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分离鉴定与药物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山东济南市5个奶牛场的165份临床型和147份隐性乳房炎奶样进行了分离鉴定.临床型未用利福平复合新药奶样48份,细菌检出率为83.33%;用该药2 d内采集的奶样117份,细菌检出率60.68%.隐性乳房炎奶样细菌检出率68.03%.用利福平复合新药对未用该药奶样分离菌35株和用该药后有代表性的分离菌40株,共75株临床型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84%为高度敏感(63/75),16%为中度敏感(12/75).鉴定的细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棒状杆菌,芽孢杆菌等.根据用药后患病奶牛的临床表现和奶样细菌分离情况,表明该药对奶牛乳房炎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对山东济南市 5个奶牛场的 1 65份临床型和 1 4 7份隐性型乳房炎奶样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临床型未用利福平复合新药奶样 48份 ,细菌检出率为 83 33 % ;用该药 2d内采集的奶样 1 1 7份 ,细菌检出率 60 68%。隐性乳房炎奶样细菌检出率 72 2 9%。用新研制的利福平复合新药对未用该药奶样分离菌 35株和用该药后有代表性的分离菌 40株 ,共 75株临床型分离菌进行药敏试验 ,结果 84%为高度敏感 (63/ 75) ,1 6 %为中度敏感 (1 2 / 75)。鉴定的细菌有葡萄球菌 ,链球菌 ,大肠杆菌 ,棒状杆菌 ,芽孢杆菌等。根据用药后患病奶牛的临床表现和奶样细菌分离情况 ,表明该药对奶牛乳房炎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重庆地区奶牛隐性乳房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重庆地区6个奶牛场的76头黑白花奶牛294份奶样,采用LM方法检测隐性乳房炎,按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病原菌,用纸片法对春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LMT阳性奶牛检出率为78.94%,阳性服区的检出率为50.43%;阳性乳区的细菌检出率为787.83%;分离鉴定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为主,占检出细菌总数的94.60%。  相似文献   

4.
对贵州省某奶牛场采集的80份奶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生化鉴定,结果有74份奶样长出细菌,细菌检出率为92.50%;共分离到143株细菌,其中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为主要病原菌,所占比例为87.41%(125/143).  相似文献   

5.
对重庆地区6个奶牛场的76头黑白花奶牛294份奶样,采用LMT方法检测隐性乳房炎,按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病原菌,用纸片法对其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LMT阳性奶牛检出率为78.94%、阳性乳区的检出率为50.43%;阳性乳区的细菌检出率为87.83%;分离鉴定的病原菌以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为主,占检出细菌总数的94.60%;而这些病原菌对庆大霉素、氯霉素和红霉素的敏感性最高。目前在临床上可首选此类药物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对患隐性乳腺炎的50头奶牛采取奶样,并对奶样进行了细菌分离鉴定及PCR检测,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1株;随后对分离到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显示7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产生了耐药性。为了研究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全菌抗原的单链抗体对奶牛乳腺炎的治疗效果,将表达单链抗体的重组质粒通过无针注射器注射到患病奶牛的乳腺(600μg/乳区),48 h后再以相同的剂量注射一次。14 d后,奶样的加利福尼亚乳腺炎试验(California Mastitis Test,CMT)结果显示,治疗奶牛乳腺炎的有效率为83.33%,其中2例完全治愈。定期采集试验奶牛的乳样,并用PCR方法进行检测,发现第二次注射后的14 d内,奶样中未检测到重组质粒,说明重组质粒不能在奶牛体内长期残留。本研究为奶牛乳腺炎治疗抗体的研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用加州乳房炎实验(CMT)检测烟台市某场牛群隐性乳房炎69头,137个乳区的奶样,细菌分离结果表明,头细菌检出率为75%;乳区细菌检出率为69%,从其中分离鉴定出链球菌1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溶血性表皮葡萄球菌6株。另外还有大量的非溶血性表皮葡萄球菌和环境性致病菌如蜡样芽胞杆菌等,其中链球菌和葡萄球菌是引起该场隐性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  相似文献   

