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篇
基础科学   13篇
  3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前,在国内市场上继果汁型饮料之后,值果肉型饮料方兴未艾之时,一类新型滋补保健饮料又悄然兴起,这便是已上市的各种牌号的、可冲服的固体饮料“人参茶”、“西洋参茶”以及“人参、西洋参果茶”,“田七茶”等。这类固体饮料的特点是是:具有益气补血,调理阴阳,健身强体作用。它们是以珍贵的人参、西洋参、田七等为原料精制而成。产品含有人参特有有效成分——人参皂甙。  相似文献   
32.
不同生长年限敖汉苜蓿草地土壤呼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便携式土壤呼吸测定仪测定农牧交错带1年、2年和4年生敖汉苜蓿人工草地的土壤呼吸,并同步测定0~5 cm土层的温度和含水量.结果表明:敖汉苜蓿草地土壤呼吸的日最高值出现在14:00-18:oo,夜间最高值出现在4:00-6:00,全天最低值出现在10:00左右;不同生长年限敖汉苜蓿草地的土壤呼吸速率,总体变化趋势是4年生>2年生>1年生;土壤呼吸与土层温度呈显著的指数增长关系,且相关性高于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5 cm土层的地温和土壤含水量较土壤温度或空气湿度能更好地解释土壤呼吸的变化.  相似文献   
33.
阿维菌素的研究与应用前景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阿维菌素的作用机理和作用方式,重点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并阐述了在研制不同剂型方面的研究现状,同时论述其抗性现状和抗性治理方法,指出了当前农业生产的大背景下,作为生物农药的阿维菌素所具有的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4.
半干旱牧区天然打草场生产力时空变化及对气候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定量评估半干旱牧区天然打草场的生产能力,分析天然打草场的退化程度,明确气候因子对打草场生长过程的影响。【方法】 利用Miami和Tha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2000—2017年半干旱牧区天然打草场气候生产潜力,并结合近18年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净初级生产力(NPP)产品(MOD17A2H)进行分析。【结果】 2000—2017年半干旱牧区天然打草场实际生产力与潜在生产力均随降水增加呈上升趋势,天然打草场18年平均实际生产力和潜在生产力分别为295.24和557.79 g C·m-2·a-1。按不同草地类型分析,气候生产潜力与实际生产潜力均以草甸草原最高,分别为589.68 g C·m-2·a-1和349.78 g C·m-2·a-1,山地草甸的气候生产潜力最低,为518.72 g C·m-2·a-1,而实际生产潜力以典型草原最低,仅为269.52 g C·m-2·a-1。从变异系数来分析,气候生产潜力与实际生产力均以草甸草原最稳定。从年际变化率分析,草甸草原的气候生产潜力的上升速率最高,为6.30 g C·m-2·a-1,实际生产力以山地草甸上升速率最高,为4.44 g C·m-2·a-1。实际生产力对降水的响应高于温度,其中95.88%的打草场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温度呈负相关的区域仅占总面积的5.70%,且不同草地类型的实际生产力均与降水在P<0.00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 天然打草场气候生产潜力呈由西向东递增的地带性规律,而实际生产力受水热条件的影响,以大兴安岭为中心向东西两麓逐渐递减,其对降水的响应高于温度,水分条件是该区植被生长的限制因子;年均气候资源利用率的分布规律与实际生产力相同,平均气候资源利用率为55.09%;以草甸草原打草场的气候资源利用率最高,高达60.34%,同时也是退化速度最高的草地类型。  相似文献   
35.
为筛选出适宜西南山区冬闲田推广种植的功能型燕麦品种,本研究选取15份燕麦品种针对燕麦蛋白质、脂肪、淀粉、葡聚糖和氨基酸含量5个营养品质开展系统分析,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与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等相关指标对比分析,深挖适用于不同功能型燕麦加工产品的品种资源潜力。结果表明:15个燕麦品种当中定莜5号的综合营养价值表现最好,较适宜大面积推广种植。定莜4号的蛋白质含量最高(170.2 g·kg-1),可作为燕麦乳、能量棒等高蛋白燕麦加工食品的原材料;定莜1号脂肪含量最高(64.8 g·kg-1),可作为燕麦片、燕麦饼干等高饱腹食品的加工原料,满足减肥人群的饮食需求;定莜10号淀粉含量最低(388.1 g·kg-1),可作为燕麦米、燕麦片等低血糖生成指数(GI)的燕麦加工食品的原料,满足消费者对于低GI食品的需求;香燕13号β-葡聚糖含量最高(4.33%),可作为保健品等保健型食品的加工原料,满足中老年人对于功能型食品的需求。与FAO/WHO中蛋白的必需氨基酸含量、全鸡蛋蛋白相比,研究品种中定莜5号必需氨基酸含量为67.04 g·k...  相似文献   
36.
