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44篇
林业   38篇
农学   38篇
基础科学   69篇
  75篇
综合类   295篇
农作物   21篇
水产渔业   11篇
畜牧兽医   70篇
园艺   45篇
植物保护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31.
间作种植模式下冬小麦根系生长的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冬小麦/春玉米间作种植模式下冬小麦的根系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冬小麦在间作种植模式下根系的空间变化规律及随生育时期的增长规律。研究表明,间作冬小麦根系在垂直方向上随深度的增加呈幂函数衰减规律,在水平方向上呈指数递减规律。在对根系变化规律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衰减数学模型。同时对比分析了间作和单作2种不同种植模式下冬小麦根长密度的垂直分布。对根系生物量随时间的增长分析结果表明,2种种植模式下冬小麦根系生物量的增长均呈现“S”型曲线。  相似文献   
632.
北京山区植物优势种群分布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山区为研究区域,采用遥感影像数据和DEM数据结合实地数据采集验证,利用GIS技术作出量化统计分析,研究北京周边山区植物优势种群分布状况,并在此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北京山区植物优势种群分布规律,分析植物优势种群分布与海拔、坡度坡向、降水量、土壤岩性和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北京市山区主要优势种群为乔灌草植物组成的46个种群;随着地形地貌的改变,海拔升高,气温逐步下降,太阳辐射不断增强,平榛、毛榛等因生物特性耐寒成为该区域的优势物种,占据主导地位;阳坡与阴坡,光照时长和光照强度不同,阳坡优势种群为喜光耐旱的植物,阴坡优势种群为耐阴喜水植物;在一定程度上,降雨量的高低决定了一些对水分依赖性大的植物的生长,而且,在水分充足时,同种类的植物生长状况愈加良好,植被的覆盖度增加,叶面积指数更大,枝叶较为茂密;在土壤厚度大、有机质含量高、pH偏小的地区,植物优势物种为较高大的乔木,随着土壤厚度和有机质含量的降低,pH增大,植物优势物种逐步演变为灌木类植物和草本类植物.  相似文献   
633.
基于FY-3A/VIRR数据的重庆市干旱监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FY-3A/VIRR数据,基于植被供水指数法(VSWI),监测重庆市2011年盛夏干旱演变过程.利用全市 150个土壤水分观测站点的数据和同期遥感反演结果进行相关分析,均达到极显著性相关;监测显示8月中下旬重 庆市出现比较严重的干旱,特别是中部和西南部重旱一直持续.结果表明,FY-3A/VIRR 遥感反演数据能够客观 反映重庆地区的干旱演变过程,可应用于干旱监测业务.  相似文献   
634.
为了给豇豆生产中的害虫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我们采取五点取样法、系统调查法,对豇豆生产中的昆虫群落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通过鉴定,共发现昆虫22种,通过重要值排序,确定优势种为豇豆荚螟和灰地种蝇,主要天敌为赤眼蜂。利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主要害虫和天敌进行相关关系分析,建立相关模型为y=0.7058+0.7103x,该模型可用于群落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635.
奶牛酮病是目前集约化养殖场多发的一种营养代谢病,主要与能量代谢相关,但由于其发病机理的复杂性,并没有全面性的分析奶牛酮病。本文对奶牛酮病的分类、机理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奶牛酮病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36.
设施蔬菜生长环境管理模型的设计——以韭菜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种植韭菜为例,建立了设施蔬菜一韭菜生长环境管理模型,模型包括:韭菜生长环境温度适宜度测算、湿度适宜度测算及光照适宜度测算,设施蔬菜作物产品形成智能推演等功能.本研究设计的设施蔬菜生长环境管理模型就是针对设施蔬菜生产精确管理的有力工具,对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37.
密云水库上游铁矿区重金属在胡敏酸中的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北京市密云水库上游铁矿区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深度(0~20 cm和20~40 cm)土壤样品和胡敏酸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以及重金属与胡敏酸之间的相关性。根据国际腐殖质协会提供的胡敏酸提取方法从土壤样品中提取胡敏酸,使用ICP-MS测定了土壤样品和胡敏酸中重金属V、Cr、Co、Ni、Cu、Zn、Cd和Pb的含量,并使用相关性分析法和富集因子法研究了重金属和胡敏酸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样品中V、Cr、Co、Ni、Cu、Zn、Cd和Pb在0~20 cm的平均含量高于20~40 cm;胡敏酸中V、Co、Ni、Cu、Zn和Pb在0~20 cm的平均含量高于20~40 cm,Cr和Cd则相反。相关性分析表明V、Cr、Co、Ni、Cu、Cd和Pb的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和胡敏酸含量均表现出显著相关性,V、Co、Cu、Cr、Ni和Zn的含量与胡敏酸和有机质含量之比(HA/OM)呈负相关。富集因子分析表明胡敏酸对V、Cr、Ni、Zn和Pb的结合能力不强,而对Cu元素的结合能力很强;0~20 cm的胡敏酸对V、Cr、Co、Ni、Cu、Zn和Pb的富集程度高于20~40 cm,Cd则在20~40 cm的胡敏酸中富集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638.
宁夏盐池沙地土壤水分条件与植被分布格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宁夏盐池沙地为对象,研究了沙地水分条件与植被分布格局的关系。通过对2002年和2003年样地调查数据的分析,运用烘干法和L 520型中子仪对不同坡位的土壤水分含量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有植被覆盖地段的30 cm和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比裸地低约10%,其变化幅度也由于植物不同生长阶段耗水量的不同而比裸地剧烈,特别是植物根系密集的3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高低决定了该区域的植物种类。选择的10块样地中,只有耐旱能力很强的苦豆子生长在含水量较少的沙丘顶部,主要伴生种只有沙蓬和赖草,赖草、沙蒿、猫头刺和柠条6块样地均分布在水分条件相对较好的沙平地,主要伴生种有10种。土壤含水量与地表植被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沙地的水分条件决定了植被分布的格局。  相似文献   
639.
为规范彩色小麦生产,统一栽培标准,规定了彩色小麦的生产栽培技术规程,包括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技术、耕作技术、施肥技术、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内容,适用于豫西地区彩色小麦的栽培管理。  相似文献   
640.
采用混合正交实验L(6×2)2设计,研究了藻类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藻类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且不同的藻种间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揭示直接利用特定藻类能有效提高土壤可利用磷含量,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达到减少速效磷肥的施用和改善土壤肥力,这对保护环境、维持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