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6篇
综合类   35篇
园艺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31.
推进京津冀区域生态协同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京津冀处在同一自然单元分属不同行政区,区域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相互制约,长期以来水资源严重短缺,区域生态建设极不平衡,近年来生态环境恶化,加强京津冀区域生态系统建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已成为当务之急。针对京津冀区域生态建设发展不平衡、推进机制不完善、制约因素明显、区域生态体系不完备、生态保障能力弱等问题,剖析了河北生态建设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作用,为加速建成京津冀生态涵养保护支撑区,明确了河北生态建设的基本定位、总体思路、发展目标和工作重点,提出了强化领导、统筹规划、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加强合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2.
为规范河北省日光温室早春茬甜瓜节水灌溉技术,促进河北省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河北省日光温室甜瓜生产实际情况,制订了《日光温室早春茬甜瓜节水灌溉技术规程》(DB 13/T 2992—2019)。该规程对灌溉设备与安装,灌溉系统运行管理,甜瓜育苗—定植、苗期、开花—坐果期、膨瓜期和成熟期不同生育期的节水灌溉管理操作要求等提出具体要求。可为河北省日光温室早春茬甜瓜节水灌溉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3.
为了比较不同模式短程栽培番茄生产表现,探索一种适合我国北方地区简易设施结构下番茄高效生产的短程栽培模式,以番茄丰收74-560 RZ F1为材料,设置3个试验处理,即土壤栽培(S)、岩棉栽培(R)和水培(H),分析短程栽培3种模式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水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且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短程栽培模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R处理能够明显增加番茄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叶片数,其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与S、H处理相比显著提高86.12%、42.45%。水培可以改善番茄的品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中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最高,比R处理显著高出40.18%、29.37%,比S处理显著高出22.19%、27.40%,水分利用效率比R、S处理显著高出5.53%、22.78%。在试验中,R、H处理与S处理相比单株产量均表现为增产,通过产量和成本计算利润,H处理单位面积利润最高,分别是R、S处理的7.70、1.53倍,净利润为38.692元/m2。进一步对番茄的主要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其中H处理的综合得分最高,通过综合得分发现短程水培番茄模式具有较好的推广...  相似文献   
34.
《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DB 13/T 2991—2019)针对温室番茄水肥一体化生产中水肥使用不规范等问题,对产地环境、生产准备、设备安装、灌溉系统运行、滴灌肥料选择、生育期水肥管理及果实采收等进行了规范。旨为河北省日光温室秋冬茬番茄滴灌水肥一体化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5.
为规范河北省日光温室膜下滴灌西瓜节水灌溉技术,促进河北省设施西瓜的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结合河北省日光温室西瓜生产实际情况制订了《日光温室膜下滴灌西瓜节水灌溉技术规程》(DB 13/T 2993—2019)。该规程对不同茬口苗期-伸蔓期、开花期、膨瓜期和成熟期的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及注意事项提出具体要求。可为河北省日光温室膜下滴灌西瓜节水灌溉管理措施的制定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6.
以"世纪绿宝"黄瓜为试材,以生产上的常规种植方式为对照(CK),研究了采用塑料布隔根形成不同的根土空间对日光温室黄瓜耗水和产量贡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从黄瓜结瓜期来看各处理不同生育时期日最大耗水规律表现一致,均表现为初瓜期少,盛瓜期最多,末瓜期又表现出下降;与CK相比,各处理产量贡献率均小于100%,并且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即根土空间越大产量贡献率越高,S40产量贡献率达到98.06%;水分利用效率以S20为最高,比CK高出10.33%,同时耗水量比CK少,但产量只略低于CK,且产量水平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7.
针对石家庄市农业R&D资源的配置现状,探讨了石家庄市农业R&D资源配置方案及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38.
为研究黄腐酸钾、腐植酸钾、生化腐植酸钾对不同水分条件下西葫芦幼苗生长的影响,以西葫芦为试验材料,将3种腐植酸钾与3种水分处理相结合,研究西葫芦幼苗生长、生理及水分利用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在相同程度水分条件下,与未添加腐植酸钾的幼苗相比,添加腐植酸钾处理的西葫芦幼苗株高、茎粗和叶面积均显著增加,且生化腐植酸钾作用最显著。在同种腐植酸钾作用下,随着水分胁迫程度的增加,西葫芦幼苗抗氧化酶CAT和SOD活性呈增加趋势,水分利用率提高,且生化腐植酸钾处理的幼苗水分利用最充分。综合分析表明,添加腐植酸钾可缓解水分胁迫对幼苗的影响。  相似文献   
39.
石家庄地区冬小麦适播期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候变暖改变了作物的生长环境,冬季积温的增加使冬小麦的最佳播种期发生了改变,因此,为了更好地指导农业生产,分析气候变暖背景下冬小麦最佳播期的变化就显得尤为必要。基于这个目的,本文利用石家庄地区9个气象站1963—2012年的逐日气象数据,采用趋势分析、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Morlet小波等分析方法,对该地区冬小麦适播期(冬前积温为495~570℃·d)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来,石家庄地区山区冬小麦的适播期后延了3~4 d,山前平原区后延了5~7 d;在近50 a的时间序列里,山前平原区冬小麦的适播期发生了突变过程,突变发生年出现在1995年左右,在2006年左右适播期后延趋势显著增强;该地区冬小麦适播期自北向南相差3~4 d。山区部分的冬小麦适播期随气候变暖的变化不明显,近50 a的变化趋势为-0.1~0.4 d·10a-1;山前平原变化趋势较大,增加趋势为0.4~1.3 d·10a-1。该研究对当地冬小麦可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0.
系统分析了河北省循环农业发展现状、问题及障碍因子,阐述了适宜河北省发展循环农业的主体模式及其增值潜力,提出了河北省循环农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