孙启忠  柳茜  陶雅  李峰  徐丽君 《草业学报》2019,28(5):143-150
华北及毗邻地区是我国近代农业变革的重要区域,受西学东渐的影响,农业技术有明显的进步。苜蓿作为华北及毗邻地区(河北、察哈尔、北平、天津、河南、山西、绥远、山东及苏北地区)的重要作物或饲草,在变革的农业发展中,苜蓿亦得到发展。采用植物考据学方法与原理,结合近现代研究成果,对华北及毗邻地区近代苜蓿的栽培利用状况进行了初步考证。结果表明,齐如山考释了华北地区苜蓿的方言,发现该地区常将苜蓿读为木须。据不完全考查,该区域近代大约有73个县(厅、地区)有苜蓿种植,其中以山东最多,达27个县,河北次之,达19个县,山西第三,达11个县,3个省占总数的78.0%。由于华北及毗邻地区近代苜蓿的种植,都形成了地方苜蓿品种,如晋南苜蓿、蔚县苜蓿、无棣苜蓿及淮阴苜蓿等。在华北地区为了发展苜蓿,政府也出台了若干项鼓励种植苜蓿的政策。苜蓿是华北及毗邻地区极好的饲草,常以花草的形式饲喂家畜,在苜蓿幼嫩时亦是很好的蔬菜。在近代盐碱地改良中,苜蓿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山东和苏北盐垦区都有苜蓿种植。苜蓿是其主要播种形式,并注意到了播种床的精耕细作,本地区苜蓿一年刈割3次,用钐镰刈割。苜蓿种一次可使用10余年,但苜蓿怕积水。  相似文献   
37.
38.
孙启忠  柳茜  李峰  陶雅  徐丽君 《草业学报》2018,27(8):155-174
由于最早记载苜蓿的典籍没有明示其是紫花还是黄花,导致对我国古代苜蓿物种认识上存在分歧,目前大致有5种观点:一是古代苜蓿专指紫花苜蓿;二是南苜蓿;三是紫苜蓿与南苜蓿的合称;四是黄花苜蓿;五是不确定。本研究应用植物考据学原理,通过收集整理记载苜蓿植物生物学的典籍,结合近现代研究成果,考证苜蓿物种。研究表明,汉代从大宛国传入我国的苜蓿与紫花苜蓿的起源地相一致,并且唐代韩鄂《四时纂要》明确记载了苜蓿开紫花,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这与我国汉代苜蓿最初引种地相一致,在之后也有不少典籍同样记述了苜蓿开紫花,乃至苜蓿的生态生物学特性。可以确定,我国汉代引入的苜蓿应该是开紫花的苜蓿,即紫花苜蓿。宋梅尧臣和明李时珍记述的开黄花的苜蓿,至少说明在宋代和明代开黄花的苜蓿就在我国存在和被利用。据清《植物名实图考》记载,在古代我国有3种苜蓿被利用,即紫花苜蓿、南苜蓿和黄花苜蓿。  相似文献   
39.
以先玉696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设低(7.2万株/公顷)、中(10.4万株/公顷)、高(14.1万株/公顷)3个种植密度,研究种植密度对青贮玉米产量、营养成分和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低种植密度的株高、株重、株叶片数、株绿叶数、株叶重、株茎重、株穗重、茎粗最高,但鲜、干草产量最低,粗蛋白产量低于中、高密度。3个种植密度的青贮玉米的粗蛋白含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下降,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随密度增加变化不大。3个种植密度的青贮玉米发酵品质都好。综合青贮玉米产量、营养成分以及发酵品质得出中密度(10.4万株/公顷)是攀西地区青贮玉米生产的适宜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