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取36对健康种鸽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对种鸽,每对种鸽哺育4只乳鸽"(2+4"生产模式)。处理1(对照组)饲喂CP=17%蛋白的混合日粮,处理2(试验组Ⅰ)饲喂CP=16%的试验混合日粮,处理3(试验组Ⅱ)饲喂CP=18%的试验混合日粮。各处理组日粮能量水平相同,饲料类型采用50%颗粒料+50%混合原粮,试验期21d。结果显示:试验前期试验组Ⅰ每对种鸽平均日采食量为187.2g,显著高于对照组、试验组Ⅱ(P<0.05)。试验全期,3组间乳鸽平均日增重、21日龄平均体重、种鸽平均日采食量统计差异均不显著(P>0.05),试验组Ⅰ的乳鸽死亡率远低于对照组和试验组Ⅱ。以上结果说明,在能量相同的情况下,CP=16%的日粮基本能满足种鸽"2+4"生产模式下的蛋白需要。  相似文献   

2.
肉鸽生产采用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的试验获得了成功,从而使产鸽孵化时压破种蛋率减少了10.5%,防止鸽蛋被粪便污染,使死胚率降低了15.8%,提高仔鸽出雏率15.7%,因而大大地缩短产鸽的产蛋周期,提高产蛋率;乳鸽采用人工哺育,使三、四周龄的乳鸽体重提高5.0%和9.4%,增加出售乳鸽的体重和数量,提高乳鸽的收购价格和鸽场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研究1对亲鸽哺育3只乳鸽(2+3)和哺育2只乳鸽(2+2)2种哺育模式(FM)下饲喂不同粗蛋白质(CP)水平对乳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以及氮平衡的影响.选取90对体重约600 g、180日龄的健康亲鸽,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对.其中3组为2+2模式、3组为2+3模式,CP分别为17%、18%、19%,能量水平均为...  相似文献   

4.
乳鸽生长后期人工育肥技术及其饲料配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鸽蛋人工孵化和乳鸽人工喂养已获得了成功,但是2周龄前的乳鸽采用人工喂养在生产上应用较少。目前,许多肉鸽生产场采用乳鸽生长后期人工育肥技术,方法简单,技术条件要求低,效果一般也较满意。乳鸽人工育肥通常指在乳鸽上市出售前进行1~2周的育肥,即以14~18日龄的健康乳鸽作为育肥对象,大约育肥10~14d后出售。实践证明,乳鸽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蛋白质水平对"2+2"生产模式下天山雪肉鸽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健康、平均体重(约560 g,188日龄)和产蛋性能相近且为同一天产蛋的天山雪父母代种鸽60对,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对种鸽,每对种鸽哺乳2只乳鸽。3组种鸽分别饲喂不同粗蛋白质(CP)水平(16%、17%和18%)饲粮。试验期46 d,其中18 d孵化期,28 d哺乳期。结果表明:在1~28日龄,各组间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耗料增重比无显著差异;16%CP和18%CP组乳鸽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17%CP组;18%CP组乳鸽胸肌的滴水损失较16%CP组显著降低,而肉色黄度显著高于16%组;提高饲粮CP水平可显著增加乳鸽胸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其中,18%CP组乳鸽胸肌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16%CP组。由此可见,在"2+2"模式下,18%CP饲粮组乳鸽的肉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6.
我们将以1对亲鸽同时喂养4只乳鸽的养殖技术,称之为肉鸽“2+4”养殖模式。该模式主要采用人工孵化技术、高效调仔并仔技术、保姆鸽喂养技术等,省去了种鸽孵化和哺育时间,大大缩短了种鸽的产蛋间隔和繁殖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乳鸽全程人工孵育技术是改亲鸽孵化为人工孵化、改亲鸽哺乳为人工哺乳、改亲鸽育肥为人工育肥,以达到增加乳鸽生产效益、降低成本的目的,突破传统养鸽模式,提高肉鸽养殖生产力。该方式可使每对种鸽由年产12~14只乳鸽提高到年产50只,经济效益为传统养鸽的4倍。  相似文献   

8.
<正>据有关资料报道,肉鸽采用人工孵化和人工育雏已经取得了成功,并已在许多鸽场推广应用。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由于乳鸽1~5日龄进行人工哺育的条件要求较高,仔鸽常出现消化不良,生长缓慢,甚至有的发病死亡,生产效果不理想,这使该项成果准以在生产上全面推广使用。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去年我们在深圳菇品公司肉鸽场和省家禽研究所种鸽场进行了本试验,试图避开1~5日龄乳鸽采用人工哺育的方法,从另一角度采用仔鸽并窝的做法,研究鸽的人工孵化及其仔鸽并窝在生产上的应刚效果。探索一个提高鸽场生产效益的简单易行途径。  相似文献   

