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卷棘口吸虫是棘口科的各属吸虫之通称。家禽的棘口吸虫病是由棘口科棘口属的吸虫寄生于鸡、鸭、鹅等禽鸟类的直肠和盲肠。除鸡、鸭、鹅外,猪、猫、家鼠、兔和人均可感染,对雏禽危害较大。虫体呈细长叶状,呈肉红色,体表具有小刺。体长7.6~12.6毫米,最大宽度1.26-1.6毫米。中间宿主为螺蛳、蝌蚪,鹅吞含有囊蚴的中间宿主而被感染。  相似文献   

2.
<正>卷棘口吸虫病是由棘口科、棘口属的卷棘口吸虫寄生于鸡、鸭、鹅等家禽以及鸭科、鸬鹚科、鹭科等多种野生鸟类的直肠和肓肠内而引起的一种吸虫  相似文献   

3.
卷棘口吸虫(Echinostoma revolutum)属扁形动物门吸虫纲复殖目棘口科棘口属,体长10.3~13.3毫米,宽1.19~2.09毫米,主要寄生于禽的直肠和盲肠,在我国各地普遍流行,除鸡、鸭(包括野鸭)、鹅和若干其他鸟类外,猪、猫、家鼠、兔和人均可感染,对雏禽危害较大。其中间宿主为螺蛳、蝌蚪,禽因吞食含有囊蚴的中间宿主而被感染。  相似文献   

4.
江津市鸭鹅寄生虫区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重庆江津市150只鸭、60只鹅按寄生虫完全剖检法和粪便检查法进行寄生虫区系调查,结果查出寄生虫42种,隶属6门8纲9目14科23属,其中鹅感染的优势虫种是卷棘口吸虫、接睾棘口吸虫和矛形剑带绦虫;对鸭危害严重的为卷棘口吸虫、舟形嗜气管吸虫、棘沟瑞立绦虫、台湾鸟蛇线虫、台湾多形棘头虫和鸭对体吸虫.  相似文献   

5.
1988年8月,作者在密山县连珠山诊疗鹅的疾病时,部检了一只病鹅,在其小肠内检出210条吸虫,对虫体形态学做了详细的观察和描述,据其形态学特征并与前人工作做了对比,鉴定为棘口科棘口属的宫川棘口吸虫。本虫体在我省鹅体寄生为首次发现和报道。  相似文献   

6.
1988年8月,北安农校蠕虫剖检实习时,在3只鸡的小肠中找到吸虫209条,经鉴定系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棘口属(Echinostoma)宫川棘口吸虫(Echinostoma miyag awai)。此种吸虫曾在黑龙江省穆陵、宁安发现过,但对虫体未进行描述,而在北安市是首次发现,特作一报道。一、材料和方法从鸡的小肠中,获得209条吸虫,用巴氏液固定,部分虫体  相似文献   

