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为促进我国养猪产业健康、长久发展进程,提出加强非洲猪瘟病毒(ASFV)预防的建议,而采用精确、有效、快速检测ASFV是预防非洲猪瘟的重要基础。鉴于此,拟定采用T8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仪检测我国四川高危区域的16份生猪组织材料,结果表明组织试样均是ASFV抗原阴性,提示受检地区暂时未出现感染的病猪。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发生非洲猪瘟(ASF)疫情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国家非洲猪瘟专业实验室按照农业农村部及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工作部署,依托国家动物疫病防控高级别生物安全实验室,紧急组织ASF科技攻关。目前,已在非洲猪瘟病毒(ASFV)病原生物学和分子流行病学方面取得系列进展。该实验室成功分离了我国第一株ASFV,对其感染性、致病力和传播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建立了动物感染模型;初步阐明了我国  相似文献   

3.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家猪或野猪感染的一种高度致死性、急性、出血性传染病。2018年8月,中国首次报道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养猪业的危害极其严重。本文以ASFV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病毒的结构特点、主要病毒蛋白、传播途径、致病机理等方面归纳总结了ASFV的病原学特点,分析讨论了ASF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的研究现状,提出目前我国ASF疫苗研发所面临的各种挑战,为疫苗的研发提供新的认识和途径,为科学防控非洲猪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翁善钢 《猪业科学》2012,29(7):25-26
引起非洲猪瘟的病原是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ASFV是一种有囊膜的DNA病毒,是非洲猪瘟病毒(Asfarviridae)科,非洲猪瘟病毒(Asfivirus)属的成员。病毒具有高度的基因以及抗原变异性。ASFV的自然宿主是生活在非洲的野猪,但不同品系以及日龄的家猪也对ASFV高度易感。病毒也可以感染各种Ornithodoros属的软蜱,且可以在软蜱体内存活5年以上。  相似文献   

5.
江波  杨蓉 《中国猪业》2022,17(4):72-76
非洲猪瘟(Afri 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 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疫病。该病原对世界养猪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影响。目前,没有针对ASFV的疫苗或其他治疗方法,预防和检测仍是对该病的主要防控措施。在我国已经出现了非洲猪瘟病毒的变异株,其中包括MGF360-505R基因缺失株。本文将就目前关于鉴别ASFV缺失株的检测方法进行论述,为后期ASFV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感染家猪和野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血性、烈性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其列为法定报告的A类动物疫病,该病也是我国重点防范的一类动物疫情。ASFV是迄今唯一的虫媒DNA病毒.具有独特的宿主和生态循环,是一种毁灭性的传染病,成为我国养猪业的头号杀手。  相似文献   

7.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疫病,周边国家的疫情严重威胁我国畜牧业安全,为避免非关税贸易争端,以科学的证明及风险评估来判断输入肉产品中携带ASFV的风险显得很有必要。本文采用定量分析的手段,通过场景树来模拟生猪肉加工过程中的各项卫生控制措施,用数学模型来评估采用的主要卫生控制措施对于降低疫区国家经输出生猪肉传入ASFV风险的效果。结果表明,传入非洲猪瘟的概率与疫区非洲猪瘟流行率、采取的各种卫生控制措施等因素高度相关。表明多种因素可以影响ASFV的传入风险。不同卫生控制措施对传入ASFV风险的影响表现不一,适量的检验样品数量可有效降低传入风险。  相似文献   

8.
非洲猪瘟(ASF)是我国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目前我国尚无疫情发生,为防患于未然,仍需加强病原监测。本试验采用西班牙Ingenasa非洲猪瘟阻断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来源于四川省内的92份猪血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92份血清样本均为ASFV抗体阴性。  相似文献   

9.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疾病。ASFV为DNA病毒,以节肢动物为媒介传播的病毒。1921年,本病首次在肯尼亚报道,并逐步蔓延到62个国家,2018年8月传入我国。  相似文献   

10.
正2021年2月,《中国兽医学报》刊出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军事兽医研究所完成的研究论文《1株非洲猪瘟病毒自然变异毒株的鉴定》,文章指出,非洲猪瘟(ASF)于2018年传入我国后已流行了2年有余,我国非洲猪瘟病毒(ASFV)毒株未曾出现较大变异。最近,针对我国ASF疫情放缓以及感染猪出现的低死亡率现象,在ASFV生态学研究中,从主动监测的样品中分离到1株源自湖北某地的ASFV自然变异株。  相似文献   

