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小尾寒羊和新疆多浪羊群体BMPR-IB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影响Booroola Merino高产性能的BMPR-IB基因为候选基因,对小尾寒羊和新疆多浪羊群体进行BMPR-IB基因多胎性分析.结果表明:小尾寒羊和新疆多浪羊群体内均存在BMPR-IB基因(A746G)的突变个体.小尾寒羊群体内存在3种基因型(BB、B+、++),BB和B+基因型在群体内为优势基因型,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48和0.397,表明BMPR-IB基因突变位点的B等位基因对小尾寒羊的高繁殖力具有显著的影响.新疆多浪羊群体内存在两种基因型(B+、++),++基因型在群体内为优势基因,而B+基因型频率为0.039.通过对群体产羔率的调查分析发现:新疆多浪羊并非是一个多胎绵羊品种,其高产性能主要体现在地方品种绵羊出现四季发情,因而群体内出现一年四季产羔.  相似文献   

2.
BMPR-IB基因作为新疆多浪羊多胎性能候选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控制Booroola Merino羊多胎性能的BMPR-IB基因作为候选基因。从分子水平上研究新疆多浪羊是否存在该基因的突变。实验结果表明:BMPR-IB基因在多浪羊上存在B+型(突变杂合子),但没有检测到BB型(突变纯合子),多浪羊主要以++型(正常个体)为主,B+型频率为0.35,++型频率为0.65,初步推断可能多浪羊的遗传机制和Booroola Merino羊相同。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策勒黑羊和多浪羊Fec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的相关性,为新疆南疆绵羊多胎品系的选育提供参考,试验以策勒黑羊、多浪羊为研究对象,利用PCR-RFLP技术对这两品种绵羊FecB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同时研究该基因对这两品种绵羊产羔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策勒黑羊FecB基因检测到3种基因型,即B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14,0.44,0.42,B、+基因频率分别为0.35,0.65;多浪羊FecB基因检测到2种基因型,即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52,0.48,B、+基因频率分别为0.26,0.74。基因型为BB型的策勒黑羊平均产羔数为2.87只/胎,显著高于++型(P0.05);基因型为B+型的多浪羊平均产羔数为2.55只/胎,显著高于++型(P0.05)。说明策勒黑羊和多浪羊FecB基因具有多态性,其中BB型、 B+型可用于南疆绵羊多胎品系的分子辅助育种。  相似文献   

4.
以绵羊BMPR-IB基因为主效基因.以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多胎品系为研究对象,应用Genopro软件绘制多胎品系绵羊的系谱.记录母羊产羔数.采用PCR-RFLP方法对BMPR-IB基因进行基因型分型.分析多胎性状的分离规律,研究BMPR-IB基因型分布与以多胎性能为目标的品系培育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品系培育中,BMPR-IB基因的表型符合孟德尔遗传分离模式,增加绵羊产羔数由常染色体突变所致,BMPR-IB基因可以用于对绵羊产羔数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多胎候选基因BMPR-IB与蒙古羊双羔群体繁殖性状之间的关系,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子标记技术(PCR-RFLP),以蒙古羊单羔群体(18只)、多胎类型小尾寒羊(30只)为对照组对蒙古羊双羔群体(50只)进行了BMPR-IB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蒙古羊双羔群体和蒙古羊单羔群体中都不存在BMPR-IB基因的FecB(A746G)突变,说明BMPR-IB基因不是影响蒙古羊双羔性状的主效基因;而在多胎品种小尾寒羊中检测到了相应的突变,发现了3种基因型,其突变纯合子(BB)、杂合子(B+)和野生型(++)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100,0.733,0.167,将其与产羔数进行关联分析,结果BB基因型母羊和B+基因型母羊平均产羔数差异极显著(P0.01);经x2适合性检验,小尾寒羊该基因位点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由此推断BMPR-IB基因是控制小尾寒羊多胎性能的主效基因。  相似文献   

