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4篇
林业   46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14篇
  8篇
综合类   87篇
农作物   4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0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81.
82.
铜对葡萄酒酿酒酵母的氧化胁迫机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铜离子对葡萄酒酿酒酵母的氧化胁迫作用,为葡萄酒酿造过程的铜离子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模拟葡萄汁为酵母培养基,添加CuSO4分别设置0、0.05、0.10、0.20、0.50和1.00 mmol?L-1Cu2+浓度。另外设置0.50 mmol?L-1 H2O2的处理作为氧化胁迫的对比。【结果】铜胁迫下酿酒酵母细胞内超氧阴离子的产生速率和过氧化氢的含量增加。酿酒酵母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细胞内丙二醛含量随着铜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酿酒酵母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在铜胁迫下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铜胁迫下谷胱甘肽和甘油在酿酒酵母细胞内大量积累。【结论】铜胁迫刺激酿酒酵母细胞内活性氧的形成,产生与过氧化氢类似的氧化胁迫,而且酵母细胞的抗氧化酶体系和非酶抗氧化系统可协同作用减少细胞受到的伤害。  相似文献   
83.
为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方法,根据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核衣壳蛋白基因进行引物和探针设计,建立了一种能够检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实时荧光RT-PCR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和灵敏度检测,同时与国家标准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本检测方法特异性好,不与其他相关病毒发生交叉反应,灵敏度可达到10-4 ng/μL,与国标检测方法的符合率达100%。结果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可以准确鉴定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4.
为探索适合临床高通量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检测的方法,针对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gB基因序列保守区域,筛选1对特异性引物和1条特异性探针,建立了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敏感性评估和临床应用检测。结果显示:筛选出的引物和探针与其他禽类常见病毒无交叉反应,检测下限达到100拷贝/反应;对来自13个场的480份临床样本进行检测,检测出17个阳性样品,与常规PCR检测结果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此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耗时少,可用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85.
斑点叉尾鮰的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anctatus(Rafinesgue)繁殖能力较低,苗种紧缺,批量性繁殖技术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攻关。泰兴市水产良种场于1999年承担了江苏省科委下达的“斑点叉尾鮰繁殖技术的研究”项目,经过2年的实施取得了良好繁殖效果。  相似文献   
86.
特立尼达的幼畜轮状病毒感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87.
新疆地域辽阔,不同地区间,同一地区的不同局部间的光、热资源分布存在较大差异。为使全疆各农区能依据当地自然条件,科学合理安排种植青饲玉米,将我区划分成六个生态区域,并提出与不同区域配套的玉米品种类型与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88.
我国部分地区H1亚型禽流感病毒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国内外对于H1亚型禽流感病毒缺乏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对其流行状况和风险知之甚少。本研究旨在通过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该病毒流行状况和风险。[方法] 2011–2013年间,在中国系统地开展了7次H1亚型禽流感病毒流行病学调查,共从24省(自治区、直辖市)949个场点采集38435份禽拭子样品,进行病毒分离、RT-PCR、序列测定等。[结果] 共检出H1亚型禽流感病毒12株(5株H1N2、3株H1N3和4株H1N8),样品总阳性率为0.03%,鸡、鸽、鸭、鹅样品阳性率分别为0.00%(0/28786)、0.00%(0/646)、0.19%(11/5793)和0.06%(1/1131)。基因序列表明,这些病毒均属于东半球分支,均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且仅结合禽型受体。[结论]中国H1亚型禽流感病毒在家禽中感染率较低,主要分布在水禽中,未发现易于结合人型受体的突变,提示H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中国家禽和公共卫生威胁较小。  相似文献   
89.
以国内外对冠状病毒在禽类中的流行病学调查、监测和基因分析等研究报道为基础,从病毒分类学角度,对各“种”冠状病毒在禽类中的感染情况和引起的相关疾病进行简要概述。全球在禽类中发现的冠状病毒种类较多,至少涉及丙型和丁型冠状病毒属。其中,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几乎在全球所有养鸡国家中存在,并呈地方性流行;火鸡冠状病毒、鸭冠状病毒、鹅冠状病毒、鸽冠状病毒也在禽类中被发现,部分病毒已在禽群中流行;其他丁型冠状病毒属病毒仅在少数野鸟中被发现。  相似文献   
90.
等温扩增技术是一种可以在恒定温度下进行体外核酸扩增的技术,近几年其研究热度很高。本文从技术原理、优缺点及在动物病原检测应用等方面,对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重组酶等温扩增技术、依赖核酸序列扩增技术(NASBA)、交叉引物等温扩增技术(CPA)和赖解旋酶等温扩增技术(HDA)等5种常见等温扩增技术进行了综述。LAMP技术操作简单,不依赖特殊设备,但引物设计较为复杂,研发多重LAMP检测方法有很大困难。重组酶等温扩增技术不受场地条件约束,扩增时间短,但容易造成气溶胶污染,因此一般用于实验研究。NASBA技术扩增效率高,不易产生污染,但成本偏高,操作相对复杂,在目前疫病检测研究中的应用逐渐减少。CPA技术操作相对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但结果判断受主观因素影响易造成假阳性或假阴性。HDA技术引物设计相对简单,但反应体系较为复杂,因此不适合扩增长序列。不同的等温扩增技术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和场景条件来选择。等温扩增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具备许多优点,但仍需要不断改进,未来与微流体芯片、纳米金、CRISPR等技术联合应用,将会实现更加快捷、准确、简便的检测,从而为动物疫病检测提供更好的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