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6篇
  9篇
综合类   94篇
农作物   26篇
水产渔业   16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0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31.
研究通过水旱地小麦品质性状分析试验表明,同一品种小麦品质受浇水影响,旱地品质优于水地,且水旱地小麦品质性状的稳定时间和形成时间变异系数最大大于40%,品种间水旱地品质性状变异性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32.
分析了温棚农作物CO2饥饿现象机理和弊端,介绍了CO2多种增施方法比较和增施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233.
青贮饲料是反刍动物饲料中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然而,青贮饲料一旦与空气接触,就会不可避免地发生一定程度的有氧变质,给饲料业和畜牧业造成极大的损失,严重制约着畜牧业的发展,所以针对预防有氧变质产生的措施研究十分必要。作者充分调研了国内外对预防青贮饲料有氧变质措施的相关研究,在此基础上,首先概述了有氧变质的产生原因、危害性、相关微生物(霉菌及酵母菌)及其对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其次,综述了物理方法(原料水分、长度及贮存密度等)、化学方法(有效成分为酸或盐等化学制剂)、生物发酵法(添加酶制剂(如纤维素酶及半纤维素酶等)、微生物制剂(乳酸菌及其他益生菌)和生物活性物质)等现有的预防青贮饲料有氧变质措施,重点阐述了乳酸菌尤其是异型发酵乳酸菌等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单独和与其他方法结合预防有氧变质产生的研究进展;最后,归纳了玉米、秸秆和牧草等重要饲料原料的青贮有氧变质预防措施,并对今后有氧变质的研究重点及防控措施提出了建议和展望。文章旨在为解决青贮饲料的有氧变质问题、建立预防有氧变质产生的高效措施、改善饲料品质、促进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34.
本研究以沧麦15为试验材料,以2018—2020年试验数据为依据,对沧麦15的产量三要素与产量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沧麦15产量三要素与产量的相关性以穗粒数最大、千粒重次之,偏相关分析表明其产量三要素之间相互制约;通径分析表明,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均为正向效应,对产量正向效应的通径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穗数(0.459 9)>千粒重(0.446 5)>穗粒数(0.373 2),穗数对产量正向效应的贡献最大。综上所述,沧麦15产量的提高要保持合适的穗数,在此基础上,配套栽培技术以提高小穗结实率,增加穗粒数,同时稳定千粒重,充分发挥其丰产潜能,达到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235.
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应激蛋白,在植物响应逆境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小麦HSP90-1基因并探究其相关生物学功能,搜索小麦基因组序列数据库,获得了小麦A、B、D 3个基因组上的同源序列,根据其染色体位置分别命名为TaHSP90-1-ATaHSP90-1-BTaHSP90-1-D,通过同源克隆从12个小麦品种中得到TaHSP90-1 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TaHSP90-1-ATaHSP90-1-BTaHSP90-1-D分别含有2 121、2 136和2 130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707、712和710个氨基酸;其蛋白序列C端均含有1个HSP90结构域,为HSP家族HSP90亚家族成员。TaHSP90-1在不同小麦品种中存在SNP位点,分别位于TaHSP90-1-B第2个内含子区域和TaHSP90-1-D启动子区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TaHSP90-1-A与二粒小麦处于同一分支;TaHSP90-1-BTaHSP90-1-D处于同一分支。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TaHSP90-1-A、TaHSP90-1-BTaHSP90-1-D启动子区域均含有干旱响应元件(MBS element)和热响应元件(HSE element)。RT-PCR结果显示,TaHSP90-1-A、TaHSP90-1-BTaHSP90-1-D在苗期和成熟期的叶片中表达量较高。在干旱胁迫条件下,TaHSP90-1表达量在耐旱小麦品种中较高,为旱敏感小麦品种表达量的150倍;在热胁迫条件下,TaHSP90-1在热敏感与耐热小麦品种中均上调表达,其中,TaHSP90-1-ATaHSP90-1-D在耐热小麦品种中上调表达倍数更高。  相似文献   
236.
研究不同饲料对花绒寄甲[Dastarcus helophoroides(Fairmaire)]成虫肠道微生物区系的影响。人工配制4种花绒寄甲成虫饲料(Ⅰ、Ⅱ、Ⅲ和Ⅳ),主要成分分别为蚕蛹粉、蟋蟀粉、替代寄主粉和蚂蚁粉,分别饲养花绒寄甲成虫。无菌取其肠道,进行肠道细菌16S rDNA全长PCR扩增和16S rDNA V3可变区的PCR扩增,扩增产物经16S rDNA作为分子标记的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离后再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从成虫肠道共得到11种细菌,分别属于德库菌属(Desemzia)、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不粘柄菌属(Asticcacaulis)、纤维弧菌属(Cellvibrio)、动性杆菌属(Planomicrobium)、橙单胞菌属(Aurantimonas)和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经相似性分析后,饲喂饲料Ⅰ(蚕蛹粉)和饲料Ⅱ(蟋蟀粉)的成虫肠道细菌区系相似性为64%;饲喂饲料Ⅲ(替代寄主粉)和饲料Ⅳ(蚂蚁粉)的成虫肠道细菌区系的相似性为61%。饲料Ⅰ、Ⅱ喂养的成虫和饲料Ⅲ、Ⅳ喂养的成虫肠道菌群差异性较大,相似性为21%。可见,不同饲料对花绒寄甲成虫肠道微生物群落组成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