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65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12篇
  8篇
综合类   204篇
农作物   17篇
畜牧兽医   37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构成语言结构的必不可少的建筑材料。词汇教学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语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由于语言的词汇是由众多个体组成的浩如烟海的集合,词汇不如语音、语法的系统性强,因此在语言教学中教师就需要给词汇以更大的关注,努力研究词汇教学的特点。本文探讨了词汇教学中的选词策略和文化因素的注入。一、英语词汇教学中的选词策略1.注意多义词的选择任何一门语言都有许多单词。在教学中,教师不可能逐个讲解教学中所涉及的全部词语,而是要做到有选择地教学。词汇选择应该遵循一定的标准。从语…  相似文献   
32.
通过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新疆南部三种绵羊血清Na+ 、K+ 和Ca+ + 的含量。结果表明 :肉脂兼用型品种多浪羊和巴音布鲁克羊的血清Na+ 、K+ 的含量明显高于羔皮型品种的卡拉库尔羊 ,差异极显著。而羔皮型品种的卡拉库尔羊血清Ca+ + 的含量高于肉脂兼用型 ,其中对多浪羊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33.
红点唇瓢虫对杨圆蚧的捕食功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圆蚧是我国东北林区杨树的主要害虫,对它的防治已经由化学防治向生物防治转化,红点唇瓢虫作为杨圆蚧的主要捕食性天敌,对杨圆蚧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在黑龙江省大庆市观察,越冬后的成瓢和冬龄幼瓢。  相似文献   
34.
应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预测鸡堆型艾美尔球虫3-1E蛋白二级结构和抗原表位,为确定和筛选优势表位,研制安全、高效表位疫苗奠定基础。以克隆获得的鸡堆型艾美尔球虫3-1E蛋白氨基酸一级结构为基础,采用DNAStar软件和生物信息学在线分析程序Prot Param、SOSUI、IEDB、SYFPEITHI等预测3-1E蛋白理化性质和二级结构,并分析其序列跨膜区、可溶性、亲水性、可及性、柔韧性参数以及抗原指数,预测B细胞表位和T细胞表位的可能区域。3-1E蛋白由17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式C818H1257N213O272S3,分子质量18.5234 ku,理论等电点为4.25,半衰期为10 h;无跨膜区均为膜外区,是一种可溶性蛋白。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占31.76%,β转角为12.35%。B细胞表位预测区域:44-49、65-67、86-87、111-116;分值较高的T细胞表位区域:52-60、94-102、97-105、154-162、157-165。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3-1E存在多个抗原表位,对进一步研究3-1E的抗原性和研发优势表位疫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鲁业安  马玲  张义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79-15981
自行研制了纵轴流风筛式清选装置试验台,并对清选装置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研究,配有扭矩仪和风速传感器等硬件设备,采用了计算机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可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可以对参数进行实时调节控制,控制面板简洁规范,操作简便。该设计提高了清选装置试验台的操作简便性和试验数据测量的准确性,对于指导清选装置的设计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
当今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寻找替代化学农药进行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成为当今各国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热门话题(Isman,2008;Rajendran et al.,2008).随着精油类农药商品化的成功,这必将大力促进此类植物源农药的研制,可以预见植物精油用于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将是今后的发展趋势之一(袁海滨等,2007).  相似文献   
37.
土壤细菌群落组成对有机与无机培肥措施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旱作区农田土壤细菌群落对有机、无机培肥措施的响应机制,以农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培肥措施下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多样性与土壤理化性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持续8 a的有机、无机培肥显著影响土壤基本理化性状指标,降低土壤碳氮比。所获得的细菌序列46 531条,分属于3 494个土壤细菌OTUs,共分为58门、67纲、143目、271科、639属、435种;但不同有机、无机培肥措施下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占35.91%~42.03%,是土壤细菌的优势菌门。化肥配施牛粪、化肥配施羊粪处理下土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绿湾菌门(Chloroflexi)等的相对丰度均与对照间有极显著或显著差异。细菌前10门的相对丰度在化肥配施黄腐酸钾、生物有机肥等低量外源有机碳处理下,两者间无显著差异。低量外源有机碳配施化肥处理下土壤细菌群落组成与对照处理间的相似度较大,而牛粪配施化肥与羊粪配施化肥处理间的土壤菌群结构相似度较高。土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芽单胞菌门(Gemmatimonadetes)的相对丰度与土壤pH、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呈负相关;第一、二排序轴能分别在累积变量78.67%、97.49%上揭示土壤细菌优势菌门的相对丰度、土壤细菌多样性、丰富度与土壤理化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土壤pH和碱解氮是影响酸杆菌门、放线菌门相对丰度高低的主要驱动因子。旱作区中长期有机和无机培肥措施下,外源有机碳输入数量及有机肥类型影响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组成。  相似文献   
38.
