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52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318篇
林业   639篇
农学   359篇
基础科学   472篇
  385篇
综合类   2831篇
农作物   210篇
水产渔业   168篇
畜牧兽医   1598篇
园艺   392篇
植物保护   264篇
  2024年   45篇
  2023年   157篇
  2022年   183篇
  2021年   131篇
  2020年   155篇
  2019年   249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148篇
  2016年   170篇
  2015年   177篇
  2014年   364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338篇
  2011年   330篇
  2010年   424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489篇
  2007年   373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229篇
  2004年   204篇
  2003年   196篇
  2002年   153篇
  2001年   158篇
  2000年   135篇
  1999年   156篇
  1998年   133篇
  1997年   116篇
  1996年   119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98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57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30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种植露地茄子的面积不断增大,露地茄子已经成为人民生活食用的重要农产品之一,也是当地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茄子品种繁多,栽培的形式也多种多样,有较强的区域性。但是由于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技术,导致大部分地区的茄子产量不高,影响了农民种植茄子的积极性。就如何提高茄子的产量和质量,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从田间管理、选择良种、培育壮苗以及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出一套露地茄子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2.
二甲基二硫的生物活性评价及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室内生物活性测定方法,评价二甲基二硫(dimethyl disulfide,DMDS)对土壤病原线虫和土传病原菌的毒力,比较不同浓度药剂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呼吸的影响,为探究DMDS作为新型土壤熏蒸剂提供切实可行性的依据。结果表明:DMDS熏蒸对土传病原线虫和镰刀菌属的LD_(50)分别为4.743 mg/kg和1.513 mg/kg,可见DMDS对病原线虫和镰刀菌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对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数据分析发现:DMDS能显著增加土壤铵态氮含量,抑制硝化作用过程,减少NO~-_3-N的产生,提高植物可吸收态氮素水平。DMDS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和电导率均显著高于对照土壤,而土壤pH和速效钾含量较对照均有降低。此外,熏蒸土壤中有效磷含量较对照减少,但两者无显著差异。对DMDS熏蒸后土壤进行底物诱导呼吸试验,表明DMDS能够在试验初期抑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本试验结果可为指导DMDS的科学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及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的影响作出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33.
不同行距配比对玉米光合生理指标及茎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大丰30’为试验材料,在同一密度下(75000株/hm2)设置5种不同行距配比,研究不同行距配比对玉米光合生理指标及茎秆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配比为40 cm×80 cm时,棒三叶的叶绿素含量(SPAD)在灌浆期达到峰值;行距配比为30 cm×90 cm时,棒三叶净光合速率在灌浆期最高。大口期开始,行距配比为40 cm×80 cm时,叶面积指数(LAI)最高。单株干物质积累量以40 cm×80 cm最高。各行距配比的茎秆硬皮穿刺强度与茎秆弯曲性能随着节位的下降均呈逐渐增强的趋势,从大到小为 40 cm×80 cm>50 cm×70 cm>30 cm×90 cm>60 cm×60 cm>20 cm×100 cm。穗长、穗粗、千粒重和穗粒数各处理间均有不同变化,行距配比为40 cm×80 cm时产量最高,比等行距60 cm×60 cm增产7.96%。由此可见,行距配比为40 cm×80 cm,有利于大穗型品种‘大丰30’的光合性能和茎秆强度的提高,从而达到抗倒伏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4.
