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5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3篇
  3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承德市从2000年引进波尔山羊,2001年9月开始用鲜精或冷冻精液仅对本地山羊进行改良,为了观察改良效果及杂种羊在不同气候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我们分别在围场后沟牧场和隆化红山子村进行观测,现将结果总结如下:1试验方法试验点选择在气候条件相差较大的围场坝上和隆化两地。观察杂交一代羊体貌和行为特征,称量各月龄体重并与本地山羊进行对比,进行屠宰测定。2试验地气候环境条件2.1围场后沟牧场该场位于围场北部坝上,东经116°4、北纬41°~50°,海拔1221~1837m,年降水量360~520mm,其中6…  相似文献   
22.
行距及间作对箭筈豌豆与燕麦青干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西北地区,普遍应用燕麦与箭筈豌豆间作生产饲草。为了研究不同间作模式的增产效果,2009—2010年在吉林省白城市采用两因子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2种行距(A1:33 cm;A2:16.5 cm)和3种种植方式(B1:燕麦单作;B2:箭筈豌豆单作;B3:燕麦箭筈豌豆1∶1间作)对饲草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减小播量增大时,作物单株重量减小,饲草总产量提高13%;行距减小播量不变,燕麦单株重量增大,饲草总产量提高29%;B3饲草产量比B1提高24%,比B2提高30%;B3粗蛋白产量比B1高1倍,比B2低20%;间作使燕麦的株高、单株重和粗蛋白质含量提高,使箭筈豌豆的株高增加,单株重、含氮量降低,节数减少,分枝减少。采用行距16.5 cm、燕麦播量87.5 kg hm–2、箭筈豌豆播量75 kg hm–2的燕麦与箭筈豌豆间作处理,全年两茬饲草产量为19.8 t hm–2,粗蛋白产量为2.43 t hm–2,可作为白城及气候相似地区饲草生产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23.
肉桂醛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肉桂醛对肉鸡生产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择1日龄罗斯308肉鸡4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Ⅰ~Ⅴ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0、50、100、200、400mg/kg肉桂醛饲养42 d,测定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结果:①1~21日龄Ⅲ、Ⅳ组较Ⅰ组显著提高日增重(P<0.05)和显著降低耗料增重比(P<0.05);全期Ⅲ组较Ⅰ组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和耗料增重比显著降低(P<0.05).②18~20日龄粗蛋白质消化率和39~41日龄磷消化率Ⅲ、Ⅳ组较Ⅰ组均显著提高(P<0.05);Ⅲ组较Ⅰ组显著提高18~20日龄钙、磷和39~41日龄粗蛋白质的消化率(P<0.05),磷的消化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结果表明添加100mg/kg肉桂醛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4.
赵国军 《河北农业》2011,(12):16-19
阜城县西瓜种植有多年的历史,随着种植技术的不断改进,模式不断创新,由最初的露地、地膜到现在的小拱棚、大棚生产,并且不断推出西瓜与其他作物套种连作,实现了一年多作采收,明显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种植效益。目前阜城县比较成功的套种连作模式是西瓜一豆角一青椒一年三作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25.
基于辽宁西北部章古台地区31块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标准地树高调查数据,通过对14种树高生长模型进行拟合、评价、检验,选出最适合该地区的树高生长模型,运用该模型及受病虫害干扰的解析木资料拟合其树高生长过程,并计算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平均生长量及初始防护成熟龄,以此分析病虫害对树高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Richards模型是预测沙地樟子松树高生长的最适模型(MAE、SSE、RMSE最小,R~2最大),而且Richards模型拟合受病虫害干扰的樟子松树高生长过程也符合模型的生物学意义。对比健康和病虫害两种状况下樟子松树高生长预测曲线,表明该地区受病虫害干扰的起始年龄为16 a左右,病虫害使沙地樟子松树高总生长量平均降低了30.57%,使其初始防护成熟龄提前了6 a,同时达到初始防护成熟龄时的树高降低了27.92%,因此,病虫害大大缩短了樟子松的生长过程;但是,该地区16 a左右开始受病虫害干扰的沙地樟子松,连年生长量和平均生长量的最大值没有受到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6.
