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03篇
  免费   131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林业   135篇
农学   79篇
基础科学   73篇
  224篇
综合类   1071篇
农作物   173篇
水产渔业   63篇
畜牧兽医   478篇
园艺   206篇
植物保护   35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74篇
  2022年   207篇
  2021年   218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34篇
  2018年   90篇
  2017年   153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51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94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2篇
  1981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51.
草原红牛CAPN1基因第5外显子多态性与肉质性状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草原红牛为研究对象,对CAPN1基因的第5外显子进行SNP分析,发现第5外显子存在A3717G突变,同时与肉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其与pH及嫩度相关。这将为系统的研究草原红牛以及其他肉牛品种的肉质特性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52.
53.
选择同一条件下饲养的21日龄体重相近的新广麻鸡母鸡38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分别饲喂含0(对照组)、1%、2%和3%野葛(Pueraria lobata)叶粉的试验饲粮,试验期共49 d,旨在研究肉鸡饲粮中添加葛叶粉对其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肉鸡饲粮中添加1%~3%葛叶粉对肉鸡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肉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添加2%、3%葛叶粉均能显著提高肉鸡血清白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甘油三酯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添加3%葛叶粉还可提高肉鸡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尿素氮、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和谷丙转氨酶活性(P<0.05);3)添加1%~3%葛叶粉可显著提高肉鸡血清总抗氧化能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P<0.05)、添加3%葛叶粉可显著降低血清丙二醛含量(P<0.05);4)添加1%葛叶粉能显著提高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添加2%葛叶粉显著提高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M含量、降低白细胞介素1β含量;添加3%葛叶粉显著提高肉鸡血清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降低白细胞介素1β和白细胞介素2含量(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1%~3%葛叶粉对肉鸡生长性能无负面影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肉鸡抗氧化性能和免疫功能,有利于机体健康.葛叶粉可应用到肉鸡饲料中,添加3%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检测隆林猪的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方法] 采集33头隆林猪的耳组织样本,通过酚-氯仿法提取DNA后,使用猪中芯一号50K SNP芯片进行基因分型,得到的原始数据通过Genomestudio软件和Linux系统进行处理,使用CNVPartition和PennCNV软件分别检测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并利用Bedtools软件将CNV合并为拷贝数变异区域(copy number variation region,CNVR),使用Biomart对CNVR进行基因定位,利用David网站对定位到的基因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使用猪QTL数据库对共同CNVR进行QTL注释。[结果] CNVPartition软件共检测到260个CNVs,合并为47个CNVRs,其中缺失型40个、获得型5个、混合型2个,共定位到84个基因,显著富集到13条信号通路;PennCNV软件共检测到96个CNVs,合并为15个CNVRs,其中缺失型9个、获得型1个、混合型5个,共定位到8个基因,显著富集到8条信号通路;2个软件检测结果定位到的基因主要富集在嗅觉相关通路和G-蛋白偶联相关通路中,其中INPP5BNEURL1和GAPDHS基因显著富集到精子活力通路;2个软件获得了3个共同CNVRs,其中缺失型、获得型和混合型均为1个,共定位到8个基因,显著富集到涉及嗅觉感官知觉的化学刺激检测通路、嗅觉受体活性通路、嗅觉转导通路、G-蛋白偶联受体活性通路、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膜整体组件通路和质膜通路共7条信号通路;共有130个QTLs与3个共同CNVRs重叠,其中与背膘厚、肉质和乳头数相关的QTLs分别有11、9和6个。[结论] 隆林猪CNV可能与嗅觉功能、繁殖性能、背膘厚、肉质和乳头数性状相关。  相似文献   
55.
【目的】 克隆郏县红牛DNA聚合酶β(DNA polymerase beta,POLB)基因,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以郏县红牛肌肉组织cDNA为模板,通过PCR方法克隆POLB基因完整CDS区序列;利用在线软件进行遗传距离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POLB蛋白的理化性质、疏水性、磷酸化位点、跨膜结构、信号肽、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互作蛋白。【结果】 郏县红牛POLB基因CDS区序列全长1 008 bp,编码335个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郏县红牛POLB基因氨基酸序列与绵羊等反刍动物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其他哺乳类动物和禽类次之,与斑马鱼(鱼类)最远。郏县红牛POLB蛋白分子质量为38.26 ku,理论等电点(pI)为9.10,半衰期为30 h,不稳定系数为31.06,总平均亲水系数为-0.659,属于稳定的亲水性蛋白;磷酸化位点预测分析发现,郏县红牛POLB蛋白包含17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12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和4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跨膜区和信号肽预测结果显示,郏县红牛POLB蛋白不属于跨膜蛋白和分泌型蛋白;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预测发现,其主要包含α-螺旋、β-转角、延伸链和无规则卷曲4种结构;在线软件预测结果表明,POLB蛋白与XRCC1、FEN1、PARP1和LIG3等为互作蛋白。【结论】 本研究成功克隆了郏县红牛POLB基因CDS序列,其与绵羊亲缘关系最近;POLB蛋白为无跨膜结构、无信号肽的亲水性蛋白,与XRCC1蛋白互作程度最高,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究POLB基因生物学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6.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主要分为ω-3 PUFA和ω-6 PUFA,是精子质膜脂质的主要成分,对精子抗氧化、提高精子质膜流动性、维持精子结构完整性及睾酮合成等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类型PUFA对精液品质的作用有所不同,ω-6 PUFA中的花生四烯酸(AA)能够促进睾酮的分泌,但精浆中过量的AA可能诱导氧化应激;亚油酸(LA)同样可提高体内睾酮水平,共轭亚油酸(CLA)可降低精子的氧化应激;动物体内少量的二十二碳五烯酸(DPA)不仅能参与精子的运输过程,还能提高精子的抗氧化能力。ω-3 PUFA中的α-亚麻酸(ALA)具有抗氧化作用并能刺激睾酮的合成,二十二碳六烯酸(DHA)作用与ALA相似,可提高精子的抗氧化能力,同时可促进睾酮合成;二十碳五烯酸(EPA)对精子结构及睾酮合成具有调节作用。适当的ω-6/ω-3 PUFA比例对精子的活力、质膜结构、脂质组成和顶体反应均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PUFA对精子的作用可因添加的方式、类型、ω-6/ω-3PUFA的比例及动物种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近年来,PUFA对动物精液品质作用的相关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其提高精液品质的作用机制仍需进一步深入探讨。作者综述了在饲粮或精液稀释液中添加不同类型的ω-3 PUFA、ω-6 PUFA及ω-6/ω-3 PUFA比例对精子的影响,以期为深入了解PUFA在动物精液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7.