11.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virus,ASFV)感染引起的急性、高致死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猪类疾病,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列为法定需要报告的动物疫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性疾病。自1921年首发于非洲,ASF给疫情暴发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ASFV基因组巨大、编码蛋白众多、大量蛋白功能尚不清楚,这严重制约了疫苗的研发。2018年ASFV传入中国,促使政府对非洲猪瘟研究投入加大,推进了相关的研究。近期通过查阅ASFV基因文库,发现ASFV编码的蛋白有159种,其中已知功能的有91种,预测功能的有9种,未知功能的有59种。因此,本文对非洲猪瘟病毒编码蛋白功能及疫苗研究进展进行了更新,为揭示ASFV致病机制及ASF疫苗开发提供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2.
正2021年2月,《中国兽医学报》刊出由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军事兽医研究所完成的研究论文《1株非洲猪瘟病毒自然变异毒株的鉴定》,报道了研究者在ASFV生态学研究中,从主动监测的样品中分离到1株源自湖北某地的ASFV自然变异株。文章指出:非洲猪瘟(ASF)于2018年传入我国后已流行了2年有余,我国非洲猪瘟病毒(ASFV)毒株未曾出现较大变异。  相似文献   

13.
正一、非洲猪瘟病原非洲猪瘟病毒(ASFV)是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唯一成员,具有典型二十面体囊膜结构,病毒粒子大小200 nm。ASFV对低温高度耐受,加热灭活(56℃/60 min;60℃/20 min)。对乙醚和氯仿敏感,8/1 000的氢氧化钠(30 min)、次氯酸和碘化合物可将其灭活。ASFV在肉类中存活期长(表1),不利于病毒的消除。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病毒实验室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 virus,ASFV)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传染性疾病,以高热、网状内皮系统出血和高死亡率为特征~([1])。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ASF列为法定报告疫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2])。ASFV是非洲猪瘟病毒科(Asfarviridae)非洲猪瘟病毒属(Asfivirus)的唯一成员,  相似文献   

15.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ASFV是非洲猪瘟病毒科、非洲猪瘟病毒属的唯一成员,是目前唯一已知的虫媒DNA病毒[1]。ASFV基因组为线性的双链DNA分子,根据病毒株的不同其大小约为170~190kb,包含151~167个开放阅读框,可编码150~200种蛋白[2]。  相似文献   

16.
非洲猪瘟病毒CRISPR/Cas9敲除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危害着全球养猪业。目前尚无商品化ASFV疫苗用于ASF的防控。传统ASFV疫苗研究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限性。通过建立ASFV的CRISPR/Cas9基因敲除技术平台,将为非洲猪瘟病毒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便捷的工具。  相似文献   

17.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家猪和野猪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高致病性病毒株感染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高达100%.ASF自2018年8月传入我国以来,对我国乃至世界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ASFV主要的...  相似文献   

18.
为制备非洲猪瘟病毒(ASFV)p62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并初步应用于感染组织样品中ASFV抗原的免疫组化(IHC)检测,本研究以杆状病毒表达的非洲猪瘟病毒重组p62蛋白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结果显示:基于纯化的p62蛋白建立的间接ELISA方法对杂交瘤细胞进行筛选和亚克隆,获得了18株可稳定分泌抗非洲猪瘟病毒p62蛋白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经IFA检测,制备的单克隆抗体均与非洲猪瘟病毒反应,且不与猪瘟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等猪源常见病毒反应,特异性良好。抗体识别蛋白的鉴定结果显示,3株MAbs识别p35蛋白,15株MAbs识别p15蛋白。14株MAbs重链亚类为IgG1型,4株MAbs重链亚类为IgG2a,轻链均为κ链。利用18株MAbs对ASFV感染猪的肺、扁桃体、淋巴结等组织进行IHC检测,结果显示5株MAbs均能够与感染ASFV的组织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反应。本研究获得的非洲猪瘟病毒p62蛋白单克隆抗体可为非洲猪瘟病毒免疫学检测方法的建立及p62蛋白的结构功能等基础研究提供重要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9.
全球非洲猪瘟疫情形势十分严峻,2019年以来共29个国家/地区报告了新发或正在流行的疫情,非洲猪瘟的防控备受全世界关注。为全面了解非洲猪瘟病毒(ASFV)特性,概述了近年来对ASFV病原学特性和流行病学特点的一些新认识:ASFV对外界抵抗力较强,但怕干燥、高温、强酸和强碱;除家猪、野猪、软蜱外,苍蝇也可能扮演着储存宿主的角色;污染的饲料、饮用水也是ASFV的重要传染源,其中饮水造成ASFV感染的剂量更低,二者的风险点相差1万倍,防控时要高度重视饮用水;非洲猪瘟传播途径较多,但肉制品、环境、设备或车辆、人员是传播的重要风险因素,管理好其流动是防控的关键。本文对于识别非洲猪瘟的所有潜在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以便采取更有效的防控措施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流行现状分析及诊断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 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 ASFV)引起猪的一种急性、高度致死性传染病,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发生和流行,对发病国家的养猪业造成了灾难性的打击,我国已发生首例非洲猪瘟疫情,开展非洲猪瘟相关诊断技术的研究与储备工作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非洲猪瘟流行现状,并综述了我国研究学者在非洲猪瘟各种诊断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加强我国非洲猪瘟诊断技术的储备与制定非洲猪瘟防控措施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