6.
研究采用PCR-R FLP方法检测500只策勒黑羊BMPR-IB基因FecB突变的多态性,结果表明:策勒黑羊中FecB突变纯合子、杂合子、野生型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0.108、0.442和0.450,卡方适合性检验显示该位点在群体中处于Hard-Weinberg平衡状态。通过对公、母羊及羔羊的基因型分析,发现BMPR-IB基因突变位点(FecB)的遗传完全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最小二乘法分析有产羔记录的354只母羊平均产羔数与FecB基因的相关性,结果显示BB型、B+型与++型母羊产羔数差异极显著(P<0.01),表明BMPR-IB基因FecB突变显著影响了策勒黑羊的产羔数,是策勒黑羊多胎性能的主效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已知繁殖性能的33只小尾寒羊母羊(山东梁山和泰安)、14只蒙古羊母羊(甘肃武威)的血样,提取DNA.用FecB基因作为小尾寒羊多胎候选基因进行研究,利用Australian Sheep Gene Mapping Web SiteAF298885引物(BMPR-IB基因,forced-PCR引物,即FecB基因引物)进行PCR扩增,对其PCR产物用AvaⅡ酶切进行酶切鉴定基因型.研究结果表明①小尾寒羊基因型由3种基因型-BB、B+、++组成,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03 0、0.606 1、0.090 9,突变杂合B+和突变纯合BB为优势基因型、野生型++很低;蒙古羊分别为0、0.071 4、0.928 6;只由两种基因型-++、B+组成,不存在BB型,而且B+频率也很低,未突变野生型-++型为优势基因型.小尾寒羊与蒙古羊在基因型组成上差异均极显著(P<0.01),这两个品种的多胎表型一致.②小尾寒羊B和+基因频率分别为0.606 1和0.393 9,突变基因B(FecB)为主导基因,蒙古羊分别为0.035 7、0.964 2,蒙古羊以未突变+为主导基因.因此,证明FecB基因是小尾寒羊多胎重要的分子标记,但FecB基因是否是小尾寒羊多胎基因需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③小尾寒羊品种内BB和B+基因型均为多胎表型,通过对小尾寒羊3种基因型第1、2胎次平均产羔数统计发现BB型>B+型>++型,但在研究中发现具有多胎表型而基因型是野生型++的3只小尾寒羊,因此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IB(BMPR-IB)基因为小尾寒羊及其与波德代羊、白萨福克羊、无角陶赛特羊杂交后代多胎性能的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该基因分别在11个绵羊群体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尾寒羊和低代杂种后代在BMPR-IB基因编码序列第746位碱基处发生了Q249R突变,小尾寒羊AA、AB和BB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32 3,0.225 8和0.741 9,B等位基因频率为0.854 8,A等位基因频率为0.145 2。小尾寒羊杂种后代群体中B等位基因频率随杂交代数的增加而降低,而A等位基因频率却随杂交代数的增加而增加。因此,BMPR-IB基因是影响小尾寒羊及其低代杂种后代高繁性能的一个主效基因,可以用于对绵羊产羔数的辅助选择,并进行横交固定培育多胎新品系。  相似文献   

