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8篇
林业   134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61篇
  81篇
综合类   333篇
农作物   24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203篇
园艺   90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44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4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
文心兰(Oncidiumhybridum)花朵的花药帽易脱落,导致切花加速衰老。以‘柠檬绿’文心兰为试验材料,研究脱药帽后花朵乙烯释放速率和茉莉酸(jasmonic acid,JA)含量变化,外源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eJA)及其抑制剂乙酰水杨酸(acetylsalicylic acid,ASA)对脱药帽文心兰花朵衰老、乙烯释放及乙烯合成关键基因OhACO1和OhACO2表达的影响,探究乙烯和JA在文心兰花朵衰老过程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脱药帽处理会加速文心兰花朵衰老,脱药帽处理1 d时乙烯释放速率已达168.23 nL·g-1·h-1,而同期未脱药帽对照没有乙烯释放,JA含量显著增加,但脱药帽处理比对照低57.86%。此外,外源MeJA处理显著抑制文心兰花朵衰老,而其抑制剂ASA处理则明显促进衰老,外源MeJA处理抑制了乙烯生物合成关键基因OhACO1和OhACO2的表达,而ASA不同程度地增加了其表达,说明JA可能通过抑制乙烯合成来延缓文心兰花朵衰老,在文心兰花朵脱药帽处理诱发的衰老过程中JA具有拮抗乙烯、延缓...  相似文献   
22.
怎样判断轴瓦间隙过大当发动机轴瓦配合间隙超过使用权限值时,进入轴瓦里的润滑油很快流失,发动机运转时不仅会产生严重的敲击声和功率下降,而且极易发生烧瓦事故。因此,及时发现和更换磨损严重的轴瓦十分必要。一看。在机油泵等润滑系各部件工作正常,使用的机油符合...  相似文献   
23.
针对近年来商用车侧翻事故的凸现,提出了一种利用空气悬架提高车辆倾翻阀值,减小车辆倾翻危险的方法,编写了控制器,在MATLAB中SIMULINK下建立了七自由度车辆模型,并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半主动空气悬架能够有效提高车辆倾翻阀值,提高车辆抗侧翻能力。  相似文献   
24.
为探究畜牧业生产活动肉鸡屠宰加工对空气环境的影响,试验从某大型肉鸡屠宰场选取了3类不同的功能区作为采样点,通过分离培养菌种鉴定,运用BIOLOG微生物全自动分析仪,首次对各采样点分离培养的细菌、真菌进行种属鉴定。所分离的培养物中共鉴定出细菌菌属47种,其中革兰氏阳性菌比例远高于革兰氏阴性菌,优势菌属依次为微球菌属、葡萄球菌属、芽孢杆菌属、棒杆菌属和假单胞菌属,其中20%~30%为微球菌属;鉴定出真菌菌属共12属,优势真菌依次为枝孢属、链格孢属、毛霉属、曲霉属和青霉属。该肉鸡屠宰场屠宰活动对空气环境未产生不利影响。随着畜牧业生产活动的快速发展以及屠宰加工厂布局设计规划,畜禽屠宰加工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应引起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25.
Fsp27是CIDE(Cell-death-inducing DNA-fragmentation-factor-like effector)蛋白家族一员。研究表明,在哺乳动物脂肪细胞中,Fsp27富集于脂滴表面并聚集在脂滴与脂滴的接触位点(LD-LD contact site,LDCS),促进脂滴之间融合进而形成更大的脂滴。为探究Fsp27对鸡前脂肪细胞中脂滴融合的作用,利用过表达和荧光染色技术,通过比较脂滴大小的4个指标:脂滴大小分布、平均脂滴直径、单细胞内含大脂滴(直径大于2.5μm)数量,含大脂滴细胞数占总细胞数百分比,发现过表达Fsp27组中的脂滴大小、分布等特征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Fsp27对大脂滴形成的影响在鸡前脂肪细胞分化的24和48 h最为显著(P<0.05),说明与哺乳动物类似,鸡Fsp27对前脂肪细胞中大脂滴形成同样发挥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6.