9.
采用乳鸽全程人工孵育技术,改亲鸽孵化为人工孵化,改亲鸽哺乳为人工哺乳,改亲鸽育肥为人工育肥以达到乳鸽生产增加产量,增收效益,减少耗料,降低成本,彻底突破提高传统养鸽业的生产方式,突破每对肉鸽的乳鸽生产量的极限,大幅度提高乳鸽的生产量,提高肉鸽养殖的生产力。能使每对种鸽年产由12~14只乳鸽提高到年产50只乳鸽,经济效益为传统养鸽的4倍。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生产实际出发,结合乳鸽生理特点和生长规律,总结了乳鸽“0~17d”亲鸽哺育(“2+3”生产模式)和“18~28d”人工饲喂两个阶段饲喂技术要点。该模式的应用,完全打破了传统肉鸽养殖模式,提高了种鸽的生产性能,实现了乳鸽“全进全出”的无抗养殖管理要求,提升了乳鸽的产品品质,满足了客户终端需求,为肉鸽安全、高效和健康生产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1.
在没有掌握人工孵化和人工哺育技术条件下的中、小场 (户 ), 首选应用 " 拼孵三蛋 " , 摸索生产经验 , 提高乳鸽产量 , 增加效益 , 见效较快 . 具体做法如下 :  相似文献   

12.
肉用乳鸽采用人工孵化、育雏,可提高亲鸽的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效益.采用人工育雏每对每年可多育出一对鸽子,大约可增加20%~30%的利润.哺育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种鸽生产性能,采用种蛋拼孵办法进行种鸽一窝多蛋孵化及多乳鸽喂养技术研究。试验1组采用一窝孵3蛋育3雏方法;试验2组采用一窝孵4蛋育4雏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窝孵2蛋育2雏方法。经120 d,3个孵育周期试验,结果表明:(1)孵化率:对照组为97.66%,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下降3.6个百分点和23.7个百分点;试验2组比试验1组下降19.83个百分点;(2)乳鸽28日龄平均日增重:对照组为17.32 g,试验1组和试验2组分别比对照组降低0.46%和0.64%,乳鸽28日龄体重仍达500 g以上,符合市场要求;(3)种鸽生产性能:对照组平均每对种鸽生产乳鸽数5.81只;试验1组为6.69只,比对照组提高15.1%,试验2组与对照组同为5.81只;(4)饲料报酬:对照组为4.15∶1,试验1组为3.74∶1,比对照组提高10.96%,试验2组为4.17∶1,比对照组下降4.8%;(5)经济效益:试验1组比对照组每对种鸽年可增加经济效益15.05元。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人工饲喂乳鸽净化种鸽毛滴虫技术可行性,以白羽王鸽为试验鸽,以毛滴虫感染阳性率为评价指标开展饲养试验。选择人工孵化、种鸽哺喂的乳鸽192只作为对照组并设2个重复组,每组96只;选择人工孵化、人工饲喂的乳鸽192只作为试验组并设2个重复组,每组96只。检测试验鸽不同生长阶段及成年后哺育的后代乳鸽毛滴虫感染阳性率。结果显示:对照组毛滴虫感染阳性率,21日龄63.0%,留种后2、7、12、18月龄分别为72.9%、42.7%、36.5%、28.1%,哺育后代21日龄乳鸽为70.7%;试验组21日龄及其后续留种各阶段、哺育后代21日龄乳鸽均为0.0%,试验组毛滴虫感染阳性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表明人工饲喂乳鸽培育种鸽可实现净化种鸽毛滴虫阳性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日粮添加鞣花酸对乳鸽生长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遗传背景相同的24月龄欧洲肉鸽亲鸽120羽和同一天出壳、体况良好的0日龄乳鸽180羽,将120羽亲鸽和180羽乳鸽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Ⅰ、Ⅱ组和试验Ⅲ组,采用“2+3”的孵育模式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乳鸽。对照组饲喂未添加鞣花酸的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3%、6%的鞣花酸,试验期28 d。试验期间分别于乳鸽0、7、14、21、28日龄时称量体重。试验结束当天每组选择5笼鸽子进行屠宰试验,取内脏器官并计算脏器指数。结果表明:(1)乳鸽7日龄体重,试验Ⅰ、Ⅱ组和Ⅲ组均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8.17%、10.45%和7.68%(P> 0.05)。乳鸽21日龄体重,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均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1.52%和2.24%(P> 0.05)。乳鸽28日龄体重、总增重及平均日增重,试验Ⅲ组均高于对照组,分别提高了2.48%、2.6%和2.5%(P> 0.05);(2)屠宰率,对照组及各试验组差异均不显著(P> 0.05)。半净膛率,试验Ⅱ组显著高于试验Ⅰ组,提高了11.90%(P...  相似文献   