8.
奶牛隐性乳房炎的细菌学检测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贵州省某奶牛场采集的155份奶样进行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及生化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做纸片法药敏试验,结果表明:147份奶样有细菌生长,细菌检出率为94.84%(147/155);共分离到335株细菌,其中葡萄球菌和链球菌为主要病原菌,占81.79%(274/335);主要致病菌对先锋霉素、利福平、丙氟哌酸等五种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9.
"乳康2号"对奶牛细菌性乳房炎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乳康2号"治疗临床型乳房炎奶牛37头。结果表明,治愈28头,有效6头,无效3头,总有效率为91.89%,平均治疗时间4.7d。对采集的37头奶牛治疗前的42个乳区奶样,进行细菌学检查,有33个乳区检出与乳房炎有关的病原菌,占78.57%。检出病原菌5种,主要为无乳链球菌、停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停药后采集33个乳区奶样,结果有14个乳区细菌转阴,细菌转阴率为42.42%。在转阴的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转阴率最高(100%),其次是混合感染(60.00%)和乳房链球菌(50.00%)。  相似文献   

10.
取“乳源康”和青链霉素治愈停药后不同时间的奶样,进行了乳酸菌的发酵试验。其中包括“乳源康”治疗组19头牛22个乳区奶样共计88份,青链霉素对照组17头牛19个乳区奶样共计95份。结果“乳源康”治疗组在停药后第3d和第4d有90.9%和100%的奶样可以进行乳酸菌发酵;青链霉素对照组在停药后第7d和第8d有94.7%和100%的奶样可以进行乳酸菌发酵。“乳源康”和青链霉素治疗奶牛乳房炎后,分别在停药后第3d和第7d,奶中的残留药物已基本代谢完;第4d和第8d达到正常牛奶的饮用标准。  相似文献   

11.
鸭传染性浆膜炎蜂胶疫苗研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从重庆疫鸭中分离到2株细菌,经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指标鉴定,证明为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RA)。用改良的血清酵母肉汤进行培菌培养,将2菌株菌液混合(1:1,体积比),经甲醛灭活后加入蜂胶左剂,制成蜂胶灭活疫苗。用其免疫5-7日龄雏鸭,一免后7、10、15d皮下注射RA混合菌液攻毒(0.2mL/只),平均保护率达66.67%;10d后二免,二免后7、10d攻毒(0.2mL/只),平均保护率达94.47%。  相似文献   

12.
用PCR技术检测鸡感染沙门氏菌DNA并与常规细菌分离培养作比较。从感染鸡沙门氏菌或鼠伤寒沙门氏菌的鸡组织中提取DNA。所用的一对引物是InvA中的定向序列合成的,细菌分离自样品的顶培养物。用PCR技术从感染鸡组织DNA中扩增了284bP的一个片段,与预期的结果一致。用PCR方法不仅可检测出细菌分离阳性鸡组织中的DNA,而且可以检出细菌分离阴性鸡组织中的DNA,从20个感染鸡沙门氏菌21h后的样品中  相似文献   

13.
对安徽某规模牧场随机采集的314份奶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牛奶体细胞计数(SCC),并对分离比例较高的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进行亚种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20个低体细胞数奶样(SCC25×104/mL)的细菌检出率只有8.3%,分离细菌为CNS;而194个高体细胞数奶样(SCC≥25×104/mL)细菌检出率高达72.2%,分离出的细菌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CNS、大肠杆菌、停乳链球菌等。其中CNS感染比例最高、为28.8%,主要包括松鼠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人型葡萄球菌等。乳腺内细菌感染可引起患病乳区SCC显著升高(P0.05),松鼠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也可引起SCC显著升高(P0.05),不同亚种的CNS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青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71.2%、53.8%和82.7%。  相似文献   

14.
<正>1采集和细菌的分离培养对不同养殖户的临床型乳房炎的牛奶采样20份。采集前先用温水洗涤乳房,继用0.2%新洁尔灭,再用75%酒精棉消毒乳头,清洗消毒乳头后用消毒纸巾擦干。采样乳区弃去头3把乳,以排除部分污染的杂菌,然后以无菌操作的方法在每个乳室采集奶样约10毫升,置于灭菌试管中,0℃~4℃保存。细菌的检查,先将乳样摇匀,分别接种普通营养琼脂、三糖铁琼脂、血液琼脂、麦康凯、伊红美蓝琼脂平板,然后置37℃温箱培养18~36小时,根据情况可延长至60小时。观察平板细菌生长的情况,作好记录。根据菌落的形态特点,挑取典型菌落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初步鉴定分离病菌种类,然后接种肉汤,琼脂平板进行纯培养,并根据生化特性进一步鉴定细菌。  相似文献   

