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35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7篇
  38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51.
将KNO3、CaCl2、DA-6、KH2PO4、FeSO4·7H2O、MgSO4·7H2O和蔗糖7种物质组合配制复合型抗盐剂,以‘济麦22’为研究材料,采用水培法,探讨了不同浓度(0.2%、0.4%和0.6%)盐(NaCl)胁迫下,施加不同浓度(10%、20%和30%)抗盐剂对种子萌发及后续幼苗生长的影响,并提出了适合小麦的抗盐剂配方。结果表明:(1)30%、20%、10%抗盐剂分别对0.2%、0.4%、0.6%NaCl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的促进效果最好,发芽率分别提高了6.4%、12.0%、26.5%。(2)0.6%NaCl胁迫下添加抗盐剂,根干质量显著增加了29.7%~35.9%;在抗盐剂作用下,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67.5%~90.0%(0.2%NaCl胁迫)、13.3%~51.5%(0.4%NaCl胁迫)和0.4%~25.5%(0.6%NaCl胁迫),且30%抗盐剂显著增强了0.2%NaCl胁迫下小麦的光合作...  相似文献   
152.
分布式信源编码将编码端的复杂度转移至解码端,可有效解决果园无线视频传感器网络采集节点能量和计算能力受限的问题,但其实际性能还不够理想。为了进一步提高编码的率失真性能,针对果园视频时空相关性强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块自适应的分布式视频编码架构,该架构根据视频内容的相关性选择编码方式,对于WZ帧块采用LDPC编码的方式并利用联合比特平面LDPC算法进行译码。以苹果和葡萄果园视频样本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块自适应的分布式视频编码架构能充分利用视频的时空相关性,在相同的量化前提下,相比传统架构苹果和葡萄果园视频样本分别节约了6%~10%及9%~13%的码率。  相似文献   
153.
盐碱地的生态修复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耕地面积逐步减少,土地质量也在降低,世界范围内土地盐碱化问题越来越严重。为了科学、合理地治理盐碱地,应当以系统论的观点,从盐渍土资源、植物资源、水资源等诸方面综合考虑,把盐碱地作为一种可利用的资源,根据生态恢复学原理,对盐碱地进行生态修复,统筹开发利用与水土保持、经济效益与景观效果之间的关系,努力拓展盐碱地开发利用新途径,积极推进盐碱地资源的生态利用与产业化开发。  相似文献   
154.
通过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下3年6季的田间试验,研究纳米级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对氮素利用率和硝态氮淋溶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普通氮磷钾化肥配施相比,4种纳米级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提高小麦对氮素的利用率2.80~23.38个百分点,玉米对氮素的利用率1.01~21.63个百分点。在0―80 cm土层,PS、BC208和306处理下土壤硝态氮含量高于普通氮磷钾化肥配施处理,而F208处理低于普通氮磷钾化肥配施处理;在80―160 cm土层,均低于普通氮磷钾化肥配施处理;在接近地下水水位土层(140―160 cm),减少硝态氮1.61~2.42 mg/kg。4种纳米级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损失出土壤-作物系统的氮素比普通氮磷钾化肥配施处理减少2.00~24.90个百分点。结果表明,纳米级材料胶结包膜型缓/控释肥料能有效的提高氮素利用率和减少硝态氮的淋溶损失。  相似文献   
155.
世界盐碱地资源及其改良利用的基本措施   总被引:70,自引:0,他引:70  
目前,全球盐碱地面积已达9.5亿hm2.土壤盐碱化已成为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是不适当灌溉,植被破坏和海水内侵.在人口不断增长,耕地逐渐减少的情况下,改良利用盐碱地具有重要意义.采取的基本方法包括工程措施、耕作措施和综合措施.植树造林是改良盐碱地的生物措施之一,不但可以改善环境,抑制土壤盐碱化,而且可以直接利用盐碱地生产林木果品,提高盐碱地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6.
生物的多样性丧失是一个全球问题,已引起了广泛关注。乡村环境是生物的重要栖息地,随着乡村中景观建设的进行,乡村的土地利用、农业活动、居住区建设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些改变对原有生物的生存有着潜在的威胁。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乡村景观建设过程中需要生物多样性保护技术的支撑。介绍了合理布局乡村景观、发展生态农业、保护生物栖息地、建立生态园与生态廊道、建设富含生命的乡村文化5种措施,通过乡村景观布局的设计,划分合理区域,保护多样化的生物栖息地,建立生态廊道,形成乡村生态园与生态农业景观,结合乡村文化建设,达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7.
西瓜生长喜欢高温、干燥环境和充足的光照,特别是在开花坐果期和果实发育期对温度、湿度、尤其对光照要求更为严格。西瓜坐瓜期(坐瓜节位雌花开花到果实退毛)开花结果这段时间在25~35℃……  相似文献   
158.
以自然演化模式、林业治理模式和农业治理模式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土壤单质量指数(Soil single quality index, SSQI)和土壤综合质量指数(Soil comprehensive quality index,SCQI)法,研究了滨海盐碱地土壤质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根据土壤单质量指数,研究区土壤容重、总孔隙度、通气度和含盐量总体属于优、良级水平, pH、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属于中级水平;而质地、有机质、全氮和微生物生物量属于中、差级水平。农业和林业治理模式能有效地优化滨海盐碱地土壤的含盐量、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指数。根据土壤综合质量指数,研究区土壤综合质量指数平均为1.2?0.1(中级水平),土壤质量一般,不利于植物生长。其中农业治理模式的土壤综合质量指数为1.24?0.11,林业治理模式为1.2?0.1,自然演化模式为1.14?0.09。土壤综合质量指数显示不同处理模式的土壤质量有一定的差异,这一差异的稳定性较高,但未达统计分析的显著性水平。人为干扰如农业和林业治理模式是滨海盐碱地土壤质量在短期内产生时空变异的主要诱因,加速了滨海盐碱地土壤质量的演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9.
山东黄河沉沙池区综合治理技术及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沙池区沙化土地是人为形成的沙地,土壤含沙量高、保水保肥性差、地表凹凸不平。通过平整土地、营建农田防护林体系、改良土壤、发展高效优质农业,池区面貌焕然一新,大大改善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土地生产力、增加了群众收入。经过投资效益分析,此项目投入产出比为3.53、投资回收期为2.13a、治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