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11篇
基础科学   6篇
  1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8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研究采用均匀设计和单因素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探寻淫羊藿ISSR-PCR的各组分(即引物, 2×Taq Master Mix,模板DNA)的最佳用量及退火温度对ISSR-PCR扩增的影响,为进一步使用ISSR分子标记分析淫羊藿的遗传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筛选的最佳体系为:在20μL的体系中,模板DNA的量为30ng,2×Taq Master Mix的量为9.8μL,引物为0.325μmol/L。此外,筛选出7条多态性较好、条带稳定的引物(UBC-808, UBC814, UBC826, UBC827, UBC840, UBC846及UBC856),并对其进行温度梯度PCR,结果表明,所选引物的最佳退火温度介于46.8℃~65℃之间。在此基础上,对13份淫羊藿种质资源进行ISSR扩增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最佳反应体系扩增效果较好,稳定性强,对淫羊藿的遗传多样性分析、鉴定等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用甲基-β-环糊精不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丹参酮灌注液,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丹参酮灌注液制备的主要工艺参数;以丹参酮ⅡA利用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甲基-β-环糊精不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丹参酮灌注液制备工艺;采用HPLC法对丹参酮ⅡA的质量浓度进行测定,并计算其回收率及精密度等。结果表明:影响丹参酮灌注液制备的主要工艺参数为投料质量比、温度、乙醇含量;甲基-β-环糊精不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丹参酮灌注液的最佳条件是甲基-β-环糊精与丹参酮提取药粉投料质量比80∶1,60℃下加热1 h,乙醇含量为5%,搅拌时间3 h,该条件下丹参酮利用率为69.96%;丹参酮ⅡA含量测定方法稳定性好,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53.
粳稻杂种优势遗传基础剖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控制粳稻产量相关性状及其中亲优势的基因作用类型, 利用秀堡RIL群体及其2个回交(BCF1)群体对株高、生育期、单株有效穗数、穗长、每穗颖花数、结实率、一次枝梗数和二次枝梗数8个性状及其中亲杂种优势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58个显著的主效QTL (M-QTL), 单个M-QTL的贡献率变幅为3.3%~41.9%。77.6%的M-QTL表现为加性效应, 15.5%的M-QTL表现为部分或完全显性效应, 6.9%的M-QTL表现为超显性效应。共检测到90对显著的双基因上位性QTL(E-QTL)。在RIL群体中检测到44对E-QTL, 单对E-QTL的贡献率变幅为1.7%~8.0%, 平均3.7%。在XSBCF1群体中检测到27对E-QTL, 其中利用BCF1表型值检测到16对E-QTL, 单对E-QTL的贡献率变幅为12.7%~78.5%, 平均29.2%; 利用中亲优势值检测到11对E-QTL, 单对E-QTL的贡献率变幅为15.0%~71.8%, 平均40.1%。在CBBCF1群体中检测到19对E-QTL, 其中利用BCF1表型值检测到12对E-QTL, 单对E-QTL的贡献率变幅为2.7%~64.4%, 平均30.1%; 利用中亲优势值检测到9对E-QTL, 单对E-QTL的贡献率变幅为21.7%~64.1%, 平均40.0%。在CBBCF1群体中, 利用BCF1表型值和中亲优势值都检测到的E-QTL有2对。上述结果表明上位性效应是粳稻秀堡组合杂种优势的主要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54.
优质高产花生新品种豫花1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豫花11号(原郑8506-A-4-1)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花生新品种,1998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选育目的80年代以来,河南省花生生产发展迅速,与80年代初相比,面积和单产均增加了3倍。目前,河南省的...  相似文献   
55.
易冲冲  王文  卢超 《油气储运》2014,(3):283-286
天然气物性计算的精度、速度和稳定性对天然气流程数值模拟效果影响很大。基于此,提出了天然气热力性质的隐式拟合模型,并给出了将该模型转化为显式计算的方法。该方法能够保证天然气热力性质计算的可逆性,同时由于不存在迭代,因而保证了热力性质计算的绝对稳定性。以国内某LNG接收站天然气组分为例,以HYSYS计算结果作为数据源,对上述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拟合范围内最大计算偏差小于1%,且计算速度远快于LKP状态方程。该方法因模拟结果精确、计算效率高,在天然气工业领域的流程模拟中,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表6,参11)  相似文献   
56.
选取短季棉品种中棉所10号为研究材料,在棉花叶片衰老过程中,分别取30 d,40 d和50 d时的叶片进行叶片全蛋白的提取,利用双向电泳技术分析叶片衰老过程中的差异蛋白。考马斯亮蓝染色、扫描得到双向电泳图谱后,利用软件ImageMaster 2D Platinum 7.0分析差异蛋白。结果表明,在这3个时期里,共有33个蛋白点表达水平显著变化;对选取的差异蛋白点进行MALDI-TOF-TOF质谱鉴定,最终成功鉴定其中12个蛋白点。蛋白质组学分析表明衰老过程中:参与病虫害防御反应的蛋白6个显著下调表达,1个上调表达;参与光合作用的蛋白2个上调表达,1个下调表达;参与信号转导的2个蛋白均下调表达。  相似文献   
57.
不同基质配比对白术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泥炭、蛭石、珍珠岩为材料,进行白术穴盘育苗试验,研究混配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在白术穴盘育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不同配比育苗基质对白术幼苗生长具有显著影响(p<0.05),育苗基质配比为泥炭∶蛭石∶珍珠岩=3∶1∶0时,白术幼苗的成苗率仅次于处理T3,达到82.67%,全株干鲜重、地上部干重及单株叶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壮苗指数最大,育苗效果优于对照.利用该基质栽培的白术幼苗成苗率高,幼苗整齐度高,作为白术育苗的混配基质配方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58.
对玉溪市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玉溪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机械化的需求日益高涨,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遵循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规律,用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玉溪的农业,才能提高农业的效益和竞争力。玉溪农业机械化的又好又快发展是促进玉溪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要素,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59.
为进一步加强泰州市绿化建设,本文对泰州天德湖公园的地被植物种类及应用现状进行现场调研,分析了地被植物的应用频度及与其他园林要素的配置方式,指出了天德湖公园地被植物优点及不足,并提出适当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0.
为砷(As)污染水稻土的微生物修复提供宝贵的菌种资源以及探索淹水条件下砷氧化菌修复As污染水稻土的可能机理。从全国各地As污染水稻土中筛选砷氧化菌,并进行分子鉴定、生理生化研究以及As污染土壤的修复试验。结果共计分离出6株具有砷氧化功能的菌株,其中一株扩增出砷氧化酶基因(aioA),命名为DWY-1,来自黄石As污染水稻土,经鉴定为中华根瘤菌属(Sinorhizobium sp.),革兰氏染色显示为阴性,属于兼性自养和兼性厌氧菌。在好氧条件下和厌氧条件下菌株DWY-1均可以将三价砷[As(Ⅲ)]氧化为五价砷[As(Ⅴ)],且厌氧条件下可将As(Ⅲ)氧化与硝酸盐还原过程进行偶联并从中获得能量用于自身的生长。将菌株DWY-1接种到淹水As污染水稻土中,培育14 d后,孔隙水和土壤底泥中磷酸可提取态的As(Ⅲ)含量与对照相比分别降低73.0%和80.0%,总As含量分别降低32.6%和32.9%。综上,菌株DWY-1可作为修复As污染水稻土的潜在菌种资源;在淹水水稻土中,砷氧化菌可以耦合厌氧As(Ⅲ)氧化与硝酸盐还原过程并从中获得能量进行生长,此过程可作为修复As污染水稻土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