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5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小麦秸秆含水率测量仪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为了实现小麦秸秆含水率的便捷、快速和准确测量,设计了一种以AT89S52单片机为控制器,分别利用平行极板式电容传感器,DS18B20温度传感器和FSR402压力传感器测量电容、温度和容积密度,以液晶显示器显示测量结果的小麦秸秆含水率测量仪。通过试验分析了电容、温度和容积密度测量模块的精度;进而以冬小麦秸秆为对象,研究了秸秆的湿基含水率(10.6%~19.6%)、温度(5~35℃)和容积密度(77.2~103.6kg/m3)对输出电容的影响;建立了电容与主要影响因素的关系模型,并对模型的可靠性及含水率预测精度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所设计测量仪的含水率绝对测量误差是0.9%~2.2%,灵敏度为0.3%,响应时间小于2s。研究为灵敏、快捷的小麦秸秆含水率检测仪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2.
以50份水稻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田间细条病抗性观察鉴定,对病斑占总叶面积率(病斑占比)、病斑长度、病叶率和病情指数等抗性指标进行相关和主成分分析,研究3个指数间及其与剑叶宽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病斑占比是田间评价细条病发病情况的理想指标;病斑长度是唯一与剑叶宽度存在极显著相关的指数;按照病斑占比(IRRI标准),5份材料L424、L425、L427、L433和L443表现为中抗(10%),15份表现为中感(30%),20份表现为感病(40%),10份表现为高感(20%)。  相似文献   
33.
稻白叶枯病(bacterial blight,BB)是威胁中国水稻生产的最主要病害之一。本研究在田间观察材料时发现普通野生稻染色体片段代换系CSSL45高感白叶枯病,于是利用6个不同的白叶枯菌株对CSSL45及其受体亲本9311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它们之间对不同菌株表现出明显的抗感病差异。随后利用GX0312菌株对9311/CSSL45的194个F2分离单株进行接种鉴定,遗传分析表明:籼稻品种9311的抗性由一个显性的抗白叶枯基因控制。最后进一步利用分子标记对472株感白叶枯病的单株进行重组单株检测,最终将Xa41(t)定位在水稻第11号染色体的SSR标记RM27320和RM27335之间,物理距离约为220 kb。本研究定位的Xa41(t)可能与此前报道的4个抗性基因Xa3/Xa26、Xa4和Xa40是互为等位基因。因此,合理利用Xa41(t)基因与其他不同抗性基因进行聚合,对广西水稻白叶枯病抗性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4.
[目的]评价分析华南地区常用籼稻亲本稻瘟病抗性及抗性基因,为水稻稻瘟病抗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人工接种鉴定对52份华南地区常用籼稻亲本进行稻瘟病抗性分析,同时利用分子标记检测稻株携带的抗性基因,分析亲本材料稻瘟病抗性与其所携带稻瘟病抗性基因间的关系.[结果]从52份适应华南生态条件的籼稻亲本材料中筛选获得4份广谱抗源(2份抗谱为100.0%,2份抗谱为92.9%);常规稻较恢复系和保持系具有更高的稻瘟病抗性.ZA1、ZA9和ZB9生理小种较ZB1和ZB5生理小种表现出更强的致病力,具有较低的抗性频率.Pi-ta和Pi54基因的出现频率最高,均为0.42;其次是Pib基因,出现频率为0.37;Pi-km基因的出现频率较低,仅0.06;所有籼稻亲本材料中均未检测出Pi9基因.携带Pib+Pi54+Pi-km和Pi-ta+Pib+Pi54三基因稻株的抗性高于所有单基因或双基因稻株.[结论]华南常用籼稻亲本材料中存在着优良的稻瘟病广谱抗源,可利用这些抗源拓宽育种材料的遗传背景,培育抗病优良品种.多个抗性基因聚合能有效提高稻株对稻瘟病不同生理小种的抗性,在育种实践中应加强多基因聚合材料的创制和利用研究.  相似文献   
35.
