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6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13篇
  9篇
综合类   86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16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用5%PEG处理野生绿豆和栽培绿豆的幼苗,测定了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下,与栽培绿豆相比,野生绿豆叶片失水较少,叶色值下降较缓慢,干物质增长较快,光合速率降幅较小,说明野生绿豆对干旱环境有更强的调节能力,野生绿豆抗旱性强于栽培绿豆.试验的结果为从野生绿豆中选择抗旱基因,为培育抗旱绿豆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2.
为研究果树修剪枝条与畜禽粪便不同配比还田对萝卜种植的影响,探索通过优化果树修剪枝条与畜禽粪便配比以达到农业有机废弃物的合理高效利用,以萝卜为研究对象,桃枝条、柑橘枝条、羊粪、鸡粪为供试材料,设置果树修剪枝条与畜禽粪便9种不同配比进行等量还田试验。结果表明,果树修剪枝条与畜禽粪便不同配比还田对萝卜种植存在显著影响,综合来看,以柑橘枝条与羊粪按1∶1的比例还田的效果最佳,可比单纯施用柑橘枝条增产近1倍,并可显著促进萝卜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  相似文献   
63.
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8种主要小蠹虫从其形态特征、坑道特征、寄主植物等方面提出检验鉴定方法,探索利用聚集信息素、同工电酶图谱等新技术开展小蠹虫检疫检验和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64.
本研究探索了丁酸梭菌分离株的益生特性,旨在为其在仔猪日粮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利用常规方法分离丁酸梭菌并进行纯培养,经生化检测和16S rRNA基因测序,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采用活菌计数法和牛津杯法研究分离株培养上清对3种致病菌的抑制作用、分离株黏附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的特性及其对致病菌黏附细胞的抑制作用;采用细胞计数法研究分离株对IPEC-J2生长的影响;采用ELISA检测分离株处理细胞后培养上清液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分离到一株丁酸梭菌。与对照组相比,丁酸梭菌培养上清对3种致病菌生长抑制效果均显著(P<0.05);丁酸梭菌可黏附于IPEC-J2,并且黏附效果最佳的感染复数(MOI)为50,最适处理时长为3 h;丁酸梭菌对3种致病菌黏附IPEC-J2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丁酸梭菌MOI为1、10和50时细胞生长正常、形态完好,MOI为100时IPEC-J2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同时出现部分细胞死亡;MOI为1时细胞因子水平无差异,MOI为10、50和100时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综上所述,本研究分离的一株丁酸梭菌具有较好的益生特性,为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5.
马铃薯品种对早疫病的离体叶片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抗病品种是防治马铃薯早疫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为评价马铃薯品种对早疫病的抗性水平,利用NAA处理后的马铃薯离体叶片,在室内对国内的23个马铃薯品种早疫病抗性水平进行鉴定。通过测量病斑直径及发病程度进行综合评价分析,最终筛选出免疫品种6个、高抗品种1个、抗病品种6个、感病品种和高感品种各5个,为各品种的应用推广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6.
不同大豆品系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一年多点试验,我们研究了9个大豆品系在不同试验地点的表现。结果表明:不同品系之间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地点之间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从中我们筛选出铁04022-12和铁04131-15两个品系,其丰产性和稳定性都较好,适宜进一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7.
农药残留分析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查玉兵  陈美  王晓芳  刘丽丽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52-7253,7256
综述了近年来农药残留分析的前处理技术和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主要介绍了固相萃取法、加速溶剂提取法、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波加热提取法等前处理技术及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薄层色谱技术、免疫分析技术、毛细管电泳技术和生物技术等在农药残留分析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8.
紧凑型玉米的增产机制与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玉米生产和育种研究实际出发,分析总结了紧凑型玉米品种的高产生理特征以及紧凑型玉米育种中应注意的问题.穗上叶与主茎夹角小、叶向值大、叶面积系数大、群体光合势高、库容量大、经济系数高是紧凑型玉米品种高产的重要生理基础;在高密度下植株个体间竞争小、雌雄穗发育协调、结实性好是紧凑型品种增产的内在机制;高密度下株形紧凑、根茎强壮、抗倒、结实性好也是紧凑株型选择的重要指示性状.通过对国内外有关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紧凑型玉米育种不应仅局限于株型选择,而应从多个性状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69.

调查了黑龙江省医学信息资源共享现状,找出了它存在的不足,探索了资源共享的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0.
圈白蘑是东北长白山山脉森林中特产,生于草色深绿的万年青草丛中,形成蘑菇圈。大圈直径10~20d,小圈直径1~2d,圈宽度30~40cm,呈椭圆形蘑菇圈,白蘑簇生,故称圈白蘑,每年白露前后7d左右时间雨后长出。随着山地植被的逐渐破坏,加之掠夺式的采收,野生圈白蘑越来越少,濒临灭绝。圈白蘑人工栽培技术的成功填补了国际国内食用菌领域的空白,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