7.
吸虫病是由扁形动物门吸虫纲所属单殖亚纲﹑盾腹亚纲和复殖亚纲的内﹑外寄生虫引起的疾病总称.棘口吸虫是一类属于棘口科的中、小型吸虫,种类繁多,全世界已报告的有600多种,主要见于鸟类,曾在福建与广东有局部的流行,对雏禽危害严重,可引起雏禽消化功能紊乱,发育受阻,甚至死亡.后睾吸虫属于后睾科、对体属、次睾属和后睾属,主要寄生于鸡等禽类的胆管和胆囊内,引起禽肝、胆肿大,炎性病变,甚至坏死.特别是一月龄以上的雏禽感染率最高.禽气管吸虫病是由多种嗜气管吸虫寄生于鸡、鸭、鹅、野鸡的气管、支气气囊内,导致禽呼吸道粘性分泌物增多,粘膜充血、出血,能引起禽呼吸困难,贫血,消瘦,常因衰竭而死亡.这种三类吸虫病可用硫双二氯酚或吡喹酮进行治疗,配合生物消毒,定期体内外驱虫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8.
我县从1981年到1983年对本地区的鸡、鸭、鹅寄生虫进行了初步调查,共查到5纲19科26属38种,总感染率为99.1%。主要的虫种有鹅裂口线虫、卷棘口吸虫、膜壳科绦虫和鸡嗜眼吸虫等。其中鹅裂口线虫的感染率高达96.4%,最大感染强度达2283条。为了有效地防治此病,我们用国产丙氧咪唑和丙硫笨咪唑作了驱除鹅裂口线虫的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安徽省淮北五县家鸭寄生蠕虫计44种,隶属于15科31属。其中吸虫8科15属24种;绦虫1科10属14种;线虫6科6属6种。在所获虫种中,鸡后口吸虫Postharmostomum gallinum寄生于家鸭为国内发现的新宿主;鸭后睾吸虫Opisthorchis anatinus、鹗形吸虫Strigea Sp、鸭双睾绦虫Diorchis anatina、福建单睾绦虫Aploparaksis fukienensis、鸭瓣口线虫Epomidiostomum anatinus等24个虫种为安徽省新记录。此外还对各种蠕虫的感染情况和优势虫种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记速。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仪征市铜山乡家鸭寄生蠕虫的种类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省仪征市铜山乡60只家鸭进行剖检后,共计检出2门4纲11科12属13种蠕虫,所有被检鸭均100%感染蠕虫,且均为2种以上蠕虫混合感染。其中,感染率较高的是舟形嗜气管吸虫、鸭对体吸虫、卷棘口吸虫,其平均感染强度也较高,是优势虫种;其次为冠状膜壳绦虫、宫川棘口吸虫、纤细背孔吸虫、东方次睾吸虫、卵圆前殖吸虫;鹅裂口线虫、矛形剑带绦虫、优美异幻吸虫、分棘四棱线虫和鸭细颈棘头虫感染率相对较低。这是该地区鸭寄生蠕虫感染情况的首次报道,以期为该地区家鸭寄生虫病防治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对黔东南州不同地理环境、不同饲养方法、不同气候特点的丹寨、黄平、天柱、三穗等10个县部分乡镇自繁自养鸡458只、鸭452只、鹅396只的寄生虫感染状况及地理分布作了调查,采用蠕虫学完全解剖法,系统分类学鉴定虫体,从鸡检出寄生虫种类52种,隶属于6纲11目25科36属,其中吸虫6科8属12种:绦虫4科9属14种;线虫6科9属13种;蜘蛛昆虫6科7属7种;原虫3科3属6种。从鸭中检出55种虫体,其中吸虫23种.绦虫17种、线虫10种、棘头虫3种、蜘蛛昆虫3种,隶属于5纲10目20科39属。从鹅体共检出寄生虫29种,隶属于4纲7目12科22属。其中吸虫11种,绦虫9种,线虫7种,昆虫2种。为我州开展鸡鸭鹅寄生虫病的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1病原特点 前殖吸虫病是由前殖科前殖属的多种吸虫寄生于鸡、鸭、鹅等禽、鸟类的直肠、泄殖腔、腔上囊和输卵管内引起的,常导致母禽产蛋异常,甚至死亡。虫体呈棕红色,扁平梨形或卵圆形,体长3~6毫米,宽1~2毫米。口吸盘位于虫体前端,腹吸盘在肠管分叉,2个椭圆或卵圆形睾丸,左右并列于虫体中部两侧。  相似文献   

