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7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2篇
  1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6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期研究表明新城疫病毒(NDV)HN蛋白为病毒热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子.为了进一步研究HN蛋白的热稳定性以及影响其热稳定性的结构特征,研究利用杆状病毒表达了NDV TS09-C耐热株的HN蛋白的胞外区,将两个拷贝的TS09-C株HN胞外区基因分别插入到载体pFastBac-dual的PH启动子和p10启动子下游,在HN蛋...  相似文献   
2.
申宇  袁逸涵  宋娇  杨烨 《中国家禽》2022,(11):63-69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育成期蛋鸡肠道形态、盲肠微生物组成及其代谢产物生物胺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将180只14周龄罗曼育成期蛋鸡分为3组:15.5%粗蛋白质组(15.5%CP组)、14.5%粗蛋白质组(14.5%CP组)、13.5%粗蛋白质组(13.5%CP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预试期7 d,正试期21 d。结果显示:与15.5%CP组相比,13.5%CP组十二指肠和回肠的绒毛长度(VH)与绒隐比(V/D)显著增加(P<0.05),而隐窝深度(CD)显著下降(P<0.05);与15.5%CP组相比,13.5%CP组生物胺含量、炎性因子相关基因NF-κB和LITAF mRNA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而肠黏膜屏障相关基因Claudin-1、MUC2和ZO-1 mRNA表达量显著上调(P<0.05)。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盲肠微生物区系alpha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门、科水平上的微生物区系组成的影响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饲粮低蛋白水平促进育成期蛋鸡绒毛发育,增加肠黏膜屏障相关因子的表达,同时降...  相似文献   
3.
日光温室是设施农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加强标准园的智能化建设可进一步发挥设施蔬菜的巨大潜力。对北京市标准园日光温室监测系统中智能监测系统的配备,以及空间电场物理增产技术的机理进行了研究。阐述设施农业走向智能化是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物联网技术与农业机械化的融合更加促进了设施农业发展的脚步。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了不同饲养方式对河田鸡肌纤维组织学特性及肌肉嫩度的影响,为肉鸡品质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研究户外散养、室内平养、室内笼养3种饲养方式对不同日龄河田鸡腿肌和胸肌肌纤维组织学特性的影响及其与肌肉嫩度的关系。[结果]结果表明,户外散养鸡的胸肌和腿肌肌纤维直径和肌肉剪切力显著大于笼养鸡(P〈0.05),而肌纤维密度显著低于笼养鸡(P〈0.05)。随着日龄的增加,肌纤维的直径和肌肉剪切力显著增加,而肌纤维密度显著下降。公鸡的肌纤维直径和剪切力大于母鸡。相关性分析表明,胸肌肌肉剪切力与肌纤维直径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与肌纤维密度呈负相关(P〈0.05);腿肌肌肉剪切力与肌纤维直径和密度关系不显著(P〉0.05)。[结论]饲养方式对肉鸡肌纤维的组织学特性有显著影响,户外散养促进肉鸡肌纤维发育,相应增加了肌肉剪切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肌肉苹果酸酶活性与猪肌肉品质的关系,为提高猪肌肉品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3个不同品种的猪(鄂西黑猪、长野鄂杂交猪和长大二元杂交猪),比较了肌肉苹果酸酶活性以及肉质性状之间的差异。[结果]结果表明,鄂西黑猪的肌肉苹果酸酶活性和肌内脂肪显著高于长野鄂(三元)杂交猪和长大二元杂交猪(P〈0.05);长大二元杂交猪的肌肉pH2值、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显著高于鄂西黑猪(P〈0.05)。[结论]猪肌肉苹果酸酶活性对猪肉品质存在一定的影响。其中,肌肉苹果酸酶活性与肌内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肉色呈正相关,而与滴水损失和剪切力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芭蕉根药材,对不同海拔芭蕉根药材的UPLC-ELSD指纹图谱进行分析,采用Agilent ZORBAX RRHD Eclipse Plus C18(2.1 mm×100mm,1.8μm)色谱柱,0.1%乙酸水-乙腈洗脱系统,梯度洗脱,流速0.2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检测,雾化温度为45℃,载气氮气流速1.5 L/min测定15批不同海拔的芭蕉根药材,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海拔(298.52~1 357.82m)采集的芭蕉根药材的UPLC-ELSD指纹图谱有较好的相似度,芭蕉根中弱紫外吸收和缺少发色基团的化学成分的种类较统一;系统聚类分析可将芭蕉根药材归为4类,提示不同海拔的芭蕉根药材的质量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测定方法稳定、重复性好,可为芭蕉根药材的开发、利用及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试验旨在研究红曲米对肉鸭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1日龄的樱桃谷肉鸭120羽进行笼养。7日龄时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0.5‰红曲米组、1‰红曲米组、2‰红曲米组分别饲喂添加0‰、0.5‰、1‰、2‰红曲米的日粮,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试验期35d。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红曲米提高了42日龄肉鸭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随着红曲米浓度的增加,平均日采食量和耗料增重比有下降趋势(P<0.01);日粮中添加红曲米对樱桃谷肉鸭的屠宰性能没有影响(P>0.05),降低了胸肌的亮度和黄度(P<0.05),并降低了胸肌的滴水损失和剪切力(P<0.05);与其他红曲米添加组相比2‰红曲米提高了胸肌的红度(P<0.05)。由此可见,日粮中添加适当浓度红曲米对肉鸭生产性能和肉品质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且添加浓度为1‰时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木霉菌株T-115D的发酵条件,旨在用于木霉生防制剂的工业化生产.结果表明:适宜木霉菌T-115D代谢物质产生的培养液为GPF培养液;适宜的碳、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酒石酸铵;适宜pH为4~7、温度为20~25℃、摇床转速为200 r.min-1.  相似文献   
9.
鸡苹果酸酶基因的营养和激素调控的传导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营养与激素对鸡苹果酸酶(ME)基因调控的分子机制。家禽ME基因的启动子含有特定的PPY/PPU结构,是染色体结构和转录速度的营养和激素调控的潜在位点。动物体内营养状况、胰岛素、甲状腺素、胰高血糖素通过改变ME基因转变水平、转录起始部位染色体结构而调控ME mRNA水平和ME活性。进而达到调控家禽脂肪代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日粮中添加整粒稻谷对河田鸡肉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6日龄的河田鸡进行9~12周、13~16周两阶段的饲养试验和肉质性状测定,结果表明,①同阶段同性别同部位3个处理间的理化性状(包括肌肉含水率、pH1值、pHu值、滴水损失率)差异不显著(P>0.05,13~16周公鸡胸肌pH1值除外);9~12周公鸡胸肌、母鸡腿肌的肌纤维直径和密度,13~16周公鸡胸肌肌纤维密度和母鸡胸肌直径以及9~12周公鸡腿肌肌纤维密度不同处理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余同阶段同性别3个处理间的肌肉组织学性状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日粮中稻谷添加比例的提高,上述肉质性状的变化趋势因阶段、性别及部位的不同而有差异;②同阶段同性别不同部位间(胸肌、腿肌)的肉质性状存在差异;③同阶段同部位不同性别间的肉质性状存在差异,其中13~16周肌肉的组织学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④同性别同部位不同阶段的肉质性状存在差异,其中胸肌pH1值、胸肌及腿肌的组织学性状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