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林业   34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黄樟瓶内生根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开展不同移栽基质、遮光强度、覆膜及间歇喷雾时间等影响因素的对比实验,筛选出适宜黄樟组培苗移苗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覆膜情况下,采用基质(泥炭土:珍珠岩=2:1)+遮光率45%~60%+覆膜21 d的培养条件,黄樟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和新叶率分别可达86.94%和85.70%.不覆膜的情况下,采用基质(泥炭土:珍珠岩=2:1)+遮光率45%~60%+喷雾时间30~45 s+喷雾间隔1 h的培养条件最有利于黄樟组培苗成活,移栽成活率和新叶率分别可达85.01%和86.74%.  相似文献   
12.
浙江楠、紫楠、白楠都是楠属毛花组植物,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3种植物在形态上极为相近,在生产实践中极易混淆.为了正确识别这3种楠属植物,采用光学显微镜、体视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手段观察比较植株、叶片等整体形态和显微特征,获得3种楠属植物的鉴别要点.从整体形态来说,这3种楠属植物主要从枝条的被毛情况,叶片的大小、形状,叶柄的长度,宿存花被片是否紧贴以及种子的形状和特征等方面来进行鉴别和区分.从测量和显微观测来说,紫楠叶面积大于白楠和浙江楠,中脉与基部的夹角较浙江楠和白楠更小,表皮毛的长度和数量都高于浙江楠和白楠,白楠叶柄近无毛.研究结果可应用于生产实践,为樟科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黄樟秋稍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建立并优化了黄樟组培繁育体系,研究基本培养基、不同激素及配比对黄樟茎段不定芽诱导、组培苗增殖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樟带腋芽茎段最佳启动培养基配方为改良MS+4.0 mg/L 6-BA+0.5 mg/L NAA,在此培养基中不定芽培养7 d开始萌动,诱导率可达76.67%;不定芽继代培养基的最适宜配方为改良MS+2.0 mg/L 6-BA+0.5 mg/L NAA,在此培养基中不定芽生长健壮,增殖系数为3.78;幼苗生根培养基的最适宜配方为改良1/2 MS+0.5 mg/L IBA+0.5 mg/L IAA,在此培养基中幼苗培养13 d开始发根,生根率达85.56%。上述组织培养技术条件,可有效提高黄樟茎段的不定芽诱导率和生根率,为黄樟优良品系的工业化育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运用油茶"赣无"系列无性系"所-1"增殖苗丛生芽微枝,进行油茶组培苗试管内与试管外2种生根方式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传统试管内诱导根系需40 d以上,单株只有2~3条,生根率63%;采用高激素短期诱导后通过蘸取生长调节剂GGR 200 mg/L,直接扦插到黄心土+草木灰=6∶1基质上,30 d可在基质中直接诱导根系。经移栽驯化从苗木产生根系质量及移栽成活率进行比较,油茶试管外生根更具优势。此生根技术能为油茶组培苗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5.
对兔耳风属杏香兔耳风、红背兔耳风、铁灯兔耳风这3个种的根、茎、叶、叶柄的微观形态特征进行了解剖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杏香兔耳风和红背兔耳风4种器官微形态结构相似,亲缘关系较近.而铁灯兔耳风在这4种器官的微形态结构方面与上述两个种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铁灯兔耳风根的木质部为二原型,中央无髓,另两个种则为三原型,中央有髓;铁灯兔耳风叶柄维管束为3个,另两个种则为5个;铁灯兔耳风叶片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分化不明显,而另两个种则分化明显;铁灯兔耳风茎的维管束数量在13个以上,维管束之间射线细胞较窄,而另两个种的维管束数量在11~13之间,维管束之间射线细胞较宽,可以明显区分出维管束.这说明铁灯兔耳风与杏香兔耳风、红背兔耳风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远.  相似文献   
16.
虎耳草及其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虎耳草的生物、生态学特性,用途,研究和开发利用现状等。组培繁殖试验结果表明,以虎耳草成熟植株的茎段为外植体,在无激素培养基MS上诱导出芽;在MS 6-BA0.2mg/L(单位下同) IBA0.1培养基上继代和增殖培养,繁殖系数可达4~5;在培养基1/2MS 15g/L糖的培养基上进行根系诱导及生长,生根率可达100%,开始生根时间3d,根系生长完成时间14~15d,生根整齐,同步性高。上述培养务件为本试验的最佳配方。虎耳草组培再生植株的移栽成活率可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7.
中药杏香兔耳风生物生态学特性及驯化栽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较全面地概述杏香兔耳风的天然分布、资源状况、形态特征、经济和生态价值等,观测了杏香兔耳风的生物、生态学特性,并根据观测结果开展了杏香兔耳风的驯化栽培试验。  相似文献   
18.
19.
CRISPR/Cas系统作为当前最热门的编辑技术与其它基因编辑技术相比,具有操作简单、效率高等优点.目前该系统已被广泛应用于植物基因组编辑之中,为植物基因功能研究和遗传改良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本文首先介绍了CRISPR/Cas系统的发展历程,随后从两方面阐述了CRISPR/Cas系统的优化,最后着重介绍了CRISPR/Cas系统在植物中的发展方向及应用前景,以期为后续相关的遗传改良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营养元素缺乏对樟树幼苗生长的影响,以樟树当年生幼苗为材料,设置全素、缺N、缺P、缺K、缺Mg 5个处理,观测其营养缺乏症状及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樟树幼苗缺N时症状出现较早,表现最为明显,其叶片偏小、变黄绿色,整株矮小,长势较弱,其次为缺Mg,而缺P和缺K幼苗症状出现缓慢,表现相对不明显.不同缺素处理的樟树幼苗的苗高、地径、各组织生物量、主根长、侧根数量和叶面积均显著低于全素处理(P<0.05),其中缺N影响最大,其次为缺Mg处理.缺素处理增加了幼苗叶生物量比,降低了根生物量比和根冠比,其中缺Mg对根系生长影响最大.因此,N和Mg是限制樟树幼苗生长的主要影响因子,在樟树苗期营养管理中,应及时施用N肥,并保证Mg、P和K肥的供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