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0篇
林业   52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32篇
  23篇
综合类   177篇
农作物   65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93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玉米旱作栽培条件下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玉米旱作栽培条件下秸秆覆盖栽培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可使土壤酶活性增加,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9 000 kg/hm2 覆盖量下达到最高,在0~20 cm层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对照(覆盖量0 kg /hm2)增加46.9%和9.0%,脲酶活性在13 500 kg/hm2覆盖量下最高,且在0~20 cm层脲酶活性较对照增加了3.9倍;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而碱性磷酸酶活性各层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82.
不同覆盖材料对耕层土壤温度及玉米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玉米沟垄集雨种植模式下对沟内覆盖普通地膜、生物降解膜、液体地膜及秸秆的耕层土壤温度及玉米出苗状况进行了观测.两年结果表明,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覆盖均能显著提高土壤温度,在5~25 cm耕层平均温度比不覆盖分别增加2.51℃~3.77℃和1.30℃~2.19℃,液体地膜覆盖与对照差异很小,增温值为0.13℃~0.56℃,而秸秆覆盖与不覆盖相比有明显的降温作用,其5~25 cm土层温度比对照降低1.25℃~2.19℃.普通地膜和生物降解膜覆盖分别使玉米提前4 d和3 d出苗,秸秆覆盖使出苗期推迟2 d,液体地膜覆盖与对照的出苗期无差异.  相似文献   
83.
追施氮肥对中筋小麦小偃2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追施氮肥对中筋小麦小偃22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关中主栽小麦品种小偃22高产调优栽培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05~2006年以小麦品种小偃22为材料,于拔节期和孕穗期追施不同量的氮肥,检测其产量、籽粒品质指标和面粉粉质指标的变化。【结果】不同生育期追施氮肥后小偃22平均单产较对照提高13.6%,其中以拔节期施纯氮37.5 kg/hm2+孕穗期施纯氮75 kg/hm2处理增产效果最为显著,较对照净增1 350.5 kg/hm2,增幅达20.8%。追施氮肥处理平均籽粒蛋白质、湿面筋、干面筋含量及出粉率和吸水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依次较对照提高6.6%,9.2%,9.9%,2.3%和2.3%;追氮对沉淀值和稳定时间影响不大,但平均硬度和弱化度较对照分别提高1.8%和22.4%;形成时间、评价值和粉质质量依次较对照降低8.3%,10.5%和16.8%。【结论】追施氮肥可显著提高小偃22的产量,显著改善其籽粒品质,但不利于粉质品质的改善。拔节期37.5 kg/hm2+孕穗期75 kg/hm2追氮组合对产量和籽粒的蛋白质品质及粉质品质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究家蚕热激蛋白(Hsp25.4)基因在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virus,Bm NPV)侵染家蚕后的表达变化规律,明确敲低该基因表达后对BmNPV增殖复制的影响,为深入解析BmHsp25.4蛋白在BmNPV侵染家蚕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5龄家蚕幼虫为研究对象,经口添食10μL预先制备好的BmNPV-T3株病毒悬液(5×108个/mL),对照组添食等量灭菌水,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mHsp25.4基因在BmNPV侵染6 h各组织的表达情况,并选择相对表达量较高的3个组织,分析BmHsp25.4基因时空表达图谱;注射双链RNA(dsRNA)检测BmHsp25.4基因在体内的干涉效果,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BmHsp25.4基因干涉后对BmNPV增殖复制的影响。【结果】BmNPV侵染家蚕6 h,BmHsp25.4基因在家蚕血液、中肠和脂肪体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升高;时空表达谱结果显示,BmHsp25.4基因在3个组织中的表达谱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血液和中肠组织的相对表达量均在6h达峰值,而脂...  相似文献   
85.
为给小麦新品种中麦895的推广提供技术支撑,2013-2015在关中中部灌区,采用二次D饱和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播期与播量对中麦895产量及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播期和播量显著影响中麦895的产量,其高产适宜的播期为10月12日-19日,适宜的播量为170.2 kg·hm-2~206.5 kg·hm-2。不同处理之间成穗数、千粒重和产量差异极显著,穗粒数差异显著。播量为185.5 kg·hm-2时,达到最高产量的适宜播期为10月14日-22日;播期为10月14日时,达到最高产量适宜的播量为130.5 kg·hm-2~207.3 kg·hm-2。播期和播量可显著影响中麦895的蛋白质含量和容重,对加工品质和拉伸品质没有显著影响;适期偏晚播种有利于提高中麦895的成穗数和千粒重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86.