沙地樟子松不同树高-胸径模型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树高(H)–胸径(D)模型精度,确定适合章古台地区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 mongolica的H-D模型。【方法】以Sibbesen模型为基础模型,将优势木平均高(HT)、胸高断面积(AB)和平方平均胸径(DQM)3个林分变量以不同组合加入基础模型中,分别建立了H-D的基础模型(1个)和广义模型(3个)及对应的基础混合模型(1个)和广义混合模型(3个)。对固定效应模型平均水平预测(FPA)、混合模型的总体平均响应预测(MPA)和主体响应预测(MPS)的精度进行比较。对混合模型在使用随机抽取样本木和抽取平均木(胸径接近平均值的样本)2种抽样方案计算随机参数时分析MPS精度与样本数量的关系。【结果】表征樟子松H-D关系的4种固定效应模型中,含HT和AB的广义模型拟合精度最高,Akaike信息量准则(AIC)=2 167.7,Bayesian信息量准则(BIC)=2 196.3。相同预测变量的各模型预测精度均表现为:MPSFPAMPA,仅含预测变量D的模型的3种预测精度差异最大。广义模型、广义混合模型、基础混合模型预测精度差异不大。使用验证数据检验模型精度时,每块标准地中随机抽取3株样本木计算基础混合模型随机参数时,该模型精度提升最为明显,MAE和RMSE分别降低了57.97%和57.63%;而广义混合模型精度随抽取样本木数量的增多未出现大的变化。【结论】含有林分变量优势木平均高、胸高断面积的广义模型和基础混合模型均能较好地预测沙地樟子松人工林的单木树高。此外,利用混合模型预测树高时,推荐在标准地中随机抽取3株林木测量其树高,并依此来计算随机参数。  相似文献   
27.
科尔沁沙地休眠燕麦行距和播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摘要: 在科尔沁沙地东部连续两年进行燕麦种植试验,研究行距与播量对休眠燕麦物候期、地上、地下生物量、籽粒产量及植被覆盖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007年各处理中,行距为15cm、播量为150kg/hm2组合地上生物产量和籽粒产量分别为1520.1kg/hm2、、688.9 kg/hm2,具有较大优势。2008年,各处理中,行距为25cm、播量为150kg/hm2组合地上、地下生物产量分别为3200.2kg/hm2、、2773.6kg /hm2,籽粒产量为1400.0 kg/hm2,具有较大优势。收获后,2007年,不同处理植被覆盖度为21.7%-68.1%,其中A1B2处理植被覆盖度最高;2008年,不同处理植被覆盖度为39.6%-79.9%,A2B2处理植被覆盖度最大,为79.9%。结果表明,行距和播量对燕麦产量及植被覆盖度均有影响,根据降水情况,A1B2,A2B2处理在产量和防风蚀方面具较大优势。初步表明燕麦在当地条件下可正常生长,其根茬可以起到防风蚀、改善当地生态条件的效果。  相似文献   
28.
樟子松固沙林土壤理化特性对林分密度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樟子松人工固沙林林分密度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在章古台地区选取林分密度分别为625(P1)、775(P2)、1 025(P3)、1 175(P4)株·hm^-2和1 250(P5)株·hm^-2的樟子松中龄林(林龄为23~27 a)为研究对象,对0~100 cm深度的樟子松林地土壤按0~10、10~20、20~40、40~60、60~80、80~100 cm进行分层,分析其理化特性。结果表明:0~10 cm土层全氮和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随密度增加呈上升趋势,P5显著高于P1(P <0. 05);0~80 cm土层全钾和0~60 cm土层pH随密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P3最高,且P3样地全钾在10~60 cm土层显著高于P1(P <0. 05);pH在0~40 cm土层显著高于其他样地(P <0. 05);0~10 cm土层全磷随密度增加而减小,P1显著高于P3~P5(P <0. 05);P4或P5样地有效钾在0~40 cm土层显著高于P1、P2样地(P <0. 05),在40~100 cm土层显著高于P3样地(P <0. 05);P2~P4样地的土壤孔隙度在40~100 cm土层低于P1和P5样地。综合考虑林分密度对樟子松中龄林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章古台地区樟子松林的合理林分密度为1 025~1 175株·hm^-2,可采取间伐等营林管理措施调节林分密度,确保樟子松固沙林生长具有良好的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29.
本文根据农业科技推广的有关理论,采取实地调查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文献调查法等对伊宁县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在分析伊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现状的基础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对伊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了总结与创新,并提出伊宁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创新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0.
为了研究樟子松人工固沙林林分密度对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在章古台地区选取林分密度分别为625(P1)、775(P2)、1 025(P3)、1 175(P4)株·hm-2和1 250(P5)株·hm-2的樟子松中龄林(林龄为23~27 a)为研究对象,对0~100 cm深度的樟子松林地土壤按0~10、10~20、20~40、40~60、60~80、80~100 cm进行分层,分析其理化特性。结果表明:0~10 cm土层全氮和20~40 cm土层土壤容重随密度增加呈上升趋势,P5显著高于P1P < 0.05);0~80 cm土层全钾和0~60 cm土层pH随密度增加先升高后降低,P3最高,且P3样地全钾在10~60 cm土层显著高于P1P < 0.05);pH在0~40 cm土层显著高于其他样地(P < 0.05);0~10 cm土层全磷随密度增加而减小,P1显著高于P3~P5P < 0.05);P4或P5样地有效钾在0~40 cm土层显著高于P1、P2样地(P < 0.05),在40~100 cm土层显著高于P3样地(P < 0.05);P2~P4样地的土壤孔隙度在40~100 cm土层低于P1和P5样地。综合考虑林分密度对樟子松中龄林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章古台地区樟子松林的合理林分密度为1 025~1 175株·hm-2,可采取间伐等营林管理措施调节林分密度,确保樟子松固沙林生长具有良好的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