9.
绵羊多胎基因及相关遗传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绵羊的繁殖性状受多基因控制,文章综述了现已发现并证明的多胎基因,如FecB基因、BMPR-IB基因、FecX基因及相关遗传标记.并阐述了这些基因的发现、定位、遗传效应及调控机制.探讨绵羊多胎基因的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0.
以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IB(BMPR-IB)基因和促卵泡素β(FSHβ)亚基基因为小尾寒羊、陶滩寒二代、滩羊和无角陶赛特多胎性能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该基因在4个绵羊群体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同时研究该基因对小尾寒羊高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尾寒羊及其杂种陶滩寒二代在BMPR-IB基因编码序列第746位碱基处发生了Q249R突变,而滩羊和无角陶赛特则没有发生这种突变;FSHβ基因CDS区外显子2在4个绵羊群体中都存在遗传多态性,CC基因型和DD基因型相比在外显子2第147处有1个T→C的单碱基突变,但未引起氨基酸改变。BMPR-IB的基因型和FSHβ的基因型分别在小尾寒羊及其杂种后代与滩羊和无角陶赛特之间分布差异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因此,BMPR-IB基因是影响小尾寒羊及其杂种陶滩寒二代高繁性能的一个主效基因,而FSHβ基因可能是控制小尾寒羊及其杂种陶滩寒二代高繁性能的一个主效基因或与之存在紧密连锁的一个遗传标记,均可用于对绵羊产羔数的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绵羊多胎性研究与利用现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绵羊属单胎哺乳类动物,但某些绵羊品种具有稳定的多胎性能,如中国的湖羊、小尾寒羊等品种,国外的布鲁拉美利奴羊(Boooroola Merino,BM)、芬兰兰德瑞斯羊、罗曼诺夫羊等品种。为了探究多胎性机理,国内外作了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显著成绩。在BM羊已成功地发现多胎主基因FecB,并被定位在6号染色体上。本文主要从生理学、内分泌以及遗传学方面对中国绵羊多胎性研究和利用现状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绵羊多胎性研究和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绵羊多胎性的分子机理以及为哈萨克羊多胎繁殖力的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开展哈萨克羊品种多胎主效基因筛选和标记辅助育种研究,可为哈萨克羊品种的开发利用及遗传资源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也必将有力推动和加速哈萨克羊多胎品系的选育步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重大的应用价值。本实验采用PCR-RFLP方法,对哈萨克羊FecB基因进行PCR-RFLP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在哈萨克羊群体中FecB基因的A746G酶切位点上均未发现多态性,表明FecB基因的A746G酶切位点不能作为控制哈萨克羊繁殖力的潜在分子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13.
湖羊BMPR-IB、BMP15和GDF9基因的RFLP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BMPR-IB、BMP15、GDF9基因作为湖羊多胎性状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53只湖羊上述候选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表明:湖羊BMPR-IB基因的FecB位点只存在BB和+B两种基因型,二者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981 1和0.018 9;B等位基因为绝对优势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为0.990 6。未检测到BMP15基因的B4(FecXB)突变和GDF9基因的G8(FecGH)突变。因此,推测BMPR-IB基因的FecB位点是湖羊多胎性的主效基因,而BMP15基因和GDF9基因与湖羊群产羔数关系不大。研究结果同时反映了所测湖羊群体是一个高度纯化的宝贵绵羊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4.
绵羊多胎性状基因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绵羊的繁殖性状受多基因控制,本文综述了现已发现并证明的主基因和QTL住点,如FecB基因、FecX基因、FecX2基因、BMP15(形态发生蛋白15)突变、Q249R突变及Thoka基因等。通过分析这些基因或QTL位点的作用、遗传方式、遗传效应及基因定位,旨在为探讨绵羊多胎性状的基因调控规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畜牧与兽医》2015,(6):63-66
Fec B基因是绵羊高繁殖力BMPR-IB基因突变的结果,笔者通过BMPR-IB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本地哈萨克羊中选育多胎新类型。采用绵羊多胎主效基因FecB基因通过PCR-RFLP法进行检测,一代杂交导入FecB基因比率为79.5%(132/166),导入效果显著。就不同基因型羔羊初生重、育成母羊6月龄体重、体尺多重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数据显示携带多胎基因(B+或BB)与野生型(++)基因羊均生长状态良好,能够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生长发育较快抗病力与本地基本一致,为下一步培育本地哈萨克多胎新类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索绵羊多胎性的分子机理以及为绵羊繁殖力的标记辅助选择和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特开展了哈萨克羊品种多胎主效基因筛选和标记辅助育种研究。实验采用PCR-RFLP方法,对哈萨克羊GDF9、ESR、BMPR-IB基因进行PCR-RFLP多态性检测。结果表明:在哈萨克羊群体中GDF9、ESR、BMPR-IB基因的酶切位点上均未发现多态性,说明GDF9、ESR、BMPR-IB基因的酶切位点均不能作为控制哈萨克羊繁殖力的潜在分子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17.
FecB基因是在绵羊上发现的第-个多胎性基因.近年来,关于FecB基因的遗传及生理效应、基因图谱的绘制以及对绵羊卵泡发育和排卵率调控机制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本文简述了绵羊多胎性FecB基因研究的最新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该研究以小尾寒羊、湖羊、湖寒杂交羊为实验素材,以FecB基因为候选基因,探讨多胎基因在3种羊群体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尾寒羊、湖羊、湖寒杂交羊FecB基因均有BB、B+、++三个基因型,其中小尾寒羊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7(70)、0.30(44)、0.23(34),湖羊的分别为0.71(117)、0.23(37)、0.06(10),湖寒杂交羊的分别为0.28(70)、0.63(156)、0.08(20);经测序发现,在746 bp处发生A→G的突变。通过对FecB的检测,为下一步湖寒杂交后代母羊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FecB是19世纪80年代在布鲁拉美利奴(Booroola Merino)绵羊中发现的能增加排卵数和产羔数的一个常染色体突变基因,是在绵羊中识别出的第一个高繁殖力主效基因。本研究利用PCR-SSCP以及PCR-RFLP方法对湖羊、小尾寒羊、阿勒泰羊、洼地绵羊共470只的FecB基因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验证FecB基因为绵羊的高繁殖力的主效基因,并以洼地绵羊为研究对象,检验FecB基因是否为洼地绵羊高繁殖力的主效基因。实验结果表明上述两种方法均能准确判型,稳定可靠性良好,并且判断的结果一致。研究结果显示:上述4个绵羊品种均携带FecB突变,且能证明FecB基因为洼地绵羊高繁殖力的主效基因。  相似文献   

20.
朱靖  杜立新 《猪业科学》2004,21(9):16-18
小尾寒羊具有常年发情、性成熟早和多胎性能的高繁殖力特性,平均每胎产羔2.6只,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绵羊品种,也是我国独特的遗传资源。目前在BooroolaMerino羊、Inverdale羊和Hanna羊中已找到影响多胎性能的主基因,但国内对小尾寒羊多胎性能遗传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常规的选育和分子标记方面,也有一些以候选基因法从分子水平上对小尾寒羊多胎机制进行研究,仍没有确立控制小尾寒羊高繁特性的主效基因,本文就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小尾寒羊主效基因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