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3篇
综合类   27篇
畜牧兽医   7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
为了探索断奶獭兔消化功能的发育变化规律。以美系獭兔为研究对象,从28日龄起,对消化器官质量、小肠各段绒毛高度(VH)、隐窝深度(CD)、肠壁厚度(IWT)与胃蛋白酶、胰蛋白酶、淀粉酶的活性进行测定分析,并进行消化器官的Gompertz与Logistic模型拟合。结果:①消化器官发育的拐点日龄出现在30~60 d;快速生长阶段发生在:小肠与大肠35~63日龄、肝脏63~70日龄、胃49~56日龄;最大质量分别为:胃20.619 7 g、肝脏71.9582 g、小肠42.500 3 g、大肠46.905 7 g,分别出现在98、122、1191、20 d。显示消化器官的成熟顺序为:小肠、胃、大肠、肝脏。描述美系獭兔消化器官的发育Gompertz模型优于Logistic。②日龄显著影响小肠各段IWT(P〈0.01),明显影响十二指肠前中部、空肠和回肠的VH(P〈0.05),对十二指肠前中部和空肠CD影响显著(P〈0.05)。③日龄对胃蛋白酶和小肠各段胰蛋白酶、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均不显著(P〉0.05),但随日龄的增加酶活性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稳定于60日龄左右。相同日龄的胰蛋白酶和淀粉酶在小肠不同肠段间的活性具有一定差异,表现为空肠最高,回肠居中,十二指肠最小。结论:Gompertz可以较好地用来描述美系獭兔消化器官的发育,獭兔消化器官的发育与日龄密切相关,60日龄是其消化器官发育的拐点日龄,成熟于120日龄;断奶对消化器官形态学发育的影响恢复需要约2周的时间。  相似文献   
22.
家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的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山西某规模兔场出现的以鼻炎和肺炎为临床症状的患兔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的观察以及对送检病兔病原分离鉴定和生化试验,经综合诊断为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病。采用经药敏试验敏感的药物对兔群进行预防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表明,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是目前规模兔场重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23.
球虫病是影响家兔健康甚至是威胁家兔生命安全的一大杀手。针对当前我国规模养兔方式及球虫病流行的新特点,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与生产实践的积累,提出了对该病必须坚持常防不懈、综合诊断、科学用药、重在预防等方略,旨在为养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4.
彩色獭兔肺炎克雷伯氏菌病诊治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以食欲不振、呼吸困难、打喷嚏为主要临床症状的青年獭兔进行剖检,肺部分实变,颜色变深,切面有白色脓汁样液体流出。采集病料进行病原菌培养、生化试验和动物接种试验表明,该菌为克雷伯氏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庆大霉素、左氧沙星、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诺氟沙星都可以用作预防和治疗该病的药物。该诊治报告表明,克雷伯氏菌也是引起家兔呼吸道疾病的病原菌之一,应引起养兔生产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25.
试验旨在研究地方绵羊品种的遗传变异,为种质资源评价、保护和利用提供理论数据。利用5个微卫星标记分析4个地方绵羊品种的遗传多样性,根据等位基因组成及频率进行群体遗传统计分析;基于品种间标准遗传距离(Ds)和Nei氏遗传距离,分别构建UPGMA系统发生树。4个地方绵羊品种共检测到70个等位基因,各位点等位基因数(Na)在10~18之间;4个地方绵羊品种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81~5.68个,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152~0.7373,平均遗传杂合度(H)为0.6711~0.7820;4个地方绵羊品种间遗传分化系数为0.0847,标准遗传距离(Ds)和Nei氏遗传距离晋中绵羊与乌珠穆沁羊为最大(0.5775、0.6126),小尾寒羊与乌珠穆沁羊为最小(0.1542、0.1955),首先小尾寒羊与乌珠穆沁羊聚为一类,晋中绵羊与广灵大尾羊聚为另一类,然后两类聚在一起形成一大类。结果表明,4个地方绵羊品种遗传变异大、多样性丰富;品种间遗传分化小,但小尾寒羊和乌珠穆沁羊与晋中绵羊和广灵大尾羊间已有明显分化。选择的5个微卫星座位均为高度多态位点,可作为有效遗传标记用于绵羊品种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分析。各地方绵羊品种分子聚类关系与其形成史、分化及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柠檬酸”组合添加剂替代抗生素对商品肉兔生长性能、免疫器官指数、血清免疫指标、腹泻率、死亡率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的35日龄断奶伊拉商品肉兔300只(公母各占1/2),按照平均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5组,每组6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兔。