标记辅助培育水稻抗稻褐飞虱和稻白叶枯病基因聚合系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是水稻的主要病虫害,利用优良的抗性基因培育抗性基因聚合系对于防治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回交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将抗稻白叶枯病基因Xa23和抗稻褐飞虱基因Bph3分别导入主栽杂交水稻品种的保持系先B、天B、盟B、龙特甫B和桂B中。结果表明,获得稳定的单抗性基因导入系1436份和双抗性基因聚合系144份。人工接种鉴定结果显示,Xa23导入系和Xa23Bph3聚合系对抗稻白叶枯水平达到中抗和接近高抗的水平(1.1~3.0级),Bph3导入系和Xa23Bph3聚合系抗褐飞虱水平达中抗到抗的级别(3.2~4.0级)。农艺性状分析显示多数抗性基因聚合系的株高、剑叶长宽度、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主要农艺性状与受体差异不显著,只有少数聚合系有1~2个性状的差异。SSR标记分析表明抗性基因聚合系的遗传背景回复率达89.6%~97.8%,等位性位点纯合度达95.6%~99.9%。初步证明本研究已成功地获得抗稻白叶枯病和稻褐飞虱基因的聚合系,这些抗性改良保持系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并为建立完善的分子设计育种平台提供了重要育种材料基础。  相似文献   
36.
以皖江黄鸡父系(HA系)、母本父系(HB1和HB2系)以及母本母系(HC1和HC2系)共5个品系为材料,开展父母代和商品代杂交组合试验,为配套系的建立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父母代鸡繁殖性能较好的杂交组合是HB2(♂)×HC1(♀)和HB1(♂)×HC2(♀),HA(♂)×[(HB2(♂)×HC1(♀)]杂交组合的商品代鸡在早期生长速度、饲料转化比、成活率和屠宰率方面最具有优势,且商品代鸡三黄特征明显,胫长适中,符合市场需要。  相似文献   
37.
水杨酸处理对板栗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水杨酸(SA)处理对板栗贮藏品质的影响,以"镇安"红栗为试验材料,采用不同浓度水杨酸水浴处理10 h,于0℃±1℃条件下贮藏,对板栗贮藏过程的腐烂率、水分含量、淀粉、还原糖、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和Vc含量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SA水浴处理可以极显著降低板栗贮藏的腐烂率.1 mmol· L-1SA水浴处理能有效保持板栗贮藏期间的水分、Vc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降低淀粉和还原糖的降解速率,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板栗品质的降低.  相似文献   
38.
培育水稻恢复系抗稻褐飞虱基因导入系和聚合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褐飞虱是水稻的主要虫害之一,培育优良的抗性基因聚合系对于防治稻褐飞虱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通过回交、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接虫鉴定三者相结合的办法,将抗稻褐飞虱基因Bph3和Bph24(t)分别导入主栽杂交水稻恢复系广恢998、9311、R15、明恢63、R29中,最终获得遗传稳定的Bph3导入系32份和Bph24(t)...  相似文献   
39.
由于开都-孔雀河来水量的减少,塔里木河下游生态输水量自2006年开始锐减,之后连续枯水3a,直至2010年来自上游的输水水头才重新到达塔河下游台特玛湖处。采用2006-2011年Landsat TM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对塔里木河下游区域进行了植被分类和覆盖度信息提取;在连续植被变化监测数据的基础上,研究了水情波动影响下的塔里木河下游地区植被时空变化格局,探讨了形成植被变化时空差异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2006-2011年植被覆盖面积总体上呈现先下降再升高的现象,其中灌木林地变化最为显著;2011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总体高于2006年,大部分区域的植被覆盖度呈缓慢增加趋势,覆盖度显著增加区域面积占2011年植被覆盖面积6.3%;生态输水量的变化是影响塔里木河下游植被生长与恢复的主导因素,大范围的植被恢复的主要原因在于地下水位的显著抬升,而地下水位的升降主要依赖于生态输水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40.
“沙姆阿斯”为日本桃新品种 ,1 991年引入山西农业大学 ,现已连续结果多年 ,从生长结果情况看 ,树势健壮 ,适应性良好 ,成熟早、果个大、易着色、味香甜 ,基本保持了原品种的各种优良性状 ,是露地及设施栽培优良的早熟品种。1 主要性状1 .1 生长结果习性 树势强健 ,半开张 ,萌芽力、成枝力均强 ,抗寒、抗逆性强。高接后第 3年恢复树冠 ,并开花结果。中、长果枝于 6月上中旬即停止加长生长形成充实顶芽 ,各类果枝均可结果。新梢生长量大 ,平均长 1 0 7.8cm,后期秋梢发生量小。新梢中部叶片平均长1 5 .2 0 cm、宽 4.5 cm。花粉发芽率 8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