13.
1995年在双城市鹅蠕虫区系调查中,剖检16只鹅,于1只鹅育肠内发现卷棘口吸虫,为我省产见虫种,其感感染率为6.3%,感染强度为1。  相似文献   

14.
正棘口科吸虫主要寄生于宿主的肠道内,种类繁多,我国报道的已经达100多种,鸡鸭鹅等家禽和其他鸟类感染极为普遍,是家禽肠道中常见的吸虫~[1]。棘口科吸虫其中大部分寄生于鸟禽类,少数寄生于哺乳类,有的种类为人兽共患寄生虫,也是一种重要的渔源性寄生虫病病原体,呈世界性分布~[2]。其中日本棘口吸虫能够寄生于多种禽类、哺乳类和人类的小肠,是人畜禽共患的寄生虫病原,世界各地均有发现。  相似文献   

15.
<正>卷棘口吸虫(Echinostoma revolutum)属于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棘口属(Echinostoma),寄生于禽类直肠、盲肠和小肠,在我国南方各省甚为普遍。它的第一中间宿主为螺,第二中间宿主为螺和蝌蚪。禽类啄食了第二中间宿主而被感染。丹顶鹤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肇庆市星湖湿地公园共饲养有56只丹顶鹤。2013年10月,发现有1只3月龄的小丹顶鹤血便,粪便中带有虫体,食欲减  相似文献   

16.
水禽旱养有利于控制蠕虫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鸭来说,不少内寄生虫,尤其是吸虫,需要以一种甚至两种水生小动物作为它们的“中间宿主”,在“中间宿主”内完成其幼虫发育阶段后,才能进到作为“终末宿主”的鸭体内寄生,这些是属“间接发育型”生活史的寄生虫,如嗜眼吸虫、前殖吸虫、卷棘口吸  相似文献   

17.
为了搞清都匀市家禽寄生虫感染情况,于1999~2001年开展了家禽寄生虫种类调查。本次调查在沙色堡等15个乡镇解剖鸡、鸭、鹅各20只,镜检鸡、鸭、鹅粪便200~300份。解剖所获虫体23种,其中吸虫6种,绦虫7种,线虫2种,节肢昆虫3种,原虫5种,隶属6纲6目11科14属。粪便镜检查出寄生虫虫卵分别为鸡11种,鸭9种,鹅9种。  相似文献   

18.
在生产实践中,人们未全面重视畜禽蠕虫病。本文就广安县为例,试论畜禽蠕虫病的防治,以与同行共勉。 1 畜禽蠕虫感染的特点 据1983年和1988年对该县水牛、山羊、猪、鸭、鹅、兔和犬共220头(只)进行系统普查与虫种鉴定表明,畜禽蠕虫有100种,隶属于4纲41科64属,其中:吸虫纲有13科22属34种,绦虫纲有8科15属25种,线虫纲有18科25属38种,棘头虫纲有2科2属3种。从宿主来看,水牛有18种、山羊16种、猪8种、鸡23种、鸭25种、鹅8种、兔2种、犬7种。该县畜禽蠕虫感染有以下特点: 1.1 感染率高。在被检的220头(只)畜禽中,有  相似文献   

19.
上海动物园一头加洲海狮感染棘口吸虫引起腹痛、腹泻症状、经消炎、止泻对症治疗无效。后经粪检发现大量棘口吸虫卵,才确诊为棘口吸虫病,此是我国内各大动物园的首例报道。  相似文献   

20.
我们于1982年7月、10月、12月和1983年3至6月,在杭州市的西湖区、江干区、富阳、萧山、临安、建德、桐庐和余杭等县剖检鸡159只、鹅64只、鸭117只、番鸭12只。检出寄生蠕虫91种,分属于吸虫纲39种,绦虫纲30种,线虫纲22种。其中棘口科的鸡棘缘吸虫,光口科的尖吻光隙吸虫、长食道光睾吸虫、斑咀鸭光睾吸虫、大囊光睾吸虫、背孔科的复叠背孔吸虫,嗜眼科的涉禽嗜眼吸虫,前殖科的鸭前殖吸虫,膜壳科的线样膜壳绦虫、压扁膜壳绦虫、小膜壳绦虫,链带科的纤毛链带绦虫,毛细科的膨尾毛细线虫、鸡纤形线虫,是首次在省内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