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林业   2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农作物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尾巨桉不同造林密度林分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东门林场13年生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为研究对象,研究尾巨桉无性系6种不同造林密度人工林的生长过程。结果表明,尾巨桉6种密度处理间,林龄6年生前树高差异较小,6年生后差异开始显著,林分密度越大,高生长越小。各密度处理胸径生长在各生长阶段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胸径随密度增大而减小,且差异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大,各密度处理胸径生长高峰期主要集中在前3年,2年时各密度处理胸径平均生长量达到或超过3.5cm。各密度处理蓄积生长量在各生长阶段都存在显著差异,但差异随年龄的增加而减小,不同的密度处理,蓄积平均生长量达到峰值的年龄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相同的密度不同的株行距在同一年达到峰值,数量成熟年龄与密度成反比。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施肥对尾巨桉木材纤维与木材基本密度的影响。[方法]以18a生3种不同施肥处理的尾巨桉无性系木材为研究材料,研究木材纤维特征、木材基本密度及变异情况。[结果]3种施肥处理的木材基本密度、纤维长度、纤维长宽比、壁厚、壁腔比在树干径向方向由髓心向外都有逐渐增大的变化趋势,而纤维腔径在树干径向方向由髓心向外有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纤维宽度变化在3种施肥处理间不一致。3种施肥处理间只有纤维壁腔比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施肥量中间处理的纤维壁腔比值显著高于其余2个处理。[结论]不同施肥处理对木材纤维特性除纤维壁腔比之外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3.
中药浴治疗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观察唐兰芬,李昌荣(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湛江524001)新生儿硬肿症的治疗方法已有不少报道,但病死率仍为40%~50%[1]。人本文采用中药浴治疗,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本组62例均按文献[2]标...  相似文献   
24.
通过对广西钦廉林场6年生的9个大花序桉种源木材力学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种源间木材顺纹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抗弯弹性模量和抗剪强度差异极显著;4个力学指标群体均值分别为60.272 MPa、127.920 MPa、10.667 GPa、736.987 kN,均达到中等至高级水平;树高、胸径与4个力学指标间存在中等强度以下的负相关,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4个力学指标的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72、0.79、0.72、0.47;木材综合品质系数为11084.51×105 Pa,属高等级材。大花序桉木材可作为承重结构和高中档家具用材,开发利用该木材作为结构用材,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5.
【目的】测试尾叶桉(母本)与巨桉、赤桉、韦塔桉和细叶桉4种桉树杂交家系的生长及抗桉树枝瘿姬小蜂能力,为选育优良桉树杂交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尾叶桉为母本分别与巨桉、赤桉、韦塔桉和细叶桉杂交建立杂种家系试验林,进行生长性状及抗桉树枝瘿姬小蜂能力测试。【结果】以巨桉作父本与尾叶桉杂交的杂种家系中75.0%~100.0%家系具有杂种优势,以赤桉、韦塔桉和细叶桉作父本与尾叶桉杂交的杂种家系中均只有50.0%家系具有杂种优势。赤桉与尾叶桉杂交的家系(X807)生长量最大,其材积比母本自由授粉家系(X814)高56.81%,但有50.0%杂交家系受桉树枝瘿姬小蜂危害;其次是巨桉作父本的杂交家系(X420),其材积比母本自由授粉家系(X814)高35.48%。综合单株材积和抗桉树枝瘿姬小蜂为害能力,筛选出优于母本自由授粉家系的杂交家系5个,林龄3.4年时其材积生长量比母本自由授粉家系高11.11%~35.48%,且无桉树枝瘿姬小蜂为害。【结论】以尾叶桉为母本分别与巨桉、赤桉、韦塔桉和细叶桉杂交的家系均具有一定的杂种优势,其中,以巨桉为父本的杂种优势家系所占比例最高;可选择优良家系中的优良单株进行无性系转化并测试后择优利用。  相似文献   
26.
16个桉树无性系生长和抗风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6个桉树无性系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保存率和抗风性。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间生长量指标和抗风性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无性系抗风性与树高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将16个无性系分成4个类群, 2、15、3、5、8号无性系生长指标和抗风性总体表现较好,可为下一步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7.