【目的】考察公猪生殖系统中硒蛋白编码基因表达情况,初步筛选与其繁殖性能密切相关的硒蛋白编码基因。【方法】采用RT-qPCR技术对成年和半月龄DLY三元杂交公猪的睾丸、附睾及杜洛克公猪的精子进行25个硒蛋白编码基因表达量分析,采用2~(-△△Ct)法计算各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①GPX3和TXNRD2在仔公猪睾丸中显著高表达(P0.05),GPX6、SELENOM和SELENON在仔公猪附睾中显著高表达(P0.05);②GPX4、SELENOH、SELENOK、SELENOS、SELENOT、SELENOV、SEPHS2、TXNRD1等8个硒蛋白编码基因在成年公猪睾丸中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余样品中表达量(P0.05);③MSRB1和SELENOI在成年公猪附睾中表达量显著高于仔公猪附睾中表达量(P0.05)。【结论】在公猪生殖系统中,13个硒蛋白编码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2个硒蛋白编码基因表达受性成熟的影响,揭示这些差异表达的硒蛋白编码基因与相应器官生殖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7.
为探索红枣GSTU类基因在红枣抗逆中的分子作用机制,本研究以狗头枣枣树叶片的DNA为模板,根据枣GSTU基因的序列(HM345954.1)设计引物,采用PCR方法获得GSTU基因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其所对应蛋白的结构域、功能域、理化特性、跨膜区、二级结构及亚细胞定位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到的DNA序列全长838 bp,具有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内含子在292~460 bp碱基处,该序列与GenBank中枣的GSTU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99.85%和100%,表明成功的克隆了狗头枣的GSTU基因。该序列编码22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25.268 kD,理论等电点(pI)为6.10;亲水性的平均数为-0.242,表明该蛋白是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为主,其次是无规则卷曲,不存在信号肽,表明该蛋白可能为非分泌性蛋白,该蛋白可能位于内质网(膜)和质膜上。本研究获得的狗头枣GSTU基因在基因结构上含有1个内含子,在核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上与GenBank中枣的GSTU基因同源性高,并对其理化性质、结构等进行了预测与分析,为进一步研究红枣抗逆分子机制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红枣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8.
东方百合鳞茎快速增长的组培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方百合栽培品种‘Sorbonne’和‘Siberia’的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蔗糖、6-BA、IAA、PP333及活性炭(AC)的添加浓度对组培苗小鳞茎增重和直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80g/L蔗糖浓度有利于‘Sorbonne’和‘Siberia’组培苗小鳞茎增重;6-BA浓度为0.2mg/L、IAA浓度为0.5和1.0mg/L时‘Sorbonne’和‘Siberia’组培苗小鳞茎平均直径增加最大,分别为120.7%和138.0%;PP333浓度达3.2mg/L和1.6mg/L时,‘Sorbonne’和‘Siberia’的组培苗小鳞茎平均直径增加最大,分别达到505.7%和211.3%;AC浓度达到2.0g/L时‘Sorbonne’试管苗小鳞茎平均直径增加最大,浓度达到4.0g/L‘Siberia’组培苗小鳞茎平均直径增加最大,分别为194.7%和220.3%。  相似文献   
89.
量化土壤呼吸的时间变化(包括热时刻)并阐明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干旱”和“湿润”)氮沉降增加和放牧干扰对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的影响,有助于准确估算区域生态系统的CO2通量。本研究于2016年在松嫩草甸草原进行了氮添加和放牧处理试验,于2020年6~8月对土壤呼吸及其组分进行连续测定,并同步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特征和植物生物量。研究发现,在观测期间的“湿润”时期,所有处理的土壤呼吸和自养呼吸均高于“干旱”时期。各处理对土壤呼吸的影响受土壤水分条件调控,即在“干旱”条件下,放牧处理以及氮添加和放牧共同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呼吸,而氮添加显著增加了土壤呼吸和自养呼吸,对异养呼吸无显著影响。在“湿润”条件下,放牧以及氮添加和放牧共同处理增加了土壤呼吸,单独氮添加对土壤呼吸及其组分均无显著影响。研究结果阐明了氮沉降增加和放牧干扰对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影响的水分条件依赖性。  相似文献   
90.
畜禽传染病的防控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任务,对保障畜禽生产和保障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介绍畜禽传染病的诊断技术,包括病原学诊断、病理学诊断、免疫学诊断和分子生物学诊断等。其次,介绍畜禽传染病的防控技术,包括疫苗接种、药物治疗、环境卫生、隔离和消毒等。最后,总结畜禽传染病的诊断和防控技术的重要性,并强调科学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的必要性。指出当前畜禽传染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进一步加强畜禽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