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农学   1篇
  1篇
综合类   7篇
畜牧兽医   7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正>野生动物反刍动物出血病又称黑舌病、出血性败血症、野生反刍动物流行性出血病、鹿流行性出血病,本病主要是白尾鹿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体温升高,粘膜和浆膜广泛性出血和高的死亡率是本病的特点。1病原本病的病原为鹿流行性出血病病毒(简称EHDDV),属于呼肠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与蓝舌病病毒有很近的亲缘关系。EHDDV为双股RNA病毒。EHDDV对热较敏感,56℃经4~5h可使其灭活,在-70℃、4℃及20℃时较稳定,但在  相似文献   
12.
盐胁迫下8个转基因小黑杨株系的抗逆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种转基因(codA、betA、lea)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gra)为材料,选取XCI、XB1、XB2、XB3、XL1、X15、XL6、XL11共8个株系,非转基因小黑杨为对照,时其进行浓度为0.8%的NaCl胁迫处理,胁迫第6天分别测定叶绿素含量及主要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各转基因株系的平均叶绿素含量高于对照小黑杨的7.9%;POD活性、CAT活性、APX活性都高于对照;膜的损伤程度低于对照;XL1、XL5、XL6、XB4的SOD活性高于对照。总体表现为转基因小黑杨在膜的伤害程度上低于对照,在抗氧化能力上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3.
分析白桦BpERF1.1基因不同组织部位以及低温胁迫后的表达模式,定位基因表达部位,并为获得转基因白桦做初步准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RC技术测定BpERF1.1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利用基因枪法在洋葱表皮细胞瞬时表达35S::BpERF1.1-GFP,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GFP发光情况,获得BpERF1.1基因表达产物的亚细胞定位信息;此外,利用双酶切法将BpERF1.1基因连接到pRokⅡ过表达载体,以及热激法转化到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中.BpERF1.1基因在叶片中相对表达量最高;低温胁迫后的24 h内,白桦BpERF1.1基因持续上调表达;BpERF1.1基因的表达产物定位在细胞核;pRokⅡ-BpERF1.1植物过表达载体菌液PCR的目的 条带位置正确,测序结果BLAST比对后与序列吻合.白桦BpERF1.1基因主要表达部位在叶片,其可以响应低温逆境,且过表达载体pRokⅡ-BpERF1.1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14.
航天搭载白桦种子早期生长性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白桦种子进行空间诱变处理,对航天搭载的4个白桦家系(HT98-1、HT98-2、HT98-3、HT98-4) 2年生和5年生幼树的生长性状进行分析,结果如下:2年生白桦幼树,HT98-1、HT98-2、HT98-4家系的树高与地面对照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其中HT98-4家系树高明显低于地面对照,而HT98-1、HT98-2、HT98-3家系均高于地面对照。5年生白桦幼树的方差分析结果表明:HT98-1、HT98-4家系与地面对照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以+S为标准,2个家系共选出了64株优良单株,这些优良单株的平均树高比地面对照的平均值高14.84%,平均胸径比地面对照平均值高27.90%,平均材积比地面对照平均值高64.27%。筛选获得的这些优良突变株,为继续开展白桦航天搭载后代的选择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我国白尾海雕分布区域和种群现状的研究,查清我国白尾海雕资源状况、分布区域、栖息地现状、种群受威胁状况及其动态变化情况,由此可知:东北地区是白尾海雕的重要繁殖区域,我国关于白尾海雕系统研究起步较晚,尚处于初级阶段,应加强白尾海雕基础研究、种群动态及野外监测研究,故在此可开展繁殖生态学以及行为学等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链球菌病是链球菌属的多种细菌引起的多种动物的多种传染病的总称,由于致病菌及发病动物的种类不同,所致疾病的特点也不尽相同。1流行病学水貂、紫貂、北极狐、银黑狐及家畜对本菌都易感。动物食入患病家畜的肉、乳及被病原菌污染的饲料、饮水等即可经消化道感染;病原体还可通过损伤的皮肤、粘膜侵入机体。污染的笼舍、用具等式本病的传播媒介。动物机体因各种因素导致抵抗力下降时,可促进本病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西伯利亚桧     
西伯利亚桧(Juniperus sibiria L.)又名西伯利亚圆柏、高山桧、矮桧、西伯利亚刺柏,在我国东北林区普遍生长,是一种集药用、观赏、绿化价值于一身的珍贵植物.目前因观赏、绿化需求量较大,野生资源相对短缺,急需建立种苗基地,同时也可作为林区致富的推广品种.  相似文献   
18.
蓝孔雀属鸟纲、鸡形目、雉科、孔雀属。蓝孔雀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其肉可食用,全净膛屠宰率达80%,肉蛋白质含量为23.2%、脂肪为0.8%、含有10多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高蛋白低脂肪的野味珍品。其羽毛华丽,可以制作工艺品、装饰品,孔雀开屏可供游人观赏。因蓝孔雀的利用价值、经济价值颇佳,市场前景十分广阔。蓝孔雀具有适应性、抗病性强、耐粗饲、耗料少等特点,极易人工饲养。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是养好蓝孔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转TaLEA基因小黑杨抗寒株系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验证转TaLEA基因小黑杨耐低温能力并筛选抗寒的优良株系,对11个转LEA基因小黑杨株系与非转基因野生型小黑杨对照(WT)进行了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其丙二醛(MDA)的质量摩尔浓度、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叶绿素质量分数、冷害指数等.结果表明:低温胁迫条件下,除XL09外,其余各转基因株系...  相似文献   
20.
引种驯化是林木育种的重要手段,其不仅丰富了本地的树种资源,改善现有树种组成及比例,而且带来显著经济效益,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景观生态平衡的需要,因此受到人们的极大重视。文中综述我国东北地区树木引种驯化情况,发现截至目前已成功引种63科、119属、500余种,主要包括用材树种、经济树种、观赏树种和生态树种;总结引种过程中的成功经验,讨论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树木引种发展策略,以期为今后东北地区开展树木引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