以斑皮柠檬桉10个种源的苗木为研究材料,测定分析其光响应曲线和特定光强的光合参数。结果表明:光饱和点最大的2个种源19694和20756达到1 700μmol.m-2.s-1,最小的是种源20883,光饱和点为1 333.33μmol.m-2.s-1。种源19666、19691和20883光补偿点最低,低于14.0μmol.m-2.s-1,利用弱光的能力最强;种源19664、19665和20787光补偿点超过40μmol.m-2.s-1,对弱光的利用能力相对较差,种源19691、19694和19666光饱和点较高,光补偿点较低,对光环境的适应范围较大。光强为1 500μmol.m-2.s-1时,10个种源的斑皮柠檬桉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二氧化碳和蒸腾速率的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光合特征参数与种源地地理信息的相关关系均未到达显著水平;种源19694、19665和20756属于高净光合速率较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类型,种源19691属于高净光合速率低水分利用效率的类型;种源19666和20883属于低净光合速率高水分利用效率的类型;相关分析表明,经度、纬度和海拔对斑皮柠檬桉的光合特征参数均未起到主导作用。通过比较分析不同种源斑皮柠檬桉的光合作用差异性,以便在造林时根据环境、地形、地貌选择合适的种源。  相似文献   
28.
目的:对81例新生儿疾病及20例正常新生儿红细胞免疫功能的检测,初步评价新生儿疾病时红细胞免疫水平,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了初步探讨。方法:①对象:新生儿肺炎24例、新生儿败血症12例、新生儿硬肿症15例、早产儿14例、新生儿轻、中度贫血16例。正常对照组20例。②方法: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简称RBC-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简称RBC-ICR);以上两种试验均参照郭峰的方法进行。结果:新生儿肺炎、败血症RBC-C3bRR分别16.3±5.4、15.8±4.7,T值为2.68、2.16,与正常12.3±4.3对比,明显增高,P均<0.05。RBC-ICR分别为17.9±5.7、21.3±4.8,T值分别为5.24、4.75,与正常对照组14.6±3.2相比,差异显著,P<0.01,而新生儿硬肿症、早产儿RBC-C3bRR为14.0±4.6、13.6±3.4,RBC-ICR分别为14.2±3.4、13.5±4.1,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均>0.05,新生儿轻、中度贫血16例,其中8例RBC-C3bRR、RBC-ICR低于正常。结论:①新生儿肺炎、败血症时,红细胞免疫增强红细胞膜上C3b增加,  相似文献   
29.
目的:为了解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时其红细胞免疫的改变,对44例儿童神经感染性疾病20例正常儿童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简称RBC-C3bRR)及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简称RBC-ICR)进行了测定。并探索其临床意义。方法:①检查对象:病毒性脑炎18例、结核性脑膜炎15例、化脓性脑膜炎11例。对照组20例。②方法:RBC-C3bRR、RBC-ICR,两种试验均参照郭峰的方法进行。结果:病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的RBC-C3bRR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值分别为(16.1±5.2)%、(16.3±4.4)%、(14.8±4.3)%,对照组(23±5.4)%。三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化脓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炎组,RBC-ICR均下降,均值分别为(15±4.5)%、(14.1±5.4)%。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均<0.01)。结脑组为(19.5±4.6)%,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病毒脑、结核脑、化脑的RBC-C3bRR,病毒脑、化脑的RBC-ICR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显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时,红细胞C3b受体粘附功能下降,血中红细胞免疫复合物清除减少,推测神经系统感染性  相似文献   
30.
为了解桉树无性系木材组织比量变异规律,提高桉树材性的遗传改良效率。以生长在广西玉林的11个桉树无性系为试验材料,采用生物解剖学方法,对导管比量、轴向薄壁细胞比量、射线比量和纤维比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无性系间导管比量、轴向薄壁组织比量、射线比量和纤维比量差异极显著。随树龄的增加,导管比量先递增,第5年开始略有降低;轴向薄壁组织比量开始迅速下降,第7年后迅速上升,后又降低;射线比量呈逐渐增加趋势,中间有小幅波动;纤维比量呈减小趋势,中间有小幅波动。导管比量、轴向薄壁组织比量和射线比量采用多项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分别为0.8655、0.7263、0.6130;纤维比量采用对数方程和乘幂式方程拟合效果较好,R2分别为0.8172和0.8154。桉树无性系组织比量受较强的遗传控制,各指标重复力均在0.90以上,开展无性系组织比量遗传改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