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林业   4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2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农经统计是一项在农村经营管理中比较基础的工作,同时也是农村社会经济统计中的关键内容,其在促进农村经济水平发展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近些年来,农经统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限制因素阻碍了其取得更大的进步.笔者就将针对如何帮助农经统计摆脱困境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2.
土壤pH对蓝莓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南高丛蓝莓薄雾(Misty)为试验材料,用H2SO4、Al2(SO4)3和NaOH溶液浇淋(处理)盆栽蓝莓的土壤,以调节土壤pH值,测定蓝莓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及生长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土壤pH值降低,蓝莓叶片叶绿素含量,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表观量子效率(AQY)、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均升高。其中以pH 4.5的处理蓝莓叶绿素含量最高,植株生长势最好;pH 8.5的处理光合强度与生长势均最低。因此,南高丛薄雾蓝莓适合栽培的酸性土壤p H值范围为4.5~5.5,而碱性土壤则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93.
为延长蓝莓贮藏时间,以‘灿烂’蓝莓为试材,将果实放入不同的缓释保鲜纸后在PE袋中低温冷藏,对贮藏期间鲜果的质量损失率、硬度、还原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总酚含量、花色苷含量等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研究1-MCP和SO_2缓释保鲜纸对蓝莓采后冷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缓释保鲜纸可有效减少蓝莓的质量损失,维持蓝莓硬度,减少坏果率,提高和保持还原糖和花色苷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和总酚含量,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峰的出现,使蓝莓保持良好的风味和耐贮藏性。SO_2缓释保鲜纸及1-MCP缓释保鲜纸和SO_2缓释保鲜纸一起使用,虽能够减少蓝莓质量损失,增加硬度,但对还原糖、花色苷、可滴定酸、总酚含量等指标无积极作用,且SO_2药害的存在,使得蓝莓外观受到严重影响,风味大幅下降,因此不适合用于蓝莓保鲜。  相似文献   
94.
大蒜是大丰市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1.5万hm2左右,主要以蒜薹和蒜头出口创汇。正常年份大蒜叶枯病是大蒜上的主要病害,只要防治及时,对大蒜产量和品质影响不大。大蒜煤斑病(Cladosporiumallii)一直是零星发生,2002年却在全市大蒜上暴发流行,本市植保站3月21~25日对裕华、南阳、通商等镇普查70块大蒜田,病田率100%,二水早大蒜病指31.4(13.4~41.8);三月黄大蒜病指8.8(4.3~11.4),发病重的田块叶片呈火烧状。4月3~5日又普查40块田,病株率100%,其中二水早大蒜病指37.7(22.7~64.3);三月黄大蒜病指24.6(14.8~33.9)。大蒜煤斑病具…  相似文献   
95.
2%霸草灵SC混用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霸草灵SC与巨星、苯磺隆、噻磺隆混用防除小麦田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小麦冬季除草:每667m2用2%霸草灵SCl0ml 75%巨星SC 0.667ml或用2%霸草灵SC10ml 10%苯磺隆WP5g-10g或用2%霸草灵SC 10ml 15%噻磺隆WP10g于冬季小麦2~3叶期对水40kg喷雾处理,药后14d,总草株防效达90%以上,药后81d,总草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可达98%以上。小麦春季除草:每667m2用2%霸草灵SC10ml l5ml 10%苯磺隆WP 10g-20g于小麦春发后(3月上旬)采用常规喷劣,药后45d,总草株防效可达93%以上,鲜重防效可达97%以上。  相似文献   
96.
在江苏省盐城市,大蒜已成为蒜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全市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3万公顷。大蒜的病害种类较多,其中大蒜叶枯病是苏北沿海大蒜上的最主要病害,正常年份均为中等发生年,产量损失达10%-40%,重发年(如2002年)减产达60%左右,直接制约着大蒜产量和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97.