采用含有氟啶虫胺腈药液的榛叶(Corylus spp.)对榛实象甲(Curculio nucum)成虫进行饲喂,测定了室内毒杀效果、虫体质量抑制率及中肠消化酶和保护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体积分数氟啶虫胺腈能显著缩短榛实象甲成虫寿命(P0.05),表现出明显的浓度与时间效应。榛实象甲成虫体质量增加量随着时间的延长表现出明显的抑制效果。与清水对照相比,氟啶虫胺腈对榛实象甲成虫中肠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初期表现积极的响应,随着时间的延长,酶活力受到明显抑制。而在中肠保护酶系酶中,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初期积极的响应,随着时间的延长,酶活力受到明显抑制,而过氧化物酶(POD)初期积极的响应,随着时间的延长,酶活力受到短暂抑制后再次表现积极响应,3种酶与清水对照相比差异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氟啶虫胺腈处理破坏了榛实象甲成虫中肠消化酶系酶和保护酶系酶的动态平衡,进而使榛实象甲取食量减少,从而抑制虫体质量增加量,最终引起昆虫死亡。  相似文献   
39.
干旱胁迫及复水对‘波叶金桂’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波叶金桂’Osmanthus fragrans ‘Boyejingui’幼苗为材料,采用人工控制水分模拟干旱及复水的处理方法,对‘波叶金桂’在抗旱防御反应系统中渗透调节物质和抗氧化酶的生理响应调控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水势均下降,干旱胁迫20 d时分别比对照降低了28.0%和76.9%(P < 0.05);可溶性糖、甜菜碱和游离脯氨酸等渗透调节物质质量分数随干旱天数的增加而升高,干旱胁迫16 d可溶性糖和甜菜碱分别比对照增加了48.7%和53.5%(P < 0.05),干旱胁迫20 d时,游离脯氨酸比对照增加了3.44倍(P < 0.05);随着干旱胁迫时间延长,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呈降低的趋势,干旱胁迫20 d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9.0%,16.2%和18.4%(P < 0.05),叶绿素a/b趋势为先降低后增加;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超氧阴离子(O2·-),过氧化氢(H2O2)质量摩尔浓度逐渐增加,相应膜脂过氧化作用加强,膜被损伤,叶片的伤害率增加,干旱胁迫20 d时,各指标均达到最大值;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干旱胁迫延长表现为先升后降,干旱胁迫16 d时SOD和CAT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1.7%和89.6%(P < 0.05),POD活性比对照增加了1.36倍(P < 0.05)。复水6 d后,各指标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由此可见,在干旱胁迫前期,‘波叶金桂’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抗氧化酶活性等保护自身不受干旱胁迫伤害;随着胁迫时间延长和胁迫度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可溶性糖和甜菜碱质量分数稍有减少,游离脯氨酸质量分数持续上升,说明渗透调节物质在抗旱胁迫中发挥主要作用,增加植物的抗干旱能力;复水后,‘波叶金桂’的各生理指标得到恢复,表现出较强的耐旱特性。  相似文献   
40.
为探究水肥耦合+滴头间距对宁夏旱区日光温室春夏茬黄瓜生长、产量、品质和水肥利用率的影响。通过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利用Logistic方程模拟黄瓜株高变化规律,分析了各时期生长特点;利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研究了水肥耦合+滴头间距影响主次顺序、显著性及变化趋势,同时结合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对产量和品质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最优组合。结果表明:①不同处理下黄瓜株高“S”形生长过程可分为渐增期、速生期、缓增期3个阶段,可用Logistic方程拟合,且相关系数均高达0.97;②春夏茬日光温室黄瓜在采摘期前3个月产量稳定,分别占总产30.19%、29.22%、28.58%,后1个月急剧下降,占总产12%;③3因素影响产量的顺序为灌水量>施肥浓度>滴头间距,灌水量影响显著,施肥浓度和滴头间距影响不显著,产量最高处理为TR1,达144361 kg/hm2,比最低处理TR9高44.92%。采用模糊隶属函数进行综合评价,TR2表现最好,平均隶属函数值为0.70。确定因素最优水平组合为:灌水量3040.95 m3/hm2、施肥浓度200倍液(740.55 kg/hm2)、滴头间距20 cm,产量为141077.9 kg/h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