舒治冲  程晨 《绿色科技》2023,(10):157-160
对淮河流域阜阳段3条支流(济河、茨淮新河和颍河)6个点位进行了20种重金属采样分析测定,结果显示:3条河流中Be、Cd、Tl、Cr6+均未检出,Al的浓度在840~2213μg/L,Mn的浓度在42.32~219.9μg/L,Fe的浓度在587~2099μg/L,Ba的浓度在131~145μg/L,其余重金属浓度均不超过40μg/L。Mn、Ni、Zn、Mo、Pb在3条河流中总含量的差别很大且这几种元素都主要存在于济河中。3条河流水体中悬浮态重金属主要有Al、TCr、Mn、Fe、Co、Cu、Mo,可滤态重金属主要有V、Ni、Zn、Ba、Pb、As、Sb。同时利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地累积指数法及潜在生态危害指数(RI)法对水体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内梅罗指数显示济河I值为1.58,属于轻污染,主要污染物是Fe、Mn、Ni;茨淮新河和颍河I值分别为3.94和3.66,属于重污染,主要污染物为Fe。  相似文献   
27.
运用实验分析法,对秦岭腹地商洛市商州区金凤山的核桃林、刺槐林、构树林、高橡树林和沙皮松林5种人工林的土壤pH及主要养分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人工林土壤有机质含量核桃林刺槐林构树林沙皮松林高橡树林,除高橡树林土壤有机质缺乏外,其余林种土壤有机质含量适量;人工林土壤全氮含量均处于很高水平,土壤速效磷含量均处于缺乏及其以下层次。(2)人工林土壤pH值酸性强弱依次为:沙皮松林刺槐林高橡树林核桃林构树林,除构树林土壤属弱碱性外,其余多为弱酸性。(3)人工林土壤速效磷和全氮之间达到极显著相关性,相关性系数为0.441(p0.01);pH与有机质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而与全氮之间呈现弱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8.
木薯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优良品种的选育一直是木薯科研工作的重点,而多倍体的巨型性特点为其育种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多倍体研究大多是体细胞加倍,有性多倍化研究起步较晚,而本课题组通过2n配子有性活体杂交,成功获得了首例木薯有性四倍体植株。为了研究木薯有性四倍体的遗传稳定性,本研究分别采用:田间的农艺性状观测(生长稳定期)、流式细胞术、叶片染色体计数、蛋白质含量测定/蛋白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以及淀粉含量测定等方法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木薯有性四倍体各株系农艺性状均保持了母株器官巨型性的多倍体特征;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木薯有性四倍体各株系叶片DNA含量均为二倍体亲本(SC5)的两倍,相对应的叶片染色体数目也为二倍体亲本(SC5)的两倍,且视野中四倍体细胞所占比例均在90%以上;各株系蛋白质含量均小于二倍体对照组,且有性多倍体株系电泳谱带基本相似;在淀粉含量测定中,其各株系淀粉含量均小于对照组,且各株系之间含量波动较小。本研究结果表明木薯有性四倍体植株具有较好的遗传稳定性,对木薯多倍体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鹅副粘病毒病又称鹅类新城疫,由禽副粘病毒Ⅰ型引起,是一种禽鸟共患的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传染病。临床上以呼吸困难,肿头,流泪,喜卧,下痢,脾脏和胰腺肿大,散布大小不一坏死灶,肠道粘膜出血、坏死、溃疡、结痂为主要特征。本病于1997年7月在我国江苏、广东等部分市县雏鹅中首次炷生,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2000年8月解放军军需大学在吉林省发生的类似“小鹅瘟”病死雏鹅体内发现了典型副粘病毒和典型病变,从而证明吉林省存在本病。2004年夏秋季,某养鹅场暴发传染病,引起鹅大量死亡。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鹅副粘病毒病,现将本病的诊治情况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30.
以川优9527(V1)、Y两优900(V2)、准两优527(V3)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氮(T1)、当地农民习惯施氮(T2)、氮肥后移减氮20%(T3)、有机无机肥配施与氮肥后移减氮20%(T4)、增密与氮肥后移减氮20%(T5)、控释肥尿素配施减氮20%(T6)6个处理,研究不同减氮模式对贵州省喀斯特地区机插杂交籼稻成穗率、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喀斯特地区机插杂交籼稻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与T2处理相比,T6处理产量与之相当;T5、T4、T3处理产量提高,V1、V2、V3中T5和T4处理分别显著提高12.9%、23.7%、23.8%和12.3%、14.1%、13.8%,T3处理分别提高7.8%、14.1%、7.6%,T5、T4、T3处理产量提高主要归因于后期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成穗率和有效穗数提高。与T2处理相比,T5、T4、T3、T6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氮肥吸收利用率、氮肥回收利用率总体上均显著提高,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总体均表现为T5>T4>T3>T6>T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