湖北省稻虾模式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虾模式是一种生态种养模式,能充分利用稻田光、热、水及生物资源,具有很好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基于湖北省区域资源特点,在湖北省稻虾模式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稻虾连作、稻虾共作模式技术特点;阐明了稻虾模式资源利用、环境要求及适宜类型和区域;明确了稻虾模式的双水双绿发展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揭示氮沉降对全球草地生态系统植被多样性、生物量及净初级生产力的综合效应,并探究不同气候条件下氮沉降对于草地影响程度。【方法】根据设计的标准收集整理国内外121篇文献,采用整合定量分析氮沉降对全球草地生态系统的综合效应。【结果】与未施加氮的天然草地相比,氮添加显著提高草地生产能力,其中草地总生物量(P0.05)、地上生物量(P0.001)、地下生物量(P0.01)及地上净生产力(P0.001)平均效应值分别为24.11%、33.55%、16.38%及29.73%;氮添加显著降低天然草地植被多样性,其中植被香农-威纳指数(P0.05)及丰富度指数(P0.01)平均效应值分别下降27.11%及14.65%;年降水会显著影响天然草地植被多样性指数、辛普森指数及覆盖度指数对氮沉降的响应,而不显著影响植物生物量和净生产力对氮沉降的响应,年均温不会显著影响草地植被多样性、生物量及净初级生产力对氮沉降的响应。【结论】大气氮沉降会提高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的生物量及净生产力,但会造成植物丰富度降低,对草地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6.
芽孢杆菌NH-8对多种植物病害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进一步验证其田间防治效果,进行生防菌剂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设施大棚中使用生防菌剂NH-8能有效防治番茄根结线虫病,校正防效达到81.18%,同时对番茄还有一定的促生作用。菌剂处理20 d后,番茄苗株高、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比清水对照增加29.51%、49.94%、55.14%。  相似文献   
137.
为建立生菜、菜薹发芽期和幼苗期耐盐性鉴定方法,筛选耐盐性材料,以生菜、菜薹种子为材料,通过无菌培养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对生菜、菜薹材料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生菜、菜薹均表现出一定的盐胁迫耐受性,且随着盐胁迫浓度升高,生菜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呈下降趋势。低浓度盐胁迫(小于100 mmol/L)可促进菜薹种子的萌发,而高浓度盐胁迫表现出抑制现象;菜薹幼苗生长随着盐胁迫浓度升高呈下降趋势;菜薹比生菜耐盐性强。最终筛选出的耐盐性较强的2个生菜材料为LG13、LP14,较敏感的材料为LG1、LP24;菜薹耐盐性较强的材料为CP38、CG40、CG42,较敏感的材料为CG34。此外,紫菜薹的耐盐性总体强于绿菜薹,而紫生菜与绿生菜的盐胁迫耐受性差异不明显。研究结果为耐盐种质筛选及耐盐品种选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8.
对山西的龙虱科昆虫的现有资料进行了整理归纳,结果表明,现山西已记录的龙虱物种共有6亚科12属26种,包括水龙虱亚科Hydroporinae水龙虱属Hygrotus 1种,孔龙虱属Nebrioporus 2种,异爪龙虱属Hyphydrus2种,短褶龙虱属Hydroglyphus 2种;粒龙虱亚科Laccophilinae粒龙虱属Laccophilus 2种;端毛龙虱亚科Agabinae端毛龙虱属Agabus 6种,宽缘龙虱属Platambus 1种;真龙虱亚科Cybistrinae真龙虱属Cybister 4种;龙虱亚科Dytiscinae齿缘龙虱属Eretes 1种,斑龙虱属Hydaticus 3种,圆龙虱属Graphoderus 1种;切眼龙虱亚科Colymbetinae雀斑龙虱属Rhantus 1种。并对《山西省六足动物(昆虫)名录I》中的龙虱物种描述进行了订正。  相似文献   
139.
进行了50%醚苯磺隆·异丙隆可湿性粉剂(WP)对小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30、90 d,防除杂草的综合株防效分别为96.08%~99.46%、98.31%~100%;施药后90 d,综合鲜重防效为99.94%~100%;对照药剂50%醚苯磺隆WP和50%异丙隆WP防除杂草的综合株防效分别为97.37%、97.09%和100%、98.99%,鲜重防效分别为100%、99.97%。  相似文献   
140.
探讨鼓粒期干旱对大豆品质和产量及相关性状的影响,为大豆后期田间管理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大豆鼓粒期干旱使大豆蛋白质含量降低,降幅在1.2%~4.6%之间;大豆鼓粒期干旱使大豆脂肪含量上升,增长幅度在1%以内,大豆鼓粒期干旱使株高、百粒重、产量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