以内蒙古农牧业科研、生产以及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以构建协同创新的农牧业科研信息服务体系为规划愿景,充分发挥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在种质资源、科研条件、数字化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对农牧业生态环境、作物长势、自然灾害、种植养殖技术、病害防治等领域的农牧业数据信息进行采集、整理、分析、共享,融合大数据、智能检索、可视化等新技术,设计开发内蒙古农牧业科技创新创业共享服务平台,为农牧业科学研究以及农牧业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58.
59.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磷饲粮中超量添加植酸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消化器官指数、养分表观利用率及胫骨指标的影响。选取1日龄罗斯308商品肉仔鸡公雏2 1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36只。正对照组(PC组)饲喂基础饲粮,负对照组(NC组)饲喂低磷饲粮(钙和有效磷水平均比PC组降低0.15%),试验组在低磷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500(NC500)、1 500(NC1500)和4 500 FTU/kg(NC4500)的植酸酶。试验期39 d。结果表明:1)NC和NC500组14、25和38日龄体重以及1~14日龄、15~25日龄和1~38日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育肥指数显著低于PC组(P<0.05)。除NC4500组1~38日龄ADFI显著高于PC组(P<0.05)外,NC1500和NC4500组38日龄体重以及1~38日龄ADG、ADFI、育肥指数与PC组差异不显著(P>0.05)。2) NC组钙表观利用率显著低于PC组(P<0.05),NC500、NC1500和NC4500组日均排钙量显著低于PC组(P<0.05)。NC500、NC1500和NC4500组磷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NC和PC组(P<0.05),日均排磷量显著低于NC和PC组(P<0.05)。3)NC组胫骨强度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NC4500组胫骨强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 NC组26、39日龄肝脏指数显著高于PC组(P<0.05),NC1500和NC4500组26日龄空肠、回肠指数显著低于PC和NC组(P<0.05),NC1500和NC4500组39日龄肝脏、胰腺、十二指肠、空肠指数显著低于NC组(P<0.05)。5) NC组全净膛率、腿率均显著低于PC组(P<0.05),NC1500和NC4500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NC组(P <0.05),NC500、NC1500和NC4500组腿率显著高于NC组(P<0.05)。6)与PC组相比,NC1500、NC4500组每只鸡收益分别增加了0.61、0.49元。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低磷饲粮中超量添加植酸酶能改善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提高钙、磷利用率及胫骨强度,提高经济效益,其中植酸酶适宜添加量为4 500 FTU/kg。  相似文献   
6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infection situation of Porcine parvovirus (PPV7) and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PCV2)in Fujian and Guangdong, and to understand the molecular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PPV7 Cap gene.【Method】 The blood sample of 432 infected pigs from 69 pig farms in Fujian and Guangdong were collected to detect PPV7 and PCV2 by PCR.The PPV7 Cap gene of positive samples was cloned and sequenced.The DNAStar software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nucleotide and amino acid sequences of PPV7 Cap gene, and Mega 7.0 software was used to draw the genetic evolution tree.【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sitive rate of PPV7 was 21.99% (96/432), the positive rate of farms was 53.62%(37/69), and the positive rate of PCV2 was 54.17% (234/432), and the co-infection rate of PCV2 and PPV7 was 13.43% (58/432).The 17 PPV7 Cap gene sequences were amplified using PCR.Nucleotide homology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homology of the 17 PPV7 Cap gene sequences was 85.6%-100%, and the homology with reference strains was 85.8%-99.0%.Amino acid sequence comparis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amino acid homology of the 17 PPV7 Cap protein sequences was 87.6%-100%, and the amino acid homology with reference strains was 82.6%-98.7%.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Cap gene showed that PPV7 could be divided into five main evolutionary branches of PPV7a-PPV7e, among which 9 isolates belonged to PPV7a subtype, 3 isolates belonged to PPV7b subtype, 4 isolates belong to PPV7c subtype, and only 1 isolates isolates belonged to PPV7e subtype.【Conclusion】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PPV7 was widely prevalent in Fujian and Guangdong regions, and had a high co-infection rate with PCV2, which might be the pathogenic factor of Porcine circovirus associated disease(PCVAD).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PPV7 isolates was abudant in both regions, and PPV7a was the dominant strain at present.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provided theoretical basis and data reference for PPV7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vaccine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