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17篇
  免费   1024篇
  国内免费   1976篇
林业   1908篇
农学   2305篇
基础科学   1317篇
  2748篇
综合类   6959篇
农作物   1240篇
水产渔业   845篇
畜牧兽医   3135篇
园艺   875篇
植物保护   1285篇
  2024年   99篇
  2023年   314篇
  2022年   766篇
  2021年   856篇
  2020年   844篇
  2019年   802篇
  2018年   530篇
  2017年   814篇
  2016年   618篇
  2015年   867篇
  2014年   859篇
  2013年   948篇
  2012年   1278篇
  2011年   1461篇
  2010年   1274篇
  2009年   1183篇
  2008年   1129篇
  2007年   1041篇
  2006年   917篇
  2005年   824篇
  2004年   462篇
  2003年   355篇
  2002年   331篇
  2001年   326篇
  2000年   408篇
  1999年   472篇
  1998年   387篇
  1997年   345篇
  1996年   315篇
  1995年   263篇
  1994年   306篇
  1993年   247篇
  1992年   203篇
  1991年   180篇
  1990年   145篇
  1989年   139篇
  1988年   84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34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8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10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7篇
  1975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56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分析黄粉虫不同生长阶段所提取的抗菌肽抗菌活性及抗菌肽组分差异.通过针刺使黄粉虫各虫态感染大肠杆菌产生抗菌肽,经过研磨、离心等步骤提取抗菌肽,用药敏试验检测这些抗菌肽的抗菌效果,并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试验分离其蛋白及多肽条带.药敏试验的结果表明处于蛹期和成虫期的黄粉虫所产生抗菌肽的抑茵效果不如处于幼虫期所产生抗菌肽的抑茵效果明显,但差异不显著;电泳图谱显示黄粉虫幼虫有8条带,成虫有5条,蛹有5条,说明黄粉虫蛹期和成虫的抗菌肽种类较幼虫期的少,但是它们都还有更多的小肽段未被分离开.  相似文献   
992.
发酵温度和水分对豆粕发酵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饲用豆粕进行发酵试验,测定温度和水分对豆粕发酵品质的影响.设置发酵温度为25℃,35℃和45℃,水分含量依次为25%、30%和35%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温度和水分对发酵豆粕品质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发酵豆粕的pH、系酸力均显著低于未发酵豆粕(P<0.05);温度为35℃,水分为30%条件下的发酵豆粕粗蛋白含量最高,显著高于未发酵豆粕和其他组合(P<0.05),pH、系酸力较低,可作为豆粕发酵的适宜温度和水分.  相似文献   
993.
北京地区梨园土壤养分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目前北京地区梨园土壤养分状况,对51个有代表性的梨园土壤pH值及矿质养分含量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仅有56.60%的调查梨园土壤pH值在6.5~7.5,43.40%的土壤pH值过高或过低;54.90%的梨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00%~2.00%,29.41%的有机质含量低于1.00%;46.16%的调查梨园土壤全氮含量较低;而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相对较高;30.19%的梨园土壤中有效锌过量,96.22%的梨园交换性钙含量较高,94.34%的梨园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在中等以上水平,但84.91%的梨园土壤有效铁含量过低。因此,调节土壤pH值;重视施用有机肥并且有机肥与氮肥配施;注意补充铁肥,减少锌肥的使用量等是今后北京地区梨园土壤养分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994.
植物对硒的吸收转运和形态转化机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阐述了植物对不同形态硒的吸收、转运和形态转化机制。植物主要吸收水溶性硒,包括部分有机硒、硒酸盐和亚硒酸盐。多数研究表明植物对硒酸盐的主动吸收是通过高亲和力的硫酸盐转运子完成,最近的研究表明磷酸盐可以调节亚硒酸盐的吸收,磷酸盐转运子在亚硒酸盐的主动吸收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植物吸收的硒酸盐很快从根部转移到地上部,在叶片中被还原成亚硒酸盐,进而转化为有机硒化物进入其他组织;而亚硒酸盐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积累在根部,极少转移到地上部。进入植物体中的硒转化为含硒氨基酸和硒蛋白参与植物的代谢。  相似文献   
995.
