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35篇
  3篇
综合类   39篇
园艺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为深度开发利用番茄红素结晶和番茄红素油树脂,以60只昆明小鼠为试验对象,将其分为空白对照组、番茄红素结晶低剂量组(11 mg·kg-1BW)、番茄红素结晶高剂量组(22 mg·kg-1BW)、番茄红素油树脂(183 mg·kg-1BW)对照组、番茄红素结晶低剂量(11 mg·kg-1BW)+番茄红素油树脂组(183 mg·kg-1BW)、番茄红素结晶高剂量(22 mg·kg-1BW)+番茄红素油树脂组(183 mg·kg-1BW),灌胃30 d,测定分析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研究番茄红素结晶及番茄红素油树脂对小鼠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番茄红素结晶和番茄红素油树脂都能显著提升小鼠血清中SOD、GSH-Px活性和T-AOC,显著降低MDA含量。说明番茄红素结晶和番茄红素油树脂都具有抗氧化功能,且番茄红素结晶的抗氧化作用效果优于番茄红素油树脂。  相似文献   
32.
以核桃粉微胶囊为试材,研究其抗氧化稳定性.通过对微胶囊壁材乳化剂的溶解性和不同溶剂对微胶囊粉中油脂溶解度的试验,确定正己烷对壁材溶解性最佳.通过进行核桃粉微胶囊氧化稳定性的试验,确定其包埋率80.2%,微胶囊的货架期233 d,采用索氏抽提法得到微胶囊油脂含量30.4%.研究表明,经微胶囊化后核桃粉中油脂氧化稳定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3.
[目的]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啤酒花茎梗中总黄酮的微波提取工艺.[方法]以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选择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和微波火力为考察因素,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分析法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啤酒花茎梗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8;(v/v),料液比1:15 g/mL,微波时间44 s,微波火力80;.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为33.79mg/g.[结论]响应面优化得到的提取条件合理可靠,是提取啤酒花茎梗中总黄酮的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34.
为了探究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以及玉米产量的影响,在郧阳区以嘉博文生物有机肥为试验材料,选取玉米为试验作物,分别进行底肥与追肥部分替代化肥试验。结果表明玉米的生长情况以及产量较对照都有所提高或基本持平;土壤p H值下降0. 3~0. 5,有机质、全氮、速效钾、缓效钾、有效磷的含量均有所提高,提高范围为1. 42%~11. 65%不等。将土壤改良情况与玉米生长情况综合对比,施用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均有积极作用,且当生物有机肥用作底肥时效果要好于追肥。  相似文献   
35.
为了解新疆薄皮核桃受霉菌污染情况及污染微生物种类,以新2核桃为试材,采用稀释涂布法和三点法对污染霉菌进行分离纯化,经形态学和ITS序列分子分析法相结合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薄皮核桃污染霉菌共有10种,通过菌株的生长特性得出米根霉(Rhizopus oryzae)、深绿木霉(Trichoderma atroviride)、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和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4种霉菌是影响核桃品质变化的优势霉菌,其他6种霉菌分别为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腐皮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拟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红贝俄氏孔菌(Earliella scabrosa)、歧皱青霉(Peni-cillium dierckxii)和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研究结果可为薄皮核桃品质劣变问题的研究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以阿魏菇(NB-1)为液体发酵菌种,25℃培养4 d,5、10、15、20、25℃(对照)处理1.5 d,再于25℃培养2 d,测定菌丝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结果表明:在低温诱导下,阿魏菇存在着应答反应,随着诱导温度的降低,S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并最终接近于对照水平,CAT活性虽然变化不稳定,但是一直高于对照,阿魏菇凭借较高的SOD和CAT活性使活性氧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来抵御低温伤害,可以较好地保护机体少受过氧化氢和活性氧所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37.
不同品种的甜瓜在贮藏过程中生理及品质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新疆本地7—8月集中上市的四个不同品种的甜瓜为试材,研究在低温贮藏期间各品种甜瓜果实生理生化及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的甜瓜品种对采后果实的生理与品质影响较大。与其他的品种相比,金皇后品种的甜瓜在整个贮藏过程中表现出较好的耐贮性,果实的呼吸与乙烯高峰推迟了7 d,硬度、SSC、VC含量的下降速度较缓慢,贮藏35 d时的腐烂率为15%,适于1个月左右时间的贮藏,但由于硬度较低,不适于较长距离的运输;金蜜3号、金甜蜜和8501三个品种的甜瓜果实采后品质下降速度较快,适于较短时间的贮藏。  相似文献   
38.
本研究设计了酵母发酵速率的测定方法,并将发酵速率的动态变化应用于葡萄酒酵母筛选,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较高的准确度和精密度,灵敏度高,测定简便,快捷,不仅能及时反映酵母在某一时刻的发酵状态,而且通过连续测定还可掌握整酵过程的动态变化,可以作为酵母筛选和酵母发酵性能研究的比较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39.
采用混料配比的设计方法,研究白灵侧耳(Pleurotus nebrodensis)栽培料的最佳配比.以棉籽壳、麦麸、玉米芯和木屑为主料,以产量和栽培周期为主要考核指标,设计4因素15种配方,分别建立产量、栽培周期与配方的回归方程,确定高产配方为:麸皮27.8%、棉籽壳36.2%、玉米芯19.7%、木屑9.3%时,产量可以达到198.3 g;最短周期配方为:麸皮14.0%、棉籽壳18.5%、玉米芯9.3%、木屑51.2%,预计得到最短周期值是146.5 d.配方验证试验表明,混料设计可用于白灵侧耳栽培配方优化.  相似文献   
40.
以厚皮甜瓜哈密瓜‘早皇后’品种(CucumismeloL.var.inodorusJacq.EarlyQueen)为试材,研究BTH、Amistar和KDF在甜瓜生长期处理对果实品质、产量、抗病性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在甜瓜生长期,施用药剂,对其对甜瓜品质等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三种处理能够提高甜瓜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对单果重量、单位面积的产量、果实硬度影响较小。BTH处理使果形指数下降,KDF提高了果实整齐度。各处理改善了果实色泽,减少了果皮裂纹。Amistar、BTH和KDF处理使果实病害指数分别下降了14.9%和12.4%,1级果率提高5.9%和5.2%。各处理均降低了甜瓜叶部白粉病病害指数。BTH处理的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病指数比对照降低了0.95。BTH处理对甜瓜品质、产量没有影响,降低了甜瓜果实病害,抑制了白粉病和细菌性角斑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