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0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7篇
  12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43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1.
通过对3种不同水分(偏低水分11.8%、安全水分13.3%和偏高水分16.3%)的玉米在4种不同温度(15℃、20℃、25℃和30℃)条件下,自身呼吸消耗O2的百分含量的测定,研究密闭储藏环境条件下玉米粮粒呼吸速率的变化规律。20L规模的试验室研究结果表明:玉米的呼吸速率随储藏时间和氧浓度变化均呈非线性变化,在同一温度条件下,含水量越高的玉米粮粒呼吸速率越快,对相同水分的玉米粮粒,温度越高呼吸速率越快。15℃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为:偏低水分0.047~0.431mL·g·d-1、安全水分0.059~0.574mL·g·d-1、偏高水分0.071~0.707mL·g·d-1;20℃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为:偏低水分0.143~0.520mL·g·d-1、安全水分0.183~0.734mL·g·d-1、偏高水分0.173~0.707mL·g·d-1;25℃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为:偏低水分0.199~0.910mL·g·d-1、安全水分0.192~1.170 mL·g·d-1、偏高水分0.241~1.197mL·g·d-1;30℃条件下呼吸速率的变化情况为:偏低水分0.194~1.360mL·g·d-1、安全水分0.203~1.541mL·g·d-1、偏高水分0.256~1.964mL·g·d-1;相同水分的玉米粮粒呼吸速率随氧浓度的降低而减弱。通过对玉米粮粒呼吸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和氧浓度的变化趋势线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不同温度条件下不同水分玉米呼吸速率的回归方程,利用相应回归方程,可获得密闭环境条件下储藏玉米在不同时间以及不同氧浓度条件下的呼吸速率,为气调储藏时玉米粮粒自呼吸的合理利用提供基础技术参数和数据模型。  相似文献   
92.
Tgf2转座系统在转RFP基因斑马鱼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目的基因的转植效率与可遗传效率是转基因鱼研制的关键点之一。本研究利用近年开发的金鱼转座子系统进行转基因斑马鱼的研制,探讨其在转基因鱼上应用的可行性。通过PCR方法,改造Tgf2转座子供体质粒pTgf2-EF1α-eGFP,将肌球蛋白轻链2启动子(mylz2)与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定向插入其中,构建可在肌肉组织特异性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Tgf2转座子供体质粒pTgf2-Mylz2-RFP。通过显微注射,将Tgf2转座子供体质粒与Tgf2转座酶mRNA共注射于斑马鱼(Danio ririo)受精卵中,共注射受精卵972粒,出膜后存活的仔鱼803尾,其中携带外源基因的仔鱼为615尾,阳性率为76.6%。转红色荧光蛋白基因斑马鱼首代F0培育至性成熟,将其中的10尾F0斑马鱼分别与野生型斑马鱼进行配对繁殖,其中1个组合产生了体表呈现均匀红色荧光的F1个体,因此RFP在F0的整合率为10%。将红色荧光F1个体培育至性成熟并与野生型鱼配对繁殖,F2的阳性个体占69%。本研究结果说明,由Tgf2转座子介导的转基因技术,可有效提高目的基因的转植效率与整合效率,在转基因鱼构建以及相关研究中具有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3.
气候变化将会引起温度和降水等气候因子发生变化,同时也会使得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强度和频率增加。因此,气候变化必然会对农民的生计问题造成一定的影响,尤其对重要产粮区农民的生计影响更大。以河南省为例,首先运用小波分析对1955-2012年的降水和气温两个气候因子进行趋势分析。结果表明:近58年间平均降水量和平均气温呈现出不断波动的状态;进入21世纪后,平均降水量在波动中不断减少,平均气温在波动中不断升高。之后,基于生计框架,分析发现,气候变化对河南省农民生计资本的五个方面均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农民和政府应该积极面对这一现象,采取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和有效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所产生的各种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4.
浅谈土地利用变化对敦煌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环境的发展与演变影响着我们人类的生活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必然是我们人类自然环境发展的重要任务。敦煌市是甘肃西部地区最为显著的干旱地区,气候极其干旱,由于土地利用规模的不断扩大、水资源的过度消耗,生态环境越发脆弱。本文以敦煌市生态环境作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敦煌市2006年-2020年土地总体规划中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因素,并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与解决方法,以实现当地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5.
李盟  方瑞  乐峰  吴芳  张雪 《水土保持通报》2018,38(4):228-233
[目的]对江苏省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预防区代表县进行水土流失定量监测,以掌握该区水土流失情况,为该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提供技术方法和理论支持。[方法]收集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和连云港市赣榆区2015年度高分一号遥感影像、DEM和降雨量,以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为基本算法。[结果]铜山区水土流失面积1 917.82km~2,轻度以上流失面积175.76km~2,占总流失面积的9.16%;赣榆区水土流失面积1 511.2km~2,轻度以上流失面积131.95km~2,占总流失面积的8.73%。[结论]本研究方法模型参数真实、客观,不受人为因素干扰,适合多期、大尺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能为江苏省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提供高效可行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6.
