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7篇
农学   14篇
基础科学   3篇
  5篇
综合类   48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85篇
园艺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9 毫秒
81.
通过不同肥料和密度对杂交棉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22500~31500株/hm2的密度水平和600~1050kg/hm2的施肥(折尿素,下同)水平范围内,各处理对杂交棉的生育期影响不大;而随着密度增加,杂交棉每株果档数减少、单铃重下降、衣分降低,有效铃增加,产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向势;随着肥料水平增加,不同密度水平的产量性状因子表现不一致,,而较低密度时,除每株果档数外其余产量性状及产量均增加,而较高密度时,各产量性状及产量则表现先增后降,但差异不明显,均在杂交棉移栽种植的适宜密度范围内。综合来看,生产上应以27000株/hm2密度和900kg/hm2施肥水平为基础上,视田间具体条件,选择适宜的肥料和移栽密度水平。  相似文献   
82.
猪肺炎霉形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KM2培养基(含马血清)培养猪肺炎霉形体(Mhp)ZCF23株,对培养物高速离心,用PBS悬浮,反复冻融裂解后作为免疫原,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了5株分泌特异性抗体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分别命名为11C6、14C11、1186-1、10C11-2和12E7-1。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表明,5株腹水单克隆抗体的间接ELISA效价均在1:10000左右;免疫球蛋白亚类均为IgG3;免疫印迹结果显示,5株单克隆抗体所针对的抗原表位在90、40、70和60 ku左右的蛋白分子上,均不与马血清蛋白反应,说明这些单克隆抗体均是针对Mhp蛋白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83.
鸡白痢、鸡伤寒是重要的蛋传疾病之一 ,严重危害养鸡业 ,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国内常采用药物控制的方法减轻其危害 ,多次反复用药 ,不仅使成本上升 ,而且带来耐药性和药残等一系列问题 [1~ 3 ]。事实证明仅依赖药物控制不是上选之策 ,加之在实际生产中并没有采取严格的净化措  相似文献   
84.
玉米是高光效的高产作物,粮饲兼用.随科技进步,玉米产量已达到甚至超过水稻.玉米嫩蒲又可鲜食或炒食,营养丰富,食用方便,颇受青睐.玉米春、夏、秋三季均可种植,既可单作,也宜问、套、混作,形式灵活多样.它适应性广,对土壤条件要求不高,肥瘦皆宜,水田、旱地、山坡地均可栽种.故积极发展玉米生产既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粮食结构的重要措施,也是丰富城乡居民生活,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5.
大麦栽培中合理的基本苗数是创造理想群体结构的起点,也是获得适宜有效穗数的基础。若基本苗过少,遇到烂冬或旱冬年份,可能造成年内苗偏少、有效穗不足,很难获得高产。然而基本苗过多,再遇上暖冬年份,致使分蘖过旺、最高苗数难以控制,增大倒伏危险性,产量不稳。高产栽培中,应在保证个体健壮发育的基础上,使群体得到充分的发展,力求大麦各生长发育阶段保持合理的动态结构,既能充分利用光、温、水等资源,最大限度地合成干物质,又能保证群体的茎、叶、穗、粒的协调发展,从而使穗、粒、重的矛盾得到统一,达到高产目的[1,2]。  相似文献   
86.
茭白系多年生缩根性水生蔬菜,主产长江中下游地区。根据茭白对光、温的反应,可分为单季与双季茭白两类。单季茭白集中在10~11月采收;双季茭白夏、秋两季采收,夏季集中在6月份采收。秋季10~11月采收。本文所述春季茭白系双季茭白通过大棚设施栽培促成早熟,将夏茭采收期提前到春季(即4~5月采收)。我们通过两年栽培研究表明:优选茭种、适时栽培、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时培土、加强大棚期管理等措施,是提高春季茭白产量、品质及上市时间的关键。春季菱白4月初即可上市.单产(即每667平方米产量.  相似文献   
87.
采用RT-PCR扩增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 41株的全长S1基因,并将其片段连接到pGEM-T载体,经酶切、PCR及序列测定表明,获得的S1基因ORF全长为1 659 bp,与G enB ank上公布的IBV M 41 S1基因序列一致。将S1基因与真核表达质粒pVAX 1连接,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 1-S1。将重组质粒转染COS-7细胞,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转染细胞S1蛋白的表达。同时以重组质粒免疫小鼠,可诱导产生特异性针对IBV S1蛋白的抗体(P<0.01)。这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8.
转Bt基因水稻杂种后代的农艺性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克螟稻Ts5为亲本与另5个感虫亲本作正反杂交,结果表明10个杂交组合的F1代中,以Ts5为父本所配组合杂种优势强于以Ts5为母本所配的组合.F2代的抗虫株与非抗虫株群体在农艺性状上无显著差异;但某些农艺性状,F2代的抗虫株、非抗虫株群体与亲本相比,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F3代的抗虫株与非抗虫株群体及亲本在分蘖动态变化上无显著差异.试验结果为低代抗虫株系的田间筛选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9.
牛γ-干扰素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纯化的rHis-BoIFN-γ制备兔多抗血清,辛酸—硫酸铵两步法对体内诱生的抗rBoIFN-γ单抗腹水进行纯化,用美洲商陆素(Pokeweed mitogen,PWM)刺激奶牛全血产生的分泌性天然BoIFN-γ筛选出与之反应最佳的单抗5E11。将单抗5E11以40μg/mL浓度包被,与1∶3 000倍稀释的兔抗rHis-BoIFN-γ多抗血清(13.8μg/mL)配对,以1∶6 000稀释的商品化酶标羊抗兔IgG为指示抗体,建立了BoIFN-γ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可以检出2.56 U/100μL(30.5 pg/100μL)的rHis-BoIFN-γ、8U/100μL的rBac-BoIFN-γ和1U/100μL的分泌性天然BoIFN-γ。以商品化试剂盒作为平行对照,将获得的奶牛临床检测血浆样品使用BoIFN-γ抗原捕获ELISA法进行检测,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检测符合率达到83.9%。本研究建立的BoIFN-γ抗原捕获ELISA检测方法可有效检测分泌性IFN-γ,为进一步开发BoIFN-γELISA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0.
不同禽源新城疫病毒强毒株对鹅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采用鸽、鸡、鸭、鹅源新城疫病毒(NDV)强毒株和NDV国内标准强毒株F48E8进行鹅的人工感染试验,对感染鹅的临床症状、增重、抗体水平和排毒情况进行详细观察,探讨不同禽源NDV强毒株对鹅的致病性以及鹅在家禽新城疫(ND)流行中的意义。结果表明,鸽源强毒株JSP0204对鹅无致病性或致病性很弱,感染鹅未表现临床症状,增重也未受到显著影响(P0.05)。而鸡源JSC0804、鸭源JSD0812、鹅源JSG0210和F48E8株均可致鹅发病和死亡,尤以鸭源JSD0812和F48E8株致病性最强,致死率高达100%。所有感染鹅均可排毒,排毒时间因毒株不同而异。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流行的NDV强毒株对鹅的致病性普遍增强,并进一步证实鹅在ND流行病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