16.
由于乳鸽1-5日龄进行人工哺育的条件要求较高,仔鸽常出现消化不良,生长缓慢,甚至有的发病死亡,生产效果不理想,为此我们采用仔鸽并窝的做法,研究鸽的人工孵化及其仔鸽并窝在生产上的应用效果,探索一个提高鸽  相似文献   

17.
饲养商品肉鸽 ,人们都希望每对产鸽由每年 6~ 8对提高到 10对以上 ,体重也早日达到上市标准。如果每对产鸽每年多育 2~ 3对乳鸽 ,养鸽的经济效益就可增加50 %左右。要实现肉鸽饲养高效益 ,单靠传统方法 ,即使管理水平再高也难以达到。但利用人工孵化及乳鸽人工哺育 ,则可使乳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豆粕替代豌豆对乳鸽体重与肉质的影响,以成年白羽王鸽为对象,以不同比例豌豆和豆粕组合为试验因子,采用单因子三水平随机分组方法进行饲养试验.将504对亲鸽随机分为3组,即豌豆组(B1)、混合组(B2)、豆粕组(B3),分别饲喂豌豆、豌豆+豆粕、全豆粕为蛋白饲料构成的混合型颗粒饲料,检测乳鸽28日龄体重和肉质.结果:豆粕替代豌豆对乳鸽体重、胸肉剪切力、系水力和肉色,以及乳鸽肉蛋白质、氨基酸、肌苷酸、α-亚麻酸、亚油酸、油酸含量没有显著影响,可显著降低乳鸽肉脂肪含量(B3<B2、B1),有提高蛋白质含量的趋势(B3>B2>B1),但会导致乳鸽屠体肤色变浅.虽然豆粕替代豌豆不降低乳鸽体重和肉质,但应进一步研究保持屠体肤色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利用产鸽“拼孵三蛋”技术提高乳鸽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养肉鸽的目的是多产乳鸽增加效益。对没有人工孵化设备条件中的小养鸽场 (户 )来讲 ,利用产鸽“拼孵三蛋”技术提高乳鸽产量 ,不失为一项既简单易行 ,又迅速见效的措施。2 0世纪 90年代初期 ,随着各地养鸽业的不断兴起 ,我市有关科技人员便开始探索、完善和推广应用产鸽“拼孵三蛋”技术 ,到 1999年底 ,全市有 6 0余户养鸽场户 (共存栏产鸽 3万余对 )都熟练地掌握了该技术 ,推广面达 90 %以上。根据对比试验和对养鸽场 (户 )生产记录的调查显示 ,运用“拼孵三蛋”技术养鸽 ,可使产鸽群的年均产蛋量由 17个增加到 2 1个 ,年均产乳鸽由 12只…  相似文献   

20.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锌及乳酸杆菌对乳鸽沙门氏菌感染的防控效果。【方法】选取90只健康、体重相近的10日龄白羽王乳鸽,随机分为5组,每组18只乳鸽。分别为对照组(C组)、感染组(S组,鼠伤寒沙门氏菌)、锌组(Zn组,硫酸锌+鼠伤寒沙门氏菌)、乳酸杆菌组(LAB组,乳酸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联合处理组(Zn+LAB组,硫酸锌+乳酸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试验第5天进行鼠伤寒沙门氏菌攻毒模型的建立,C组灌喂1 mL去离子水,其他组各灌喂1 mL鼠伤寒沙门氏菌悬液(1×109 CFU/mL),连续攻毒3 d。采集血样、肝脏,用于免疫和抗氧化指标测定;采集脾脏和法氏囊并称重,用于计算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采集空肠和回肠组织,用于组织切片的制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乳鸽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比(V/C)显著降低(P<0.05)。与感染组相比,锌组和乳酸杆菌组乳鸽单核细胞比率显著降低(P<0.05);联合处理组乳鸽空肠V/C、回肠V/C和血清T-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结论】乳鸽灌服锌或联合灌服低剂量锌与乳酸杆菌均可通过提高脾脏器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