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33篇
  免费   146篇
  国内免费   294篇
林业   661篇
农学   399篇
基础科学   355篇
  306篇
综合类   2834篇
农作物   243篇
水产渔业   311篇
畜牧兽医   1787篇
园艺   469篇
植物保护   208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55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63篇
  2014年   357篇
  2013年   273篇
  2012年   330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374篇
  2009年   374篇
  2008年   282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240篇
  2003年   283篇
  2002年   217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95篇
  1999年   168篇
  1998年   149篇
  1997年   164篇
  1996年   169篇
  1995年   164篇
  1994年   147篇
  1993年   126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75篇
  1988年   41篇
  1987年   26篇
  1986年   38篇
  1985年   30篇
  1984年   32篇
  1983年   28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12篇
  1964年   4篇
  1961年   4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水稻三化螟在南京地区的光周期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界光周期现象对昆虫发育的作用,近年来已引起广泛的重视,许多作者都指出,光周期是生物季节现象的重要调节因子。为了探讨这一问题,1962年作者等在南京地区以水稻三化螟幼虫为材料进行实验。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方法: 将三化螟卵块从田间采回,置于室内条件下(自然温度),任其孵化,蚁螟孵出后进行各项处理。在不同光周期反应试验方面:在同一温度下(25℃),光照时间分3、6、9、12、13、14、15、16、24小时和全黑暗十项。温度对光周期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2.
枣胚培技术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以‘六月鲜’枣为试材, 对花后12~82 d的幼胚进行培养。结果表明, 适宜于胚挽救的最小胚龄为花后50 d左右; 在胚形成前进行离体培养, 蔗糖浓度以7%为宜, 而胚形成后离体培养以5%蔗糖为宜; 暗培养可促进离体胚的生长发育, 且有利于生根; 植物生长调节剂及有机添加物极显著地影响着胚培效果。花后70~72 d胚龄的胚适宜培养基为1 /2MS + IBA 0.4 (mg/L, 单位下同) +BA 0.8 +LH 500 + GA35 + 5%蔗糖。胚培苗经扩繁后转入1 /2 MS + IBA 1.0 + IAA 0.06 + 2%蔗糖培养基上, 获得了健壮生根苗,生根苗移栽成活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93.
羊抗犬瘟热异源单血清治疗犬瘟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犬瘟热发病率较高,严重危害犬的生产,甚至危及生命。一般药物治疗效果不大,用自配的羊抗犬瘟热异源单血清配合其它药物对犬瘟热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4.
影响奶牛乳房炎抗性性状的遗传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房炎是造成世界各国奶牛业中损失最多的一种疾病。当前严重依赖于抗生素治疗和疫苗预防来减少乳房炎的发生,这种方法并不十分奏效,而抗乳房炎育种则是一种很重要的替代方法。作者将从动物机体、细胞/激素和分子水平对影响奶牛乳房炎抗性性状的遗传因素进行论述,只有在遗传和免疫水平上具有优良特点的性状才能在获得乳房炎抗性的遗传改良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5.
乌梁素海生态恢复机理与工程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我国干旱区典型草型湖泊—乌梁素海设立试验基地 ,进行生态恢复工程试验研究。研究表明 :乌梁素海受富营养化影响 ,正在向芦苇沼泽—碱蓬盐化草甸—白刺荒漠方向演化。生态恢复机理是 :( 1 )减少大型水生植物有机氮、磷向底质的沉降 ,削弱内源性营养物负荷的积累与储备 ;( 2 )减少大型水生植物死亡后矿化成氨态氮 ;( 3)控制底质中有机氮向水体释放生成氨态氮。采用机械化方式收割大型水生植物转移营养盐 ,抑制生物促淤效应以及对芦苇区进行园田化生态管理是乌梁素海生态恢复的关键技术 ,也是乌梁素海环境与资源持续发展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96.
当前国内植物检疫工作现状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及市场经济的发展 ,植物检疫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笔者根据几年来的工作实践 ,对植物检疫工作中的不足和有待完善的措施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与大家商榷。1 机构重叠 ,业务交错目前从国内检疫工作的机构设置与分工情况看 ,存在  相似文献   
97.
1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F1)的程序 利用雄性不育系生产杂交种需要建立三个繁育区,即不育系繁育区、父本系繁育区(有些作物称此系为恢复系,但商品大葱是以营养体为产品,不是以籽实为产品,因此大葱杂交种的父本不必具有恢复性.因此该文称杂交种的父本为父本系.)和杂交种(F1)制种区.其简图如下.  相似文献   
98.
植物苯丙氨酸解氨酶基因的表达调控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PAL,EC4.3.1.5)是催化苯丙烷代谢途径第一步反应的酶,也是这个途径的关键酶,对植物有非常重要的生理意义。根据有关文献综述了植物PAL的分布与定位、酶学性质,总结了生长发育、钝化因子与调节因子、末端产物等内部因素及光、温、机械损伤与生长调节剂等外部因素对PAL的调控作用,得出外部因子是在转录水平上对酶活性实施调控的结论,并运用酶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知识阐述了其调控机理。还着重阐述了PAL酶在果树上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并对其今后的研究及在果树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
小尾寒羊具有常年发情、性成熟早和多胎性能的高繁殖力特性,平均每胎产羔2.6只,是我国优良的地方绵羊品种,也是我国独特的遗传资源。目前在Booroola Merino羊、Inverdale羊和Hanna羊中已找到影响多胎性能的主基因,但国内对小尾寒羊多胎性能遗传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常规的选育和分子标记方面,也有一些以候选基因法从分子水平上对小尾寒羊多胎机制进行研究,仍没有确立控制小尾寒羊高繁特性的主效基因,本文就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小尾寒羊主效基因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0.
为探索开食料中不同NDF水平对犊牛生长、瘤胃发酵参数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生重相近(42±2.5) kg、饲喂足量初乳的中国荷斯坦犊牛60头,其中公犊牛36头,母犊牛24头。随机分为A、B、C和D 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15头,其中9头公犊牛+6头母犊牛,试验犊牛于犊牛岛(1.5 m×3.4 m)单独饲养。15日龄开始分别饲喂NDF水平不同的4种开食料,分别为:A处理10%,B处理15%,C处理20%和D处理25%,70日龄断奶,试验期112 d。结果表明:1)0~42日龄和70~112日龄,B组日增重均高于A、C和D组(P<0.05),分别高出45.69、39.79、117.13 g·d-1和35.33、153.29、 145.93 g·d-1。70~112日龄,B、C和D组开食料采食量显著高于A组(P<0.05),分别高出255.20、252.48和392.27 g·d-1。A(0.61)和B(0.60)组犊牛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C(0.55)和D(0.54)组(P<0.05);2)犊牛瘤胃pH在35和70日龄时,C组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112日龄时,A和B组显著高于C和D组(P<0.05);3)瘤胃NH3-N含量在90日龄前差异不显著(P>0.05),但在112日龄时, B、C和D组较A组显著降低16.72%、44.19%和52.10%(P<0.05);4)C和D组乙酸比例显著高于A和B组(P<0.05);B组丙酸比例较A、C和D组高出4.24%、3.18%和6.43% (P<0.05),乙酸/丙酸显著低于A、C和D组(P<0.05);5)各处理组间血清总蛋白、葡萄糖和尿素氮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1~3月龄犊牛开食料中NDF适宜水平为15%有利于提高断奶后日增重,促进饲料利用效率,改善瘤胃内环境,且对犊牛血清生化指标无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