催裂剂对油茶果采后生理效应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普通油茶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催裂剂对其采后处理的生理效应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堆沤处理相比,催裂剂处理加速采后油茶果开裂脱籽,裂果指数提高30.89%,未裂果数量降低8.34%;同时,促进采后油茶果含水量及呼吸强度迅速下降,明显减少其干物质的生理消耗,其种仁干物质保存量提高3.68%,脂肪保存量提高4.84%,其中小果比大果的种仁可提高2.01%脂肪保存量;种子发芽率、苗高和苗重分别提高157.14%、246.15%和103.57%.催裂剂处理还避免了油茶果发热及霉变的发生,所榨茶油的主要质量指标符合国家油茶籽油质量标准.在催裂剂及堆沤处理期间脂肪含量测定值均呈现"下降-回升-稳定"的动态变化,并以此进一步证实催裂剂处理有利于采后油条果内脂肪的保存,而堆沤处理则降低含油率.  相似文献   
98.
为了探讨叶面喷施外源多胺对干旱胁迫下红椿幼苗叶片的解剖结构损伤的修复效果,以2年生红椿家系盆栽苗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干旱胁迫+外源多胺修复处理"试验。通过对叶片解剖结构指标的观测和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3种外源多胺溶液对红椿叶片主脉直径的修复调节效果差异极显著(P <0.01);3种外源多胺溶液中,以外源精胺(Spm)溶液对植株的水分运输能力的修复效果最佳。2)3种外源多胺溶液对红椿叶片上表皮厚度起到调节效果差异不明显;3种外源多胺溶液对红椿叶片下表皮厚度修复调节效果差异显著(P <0.05);3种外源多胺溶液对红椿叶片叶肉厚度修复调节效果差异极显著(P <0.01)。结合3个指标响应的综合情况来看,3种外源多胺中以外源亚精胺(Spd)对叶片储水能力修复效果最强。3)3种外源多胺溶液对红椿叶片栅/海绵比值的修复调节效果差异极显著(P <0.01);3种外源多胺溶液中,仅外源Spd溶液对栅/海比值的缓解调节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9.
为探讨土壤水分胁迫对多花黄精光合作用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通过盆栽控水试验,对多花黄精进行干旱胁迫和水淹胁迫,测定不同处理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以及光合参数。结果表明:1)多花黄精受水淹胁迫的伤害明显,其中重度水淹胁迫下14 d后全部枯死,中度水淹33 d后开始枯死,轻度水淹40 d后变黄。2)多花黄精能忍受一定程度的干旱胁迫,重度干旱胁迫下38 d后部分叶片变黄,但在中度干旱和轻度干旱胁迫下未受到明显伤害。3)随着土壤水分胁迫(水淹、干旱)强度增大,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最大荧光(F_m)、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PSⅡ的有效量子产量(Yield)、光化学淬灭系数(qP)以及净光合速率(P_n)、胞间CO_2浓度(C_i)均下降,而叶绿素a与b比值、初始荧光(F_0)、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均上升。研究结果显示,土壤含水量在60%~80%之间时,多花黄精能够正常生长,水淹胁迫对多花黄精产生明显伤害。  相似文献   
100.
仙茅根茎DNA的提取及其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进仙茅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从而为其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以仙茅根茎为材料,采用CTAB法探讨了仙茅根茎DNA大量提取中CTAB浓度、PVP用量及Na Cl浓度对其DNA质量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仙茅根茎DNA的大量提取方法的最优组合为:CTAB的浓度为2%,PVP的加入量为0.20 g,Na Cl的浓度为4 mol/L。为了得到仙茅的最佳ISSR-PCR反应体系,以(CT)8 RG为引物,采用单因素实验与正交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得到的最优反应体系(25μL)为:1×PCR Buffer,模板DNA浓度为50 ng,Mg2+浓度为2.50 mmol/L,d NTPs浓度为0.20 mmol/L,引物浓度为0.40μmol/L,Taq DNA聚合酶浓度为1.50 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