能够缓解犊牦牛的早期断奶应激,并对犊牦牛生长发育及抗氧化能力的提升有进一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探讨菜籽粕对4~6周龄浙东白鹅体增重、养分利用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此阶段肉鹅日粮中菜籽粕的合理添加水平。试验选用4周龄健康的浙东白鹅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以3%、6%和9%的菜籽粕代替基础日粮中豆粕的试验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14 d。结果表明:①3%、6%和9%组鹅体增重较对照组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3%组总能(GE)、粗蛋白质(CP)和总磷(TP)的利用率最高,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粗脂肪(EE)利用率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P<0.01),随着菜籽粕添加量的增加,肉鹅对粗纤维(CF)和钙(Ca)的利用率降低,且6%和9%组较对照组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③3%组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色氨酸(Ser)、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利用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6%组除缬氨酸(Val)、赖氨酸(Lys)外,其余氨基酸利用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9%组色氨酸(Ser)、甘氨酸(Gly)、组氨酸(His)利用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④随着菜籽粕添加量的增加,血清中血糖(GLU)、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9%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与对照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4~6周龄浙东白鹅日粮中用3%~6%的菜籽粕代替部分豆粕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水平对13~17周龄雄性雉鸡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能量利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明确该时期雉鸡适宜的饲粮代谢能水平。【方法】选取13周龄、体重相近(734.63 g±18.03 g)的健康雄性雉鸡2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雉鸡。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各组饲粮代谢能水平分别设定为11.30(Ⅰ组)、11.72(Ⅱ组)、12.14(Ⅲ组)和12.56(Ⅳ组) MJ/kg,预试期7 d,正试期35 d。【结果】①饲粮代谢能水平极显著影响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1),其中Ⅳ组ADFI极显著低于Ⅰ和Ⅱ组(P<0.01)。料重比(F/G)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Ⅱ组最低。②饲粮代谢能水平对干物质(DM)表观代谢率和粗脂肪(EE)表观代谢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粗蛋白质(CP)表观代谢率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Ⅱ组最高。③各组间摄入总能、排泄物总能和代谢能摄入量(MEI)均无显著差异(P>0.05)。Ⅱ、Ⅲ和Ⅳ组总能表观代谢率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其中Ⅱ组最高。④各组间血清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葡萄糖(GLU)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Ⅲ组甘油三酯(TG)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1),Ⅱ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Ⅱ和Ⅲ组血清中总蛋白(TP)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白蛋白(ALB)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余各组(P<0.05;P<0.01)。【结论】比较4个试验组,Ⅱ组雉鸡平均日增重(ADG)最高,F/G最低,且Ⅱ组雉鸡营养物质表观代谢率、摄入能量水平及能量利用率也较高,故Ⅱ组饲粮代谢能水平(实测值为12.30 MJ/kg)对13~17周龄雄性雉鸡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6.
This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soybean meal replacement by fermented rapeseed meal on growth performance,meat quality and serum biochemical indexes of broilers.A total 400 23-day-old Yellow-feathered male broile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4 groups with 4 replicates per group and 25 broilers per replicate.The broilers in control group were fed a basal diet,and the others were fed the basal diets with the 3% (group Ⅰ),6% (group Ⅱ) and 9% (group Ⅲ) fermented rapeseed meal equal-nutritionally replacing the soybean meal,respectively.The experiment lasted for 43 days.The results showed as follows:①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ADG,ADFI and F/G of groups Ⅰ,Ⅱ and Ⅲ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The ADG of group Ⅲ were 16.47% (P<0.05),15.03% (P<0.05)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s Ⅰ and Ⅱ,the F/G of group Ⅲ were 7.71% (P<0.05),4.27% (P>0.05)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s Ⅰ and Ⅱ.②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pH1,pH24,meat color (L*,a*,b*),cooking loss and tenderness of chest muscle among all groups(P>0.05);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water loss rate of groups Ⅰ,Ⅱ and Ⅲ were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P<0.05).③ 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serum GLU content of groups Ⅰ,Ⅱ and Ⅲ were decreased by 13.06%(P<0.05),8.12%(P>0.05) and 9.57%(P>0.05);The serum TP content of groups Ⅰ,Ⅱ and Ⅲ were increased by 2.50%(P>0.05),20.86%(P<0.05) and 33.92%(P<0.05);The serum GPT content of groups Ⅰ,Ⅱ and Ⅲ were decreased by 7.99%(P>0.05),18.85%(P>0.05) and 26.98%(P<0.05).It was concluded that it would be feasible to replace the soybean meal with 3% to 9% fermented rapeseed meal in broiler feeding,and the optimum supplemental level of fermented rapeseed meal was 9%.  相似文献   

17.
