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林业   8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4篇
  14篇
综合类   7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6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4 毫秒
51.
李佳佳 《农技服务》2011,28(6):841-844
介绍了城市景观格局的定义,并从城市景观格局的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2个方面阐述了城市景观生格局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52.
为明确肠炎沙门菌疫苗株Sm24/Rif12/Ssq在蛋鸡体内的定殖规律,选取50只海兰褐蛋鸡,于0日龄(出雏当日)滴口免疫1羽份(1×108 CFU/只)Sm24/Rif12/Ssq疫苗(首免),分别于免疫后1、3、5、7d采集咽拭子、泄殖腔拭子以及盲肠和肝脏样品测定疫苗株定殖水平,并于免疫后30 d采集血液测定抗体水平;随后选取30只经过首免的6周龄蛋鸡和30只经过二免的16周龄蛋鸡,分别滴口免疫1羽份(1×108 CFU/只)Sm24/Rif12/Ssq疫苗,即为二免和三免,于免疫后4 d采集泄殖腔拭子,测定疫苗株定殖水平,并于免疫后30、60、100 d采集血液测定抗体水平。结果显示,首免后咽拭子、泄殖腔拭子和盲肠样品中疫苗株载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疫苗株核酸检出率60%~100%,肝脏样品中疫苗株载量呈逐步下降趋势,疫苗株核酸检出率50%-90%,但未从血液样品中检出抗体;二免和三免后泄殖腔拭子中疫苗株核酸检出率为17%~20%,血清抗体阳性率呈逐步上升趋势。结果表明,Sm24/Rif12/Ssq疫苗株易定殖于0日龄蛋鸡肠道,而较难定...  相似文献   
53.
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桦褐孔菌粗多糖,并利用苯酚-硫酸比色法,以葡萄糖为标准品,测定桦褐孔菌菌核及其粗多糖中多糖的含量.结果表明,桦褐孔菌粗多糖得率为17%,桦褐孔菌菌核中多糖含量为2.068%,桦褐孔菌粗多糖中的多糖含量为22.43%.该方法桦褐孔菌粗多糖得率高,加样回收率在99%以上,且5 h内显色稳定,重现性好,适合用于中药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4.
为建立一种快速、特异性和实用性强、灵敏度高的沙门氏菌检测方法,参考GeneBank中登录号为U25631的沙门氏菌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引物,组成半套式RT-PCR,扩增片段为581bp.应用该半套式RT-PCR对标准菌株伤寒沙门氏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巴氏杆菌和结核杆菌及临床伤寒分离出的沙门氏菌H1、H2株进行检测.并对延边地区牧场的产生-临床腹泻的延边黄牛血液中分离培养的不同菌株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仪伤寒沙门氏菌标准株和临床一株样品在581bp处扩增出了特异的片段;该方法检测灵敏度为1 fg 核酸,且重复性好.说明此半套式RT-PCR法可以准确、灵敏、快速地检测出腹泻延边黄牛血液中的伤寒沙门氏菌.  相似文献   
55.
枸杞炭疽病药剂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防控厚皮甜瓜细菌性果斑病的发生,提出一套综合防控技术,通过田间开展各单项防控技术的重要性试验,建立标准化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各单项技术可提高对细菌性果斑病的防效.与对照相比,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粉剂浸种可使防效提高16%,病果率降低3%;标准化喷药能使防效提高17%以上,病果率降低3.1%;整枝打杈前后进行防控能使防效提高39%以上;厚皮甜瓜整个生育期不浇水,能够减少病果的数量;在此基础上组装而成的标准化综合防控技术体系防效达89.2%以上,病果率仅为2%.  相似文献   
56.
以云南普洱景谷2011—2014 年有机烟为材料,分析景谷地区有机烟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旨在为当地有机烟叶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提供一定依据。结果表明:(1)景谷地区有机烟叶糖含量普遍较高,但相对稳定;烟碱、总氮、钾离子、氯离子在不同年份间均存在较大的变异。(2)总糖、还原糖、氮碱比在年度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钾离子和钾氯比在年度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而烟碱、氯离子、糖碱比、两糖差在年度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3)2012 年有机烟叶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UI)在4 年中最高,其次是2013 年,2011 和2014 年烟叶可用性相对较差;不同部位有机烟叶CUI 表现为:中部叶>上部叶>下部叶,烟叶CUI 的变异程度以下部叶最大,其次是中部叶,上部叶较为稳定。  相似文献   
57.
