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5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40篇
农学   76篇
基础科学   24篇
  52篇
综合类   360篇
农作物   36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113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7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2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1.
枣阳市2006年小麦赤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枣阳市小麦种植面积为7万hm2,受2005年秋播持续阴雨,全市小麦播种期比常年推迟10~15d,特别是2006年4~5月上旬遭受了特殊气候(多雨、大风、高温、高湿)的影响,造成我市2006年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达4·3万hm2。笔者对其发生特点、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了探讨。1发生面积及危害  相似文献   
12.
枣阳市2006年水稻种植面积4·97万hm2,稻飞虱发生是继1987年、1991年后又一个大发生年,第3代、第4代稻飞虱发生面积累计达7·67万hm2,挽回稻谷损失18·65万t,笔者对其发生特点原因及防治进行观察分析如下:1发生特点1·1发生期早2006年我市第3代稻飞虱低龄若虫高峰期为7月20~30日,第4代稻飞虱为8月15~25日,比1987年、1991年分别早5d、7d。1·2发生数量多第3代稻飞虱发生高峰期平均百蔸虫量为2300头,最高达8 000头,第4代稻飞虱百蔸平均为6 050头,最高达1·5万头,比1987年高8·18%,与1991年持平。1·3短翅型成虫数量多第3代稻飞虱短翅型成虫百…  相似文献   
13.
4种微生物菌剂对辣椒主要病害的生物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选择4种不同微生物活性成分的生防菌剂,采用盆栽生物量测定、温室和田间小区试验对辣椒主要病害进行抗病效果及促生增产作用评价。结果表明,木霉-芽胞杆菌复合菌剂对辣椒的枯萎病、疫病、炭疽病和灰霉病防效分别达到72.2%、78.3%、71.9%和59.7%,枯草芽胞杆菌-粉红粘帚霉复合菌剂对辣椒4种病害的防效分别达到60.5%、62.1%、60.5%和50.9%;而淡紫紫孢菌菌剂只对辣椒炭疽病具有很好防效(77.5%)。同时,4种微生物菌剂对辣椒植株生物量均有显著促生作用,其中木霉-芽胞杆菌复合菌剂及枯草芽胞杆菌-粉红粘帚霉复合菌剂在盆栽试验中鲜重和干重增幅分别为132.79%、190.35%和211.80%、293.84%;两者在温室及田间小区试验中比对照增产182.3%、152.7%和65.0%、23.9%。本研究表明,生防菌剂可以替代化学药剂用于植物病害的防治,同时还能够促进作物植株生长,有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09年4月14日,春雨仞霁,阳光灿烂.前不久获评福建省新农村电气化县的永安市洪田镇洪田村--中国林改第一村,面貌一新.据统计,一季度,用电户数为1 251户,拥有6台变压器,总容量达到1 480 kV·A的洪田村用电能量达到551 875 kW·h,比上年同期增长8.96%.更令人可喜的是洪田村有近30家竹木加工企业,年消耗毛竹400万根,在金融风暴中,这里的大部分企业都找准了位置,化危为安,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安徽省水稻条斑病菌种群的致病类型及分布情况,采用平皿稀释法对采自安徽省不同地区的水稻条斑病叶进行了病原细菌分离,通过PCR专化性检测方法对细菌分离物进行分子鉴定,并利用IRBB5、IRBB14、IR24、IRBB4、IRBB21和‘金刚30’等6个水稻鉴别品种,对获得的水稻条斑病菌种群进行了致病型监测。结果表明,从安徽省11个不同县市的水稻条斑病样中共获得72株水稻条斑病菌,来源于不同地区的水稻条斑病菌种群存在明显毒力分化,强毒性菌株和弱毒性菌株并存,且多数菌株与水稻品种间表现为弱互作关系,部分菌株与寄主存在强互作模式。依据其毒力差异可将其划分为Ⅰ、Ⅱ、Ⅲ、Ⅳ、Ⅴ、Ⅵ等6个致病型。从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安徽省水稻条斑病菌种群致病型分化明显,且水稻条斑病菌种群的毒力与地域分布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现代无公害农业的发展,针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从保护地土壤中分离得到一株生防细菌A2。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的观察和测定,结合16S rDNA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对菌株A2进行了初步鉴定。同时,以清水为对照,测定了菌株A2对3432品种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该菌株主要特征是菌体杆状,内生芽孢、芽孢卵圆形,革兰氏染色阳性,好氧,接触酶反应、乙酰甲基甲醇实验为阳性,能利用柠檬酸盐;该菌株与亲缘关系较近菌株B.subtilis isolate G8的同源性达99%。结合以上两点,将菌株A2初步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 subtilis)。防效实验显示菌株A2发酵液处理最好防治效果为72.22%;无菌滤液处理最好防治效果为29.24%,与对照相比均具有显著性差异(α=0.05)。表明,拮抗菌株A2菌体与代谢产物对小麦白粉病都具有较强的防治作用,为研制型、无毒、无公害生物农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酵母细胞膜系统对高温和高酒精浓度的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酒精生产中,应用嗜热微生物有很多优势.温度和酒精是酵母发酵的两个重要因素,当两个因素中的其中一个因素发生变化时,细胞中的脂肪酸、磷脂和麦角固醇也随之发生变化;当两个因素相互作用时,随着温度和酒精浓度的上升,酵母的耐受力下降.人们做了大量的研究,发现温度的上升和酒精浓度的增大会使细胞中热击蛋白和海藻糖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水稻纹枯病为害损失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以山豆根种子为实验材料,采用TTC法测定生活力,分别通过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和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响应面试验对测定条件进行优化,从TTC浓度、染色温度和染色时间为指标。结果显示,各因素对种子生活力测定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单因素试验的最佳测试条件为TTC浓度0.7%、染色温度40 ℃、染色时间4 h;Central Composite Design响应面试验优化后,最佳测试条件与单因素试验结果一致。表明用响应面分析法对TTC法测定山豆根种子生活力的条件进行优化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20.
付红梅  李森  檀根甲  王子迎  赵平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9):11482-11484,11495
[目的]筛选具有生防潜力的大豆疫霉拮抗菌,为寻找病害防控措施、设计新的疫病控制策略提供基础。[方法]从黑龙江省3个不同地区采集大豆根围土壤样本并分离各类土壤微生物,采用对峙培养法筛选出对大豆疫霉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并在此基础上测定拮抗力较强微生物对大豆疫霉菌的生长抑制率及其对大豆疫病的控制作用。[结果]从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拮抗效果相对较好的细菌,命名为B048菌株。对峙试验结果显示,拮抗细菌B048菌株对大豆疫霉的生长抑制率达97.5%;拮抗持久力测定显示,在与大豆疫霉对峙培养21d时抑菌带宽度仍达20.0mm;在盆栽试验中,B048对大豆疫病的防治效果为100%。经形态学和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拮抗细菌为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结论]拮抗细菌B048菌株具有较好的开发成大豆疫病生物防治菌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