本研究以里奥(Lotus corniculatus cv.Leo)、迈瑞伯(Lotus corniculatus cv.Mirabal)、佐治亚(Lotus corniculatus cv.Georgia)作为对照,对从俄罗斯引进的61份百脉根种质材料在西北绿洲进行种植试验,依据营养指标变异分析和灰色关联度法进行营养指标分析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粗蛋白变异最明显,变异系数最大,为13.569%;磷含量、钙含量和相对饲喂价值的变异明显,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3.187%、12.044%、11.537%;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9.763%、8.559%、8.533%,变异较明显;干物质的变异最不明显,仅为0.609%。根据灰色关联度加权分析,其中Zxy08p-4687(γi=0.748)、Zxy09p-5647(γi=0.733)、Zxy09p-6485(γi=0.713),综合营养价值高;营养价值较高的百脉根材料有10份(0.604≤γi≤0.682),分别为Zxy08p-5070、Zxy09p-5583、Zxy08p-4892、Zxy09p-5642、Zxy06p-1775、Zxy09p-5591、Zxy08p-4916、Zxy09p-5809、Zxy08p-4645、Zxy09p-5694;营养价值中等的材料有27份及对照材料佐治亚(0.505≤γi≤0.587),占44.262%,包含Zxy09p-5591、Zxy08p-4768、Zxy08p-4589、Zxy06p-2666、Zxy06p-2663等;营养价值较差的材料有21份及对照材料迈瑞伯、里奥(0.423≤γi≤0.499),占34.426%,比如Zxy06p-2376、Zxy09p-6358、Zxy08p-5393、Zxy08p-4528、Zxy09p-6300等。  相似文献   
97.
早春低温及干旱是限制西北荒漠灌区苜蓿高产的主要因子。覆膜种植技术可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及作物生长状况,已成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措施。本试验以覆膜(FM)为处理,不覆膜(CK)为对照,研究FM对2龄、3龄及4龄‘三得利’紫花苜蓿(Madicago sativa L.‘Sanditi’)每茬初花期农艺性状及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FM提高了2龄苜蓿第1、2和第4茬草的株高(P<0.05),第2茬草的干草产量(P<0.05,340.19 kg·亩-1)和第3茬的干鲜比(P<0.05);提高了3龄苜蓿第2、3茬草的株高(P<0.05)和干草产量(P<0.05,257.18 kg·亩-1,250.68 kg·亩-1);提高了4龄苜蓿第2茬草的株高及鲜干比(P<0.05)。同时,在一定程度上FM显著增加了不同年份不同茬次苜蓿的Ca含量和P含量(P<0.05)。总体而言,FM使苜蓿年总产量比CK分别提高11.81%,17.48%及0.43%,分别达到1 053.06 kg·亩-1,946.97 kg·亩-1,1 045.50 kg·亩-1。  相似文献   
98.
以抗蓟马苜蓿品种甘农 9 号(Medicago sativa cv. Gannong No. 9)、感蓟马苜蓿品种甘农 3 号 (Medicago sativa cv. Gannong No. 3)和高感蓟马苜蓿品种 WL363HQ(Medicago sativa cv. WL363HQ) 为试验材料,紫花苜蓿苗期接种不同头数(0、4、5、6 头/枝条)的蓟马成虫,取食 5 d 后比较不同抗性苜蓿品种叶片中次生代谢物质(黄酮、单宁、木质素)含量和防御酶(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蓟马头数的增加,供试苜蓿品种的黄酮、单宁和木质素含量均显著高于 CK(P<0. 05)。5、6 头/枝条处理时,甘农 9 号的单宁含量分别较甘农 3 号显著提高了 53. 49%,47. 70%;较 WL363HQ 分别显著增加了 71. 52%,58. 60%(P<0. 05)。甘农 9 号的木质素含量在 5、6 头/枝条处理下均显著高于甘农 3 号和 WL363HQ,增幅分别为 5. 60%,3. 50% 和 6. 13%,3. 96%(P<0. 05)。蓟马取食胁迫显著提高了供试苜蓿品种的 POD 和 PAL 活性,显著降低了 PPO 活性(P<0. 05)。甘农 9 号的 POD 和 PAL 活性在 5 头/枝条处理下较甘农 3 号分别显著增加了 2. 60%,1. 09%;较 WL363HQ 分别显著提高了 1. 36%,3. 54%;6 头/枝条处理后甘农 9 号的 POD 和 PAL 活性均显著高于甘农 3 号(5. 19%,9. 36%)和 WL363HQ(2. 58%,11. 18%)(P<0. 05)。  相似文献   
99.
朱爱军  吴芳 《饲料工业》2005,26(19):5-7
1传感器的定义及分类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定义:“传感器是测量系统中的一种前置部件,它将输入变量转换成可供测量的信号”。G B7665-87《传感器通用术语》的定义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信号的器件或装置,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所以,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并检测被测量的信息,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为电信号或其它所需形式的输出,以满足传输、处理、存储、显示、记录和控制等要求,即一感二传。现在国内经常提到的发送器、传送器、变送器等,从本质上讲,都可以统称为传感器。目前传感器的分类并没…  相似文献   
100.
由于监管目的 和要求有所不同,水土保持动态监管的业务需求中各类信息化监管数据和应用成果都相互独立较难共享,这为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的统一综合监管带来困扰.结合江苏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总站相关工作的业务逻辑及监管经验,设计实现水土保持动态监管分析系统.该系统通过多因子矢量叠置分析技术划分最小因子图斑,并以此作为监管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