15.
牦牛隐性乳房炎的调查及致病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调查阿坝州红原县牦牛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无菌采取68份无临床乳房炎牦牛奶样,采用体细胞计数、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染色与PCR相结合的方法分离鉴定细菌种属,并统计分析体细胞数与细菌分离情况的相关性。结果显示,牦牛奶样体细胞数从4 000个/mL~240 000个/mL不等;各种细菌阳性奶样数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1份,溶血性葡萄球菌30份,非溶血性葡萄球17份,大肠埃希菌2份,乳酸乳球菌18份和藤黄微球菌2份;未分离到无乳、停乳、乳房链球菌。结果表明,分离到溶血性葡萄球菌的牦牛奶样体细胞平均数显著高于未分离到溶血性葡萄球菌的牦牛奶样体细胞的平均数(P0.05),当牦牛奶中体细胞数大于90 000个/mL时,溶血性葡萄球菌的阳性率大于80%(10/12)。研究结果提示溶血性葡萄球菌是引起牦牛隐性乳房炎的病原菌,为牦牛隐性乳房炎的防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应用PCR检测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菌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二对位于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菌β-溶血素基因内的26-bp寡核苷酸为引物,用PCR对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菌进行了检测,结果所有株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菌均扩增出186-bP的特异条带,其它种李氏菌和细菌均呈阴性反应。本方法可测出模拟肉样中少至92个细菌,模拟奶样中少至18个细菌,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不受其它污染杂菌DNA的影响。对市售猪肉和牛奶的检测结果表明,PCR法优于传统的分离培养法,具有快速、简便和敏  相似文献   

17.
苏北盐城地区奶牛乳腺炎的病原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9月在盐城地区4个奶牛场采集16份奶样(其中患临床型乳腺炎的7份,隐性乳腺炎的9份)进行细菌学分离与鉴定。根据细菌的培养特征、染色形态特征、排列等进行初步归类,用葡萄球菌属、肠杆菌科、链球菌三种生化微量鉴定管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8.
高寒牧草内生细菌分离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通过对高寒牧草内生细菌的分离培养方法研究,得出了优化的分离培养条件,即牧草不同组织器官用0.19/6SDS浸泡15min、3%NaClO浸泡3min、0.1%升汞浸泡10min、75%酒精1~2min处理后(各步间均用无菌水冲洗3~4次),研磨并稀释至10^-3,涂布于TSA培养基上,置28℃恒温条件下培养5—7d,可从高寒牧草组织中分离获得数量、种类较多的内生细菌。用此方法,已从5种牧草不同组织器官(根、茎、叶、花)中分离获得大小、形态、颜色各异的内生细菌315株。  相似文献   

19.
随着抗生素在畜禽养殖业上的广泛应用,药物残留对生态环境的潜在隐患日益突出.为了了解硫酸黏菌素在环境中残留对土壤细菌数量和耐药性的影响,本实验对硫酸黏菌素作用35 d后用纯培养法分离的土壤细菌进行了计数,并对作用70 d后的土壤优势细菌进行了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实验组的土壤细菌总数均低于对照组,且培养分离的细菌数量与药物浓度成反比;在供试的13种抗菌药中,硫酸黏菌素敏感菌对其中的11种药物的敏感性与硫酸黏菌素耐药菌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干乳期)对奶牛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干乳期)对健康奶牛的正常体温、日产奶量、奶中体细胞数和乳房内菌群的影响。选择健康泌乳期奶牛12头,给药前1 d和给药前0 d,统计记录各试验奶牛的直肠温度、日产奶量,检测每个乳区采集奶样的体细胞数,并对给药前0 d的奶样进行病原菌分离检测。每头入选奶牛的四个乳区分别单次灌注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在给药后的第1、3、5、7、10天分别记录每头奶牛的日产奶量;在给药后的第12小时、3、5、7、10天分别采集奶样进行体细胞检测,同时检查直肠温度;在给药后的第10天对采集的奶样进行病原菌检测。比较奶牛用药前后直肠温度、日产奶量、奶中体细胞数和病原菌的变化。试验期间对给药奶牛进行连续观察,记录奶牛是否出现红、肿、热、痛等临床症状。结果表明。给药前1 d、给药当天和最后一次给药后的第1、3、5、7、10天,试验奶牛的日产奶量平均值分别为30.5、30.3、29.8、30.3、30.0、30.9和31.0 kg,相互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给药前后各时间点采集的奶中体细胞数大都维持在30~50万/mL;给药前后各时间点测得的奶牛直肠温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在给药前0 d分离到7株大肠杆菌、6株链球菌和9株葡萄球菌,给药后第10天采集的奶样中未检测到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仅检测到1株链球菌。与给药前相比,奶中的病原菌数量有所减少,无新增感染。利福昔明乳房注入剂(干乳期)对奶牛正常体温、产奶量、奶中体细胞数无不良影响,该制剂对于奶牛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