吴东  徐鑫  杨家军  齐云霞 《中国畜牧兽医》2015,42(10):2676-2680
本试验旨在研究发酵菜籽粕替代豆粕对肉鸡生长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23日龄黄羽肉公鸡4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5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Ⅱ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6%和9%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豆粕。试验期43 d。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和Ⅲ组肉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试验Ⅰ、Ⅱ组相比,试验Ⅲ组肉鸡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16.47%(P<0.05)、15.03%(P<0.05),料重比分别降低7.71%(P<0.05)和4.27%(P>0.05)。②各组肉鸡胸肌的pH1、pH24、肉色(L*、a*、b*)、蒸煮损失和嫩度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Ⅰ、Ⅱ和Ⅲ组肉鸡胸肌的失水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降低(P<0.05)。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和Ⅲ组肉鸡血清中葡萄糖含量分别降低13.06%(P<0.05)、8.12%(P>0.05)和9.57%(P>0.05);总蛋白含量分别提高2.50%(P>0.05)、20.86%(P<0.05)和33.92%(P<0.05);谷丙转氨酶含量分别降低7.99%(P>0.05)、18.85%(P>0.05)和26.98%(P<0.05)。综上所述,肉鸡日粮中添加3%~9%发酵菜籽粕等营养替代豆粕是可行的,其中添加9%发酵菜籽粕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试验旨在研究全株小黑麦干草对育成牛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的影响,为小黑麦干草在畜牧业中的合理使用提供数据参考。【方法】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选取10月龄、平均体重为(325.0±20.0) kg、健康、生理状态良好的荷斯坦育成牛30头,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Ⅰ、Ⅱ组,每组10头牛,每头为一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苜蓿干草:小麦秸秆=1:1),Ⅰ、Ⅱ组分别以全株小黑麦干草替代饲粮中50%(苜蓿干草:小麦秸秆:全株小黑麦干草=0.5:0.5:1)和100%干草(100%全株小黑麦干草),试验预饲期7 d,正试期66天。于正试期前后对每头牛称重,并每天记录采食量,计算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正试期最后4 d采集粪便和饲粮样品,测定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正试期第66天晨饲前采集血液,晨饲后2 h采集瘤胃液,测定血清生化和瘤胃发酵指标。【结果】①各组育成牛体重、日增重均差异不显著(P>0.05);Ⅱ组料重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Ⅰ组育成牛干物质(DM)、有机物(OM)和粗蛋白质(CP)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Ⅰ组牛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Ⅱ组(P<0.05),且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③育成牛血清中葡萄糖(GLU)、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总蛋白(TP)、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Ⅱ组牛血清白蛋白(ALB)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P<0.01);Ⅰ组牛血清尿素氮(UN)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与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④育成牛瘤胃pH、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丙酸、丁酸含量及乙酸/丙酸(A/P)在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Ⅱ组牛瘤胃NH3-N浓度显著高于Ⅰ组(P<0.05),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Ⅱ组牛瘤胃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结论】将育成牛粗饲料中50%的干草替换为全株小黑麦干草,对其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且显著提高了饲粮中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