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12篇
  1篇
综合类   30篇
农作物   5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6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麦角甾醇是真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份之一。它与磷脂、蛋白质等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与膜脂中的磷脂碳氢键相互作用,在保持质膜的流动性和稳定膜分子的结构中起重要作用,因而成为植物病原真菌生物学,真菌对杀菌剂抗药性机理和杀菌剂药理学等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于真菌体内的甾醇含量的测定有紫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薄层紫外扫描法等。由于真菌体内甾醇种类繁多且性能相近,因而对麦角甾醇含量的准确测定非常困难。为了能够准确、快速的检测真菌体内麦角甾醇的含量,作者探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小麦纹枯菌体内麦角甾醇的定量分析,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42.
43.
三种草花种子寄藏真菌检测与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平皿培养方法分别对三种草花共计9个品种的种子样品进行了种子寄藏真菌检测和纯化、鉴定.结果表明,一串红两个品种的种子样品寄藏真菌带菌率最高,分别达到72.5%和54.0%,万寿菊三个品种的种子样品寄藏真菌带菌率分别为11.5%、13.0%和11.5%,矮牵牛四个品种的种子样品带菌率在17.0%~50.5%之间变化.三种草花种子寄藏真菌共有9种类型,根据其形态特征鉴定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A.tenuissina、A.tenuissima)、毛壳菌(Chaetomium sp.)、青霉属(Penicillium sp.),编号为B、C、G、H的四种分离物的分类地位待定.研究结果表明,链格孢菌是一串红、万寿菊和矮牵牛三种草花种子寄藏真菌的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44.
分别采用滤纸法和浸胚根法测定了西瓜蔓枯病菌对西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所选浓度的蔓枯病菌孢子悬浮液处理西瓜种子后,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与对照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蔓枯病菌孢子悬浮液处理种子后,当浓度为10^6~10^7个/ml时,与对照相比,除子叶宽度外,幼苗的茎长、子叶长度、第3叶长度、第3叶宽度、百株鲜重等指标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5.
检测了小麦、水稻和玉米种衣剂共计10个剂型在云南不同生态气候条件下的8个试验点的田间效果.结果表明供试的3种作物种衣剂新剂型对保证和提高相应作物的种子出苗率、全苗壮苗、防治种传病害和土传病害及虫害鼠害,提高产量作用显著.综合分析认为,小麦种衣剂1#效果最好,最佳药种比为140;玉米种衣剂4#效果最好,最佳药种比为150;水稻种衣剂2#效果最好,最佳药种比为140.不同生态气候条件对种衣剂剂型和药种比的要求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46.
9种杀菌剂对不同来源辣椒疫霉病菌的毒力比较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卵菌辣椒疫霉(Phytophthora capsici)引起的辣椒疫病是一种严重病害,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发生频率明显增加,造成重大经济损失.P.capsici可以侵染辣椒、番茄、黄瓜、西瓜、南瓜和西葫芦等多种作物的根、茎、叶和果实等部位;该病原以土壤传播为主,也可以经体表水和水分喷溅从土壤传到叶面,使其防治难度加大.化学防治是生产实践中综合治理蔬菜疫病的首选措施,但综合评价防治措施对人类健康潜在的危害、对食品和环境的污染、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以及导致病原菌抗药性的加速发展等问题,使用化学农药和化学防治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  相似文献   
47.
含戊唑醇种衣剂防治小麦苗期纹枯病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平皿、盆栽及田间试验确定 ,含戊唑醇种衣剂能显著抑制小麦纹枯菌生长 ,其EC50 为 1 .58mg/L ,联合毒力指数为 542 ,增效倍数为 1 5.7;对分蘖始期和返青期小麦纹枯病的相对防效分别达77.5%和 60 .6% ;麦种包衣处理后能促进麦苗分蘖 ,提高百株鲜重。  相似文献   
48.
云南省玉米种子带菌检测及种衣剂处理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采用平皿测定方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对云南省3个主栽玉米品种分别进行了种子带菌检测和4种不同种衣剂包衣处理的生物学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种子表面携带的优势菌群主要为青霉菌(Penicillium)、根霉菌(Rhizopus)、瓶梗青霉菌(Paecilomyces)和木霉菌(Trichoderma);种子内部寄藏的真菌主要有长蠕孢菌(Helminthosporium)、根霉菌(Rhizopus)、镰刀菌(Fusarium)和青霉菌(Penicillium),其它分离频率较高的寄藏真菌还有黑孢霉菌(Nigrospora)、交链孢菌(Alternaria)和茎点霉菌(Phoma)等;种子表面和内部携带真菌种类在品种之间有较大差异。20%克福种衣剂对种子带菌消毒、提高发芽和出苗率效果显著;Apron和Celest在促进壮苗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9.
试验以测土配方施肥与等纯N量习惯施肥和空白对照(不施肥)作比较,先按测土配方施肥步骤计算施肥量,再以纯N量按N:P2O5:K2O比例法计算习惯施肥的施肥量。结果表明,配方施肥每667m2产量最高,为2319.70kg,习惯施肥次之,为1984.70kg,2种方法分别比CK增产957.85kg和622.25kg;差异极显著。配方施肥大薯多,平均薯重达50g,比习惯施肥和CK增加6.46g和15.61g;说明,配方施肥增产、增收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扩大示范和推广范围。  相似文献   
50.
15%克·福·萎悬浮种衣剂在玉米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检测了15%克·福·萎悬浮种衣剂在云南不同生态气候条件下的7个试验点田间应用效果.结果表明,15%克·福·萎悬浮种衣剂具有防治玉米种传、土传和苗期病虫鼠害,促进地上和地下部鲜重、叶面积及茎粗等生物学指标的增加,显著提高玉米的出苗率和产量等综合功效.综合分析认为,该种衣剂适合在云南省推广应用,最佳药种比为1:50,但不同生态气候条件对种衣剂药种比的要求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