为了探讨8~12岁儿童同伴接纳的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心理素质的关系,采用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问卷、小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简化版)和同伴提名问卷对785名8~12岁儿童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父母消极教养方式、心理素质和同伴接纳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父母积极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2)父母积极教养方式与心理素质和同伴接纳呈显著正相关;父母消极教养方式与心理素质和同伴接纳呈显著负相关.(3)心理素质在父母积极和消极教养方式与同伴接纳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分别为48.45%和46.28%.研究结果表明,8~12岁儿童父母教养方式、心理素质和同伴接纳的关系密切,父母教养方式不但直接影响小学生的同伴接纳水平,还会通过心理素质间接影响小学生的同伴接纳水平.  相似文献   
58.
大豆响应高温胁迫的生理和分子遗传机理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是重要的经济作物,是植物油脂和蛋白质的重要来源。近年来,因全球气候变化引起的高温胁迫频发,危及到大豆生长的各个时期,成为制约大豆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为了揭示大豆耐高温性的遗传机理,建立综合高效大豆耐高温评价体系,促进大豆耐高温特性的遗传改良,现对大豆响应高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基础和分子调控机制进行综述。相较于适温条件,高温胁迫可使大豆植株发生叶片增厚、气孔导度下降、细胞膜透性增加、细胞微观组织结构受损以及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和抗氧化防御系统关键酶活性丧失等生理异常反应,导致植株光合、蒸腾和呼吸作用及物质含量等一系列生理生化过程紊乱。高温胁迫还造成大豆花粉形态异常,绒毡层细胞结构松散、空泡化和自溶化,花粉活力及其萌发率明显下降,花粉败育率增高,致使大豆结荚率和结实率显著降低,进而影响大豆籽粒的正常发育、蛋白的积累和产量形成等,最终导致减产;高温胁迫对大豆籽粒外观品质性状也能造成一定损伤,进而对其经济价值带来不利影响。高温胁迫从转录、翻译和代谢水平影响大豆正常的生理代谢调控。目前,已通过高通量测序等方法鉴定出多个与大豆高温胁迫响应相关的转录因子、蛋白及代谢产物,但与水稻、拟南芥的研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初步建立了以花粉活力和多项生理指标为基础的大豆耐高温鉴定方法,但在生产上尚缺乏系统高效耐高温评价体系,耐高温大豆育种工作进展缓慢。国内在大豆耐高温预防措施、耐高温综合评鉴体系建立、优异耐高温大豆种质资源筛选及耐高温关键功能基因挖掘等方面仍然存在挑战。为应对极端生态环境给大豆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未来应通过建立综合高效大豆耐高温评价技术体系,提高大豆优异种质资源鉴定水平,重点解析大豆耐高温的分子遗传机理、挖掘耐高温关键基因,结合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技术培育综合性状优异的耐高温大豆新品种,以实现大豆品种耐高温性与高产、优质的统一。  相似文献   
59.
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原产于北美洲,自引入中国以来,由于适应性广及缺乏天敌,自然种群发展迅速,很快遍布整个长江流域, 并逐渐归化于中国自然水体,甚至在有些湖泊已成为优势种.该虾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近年来已成为池塘养殖的特种经济水产品之一.随着分布地域及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在基因水平上研究克氏原螯虾野生群体的遗传变异及群体间的遗传关系对防止群体退化,保持高效、稳定生产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60.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诱食剂对克氏原螯虾生长、血液生化指标、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以初始体质量为(4.29±0.03)g的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为试验对象,选用克氏原螯虾231只,随机分为7个处理组,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组重复11只。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1%甜菜碱、TMAO、DMPT、复合氨基酸、大蒜素和复合诱食剂(40%甜菜碱+20%TMAO+20%DMPT+20%大蒜素),试验结束后测定克氏原螯虾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肌肉常规营养成分和消化酶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在饲料中添加甜菜碱、TMAO、复合氨基酸、大蒜素、复合诱食剂均能显著提高克氏原螯虾的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P0.05),复合诱食剂还可以显著提高其摄食率(P0.05);而对存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DMPT、复合氨基酸和复合诱食剂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的水平;复合氨基酸组还能显著降低胆固醇的水平(P0.05)。添加甜菜碱、TMAO、DMPT、大蒜素和复合诱食剂组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在日粮中添加诱食剂能提高虾肠道消化酶活性(P0.05)。各组间血清谷草转氨酶、葡萄糖、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肌肉水分和灰分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诱食剂能显著提高克氏原螯虾的摄食、生长以及消化酶的活性。其中,复合诱食剂(40%甜菜碱+20%TMAO+20%DMPT+20%大蒜素)对促进克氏原螯虾生长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