Starch is the major carbohydrate in oat(Avena sativa L.) and starch formation requires the coordinated actions of several synthesis enzymes. In this study, the granule morphology, composition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oat starch, as well as the expressions of starch synthesis genes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oat endosperm development. Under 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we observed that the unique compound granules were developed in oat endosperms at 10 days post anthesis(DPA) and then fragmented into irregular or polygonal simple granules from 12 DPA until seed maturity. The amylose content, branch chain length of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DP=13–24), gelatinization temperature and percentage of retrogradation were gradually increased during the endosperm development; whereas the distribution of short chains(DP=6–12) were gradually decreased. The relative expressions of 4 classes of 13 starch synthesis genes characterized in this study indicated that three expression pattern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gene classes as well as among varied isoforms, in which the first group of starch synthesis genes may play a key role on the initiation of starch synthesis in oat endosperms.  相似文献   
996.
IGFBP-1的生理功能及其表达调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IGFBPs(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在进化上是高度保守的,在IGF(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中共有6种形式的IGFBPs,分别为IGFBP-1~IGFBP-6,它们与配体IGFs具有高度的亲和性,能够调节IGFs与IGF-R(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的结合,这为IGF信号通路的调节提供了灵活的方式。其中,IGFBP-1是IGF结合蛋白家族中第一个被发现和鉴定的成员,一些分解代谢胁迫条件会诱导IGFBP-1 mRNA的高量表达。近年来体内的研究表明IGFBP-1被喻为是限制IGF信号系统功能的"分子开关"。在胁迫条件出现时,IGFBP-1通过限制能量的使用,将生命过程由高耗能的生长发育状态切换到仅能满足生物体生存的基本的低耗能状态。本文就近年来在哺乳类和鱼类模型中IGFBP-1调控的分子机制以及生物学功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7.
本研究旨在建立牛乳中总蛋白质的ELISA定量检测方法,并评价该方法在牛乳掺假辨识中的应用效果。首先用αs-酪蛋白标准品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αs-酪蛋白特异性抗血清,并建立αs-酪蛋白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显示血清效价为1∶640,αs-酪蛋白检测的线性范围是25~600 ng/ml,R2=0.999 5,回收率是96.6%~105.2%。再应用乳成分分析仪,凯氏定氮法和所建立的ELISA法测定8份来源不同的原料乳中总蛋白和αs-酪蛋白含量,结果显示不同牛乳中总蛋白质含量在0.029 2~0.029 8 g/ml,αs-酪蛋白含量在0.008 4~0.009 2 g/ml,占牛乳总蛋白质的比例恒定,平均为0.3,并用该系数建立牛乳中总蛋白质的定量方法。最后对5份人为兑水稀释、添加尿素、BSA和三聚氰胺的模拟掺杂牛乳样品进行检测,测定结果表明基于αs-酪蛋白的ELISA方法比乳成分分析仪法和凯氏定氮法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含氮添加物对测定结果无显著影响(P0.05),更适合于作为原料乳及含乳产品中牛乳蛋白质的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998.
根据十几年对柑橘木虱和柑橘黄龙病发生规律与防控技术研究探讨,明确了柑橘木虱在台州橘林的发生分布规律和抽样技术,分析了柑橘木虱虫株率和带毒率与黄龙病、黄龙病与柑橘产量损失等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柑橘黄龙病预警和柑橘木虱防治指标,建立了不同管理方式下的疫情扩散模型预测橘林经济寿命,提出了柑橘黄龙病综合防控技术和可防可控的理念。  相似文献   
999.
通过"压力-状态-响应"(PSR)框架模型构建了包括15个指标的北京市耕地利用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由层次分析法(AHP)对各指标进行权重的确定。结果表明,北京市耕地利用系统的健康综合指数介于0.373 8~0.797 2,其中2005年处于不健康状态,其健康状况处于临界健康和健康水平之间。  相似文献   
1000.
除草用四足机器人稳定性的判定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除草用四足机器人在不规则农田地面行走稳定性难以评定的问题,在力–角稳定性度量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棱锥法,根据对其角点倾翻角和轴线倾翻角的推导,得到用最小稳定角作稳定性的评判标准。引入倾翻性能系数综合评价四足机器人的静态和动态稳定性,并通过数值模拟,讨论在不规则农田里的地面倾角、外载荷及外力矩对机器人稳定性的影响。使用由舵机驱动的8自由度,尺寸为170 mm×130 mm×140 mm的机器人物理样机在0°~45°的不规则玉米地上进行试验,测量最小稳定角。结果表明:合外力与地面倾角对机器人稳定性影响显著,地面倾角对其影响接近线性单调,试验所测最小稳定角度值与预测结果相比,平均相对误差为9.46%,相关系数为0.979 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