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6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8篇
  12篇
综合类   58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6篇
  1989年   1篇
  1961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在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锌饲喂肉兔探讨其生产性能及初步筛选蛋氨酸锌适宜添加量。经试验表明:肉兔日粮中添加蛋氨酸锌增加体质量效果明显,以每百千克肉兔日粮中应添加30 g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12.
李正  忻一平 《国土绿化》2012,(10):20-21
我国古典园林对建筑空间与园林空间的转换过渡,相互引连、渗透,运用了多种多样的有机组合处理手法,造诣很深。《园冶》中对建筑结合周围地形、景物、绿化等关系也有许多论述,往往将不同功能、体量的建筑随宜布置,以游廊相连接,随地势的高低而设计,顺应地势曲折的形制,达到参差错落、虚实相间的效果。建  相似文献   
13.
万浪桥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末。当时太湖别墅主人王心如利用沿湖巉岩下的一曲水湾芦荡,围堤架桥,沿陡坡修筑上下磴道以作亲水之游,并在其旁设轮船码头及风力水车(别墅供水设备)。1958年,万浪桥及万方楼等7处原别墅建筑规划归园林部门。但万浪桥因年久失修,不数年已成为断桥。1962年笔者在做修复设计时,鉴于此桥既是游人领略太湖水情、水  相似文献   
14.
抱青楼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今鼋头渚风景区"充山大门"内侧约200米处,邻近原陈家花园(现名"充山隐秀"),背山面湖,前临锡鼋路1958年,无锡市政府提出太湖风景区规划,把"鼋头渚与陈家花园"列为该地五个园林绿化片区之一。抱青楼作为规划启动的先声,建在拟议中的该片区大门位置。换句话说,抱青楼在当时应是位扼形胜的入口标志性建筑。故在设计上,平面需满足使用功能,立面特别是正立面要既能够稳稳  相似文献   
15.
不同播量与肥料对苦荞菜产量及出苗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不同播种密度及肥料对苦荞菜产量及出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密度对苦荞菜产量影响较大,播量为450 kg/hm2处理产量最高。苦荞菜施用肥料处理产量及生长状况均优于不施用任何肥料,施用尿素比施用有机肥叶片表现较绿;在施用尿素的处理中,用量为250 kg/hm2时出苗率最高。施用有机肥各处理出苗率变化不大,但均高于不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16.
李正  忻一平 《国土绿化》2011,(10):15-17
由于吟苑园的功能不同于一般公园,其空间组成一方面通过园林空间的收放、开合、聚散、伸缩等种种对比或反衬处理,以获得不同大小、观感各异的园林空间,通过组织串联达到全园“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的效果,并通过室外、室内、自然空间与建筑空间的转换、穿插,使之相互贯通、融合成和谐的整体。  相似文献   
17.
李正  忻一平 《国土绿化》2013,(12):10-11
公花园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古城厢中心,是我国最早由国民捐资建造的城市花园之一,有“华夏第一公园”的美誉,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无锡市政府多次对公花园重要景点建筑进行翻修、改建、扩建,全面整顿园容园貌。本期《专家论坛·园林设计》栏目承接上期,继续对公园东部地区的改扩建实例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江苏无锡蠡园新区的规划布局,在借鉴了中国古典园林的传统手法之上,又作了新的尝试。中国古典园林在空间的构图上,往往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地把整个空间化整为零,划分成若干有开有合、有收有放、大小由之、富于变化的局部空间,每个局部空间都可以独立成为一个静止的构图。从而,把一  相似文献   
19.
地点:江苏省无锡市太湖之滨的鼋头渚风景区内时间:2006年规划设计,2007年建成开放面积:4.32公顷特征:此园坐落于山明水秀之区,园中陈列的无锡历代名人塑像叠现出"地灵人杰"的涵义。园内的人杰馆布局紧密结合地形,依山起伏,滨水屈曲。  相似文献   
20.
主体建筑体现中日文化交流内涵 为了体现友好园的特定目的和含义,园中主体建筑——五层方塔的形式,决定参照日本奈良古都法隆寺现存的五重塔式样,因为此塔是日本现存最古老而闻名全国并且誉满世界的古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