试验设空白对照组、抗生素对照组(基础饲粮+恩拉霉素20 g/t+金霉素52.5 g/t)、试验1组[基础饲粮+低剂量组合添加剂(葡萄糖氧化酶200 g/t+过氧化氢酶114 g/t+柠檬酸1.0%)]、试验2组[基础饲粮+中剂量组合添加剂(葡萄糖氧化酶400 g/t+过氧化氢酶228 g/t+柠檬酸1.0%)]、试验3组[基础饲粮+高剂量组合添加剂(葡萄糖氧化酶800 g/t+过氧化氢酶456 g/t+柠檬酸1.0%)]。试验持续35 d,其中预试期5 d,正试期30 d。结果显示:1)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组合添加剂对肉兔的末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料重比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肉兔的腹泻率、死亡率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随着组合添加剂添加剂量的...  相似文献   
27.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苹果渣对肉兔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32日龄体重相近的健康断奶肉兔3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70只兔。5组试验兔分别饲喂含0(对照组)、6%(Ⅰ组)、12%(Ⅱ组)、18%(Ⅲ组)和24%苹果渣(Ⅳ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9 d,正试期30 d。结果表明:1)Ⅳ组末重、平均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Ⅰ组、Ⅲ组和Ⅳ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Ⅲ组、Ⅳ组料重比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各组腹泻率和死亡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2)对照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最低,极显著低于Ⅲ组、Ⅳ组(P0.01);Ⅱ组、Ⅲ组、Ⅳ组粗蛋白质表观消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Ⅰ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0.05)。Ⅲ组中性洗涤纤维(NDF)表观消化率最高,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Ⅰ组、Ⅱ组(P0.01);Ⅰ组、Ⅱ组、Ⅲ组、Ⅳ组酸性洗涤纤维(ADF)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Ⅲ组、Ⅳ组能量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Ⅰ组、Ⅱ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3)各组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肌肉化学成分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综合考虑本试验所测指标,肉兔饲粮中适宜的苹果渣添加比例为18%。  相似文献   
28.
为了探索用白色獭兔快速生产优质海狸色獭兔皮的繁育模式,开展了海狸色獭兔与白色獭兔杂交试验。配种组合为海狸色公兔×海狸色母兔(试验1组),白色公兔×白色母兔(试验2组)和海狸色公兔×白色母兔(试验3组)。3组后代进行生长发育和皮毛质量测定。结果表明:杂种的生长速度最高,料肉比最低;杂种海狸色较纯种海狸色獭兔的被毛密度、毛丛长度均高,枪毛比例在海狸色与白色獭兔之间;用海狸色公兔与白色母兔进行杂交是快速生产海狸色獭兔皮张的较佳繁育模式。  相似文献   
29.
2019年2月,针对山西某兔场爆发肉兔腹泻,且出现高死亡率的问题,随机采集28份死亡肉兔的肝脏等病料,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对其进行了9种药物的敏感性实验。结果表明:28份病料中分离出的20株大肠杆菌对多种药物呈现出耐药性,其中对阿莫西林耐药率最高,达78.9%,对卡那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氧氟沙星、磷霉素、头孢西丁的耐药性介于10.5%~42.1%之间,对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最低,为0.05%。  相似文献   
30.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致病菌,多引发不同程度感染。2017年7月初,山西省某獭兔场出现大量死亡,病兔主要表现为呼吸系统症状。采集病兔呼吸系统各器官,通过实验室无菌培养,得到疑似病原菌优势菌株,对该菌株进行染色镜检并通过16S rDNA检测方法,与NCBI数据库进行比对,确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对小鼠有致病性,对分离到的菌株通过K-B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对庆大霉素、链霉素、多黏菌素B、卡那霉素、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痢特灵耐药;对头孢氨苄、四环素、头孢克罗中敏;对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哌酮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