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6篇
林业   30篇
农学   25篇
基础科学   5篇
  11篇
综合类   155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施肥方式和肥料自身问题2个方面详细综述了肥料致害的类别、机理、表征及防治对策,以期在肥料监管体系并不完善的大环境下给肥料生产企业合法经营提供一定的科学参考和理论依据,并为农民朋友们远离肥害、避免粮食产量蒙受损失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2.
2000年7月份,泗阳某个体鹧鸪养殖场,鹧鸪突然发病。发病鹧鸪排白色水样稀烘,肛门周围羽毛被粪便沾污,食欲停止,羽毛蓬松.翅膀下垂,头垂地,闭眼呈嗜睡状态,病程3~7d,严重者衰竭死亡。雏鹧鸪死亡率约为10%。现将其诊断与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结合实例分析,介绍马铃薯晚疫病预警系统的形成和操作规程,以及预警分析结果在药剂防治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在同一主效基因(Wx^mp)背景下可溶性淀粉合成酶基因SSⅡa和去分支酶基因PUL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水稻品质遗传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SSⅡa和PUL存在多态性而其他淀粉合成酶相关基因没有多态性的半糯品系宁0145和粳稻品种武运粳21进行杂交,获得F2群体与F3株系。利用分子标记,选择含有Wx^mp基因的F2单株与F3株系,将这些F2单株与F3株系分成SSⅡa^nPUL^n、SSⅡa^nPUL^w、SSⅡa^wPUL^n和SSⅡa^wPUL^w4种基因型(n和w分别表示该基因来源于宁0145和武运粳21),分析不同基因型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的差异,探讨同一Wxmp基因背景下不同SSⅡa和PUL等位基因对蒸煮食味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基因型间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来源于武运粳21的SSⅡa^w基因和PUL^w基因分别使直链淀粉含量增加0.29%~1.00%和0.62%~1.18%,且PUL的效应大于SSⅡa,两者间存在互作效应。SSⅡa^w基因和PUL^w基因降低胶稠度和崩解值,提高了热浆黏度、冷胶黏度、消减值和回复值,对糊化温度、峰值黏度和峰值时间的作用较小。【结论】明确了Wx^mp背景下SSⅡa和PUL基因对稻米蒸煮食味品质的遗传效应,该研究结果为SSⅡa和PUL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稻米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2007年12月,一信鸽群150多羽突发疫情。根据病因分析、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微生物学诊断,确诊为禽霍乱。现将诊治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在去势马、骡的过程中,有时发生骨折,已为人听共知,给集体财产造成的损失很大,给去势工作也造成了不小的障碍和影响。一九七○年五月八日,我站给苇子沟公社小苇大队第七生产队,去势一匹二岁黑色公骡,在施术过程中该骡骚扰不安,拚命挣扎将股骨蹬断。  相似文献   
7.
卢家公社粮食所,一匹黑色七岁母骡,于一九七六年三月二十四来我站住院就医。主诉:春节前农历(二十七)用该骡套车拉雪,全身出汗,卸车后拴于圈内,节后(初六)上班套车拉粮,发现左前肢瘸,第二天到公社畜牧站治疗,经治十余天患肢不但没好,反而迈步高抬。又经其他畜牧站治疗数次,至今已近二月仍不见好转。  相似文献   
8.
1 发病情况 泗阳县某孔雀饲养场共饲养孔雀450只,其中种孔雀85只,小孔雀365只,相继发生多种疫病. 2007年8月5日,约45日龄的孔雀发病,一半孔雀呆立,起初每天死亡1-3只,用血清和药物治疗好转,几天后小孔雀发病和死亡率增加,高峰时每天死亡10-15只,共死亡110只,死亡率达24.5%. 2 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9.
以宜昌林科所5年生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来集的花粉为试验对象,进行了花粉发芽试验,培养基按不同的蔗糖浓度和PH值进行了 9种处理,接种24~36小时以后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培养基不同,花粉的发芽率也不一样,适合马尾松花粉发芽的培养基是蔗糖浓度为10%,琼脂 7%,PH=5.5的培养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构建一套基于水稻重要性状基因标记的品种DNA指纹鉴定体系,为加强主栽优良食味半糯粳稻品种的种质管理与品种保护奠定基础。方法 以34个江浙沪主栽优良食味半糯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已知标记多态性鉴定、公共数据库基因序列比对、基因组重测序等多种方法对水稻重要性状调控基因的关键差异位点进行筛选,开发核心SNP或InDel标记;利用As-PCR技术将SNP标记发展为依据电泳条带鉴别的简单PCR标记,通过电泳条带特征化和类型分析获得基因型信息,构建半糯粳稻品种的DNA指纹图谱库。结果 筛选出来源于40个水稻重要性状调控基因的54个核心标记,包括18个SNP标记和36个InDel标记;54个标记在20个品种中共检测到155个有效特征化条带,转化为155个0/1数据位点,建立各品种的DNA指纹数据库,可区分全部供试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品种间遗传相似性变异范围为0.47—0.90,其中,南粳7718与苏香粳100的相似性系数最小,而南粳9308与南粳9036的相似性系数最大,二者存在8个数据位点差异。亲缘关系分析可将供试品种划分为6个分支,其中,南粳7718为独立分支,表明其与其他品种间的亲缘关系较远。核心标记鉴定效果的进一步验证表明,该套标记可以对14个半糯粳稻新品种进行有效区分,聚类图显示其分布于Ⅱ、Ⅲ和Ⅳ 3个类群,证实各品种间基因型信息的差异性;并利用该套标记鉴定了一个未知半糯水稻的品种真实性,根据基因型和聚类分析,将其判定为南粳9108。结论 经优化筛选,获得可准确区分当前主推半糯粳稻品种的54个核心标记,并发展为可电泳检测的简单PCR标记,利用该套标记组合构建了34个江浙沪地区主栽优良食味半糯粳稻品种的DNA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