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9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0篇
  7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 毫秒
111.
生态文明突出强调人与自然的平等关系,推进生态文明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历史使命。发展林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根本途径和首要任务。海岸带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发展海岸带林业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十分突出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海岸带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功能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纵深防御型防护林体系、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文化体系的构建3个方面,提出了海岸带林业建设与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2.
盐胁迫对台湾海桐幼苗营养吸收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温室里1年生的台湾海桐盆栽苗为试材,设置0、6、9、12 g/kg和15 g/kg 5个盐浓度梯度对其进行胁迫处理,测定其营养元素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梯度盐胁迫下,台湾海桐幼苗的Na+含量随盐浓度升高而增加,而K+含量,叶和根中的Ca2+和Mg2+含量,Fe、Cu、Mn和Zn含量以及可溶性总糖含量均降低;低盐胁迫促进植株对P、N元素的吸收,高盐浓度则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3.
海岸带木麻黄林生态系统过程与可持续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木麻黄为我国东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主栽树种,如何维持和提高其环境调控功能成为当前沿海防护林经营的重要科学问题。文中概述了海岸带木麻黄林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防护功能以及育林措施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等国内外研究成果,指出木麻黄人工林具有生产力高、光能利用率高和适应性强的特点;在探讨干扰与木麻黄林生态系统退化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加强木麻黄海岸防护林的恢复重建与生态系统管理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4.
通过多年的系统调查和分类研究,发现记录膜翅目,广腰亚目,叶蜂科,叶蜂亚科甘肃新记录种名录11属120种.提供了各种在中国的地理分布信息.  相似文献   
115.
榆近脉三节叶蜂生物学与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星煜 《植物保护》2006,32(4):98-100
榆近脉三节叶蜂(Aprocers leucopoda Takeuchi)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新害虫,中国新记录种。该虫严重危害榆树,分布于甘肃天水海拔1 720~1 950 m之间,1年发生4代,以预蛹越冬。非越冬茧结于叶背;越冬茧结于2~5 cm表土中。幼虫食叶危害,每年5月上旬至8月下旬为猖獗危害期。以25%灭幼Ⅲ号胶悬剂和40%氧乐果乳油1 500倍液防治3龄前幼虫,防效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16.
在海岸带风口沙地开展木麻黄不同品系和不同造林方式试验,在木麻黄前沿林带选择木麻黄和湿地松两种树种实生苗按1∶2和2∶1两种比例进行林带更新,并按客土量分别为30kg/穴、15kg/穴和0kg/穴试验.结果表明,惠安1号和澳C38木麻黄无性苗在风口造林中成活率高、抗风力强;以惠安1号木麻黄无性苗为种植材料,采用行状、篱式及丛状造林其成活率都较高;林带更新树种木麻黄和湿地松随客土量增加其生长量增大,更新树种比例不同对树种生长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17.
整理采自甘肃膜翅目叶蜂科麦叶蜂亚科、残青叶蜂亚科及基叶蜂亚科标本总计98号,经鉴定分为5属23种。其中,麦叶蜂亚科2属12种:麦叶蜂属11种、凹眼叶蜂属1种;残青叶蜂亚科1属6种:残青叶蜂属6种;基叶蜂亚科2属5种:基叶蜂属3种、异基叶蜂属2种。包括9新种:武氏麦叶蜂、麦积麦叶蜂、长脊麦叶蜂、任氏麦叶蜂、短附麦叶蜂、纹背麦叶蜂、黑唇基叶蜂、黄氏大基叶蜂、白转异基叶蜂;1新亚种:日本残青叶蜂黑胫亚种;6甘肃新记录种和7已知种。  相似文献   
118.
整理采自甘肃膜翅目叶蜂科蔺叶蜂亚科标本总计102号,经鉴定分为22属32种。其中:敛片叶蜂属1种、真片叶蜂属2种、开片叶蜂属1种、直脉叶蜂属1种、半片叶蜂属1种、巨片叶蜂属1种、儒雅叶蜂属1种、狭唇叶蜂属1种、卜氏叶蜂属1种、多齿叶蜂属2种、宽距叶蜂属6种、窝眶叶蜂属1种、栉齿叶蜂属1种、李叶蜂属1种、小爪叶蜂属2种、线叶蜂属1种、旖蔺叶蜂属1种、纹眶叶蜂属1种、蔺叶蜂属2种、钩鞘叶蜂属2种、剑鞘叶蜂属1种、短角叶蜂属1种。包括1新属:敛片叶蜂属;17科学新种:长柄敛片叶蜂、马氏真片叶蜂、杨氏直脉叶蜂、小黑半片叶蜂、粗角巨片叶蜂、细足狭唇叶蜂、短角卜氏叶蜂、黑足宽距叶蜂、黑鳞李叶蜂、甘肃小爪叶蜂、黑肩旖蔺叶蜂、短脉纹眶叶蜂、皱额蔺叶蜂、显颊蔺叶蜂、黑盾钩鞘叶蜂、辛氏钩鞘叶蜂、白肩剑鞘叶蜂;6甘肃新记录种和9已知种。  相似文献   
119.
系统调查研究了甘肃叶蜂生物地理分布特征,提出了甘肃叶蜂地理区划新方案,将甘肃叶蜂地理区划为2界3区5小区。东洋界,仅包括华中区(Ⅰ);古北界,分蒙新区(Ⅱ)和青藏高原区(Ⅲ),蒙新区包括蒙新陇中黄土高原小区(Ⅱ-1)、蒙新陇东黄土高原小区(Ⅱ-2)和蒙新河西走廊小区(Ⅱ-3),青藏高原区包括青藏高原祁连山地小区(Ⅲ-1)和青藏高原甘南小区(Ⅲ-2)。分析、讨论了甘肃叶蜂的基本分布规律以及甘肃已知9科、494种叶蜂的区系成分和生物地理分布特征:在甘肃叶蜂地理分布类型中,蒙新陇中黄土高原小区是甘肃叶蜂的分布中心;和东亚型成分构成中国叶蜂区系的主体一致,东亚型成分也是甘肃叶蜂区系的主体。  相似文献   
120.
近年来,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绿色植保理念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其重点在于绿色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以此来保证植物的健康稳定生长。现阶段,我国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优化。基于此,介绍了农作物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虫害,探讨了绿色植保理念下农作物的病虫害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