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6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7篇
  1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广东省云勇森林公园6种林分保健功能差异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不同林分保健功能的差异,提出林分保健功能分析方法,为今后森林保健和森林康养的建设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选取广东省佛山市云勇森林公园中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林,灰木莲Magnolia blumei林,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林,黧蒴锥Castanopsis fissa林,尾叶桉Eucalyptus urophylla林和阔叶混交林等6种林分,在10:00-16:00森林保健旅游高峰期,分析体感舒适程度等级、空气离子指数、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和植物精气相对含量等4个指标,开展林分保健功能的综合评价研究。结果显示:6种林分的体感舒适程度等级总体上均处在“舒适”及以上水平;6种林分的空气离子指数等级总体上处在Ⅲ级和Ⅳ级水平,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6种林分的细颗粒物(PM2.5)和总悬浮颗粒物(TSP)总体上处在一级质量浓度限值范围内,湿地松林、黧蒴锥林、尾叶桉林和阔叶混交林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均超过了一级质量浓度限值;6种林分所释放的植物精气物质相对含量均较低,其中阴香林释放5种(相对含量为8.15%),灰木莲林释放3种(3.01%),湿地松林释放4种(3.92%),尾叶桉林释放3种(2.91%),黧蒴锥林释放4种物质(7.99%),阔叶混交林释放3种(1.91%);综合评判,阴香林和黧蒴锥林的综合保健功能在6种林分中表现最佳。林分内的相对湿度对体感舒适度和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均有影响,发挥森林保健功能需充分关注林分内相对湿度的最优阈值。云勇森林公园旅游更适宜出行的时间为10:00-14:00。通过模拟植物自然状态下释放到林分空气中的植物精气相对含量较低,需考虑有利于植物精气类物质积累的森林小环境营建与林分结构配置。  相似文献   
42.
DNA条形码旨在通过PCR技术获得一段DNA序列,在物种水平上对现存生物类群和未知生物材料进行识别和鉴定。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COI)基因是常用DNA条形码基因之一,为研究COI基因作为DNA条形码在贝类系统进化中的评估效果,本文利用PCR技术扩增获得了60个贝类物种的353条COI基因序列,通过聚类法构建了neighbor-joining(NJ)进化树,同时还对7个物种不同地理群体的遗传进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选用的COI基因引物在大多数贝类中通用性较强,除在珍珠贝目中的扩增效率只有10%以外,在整个研究中扩增效率达到82.7%;60个物种中除太平洋潜泥蛤(Panopea abrupta)、沼蛤(Limnoperna fortunei)和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等8个物种在进化树中的进化地位与传统系统分类具有一定差别外,其他物种的聚类关系与传统分类基本一致;对7个物种、共26个地理群体的聚类分析发现,COI基因基本能对同一物种的不同地理群体进行聚类,只有极个别群体或群体中的某个个体存在聚类混乱现象。综上所述,COI基因在一定程度上适用于贝类物种鉴别和系统发育研究,丰富了COI基因在物种鉴别应用中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43.
选取Tx623A×S722的P1、P2、F1和F24个世代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高丹草的株高、叶长、叶宽、分蘖数、单株干重和鲜重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杂种F1在除分蘖数外的5个主要农艺性状上均表现超亲优势,株高的普通遗传率最高(H2G=47.91%),单株干重的普通遗传率最低(H2G=23.61%).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发现株高符合2对等显性主基因+多基因的遗传(E-6模型),主基因的遗传率为50.31%;叶长受多基因控制(C-0模型);叶宽为1对主基因+多基因的混合遗传(D-0摸型);分蘖数、单株干重和鲜重均为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遗传模型(E-1模型),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77.03%、58.77%和54.65%,并远大于多基因的遗传率.表明:在高丹草产量育种工作中,应首先考虑主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利用变量替换和Ekeland变分原理,在RN上获得一类具有非自治扰动的拟线性椭圆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相似文献   
45.
利用变量替换和Ekeland变分原理,在R~N上获得了一类具有非自治扰动的拟线性椭同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结果.
Abstract:
The existence of a nontrivial solution is obtained for a quasilinear elliptic equations on RN with a non-autonomous perturbation by the change of variable and the Ekeland's variational principle.  相似文献   
46.
一、主要病害及其防治(一)石榴干腐病1、症状及其发病规律干腐病菌属半知菌,该病菌可以引起石榴枝条发生很多突起的黑点,病斑周围开裂,导致翘皮剥离枝条,从而枯死。病菌还可以侵染花果,幼果发病症状一般都是萼筒周围发生不规则褐色病斑,后逐渐扩大变为深褐色凹陷裂口。果实子粒也从病处开始腐烂,直至果实全部坏掉。干腐病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器在果实和枝条内过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侵害幼果和枝条,一般5月下旬开始发病。此菌靠雨水传播,伤口侵入。  相似文献   
47.
航空输运动物防疫监督是指由国家法定的动物防疫机构和人员,按照《动物防疫法》第二条、第四十二条规定,对我国领域内经航空运输的动物及动物产品依法进行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的一项具有强制性的技术行政行为。它的职责是负责管辖区内航空运输动物及动物产品的查证验物,采样、留样、抽检,对没有检疫证明的动物及动物产品进行补检或重检,对染疫或疑似染疫的动物和动物产品进行隔离、封存和处理,防止动物疫病的传播并促进产地检疫工作的开展。航空运输动物及动物产品方便快捷而倍受青睐,其种类和数量与日俱增,包括有家畜家禽、种用动物、…  相似文献   
48.
低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 HIF)是低氧信号传导途径中的关键因子,在动物低氧应答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探讨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 HIF-1α基因结构特征及在低氧胁迫下的应答规律,本研究以魁蚶转录组数据库中的部分序列为基础,通过 cDNA 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魁蚶 HIF-1α基因 cDNA 全长序列(命名为 SbHIF-1α),并检测了其 mRNA 的组织分布和低氧胁迫下的表达规律。序列和结构分析显示, SbHIF-1α基因 cDNA 全长为 2741 bp,其中包括 2136 bp 的 ORF,编码 711 个氨基酸,含有 HIF 保守的 HLH、PAS-A、PAS-B 和 PAC 结构域,预测蛋白分子量为 80.8 kDa,理论等电点为 5.57;SbHIF-1α与所选其他物种 HIF-1α的序列相似度为 56%~95%;系统进化分析显示 SbHIF-1α与软体动物的遗传距离最近。qRT-PCR 结果显示,在魁蚶的血淋巴、鳃、外套膜、斧足、闭壳肌和肝胰腺 6 个组织内均能检测到 SbHIF-1α基因,在血淋巴中表达量最高,鳃次之,与其他 4个组织都存在显著差异(P<0.05)。海水溶解氧(DO)为 0.5 mg/L、 2.5 mg/L、4.5 mg/L 的低氧胁迫下,每个组织中 SbHIF-1α都积极响应,其中血淋巴和鳃比其他四个组织的响应程度大;血淋巴中, DO 为 0.5 mg/L 胁迫 4 h 后, SbHIF-1α的表达量较对照组即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胁迫 64 h 后,表达量达到最高,是对照组的 519.43 倍;每个组织对不同浓度 DO 处理响应结果表明, 3 个处理浓度中 0.5 mg/L 处理对SbHIF-1α激活程度相对较大。本研究明确了 SbHIF-1α的基因结构特征、时空表达特征及对低氧胁迫的响应规律,丰富了海洋贝类 HIF 基因的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49.
魁蚶(Scapharca broughtonii)的血淋巴中因含有血红蛋白而不同于其他多数双壳贝类。为明确魁蚶血红蛋白基因的结构特征、组织发生分布、免疫活性等特点,本研究以魁蚶转录组数据库中的部分序列为基础,通过cDNA末端快速扩增(Rapid amplication of cDNA ends, RACE)技术,克隆获得了一种魁蚶血红蛋白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SbHbⅠ),并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的m RNA表达。序列和结构分析显示,SbHbⅠ基因cDNA全长为867 bp,其中包括长度为483 bp的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 ORF),编码160个氨基酸,预测蛋白分子量为17.5 kDa,理论等电点为9.68;氨基酸序列具有多个血红素结合位点,序列与所选其他物种的相似度范围为57%~93%,与蚶科相似度较高。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结果显示,在魁蚶成体的斧足、鳃、外套膜、闭壳肌、血淋巴、肝胰腺及受精卵至发育23 d的幼虫体内,均能检测到SbHbⅠ基因;该基因在成体魁蚶血淋巴中表达量最高,与其他5个组织中的表达量差异显著(P0.05);受精卵至23 d幼虫期的表达,基本呈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且在12d时急剧上升(P0.05);在鳗弧菌(Vibrioanguillarum)刺激和低氧胁迫后,血淋巴中SbHbⅠ基因的表达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表达量最高值均出现在16 h。本研究丰富了贝类血红蛋白相关研究资料。  相似文献   
50.
为更好的开展珠三角森林城市群建设,以佛山市南海区森林景观改造为例,从总体现状、总体布局、主题树种、构建技术等方面总结森林景观提升的过程和方法,针对南海区城市森林景观,打造了"一环、二线、三带、四面"的总体布局和"一镇一主题,一山一景观"的景观特色,并明确了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通过森林景观改造,南海区将呈现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森林景观,森林的生态功能和景观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